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1七絶 3 1四言 12古體 46樂府 4 1 1 1其他 4
八薺上聲  [彭蠡] 濟(jì) [水名] ? [齊齊,恭愨貌] ?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緹 齊韻,平聲 (tí):薺韻同。
緹 薺韻,上聲 (tí):齊韻同。
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tí  韻部:齊、薺

〈形〉
    (形聲。從糸(mì),是聲。本義:紅黃色,丹黃色)
  • 同本義
    • 緹,帛丹黃色。——《說文》
    • 緹,赤也?!稄V雅》
    • 緹十重?!逗鬂h書·應(yīng)劭傳》。注:“赤色繒也。”
    • 赤緹用羊。——《周禮·草人》。注:“縓色也?!?/li>
    • 四曰緹齊?!吨芏Y·酒正》。注:“成而紅赤。如今下酒也?!?/li>
    • 為治齋宮河上,張緹降帷?!妒酚洝せ袀鳌?/li>
  • 又如:緹衣(指武士的服裝。因衣色丹黃而稱之);緹帷(橘紅色的絹制帳幕);緹齊(酒名。因其色呈橘紅而得名);緹騎(秦設(shè)中尉,漢武帝更名執(zhí)金吾。以其為著橘紅色衣裝的騎兵,故稱之);緹幔(橘紅色的帷幕)。特指古代軍服的顏色,常用以代指武裝人員
〈名〉
  • 橘紅色的絲織物
    • 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張溥《五人墓碑記》
  • 又如:緹(赤色厚繒);緹繡(赤繒與文繡);緹襲(什襲。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
  • 莎草的籽實(shí)
    • 細(xì)莖有三棱,實(shí)在莖端,其色赤緹,故曰緹矣。——《爾雅》
康熙字典

  •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huì)》田黎切,??音題。 (齊韻)
  • 說文》帛丹黃色?!恫┭拧烦嘁??!?a target='_blank'>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妒琛菲渖t赤,故以緹爲(wèi)名。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註》緹,縓色也。又《春官·司服註》今時(shí)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妒琛防c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 (薺韻)
  • 義同。
  •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齊韻)
  • 天黎切,音梯。 (齊韻)
  • 義??同。
説文解字   緹或從氏。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帛丹黃色也。謂丹而黃也下文云??X、帛赤黃色。丹與赤不同者、丹者如丹沙。與赤異。其分甚微。故鄭注草人曰。赤緹、縓色也。酒正五齊。四曰緹齊。注曰。緹者、成而紅赤。若今下酒矣。按紅赤者、赤而白。緹齊不純赤。故謂之紅赤。緹齊俗作醍。見禮運(yùn)。從糸。是聲。他禮切。十六部。緹或作衹。從衣、氏聲也。古氏與是同用。故是聲亦從氏聲。此篆與衣部袛裯之袛大別。其義則彼訓(xùn)短衣。其音則氐聲在十五部。氏聲在十六部也。按唐石經(jīng)周易衹旣平。詩衹攪我心。亦衹以異。左傳衹見疏也。論語亦衹以異。以及凡訓(xùn)適之字皆從衣氏。葢有所受之矣。張參五經(jīng)文字、經(jīng)典字畫之砥柱也。衣部曰。衹止移切。適也。廣韻本孫愐唐韻曰。衹章移切。適也。玉篇衣部亦曰。衹之移切。適也。舊字相承可據(jù)如是。至集韻云。祇章移切。適也。始從示。然恐轉(zhuǎn)寫轉(zhuǎn)刊之誤耳。至類篇?jiǎng)t衹祇二文皆訓(xùn)適。至韻會(huì)而從示之祇訓(xùn)適矣。此其遞譌之原委也。衹之訓(xùn)適、以其音同在十六部而得其義。凡古語?皆取諸字音。不取字本義。皆叚借之法也。攷毛公我行其野傳曰。衹、適也。鄭何人斯箋、論語注曰。衹、適也。服虔左傳襄卄九年解云。衹、適也。王弼注坎卦曰。衹、辭也。顔師古竇嬰傳注曰。衹、適也。此古字古言之存者章章也。自宋以來刊版之書多不省照。衣改從示者不少。學(xué)者所宜訂正。錢氏大昕飬新錄乃云。說文無衹字。五經(jīng)文字承玉篇之誤。未免千慮一失耳。衹譌祇。俗又作秖。唐人詩文用之、讀如支。今則改用只、讀如質(zhì)。此古今推移之變也。若史記韓安國傳云。禔取辱耳。此用衹之同音字。如周易衹旣平。他家作禔而異其義。要是同音?!痤喸獙O干祿字書石本祇秖注云。上神祇、巨移反。下適秖、章移反。是則秖字起於唐初。葢六朝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