第 33 句因包含“周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周史
第 63 句因包含“稽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稽古
第 65 句因包含“二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儀
第 66 句因包含“四方,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四方志
第 63 句因包含“稽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稽古
第 65 句因包含“二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儀
第 66 句因包含“四方,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四方志
禮義為器賦(崇禮明義,斯以為器。) 北宋 · 范仲淹
出處:全宋文卷三六七、《范文正公集》卷二○、《歷代賦匯》卷四四、《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卷一一
禮義交舉,圣賢是崇。既睹化人之要,爰彰為器之功。修之于身,豈晚成而是慮;體之于政,見日用之無窮。前典可稽,格言斯啟。假其器而宣其教,尊其義而貴其禮。本于太一,寧因雕琢之勞;見無不為,豈定方圓之體。不速而成,與世作程。于以致滿而不溢,于以知用之則行。見者之謂智,述者之謂明。合二美以同歸,皆能致用;列五常而共久,何患易盈?是以化彼邦家,器茲禮義。其美也混而為一,其設(shè)也分而為二。助政教而可大,貫古今而不墜。宣尼始問于周史,雅契求新;晉文首定于襄王,允符先利。豈不以為君之柄也,非禮何持;立人之道也,惟義是資。居上而不我遐棄,化下而何莫由斯。有之則安,在傾欹而莫睹;聞而能徙,信用舍以從宜。是知彼器也利乃生民,此器也歸諸君子。蓋用之而可資,故喻之而有以。察其無體,可忘尚象之言;執(zhí)以衛(wèi)身,詎有假人之恥?念茲在茲,無為而為。但守執(zhí)虛之戒,難忘持滿之規(guī)。安上治民,寧使乎小人乘矣;見危致命,豈惟乎長子主之。今國家稽古不忘,宣風(fēng)遐被,其禮也同二儀之節(jié),其義也正四方之志。覆萬國而無疆,通大道之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