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958七絶 7673五律 5550七律 7871五排 268七排 39 1236四言 62六言 128古體 1662樂府 175 5 186 46辭賦 8琴操 1 20其他 117聯(lián) 152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hé  韻部:
〈名〉
    (形聲。從水,可聲。本義:黃河)
  • 同本義
    •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侖山,發(fā)原注海。——《說文》
    • 導(dǎo)積石。——《書·禹貢》
    • 陽之北?!读凶印珕枴?/li>
    • 三豕涉。——《呂氏春秋·慎行論》
  • 又如:河堧(黃河河邊之地);河湟(黃河與湟水);河朔(泛指黃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黃河與洛水);河塹(黃河沿岸的壕溝)
  • 河流的通稱
    • 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謂之河?!稘h書·司馬相如傳》注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春望》
    • 韓信釣河曲?!?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487644'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酈炎傳》
    • 散作滿河星?!?span id="smultzh" class='label'>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 河出伏流?!?span id="piazf1v" class='label'>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 雞翼城河面?!稄V東軍務(wù)記》
    • 沿河施放。
  • 又如:河次(河邊);河滸(河邊;河畔);河畔(河濱);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陸地)
  • 天河,銀河
    • 秋河曙耿耿?!?span id="bc4bj6g" class='label'>謝元暉《詩》。注:“天漢也。”
  • 又如:河星(銀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銀河)
  • 指河洲,河濱 。如: 河津(河邊的渡口);河澳(河邊彎曲的地面);河潤(指沿河濕潤之地);河濆(河邊,沿河的高地)
  •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 指河圖 。如:河紀(jì)(指河圖)
康熙字典

  •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 (歌韻)
  • 水名?!?a target='_blank'>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fā)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wèi)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a target='_blank'>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a target='_blank'>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wèi)中國河云。《書·禹貢》導(dǎo)河積石,至于龍門?!?a target='_blank'>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 又九河?!?a target='_blank'>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 又三河,謂河南,河北,河?xùn)|也。《後漢·光武紀(jì)》三河未澄,四關(guān)重擾。又《小學(xué)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wèi)三河。
  • 又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 又州名?!稄V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 又梗河。星名?!陡适闲墙?jīng)》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 又銀河,天河也。
  • 又《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wèi)銀河。
  • 又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 又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 又姓,明河淸,長沙人。??字從月從?作。
  • 考證:〔兩河,謂河南,河北也?!?a target='_blank'>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li>
  • 謹(jǐn)按爾雅註云自東河至西河,非謂河南河北。謹(jǐn)改河南河北爲(wèi)東河西河。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河水。各本水上無河字。由盡??篆下複舉隸字。因幷不可??者而??之也。許君原本當(dāng)作河水也三字。河(篆)者、篆文也。河水也者、其義也。此以義釋形之例。毛傳云。洽、水也。渭、水也。此繹經(jīng)之例。出敦煌塞外昆侖山。句。發(fā)原注海。敦鍇作燉。鉉作焞。皆誤。今正。唐朝乃作燉煌。見元和郡縣志。前此皆作敦。酈氏書引應(yīng)劭地理風(fēng)俗記曰。敦、大也?;汀⑹⒁?。地理志、郡國志皆有敦煌郡??h六首敦煌。許但云敦煌、謂郡也。明之沙州衞。今甘肅之安西州敦煌縣玉門縣皆漢郡地也。史記大宛傳曰。于寘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此四字當(dāng)作爲(wèi)積石河)注中國。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又曰。張騫死後。漢使竆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云。漢書西域傳曰。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guān)。西則限以蔥嶺。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焉。其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去玉門、陽關(guān)千三百餘里。(千字依水經(jīng)注)廣袤三四(此字依小司馬增)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爲(wèi)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wèi)中國河云。地理志曰。金城郡河關(guān)縣積石山??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內(nèi)。至勃海郡章武入海。過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按于闐今之和闐也。班云積石山者、卽禹貢之道河積石。今甘肅西寧府西南境之大積石也。許云出敦煌塞外者、卽班志云河水行塞外也。云昆侖山者、卽馬班所云出蔥嶺于寘。天子案古圖書名其山曰崑崙也。云發(fā)原注海者、釋水文。卽志所云東北入塞內(nèi)至章武入海也。史漢所云古圖書者、謂禹本紀(jì)山海經(jīng)皆云河出昆侖也。馬班皆不信禹本紀(jì)山海經(jīng)之言、而許云出昆侖山者、許從漢武帝所詺也。塞外之山至高大者皆可謂之昆侖。故武帝取以詺蔥嶺于闐山、而不取荒誕之說。爾雅釋水曰。江河淮濟爲(wèi)四瀆。四瀆者、發(fā)源注海者也。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爾雅但言出崑崙虛。而絕無禹本紀(jì)、山海經(jīng)荒誕之言。故許取爲(wèi)說。從水??陕?。乎哥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