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良史”,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良史
第 16 句因包含“懸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懸河
第 27 句因包含“九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
第 27 句因包含“大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28 句因包含“束,高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束高閣
第 16 句因包含“懸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懸河
第 27 句因包含“九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原
第 27 句因包含“大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28 句因包含“束,高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束高閣
書樵隱銘后 元末明初 · 李穡
出處:牧隱詩藁卷之十四
京山樵隱登仙去,獨鶴渺渺空中舉。
光巖云煙慘無色,遼野何人更聞語。
當年隨后一童子,多病多憂今老矣。
強拈敗筆銘幽堂,祗為他年有良史。
斯翁直欲追古風,遠跨千載文章宗。
當時碑志一二篇,字古義邃摹鼎鐘。
祗是愛惜自秘多,深嗔兩手徒摩挲。
人間到處有具眼,應須吐出如懸河。
或是才高氣力短,心煩往往膚流汗。
或是避卻讒夫口,恐有譏評出狂豎。
平生眼前無一人,李杜韓柳為比鄰。
誰知牧隱幸又幸,參掌國典陪文茵。
如今前輩盡凋落,白首孤吟向寂寞。
知公九原應大笑,久矣吾曹束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