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63七絶 57五律 9七律 1五排 4 27四言 6六言 2古體 496樂府 25 34 2 7其他 27聯(lián) 2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厥 月韻,入聲 (jué):音蕨?!墩f文》發(fā)石也。從廠,欮聲。
厥 物韻,入聲 (jué):音??。突厥世居金山,工于鐵作,金山狀如兜鍪。俗呼兜鍪為突厥,因?yàn)閲枴?br />

拼音:jué  韻部:物、月
〈名〉
    (形聲。從廠(hǎn},山崖),欮(jué)聲。本義:石塊) 同本義
〈動〉
  •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癥
    • 凝于足者為厥。——《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注:“謂足逆冷也?!?/li>
  • 又如:厥冷(指突然暈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暈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頭痛)
  • “蹶”的古字。摔倒;挫敗 。如:厥弛(搖動的樣子)
  • 磕頭;觸碰
    • 若崩厥角稽首?!睹献印?/li>
  • 又如:角犀厥地;厥角(叩頭)
  • 短,缺
    • 是以至尊嚴(yán),不失肅祗;在假典,顧省厥遺。——《史記》
〈代〉
  • 其;他的;她的
    • 思厥先祖父。——·蘇洵《六國論》
    • 將盡厥職焉。——·顧炎武《復(fù)庵記》
  • 又如:厥父;厥疾不療;厥幸(其罪);厥罪惟均(其罪行是一樣的)
  • 它的;他們的;它們的
  • 又如:厥后
〈連〉
  • 因而,因此,于是
    •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妒酚洝?/li>
康熙字典古文:氒〈氏下可〉??????

  • 唐韻》《集韻》《韻會》??居月切,音蕨。 (月韻)
  • 說文》發(fā)石也。從廠,欮聲?!?a target='_blank'>玉篇》短也?!?a target='_blank'>爾雅·釋言》其也?!?a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鄕大夫之職》厥明。《註》其也。又《前漢·諸侯王表》漢諸侯王厥角稽首?!对]》應(yīng)劭曰:厥者,頓也。角者,頟角也。又姓?!?a target='_blank'>韻會》京兆人,漢賜衡山王妾厥氏。
  • 又《韻會》九勿切,音??。 (物韻)
  • 突厥世居金山,工於鐵作,金山狀如兜鍪。俗呼兜鍪爲(wèi)突厥,因爲(wèi)國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發(fā)石也。發(fā)石、故從廠。引伸之凡有撅發(fā)皆曰厥。山海經(jīng)曰。相桺之所抵厥。郭云。抵觸。厥掘也。孟子。若??厥角稽首。趙云。厥角者、叩頭以額角犀撅地也。晉灼注漢書曰。厥猶豎也。叩頭則額角豎。按厥角者、謂額角如有所發(fā)。角部{厥+角[上下]}(??)下云角有所觸發(fā)是也。以上皆厥之本義。若釋言曰。厥、其也。此假借也。假借盛行而本義廢矣。從廠。欮聲。欮或瘚字。舉形聲該會意也。俱月切。十五部。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木本也。木部曰。木下曰本。本亦曰?。?者、言其?然大也。古多用橜弋字爲(wèi)之。列子曰。吾處也若橜株駒。株駒、木?也。殷敬順曰。橜、說文作身。按玉篇亦作身。??變也。從氏丅。本大於末也。各本無下本二字。小徐作從氏而大於末也。亦誤。今正從氏下者、氏猶是、謂此木之下。下者、木本也。木榦大於上體。故製其字從氏下。讀若厥。居月切。十五部。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巴蜀名山岸脅之??旁箸欲落??者曰氏。十六字爲(wèi)一句。此謂巴蜀方語也。??大徐無。小徐作堆。俗字耳。今正。??、小??也。箸直略切。小??之旁箸於山岸脅、而狀欲落墮者曰氏。其字亦作坁。亦作?。??部曰。秦謂陵阪曰?。?與氏音義皆同。楊雄解嘲曰。響若坁隤。應(yīng)劭曰。天水有大坂。名曰隴坁。其山堆傍箸崩落作聲聞數(shù)百里。故曰坁隤。韋昭曰。坁音若是理之是。以上見文選注。今本漢書作?隤。師古曰。?音氏。巴蜀名山旁堆欲墮落曰氏。應(yīng)劭以爲(wèi)天水隴氐。失之矣。氐音丁禮反。玉裁按顏說殊非古。隴?亦作隴坁。與巴蜀之氏形小異、而音義皆同。?坁字同氏聲?;驈呢德暥《Y切者、字之誤也。劉逵注吳都賦坁頹曰。天水之大阪。名曰隴坁。因爲(wèi)隴坁之曲說。與應(yīng)仲遠(yuǎn)同。坁、韋音是。?、顏音氏。皆不誤。攷氏亦作是。見夏書。禹貢曰。西頃因桓是來。鄭注云?;甘?、隴阪名。其道般桓旋曲而上。故曰桓是。今其下民謂阪爲(wèi)是。句絕謂曲爲(wèi)桓也。各本誤今校訂如此據(jù)此則桓是卽隴?。亦可作隴氏。昭昭然矣。古經(jīng)傳氏與是多通用。大戴禮。昆吾者衞氏也。以下六氏字皆是之叚借。而漢書、漢碑叚氏爲(wèi)是不可枚數(shù)。故知姓氏之字本當(dāng)作是。叚借氏字爲(wèi)之。人第習(xí)而不察耳。姓者統(tǒng)於上者也。氏者別於下者也。是者分別之?也。其字本作是。漢碑尙有云姓某是者。今乃專爲(wèi)姓氏字。而氏之本義惟許言之。淺人以爲(wèi)新奇之說矣。氏??聲聞數(shù)百里。象形。謂?象傍於山脅也。氏之附於姓者類此。乁聲。乁讀若移。氏篇、韻皆承紙切。十六部。大徐承旨切。非也。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肎也。肎者、骨閒肉肎肎箸也。凡中其肎綮曰肎??擅G雙聲。從口??。口氣舒。??亦聲。肯我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