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昭味詹言》曰:“秋興”者,因秋而發(fā)興也。謂之“興”者,言在于此,寄意于彼,隨指一處一事為言,又在此而思他處也。而皆以己為緯,以秋為主,以哀傷為骨。
杜甫《秋興八首》自古備受詩家推崇。《杜詩說》曰:杜公七律,當(dāng)以《秋興》為裘領(lǐng),乃公一生心神結(jié)聚之所作也。
本文注釋主要取自《漢語大詞典》,詩評則輯自《唐詩匯評》。
秋興八首
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①開他日淚,孤舟②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按:① 一作重。② 時方艤舟以俟出峽。
注釋
玉露蕭森指秋露。 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葉,金風(fēng)鳴素枝?!?《水滸傳》第三十回:“炎威漸退,玉露生涼;金風(fēng)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覺 《題顧悼秋悼秋盦圖》詩:“簾外銀河淡,琴邊玉露清?!?/p>
兼天陰森。 寧調(diào)元 《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夜氣蕭森十里堤,出門可有上天梯?!?徐遲 《入峽記》:“ 巫山 突然挺立兩側(cè),何止十二峰。陽光被奪,氣象蕭森?!?/p>
塞上連天。 明 劉基 《卜算子·詠雨》詞:“極目滄江不見人,波浪兼天涌。”
刀尺邊境地區(qū)。亦泛指北方 長城 內(nèi)外。《淮南子·人間訓(xùn)》:“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 。” 宋 曾鞏 《西湖》詩之一:“塞上馬歸終反覆, 泰山 鴟飽正飛揚?!?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guān)》詩:“永夜駝鈴傳塞上,極天樹影遞關(guān)東?!?/p>
白帝城指服裝的制作。唐 李邃 《盧夫人崔氏墓志》:“詩書刀尺,皆臻玄奧?!?宋 梅堯臣 《送徐無黨歸婺州》詩:“機杼固已勤,刀尺誠獨難?!?/p>
暮砧位于重慶奉節(jié)城東八里,瞿塘峽西口之長江北岸。相傳為公孫述所建。奉節(jié)古稱魚復(fù),又名夔州。西漢公孫述割據(jù)時,改魚復(fù)為白帝城,城垣遺址今尚依稀可見。三國時蜀先主劉備舉兵伐吳,兵敗退守白帝城,臨終時在此托孤于諸葛亮。城在臨江之白帝山上,今存白帝廟。廟前平臺可遠(yuǎn)眺江景,東為瞿塘峽,大江兩岸赤甲、白鹽二山高聳入云,雄壯無比,一如杜詩《夔州歌十絕句》等篇之所詠。
艤舟傍晚搗衣的砧聲。砧,搗衣石。 唐 張喬 《吳江旅次》詩:“曠野鳴流水,空山響暮砧。” 明 無名氏 《四賢記·夢警》:“客路侵高樹,鄉(xiāng)愁接暮砧?!?/p>
停泊船只。《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九年》:“賊艤舟堤下而陳于堤外,伏千人于舟中,官軍將至,陳者皆走入陂中?!鼻?薛福成 《書昆明何帥失陷蘇常事》:“ 翰 退避,乃怒馬絕塵馳去,從者待十里外,艤舟 運河 之麋?!?/p>
匯評
杜詩解若謂玉樹斯零,楓林葉映,雖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滯巫山巫峽,而舉目江間,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陰接地之風(fēng)云。真為可痛可悲,使人心盡氣絕。此一解總貫八首,直接“佳人拾翠”末一解,而嘆息“白頭吟望苦低垂”也。圍爐詩話
前四句,敘時與景之蕭索也,淚落于“叢菊”,心系于“歸舟”,不能安處夔州,必為無賢地主也。結(jié)不過在秋景上說,覺得淋漓悲戚,驚心動魄,通篇筆情之妙也。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甸曰:江濤在地而曰“兼天”,風(fēng)云在天而曰“接地”,見洶涌陰晦,觸目天地間,無不可感興也。
屠隆曰:杜老《秋興》諸篇,托意深遠(yuǎn),如“江間”“塞上”二語,不大悲壯乎?
范槨曰:作詩實字多則健,虛字多則弱,如杜詩“叢菊”“孤舟”一聯(lián),此等語亦何嘗不???
蔣一葵曰:五、六不獨“兩開”、“一系”為佳,有感時濺淚,恨別驚心之況。末句掉下一聲,中寓千聲,萬聲。
周珽曰:天鈞異奏,人間絕響。唐詩評選
籠蓋包舉一切,皆在“叢菊兩開”句聯(lián)上景語,就中帶出情事,樂之如貫珠者,拍板與句,不為終始也。挨句截然,以句范意,則村巫儺歌一例。以俟知音者。杜詩集評
吳農(nóng)祥曰:驚心動魄,不可以句求,不可以字摘。后人言“兼天”、“接地”之太板,“兩開”、“一系”之無謂;豈不知工中有拙,拙中有工者也。唐宋詩醇
錢謙益曰:頷聯(lián)悲壯,頸聯(lián)凄緊,以節(jié)則杪秋,以地則高城,以時則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別,末句標(biāo)舉興會,略有五重,所謂嵯峨蕭瑟,真不可言。讀杜心解
首章,八詩之綱領(lǐng)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五、六,則貼身起下……,“他日”、“故園”四字,包舉無遺,言“他日”,則后七首所云“香爐”、“抗疏”、“弈棋”、“世事”、“青瑣”、“珠簾”、“旌旗”、“彩筆”,無不舉矣;言“故園”,則后七首所云“北斗”、“五陵”、“長安”、“第宅”、“蓬萊”、“曲江”、“渼陂”,無不舉矣。……發(fā)興之端,情見乎此。第七,仍收“秋”,第八,仍收“夔”,而曰“處處催”,則旅泊經(jīng)寒之況,亦吞吐句中,真乃無一剩字。詩法易簡錄
末二句寫出客子無家之感,緊頂“故園心”作結(jié),而能不脫“秋”字,尤佳。昭昧詹言
起句下字密重,不單側(cè)佻薄,可法,是宋人對治之藥。三、四,沉雄壯闊。五、六,哀痛。收,別出一層,凄緊蕭瑟。杜詩鏡銓
“江間”、“塞上”,狀其悲壯;“叢菊”、“孤舟”,寫其凄緊。末二句結(jié)上生下,故以“夔府孤城”次之。言外寓客子無衣之感(“寒衣處處”二句下)。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①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查。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按:①一作北。
注釋
夔府八月查唐 置 夔州 ,州治在 奉節(jié) ,為府署所在,故稱。 明 何景明 《渡瀘賦》:“襟 夔府 而控 荊門 ,峙 巫峽 而流 瞿塘 。”
畫省亦作“八月槎”。查,木筏。傳說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焙蠼栌魅缙趤硗拇?。唐 吳融 《商人》詩:“隨風(fēng)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八五:“少年奇氣稱才華,登 岱 還浮八月槎?!?/p>
伏枕指尚書省。 漢 尚書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像,故別稱“畫省”。或稱“粉省”、“粉署”。 唐 岑參 《暮秋會嚴(yán)京兆后廳竹齋》詩:“盛德中朝貴,清風(fēng)畫省寒。” 清 方文 《喜從子密之京師歸》詩之二:“一官辭畫省,三載戀 金門 ?!?/p>
粉堞伏臥在枕上。《詩·陳風(fēng)·澤陂》:“寤寐無為,輾轉(zhuǎn)伏枕?!焙蠖嘀敢虿∪?、年老而長久臥床。
用白堊涂刷的女墻。 唐 駱賓王 《晚泊江鎮(zhèn)》詩:“夜烏喧粉堞,宿雁下蘆洲?!?清 趙翼 《書綿州牧劉慕陔守城事》詩:“粉堞俄成赭,盡是賊血污?!?/p>
匯評
圍爐詩話子美在夔,非是一日,次篇乃薄暮作詩之情景……“依南斗”而“望京華”者,身雖棄逐凄涼。而未嘗一念忘國家之治亂?!陈曄聹I,昔于書卷見之,今處此境,誠有然者,故曰“實下”;浮查猶上天,已不得還京,故曰“虛隨”、……日斜吟詩,詩成而月已在“藤蘿”、“蘆荻”,只以境結(jié),而情在其中。杜臆
“望京華”正故園所在也。望而不得,奚能不悲?……公雖不奉使,然朝廷授以省郎……公不赴任,實以病故,是“畫省香爐”,因“伏枕”而“違”也。杜詩解
三,應(yīng)云“聽猿三聲實下淚”,今云然者,句法倒裝,……“請看”二字妙,意不在月也。“已”字妙,月上山頭,已穿過藤蘿,照此洲前久矣,我適才得見也。先生唯有望京華過日子,見此月色,方知又是一日了也。讀杜心解
二章,乃是八首提掇處。提“望京華”本旨,以申明“他日淚”之所由,正所謂“故園心”也?!拙?,點明“夔府”。次句,所謂點眼也。三、四,申上“望京華”,起下“違伏枕”。……五、六長去“京華”,遠(yuǎn)羈“夔府”也?!疤偬}月”應(yīng)“落日”。“蘆荻花”含“秋”字。此章大意,言留南望北,身遠(yuǎn)無依,當(dāng)此高秋,詎堪回首!正為前后筋脈。舊謂夔州暮景,是隔壁話。唐詩品匯
劉云:語苦(“聽猿實下”句下)。七修類稿
通篇悲惋,實、虛、違、隱,又是篇中之目。義門讀書記
后此皆“望京華”之事,三字所謂詩眼也。以“夔府”、“京華”蹉對……上承“日斜”,下起“月映”,忽晦忽明,曲折變化。錢注杜詩
“每依南斗望京華”,皎然所謂“截斷眾流句”也。孤城砧斷,日薄虞淵,萬里孤臣,翹首京國,雖又八表昏黃,絕塞慘淡,唯此望闕寸心,與南斗共其色耳。此句為八首之綱骨。唐詩別裁
“望京華”,八首之旨,特于此章指出。杜詩鏡銓
此八詩之骨(“每依南斗”句下)。對結(jié)無痕,(八首)篇篇映帶秋意(“請看石上”二句下)。此首言才看落日,已復(fù)探更,正見流光迅速,總寓不歸之感,故下章接言“日日”。近體秋陽
《秋興》詩雖以雄瞻擅名千古,實乃唯此作與“玉露”、“昆明”二篇為勝。然“玉露”篇獨“叢菊”一聯(lián)叫絕,“昆明”篇結(jié)語不出,雖強為之解者,累墨連楮,而總無裨于實理;又不如此篇深細(xì)見情,惋折可愛也。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陳德公曰:虛實作句眼、字法,杜陵每用之,蓋亦無端,此更有力。五、六“違”既自言,“隱”亦在己。二句琢疊,彌費安吟,遂成沈郁。結(jié)語回映日斜。“八月”二句緒道所遲暮之感,意流語對,乃見蕭疏。評:此首以“夔府”二字為紐,以下俱屬夔府情景。杜詩言志
通首重“望京華”三字,蓋“望京華”者乃少陵之至性所鐘,生平命脈,皆在于此。昭昧詹言
正言在夔府情事。結(jié)句乃嘆歲月蹉跎,又值秋辰,作驚婉之情,以致哀思。乃倒煞題“秋”字,收拾本篇,即從次句“每”字生來?!懊俊闭?,二年在此,常此悲思,而今不覺忽又值秋辰,玩末章末句可見。《箋》乃妄解,引皎然盲說,以次句為“截斷眾流”。此詩詞意景物,皆主夔府言,不主長安,何謂“截斷眾流”也?……七句無限之情不說,八句變律。先興后秋。
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一日①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
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按:① 一作百處,一作日日。
注釋
山郭翠微山城;山村。 明 楊慎 《撥不斷》曲:“山郭微風(fēng)弄酒簾,林坰落日回樵擔(dān)?!?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摘句圖》:“江橋紅樹外,山郭夕嵐邊?!?/p>
信宿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也泛指青山。《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郭璞 注:“近上旁陂。” 郝懿行 義疏:“翠微者……蓋未及山頂孱顏之間,蔥郁葐蒀,望之芊芊青翠,氣如微也?!?唐 李白 《贈秋浦柳少府》詩:“搖筆望白云,開簾當(dāng)翠微?!碧?高適 《赴彭州山行之作》詩:“峭壁連崆峒,攢峰疊翠微?!?/p>
匡衡抗疏連宿兩夜。《詩·豳風(fēng)·九罭》:“公歸不復(fù),于女信宿?!?毛 傳:“再宿曰信;宿,猶處也?!?《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品茶》:“余嘗再游 武夷 ,信宿 天游觀 中,每與 靜參 羽士夜談茶事?!?/p>
劉向傳經(jīng)匡衡,西漢東海承人,字稚圭。元帝建昭三年,任丞相,封樂安侯??故?,謂向皇帝上書直言。典出《漢書》卷八十一《匡衡傳》:元帝初即位「有日蝕地震之變,上問以政治得失,衡上疏曰:『……上說其言,遷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弧埂负鉃樯俑禂?shù)年,數(shù)上疏陳便宜,及朝廷有政議,傅經(jīng)以對,言多法義。上以為任公卿,由是為光祿勛、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p>
五陵劉向,(約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現(xiàn)在江蘇省沛縣)人,經(jīng)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文學(xué)家,著有《新序》、《說苑》等。典出《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附《劉向傳》:「初立《谷梁春秋》,徵更生受《谷梁》,講論《五經(jīng)》于石渠?!埂赋傻奂次?,顯等伏辜,更生乃復(fù)進(jìn)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為中郎,使領(lǐng)護(hù)三輔都水。數(shù)奏封事,遷光祿大夫。是時帝元舅陽平侯王鳳為大將軍秉政,倚太后,專國權(quán),兄弟七人皆封為列侯。時數(shù)有大異,向以為外戚貴盛,鳳兄弟用事之咎。而上方精于詩書,觀古文,詔向領(lǐng)校中五經(jīng)秘書?!固?劉禹錫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xué)士》詩:“閣上掩書劉向去,門前修刺孔融來?!?/p>
衣馬輕肥五陵,漢代長安城外五個帝王(高祖 、 惠帝 、 景帝 、 武帝 、 昭帝)的陵墓,陵墓旁有陵邑(長陵 、 安陵 、 陽陵 、 茂陵 、 平陵),系闊人豪富聚居處。
穿著輕暖的皮袍,坐著由肥馬駕的車。語本《論語·雍也》:“乘肥馬,衣輕裘。”后用以形容生活的豪華。《文選·范云〈贈張徐州稷〉詩》:“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賀歲》:“那壁廂器宇春容,這壁廂裘馬輕肥。”
匯評
唐音癸簽詩家雖刺譏中,要帶一分含蓄,庶不失忠厚之旨。杜甫《秋興》“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著一“自”字,以為怨之,可也;以為羨之,亦可也,何等不露!杜臆
公在江流,暮亦坐,朝亦坐。前章言暮,此章言朝,承上言光陰迅速,而日坐江樓,對翠微,良可嘆也。故漁舟之泛,燕子之飛,此人情、物情之各適,而以愁人觀之,反覺可厭;曰“還”、曰“故”,厭之也。杜詩解
“千家山郭”下加一“靜”字,又加一“朝暉”字,寫得何等有趣,何等可愛?!敖瓨亲湮ⅰ?,亦是絕妙好致。但輕輕只用得“日日”二字,便不但使江樓翠微生憎可厭,而山郭朝暉俱觸目惱人。錢注杜詩
《七歌》云:“長安卿相多少年”,所謂“同學(xué)”者,蓋“長安卿相”也。曰少年,曰輕肥,公之目當(dāng)時卿相如此。圍爐詩話
第三篇乃是晨興獨坐山樓,望江上之情景。故起語云:“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币凰拊凰?,再宿曰信?!靶潘蕖迸c“日日”相應(yīng)?!靶潘逎O人還泛泛”,言漁人日日泛江,則己亦日日坐于江樓,無聊甚也?!扒迩镅嘧庸曙w飛”,言秋時燕可南去,而飛飛于江上,似乎有意者然。子美此時有南適衡、湘之意矣。山滿樓箋注唐詩
其旨微,其文隱而不露,深得立言蘊藉之妙。此章前四句結(jié)上,后四句起下,乃八篇中之關(guān)鍵也。讀杜心解
三章申明“望京華”之故,主意在五、六逗出。文章家原題法也。……前二首“故園”、“京華”,雖已提出,尚未明言其所以。至是,說出事與愿違衷曲來,是吾所謂“望”之故,錢氏所謂“文之心”也。杜詩鏡銓
直是目空一世,此公之狂不減乃祖(“同學(xué)少年”二句下)。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陳德公曰:三、四亦寓遲暮之感。五、六使事能自入情,不為泛率。評:此首以“江樓”二字作紐:“信宿”二句,江樓所見之景。下則江樓之情。網(wǎng)師園唐詩箋
首二句有身羈夔府、日月如流之感。三、四喻己之漂泊,五、六慨己之不遇。唐詩成法
此傷馬齒漸長,而功名不立于天壤也。……有言此首首尾全不關(guān)合者。一、二即含“京華”,五、六言“京華”事,七、八正接五、六,非不關(guān)合也。唐詩別裁
以上就夔府言,以下就長安言。此八詩分界處也。二句喻己之飄泊(“信宿漁人”二句下)。二句慨己之不遇(“匡衡抗疏”二句下)。唐宋詩醇
陳廷敬曰:前三章詳夔州而略長安,后五章詳長安而略夔州,次第秩然。義門讀書記
“五陵”起下“長安”(“五陵衣馬”句下)。
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①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guān)山金鼓振,征西車馬③羽書遲②。
魚龍寂寞秋江冷④,故國平居有所思。
按:①一作堪。②一作馳。③一作騎。④魚龍以秋日為夜。
注釋
聞道弈棋聽說。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p>
第宅下棋。《墨子·號令》:“無敢有樂器,弈棋軍中,有則其罪射。”《后漢書·孔融傳》:“二子方弈棋, 融 被收而不動?!?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當(dāng)是之時,變置社稷,蓋甚于弈棋之易。”
直北猶宅第,住宅。《漢書·外戚傳上·趙倢伃》:“ 順成侯 有姊 君姁 ,賜錢二百萬,奴婢第宅以充實焉?!?元 傅若金 《登樓》詩:“近見 蕭何 成第宅,舊聞 汲黯 在朝廷。”
羽書正北。《史記·封禪書》:“ 漢文帝 出 長安門 若見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 五帝壇 ,祠以五牢具?!?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詩:“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 長安 ?!?宋 蘇庠 《菩薩蠻·宜興作》詞:“荒坡垂斗柄,直北鄉(xiāng)山近?!?/p>
魚龍猶羽檄。 漢 陸賈 《楚漢春秋》:“ 黥布 反,羽書至,上大怒?!?span style='color: #003774;'>《后漢書·西羌傳論》:“傷敗踵系,羽書日聞。” 李賢 注:“羽書即檄書也?!?span style='color: #003774;'>《文選·虞羲〈詠霍將軍北伐〉》:“羽書時斷絕,刁斗晝夜驚?!?張銑 注:“羽書,徵兵檄也?!?唐 高適 《燕歌行》:“校尉羽書飛 瀚海 ,單于獵火照 狼山 。” 清 鈕琇 《觚?!A圓》:“烽火羽書,相望于道?!?亦稱“ 羽毛書 ”。 唐 杜甫 《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戰(zhàn)連唇齒國,軍急羽毛書。”
平居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注:“魚龍之屬?!?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fēng)雨?!?明 李贄 《環(huán)陽樓晚眺得棋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饑?!?清 吳偉業(yè)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p>
平日;平素。《戰(zhàn)國策·齊策五》:“此 夫差 平居而謀王,強大而喜先天下之禍也?!?唐 杜甫 《贈特進(jìn)汝陽王二十韻》:“晚節(jié)嬉游簡,平居孝義稱。” 明 李東陽 《明故中順大夫夏公行狀》:“國家養(yǎng)士于平居之時,士當(dāng)效力于有事之日。”
匯評
后村詩話公詩敘亂離,多百韻,或五十韻,或三十韻,惟此篇最簡而切也。瀛奎律髓
廣德元年癸卯冬十月,吐蕃入長安,代宗幸陜。安、史死久矣,而又有此事,故曰“弈棋”。然首篇有云:“巫山巫峽氣蕭森”,即大歷初詩也。杜臆
遂及國家之變。則長安一破于祿山,再亂于朱泚,三陷于吐蕃,如弈棋之迭為勝負(fù),而百年世事,有不勝悲者。錢注杜詩
肅宗收京已后,中外多故。公不以移官僻遠(yuǎn),慭置君國之憂,殆欲以滄江遺老,奮袖屈指,覆定百年舉棋之局,非徒悲傷晼晚,如昔人愿得入帝城而已。杜詩解
“聞道”妙。不忍直言之也,也不敢遽信之也。二字貫全解。世事可悲,加“百年”二字妙。正見先生滿肚真才實學(xué),非腐儒呴吁腹誹迂論?!斑t”上用“羽書”妙。羽書最急,而復(fù)遲遲,想見當(dāng)時世事?!肮蕠毕掠谩捌骄印弊置?。我自思我之平居爾,豈敢于故國有所怨訕哉。瀛奎律髓匯評
查慎行:三、四緊承“似弈棋”,若如評語,則首句反無著落。杜詩鏡銓
三、四言朝局之變更,五、六言邊境之多事。當(dāng)此時而窮老荒江,了無施其變化飛騰之術(shù),此所以回憶故國,追念平居而不勝慨然也。讀杜心解
四章正寫“望京華”,又是總領(lǐng)。為前后大關(guān)鍵。“弈棋”、“世事”不專指京師屢陷,觀三、四,單以“第宅”、“衣冠”言可見……“故國思”繳本首之“長安”,應(yīng)前首之“望京”,起前后之分寫,通身鎖鑰。昭昧詹言
第四首思長安。自此以下,皆思長安?!稗钠濉毖缘⒌?,即鮑明遠(yuǎn)《升天行》意,而此首又總冒。……五、六遠(yuǎn),忽縱開,大波瀾起,既振又換。結(jié)“秋”字陡入,悲壯勒轉(zhuǎn),收足五、六句意。而“思”字又起下四章,章法入妙無痕。此詩渾浩流轉(zhuǎn),龍?zhí)⑴P。讀杜札記
“長安似弈棋”上著“聞道”二字、疑當(dāng)時有此語?!鞍倌辍蹦私y(tǒng)舉開國以來言之。此二句乃發(fā)端感嘆之詞,下乃入時事。姜齋詩話
至若“故國平居有所思”,“有所”二字,虛籠喝起,以下曲江、蓬萊、昆明、紫閣,皆所思者,此自《大雅》來。唐詩評選
末句連下四首,為作提綱,章法奇絕。杜詩集評
似極力言之,仍自悠然不盡。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評:一結(jié)束上三章,起下四章。
其五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①,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②。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照③朝班。
按:① 楊貴妃初度女道士,故唐人多以王母比之。② 唐以老子為祖,屢徵符端。③ 一作點。
注釋
承露金莖瑤池王母漢武帝 迷信神仙,于 建章宮 筑 神明臺 ,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冀飲以延年。《文選·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李善 注:“金莖,銅柱也?!?后 三國 魏明帝 亦于 芳林園 置承露盤。《漢書·郊祀志上》:“其后又作 柏梁 、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 顏師古 注:“《三輔故事》云: 建章宮 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p>
東來紫氣瑤池,古代傳說中 昆侖山 上的池名, 西王母 所居。《史記·大宛列傳論》:“ 昆崙 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 醴泉 、 瑤池 ?!?漢 張衡 《思玄賦》:“聘 王母 于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饑?!?明 何景明 《游獵篇》詩:“ 奔戎 造父 兩為佐,大人 王母 遙相待?!?/p>
宮扇《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居 周 久之,見 周 之衰,乃遂去……莫知其所終” 司馬貞 索隱引 漢 劉向 《列仙傳》:“ 老子 西游, 關(guān) 令 尹喜 望見有紫氣浮 關(guān)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過也?!焙笠蛞浴皷|來紫氣”隱括此事。
龍鱗古代朝廷儀仗的一種?;实鬯玫恼仙?。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宋 曾鞏 《和御制上元觀燈》:“翠幰霓旌夾露臺,夜涼宮扇月中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宮女們持了宮扇,簇?fù)碇熳由藢氉!?/p>
圣顏指皇帝的袞服,龍袍。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仇兆鰲 注:“龍鱗,謂袞衣之龍章?!?明 謝讜 《四喜記·雙桂聯(lián)芳》:“鳴鞘隱隱聲傳,仰見龍鱗日耀?!?/p>
青瑣猶圣容。 三國 魏 曹植 《責(zé)躬》詩:“遲奉圣顏,如渴如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fù)睹圣顏?!?宋 張孝祥 《鷓鴣天·上元設(shè)醮》詞:“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圣顏?!?/p>
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huán)花紋。《漢書·元后傳》:“ 曲陽侯 根 驕奢僭上,赤墀青瑣?!?顏師古 注:“ 孟康 曰:‘以青畫戶邊鏤中,天子之制也?!?孟 說是。青瑣者,刻為連環(huán)文,而青涂之也?!焙笕A貴的宅第、寺院等門窗亦用此種裝飾。《后漢書·梁冀傳》:“ 冀 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綺疏青瑣?!?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永寧寺》:“僧房樓觀一千馀間,雕梁粉壁,青璅綺疏。” 五代 張昭 《觀德舞》詩:“氤氳龍麝交青瑣,彷佛錫鑾下蕊珠?!?/p>
匯評
唐詩品匯劉云:律句有此,自覺雄渾(“西望瑤池”二句下)。唐詩評選
無起無轉(zhuǎn)無敘無收,平點生色。八風(fēng)自從,律而不奸,真以古詩作律。后人不審此制,半為皎然老髡所誤。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徐常吉曰:以下幾詩,但追憶秦中之事,而故宮離黍之感,因寓其中:“蓬萊宮闕”,言明皇之事神仙;“瞿塘峽口”(見“其六”),言明皇之事游樂;“昆明池水”(見“其七”),言明皇之事邊功,而末但寓感慨之意。
吳山民曰:起聯(lián)皇居之壯。
蔣一癸曰:因開宮扇,故識圣顏,有映帶法。
周明輔曰:只就實事賦出,沉壯溫厚無不有。杜臆
極言玄宗當(dāng)年豐亨豫大之時,享安富尊榮之盛。不言致亂,而亂萌于此。語若贊頌,而刺在言外?!矣胸S考功《秋興帖》寫“蓬萊宮闕”詩,尾自注:“仙”(闕)誤作“宮”,……蓋下有“宮扇”,字復(fù),宜作“仙”。唱經(jīng)堂杜詩解
“點”字妙。先生此時之在朝班,只如密雨中之一點耳,雖欲諫議,亦復(fù)何從(“幾回青瑣點朝班”句下)。錢注杜詩
此詩追思長安全盛,敘述其宮闕崇麗,朝省尊嚴(yán),而傷感則見于末句。杜詩詳注
陳澤州注:此詩前六句,是明皇時事;“一臥滄江”,是代宗時事;“青瑣”“朝班”,是肅宗時事。前言天寶之盛,陡然截住,陡接末聯(lián)。他人為此,中間當(dāng)有幾許繁絮矣?!苏掠脤Y(jié),末二章亦然。
盧德水疑上四用宮殿字太多。五、六,似早朝詩語。今按賦長安景事,自當(dāng)以宮殿為首,所謂“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也。公以布衣召見,感荷主知,故追憶入朝覲君之事,沒齒不忘。若必全首俱說秋景,則筆下有“秋”,意中無“興”矣。此章下六句,俱有一虛字、二實字于句尾,如:“降王母”、“滿函關(guān)”、“開宮扇”、“識圣顏”、“驚歲晚”、“點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疊足”之病矣。杜詩鏡銓
此思長安宮闕之盛,而嘆朝寧久違也。前六句直下,皆言昔之盛,第七,一句打轉(zhuǎn),筆力超勁。
陳秋田云:下四首不用句面呼吸,一片神光動蕩,幾于允跡可尋。
吳瞻泰云:此處指拾遺移官事,只用虛括,他人當(dāng)用幾許繁絮矣。圍爐詩話
此詩前六句皆是興,結(jié)以賦出正意,與《吹笛》篇同體,不可以起承轉(zhuǎn)合之法求之也。唐詩成法
此思昔日之得覲天顏也。七開筆說今日,八合,方是追昔。網(wǎng)師園唐詩箋
上半盛寫宮闕之壯麗,三、四句寫朝省之尊嚴(yán)。唐詩別裁
前對南山,西眺瑤池,東接函關(guān),極言宮闕氣象之盛,無譏刺意(“蓬萊宮闕”四句下)。追思長安全盛時,宮闕壯麗,朝省尊嚴(yán),而末嘆己之久違朝寧也。讀杜心解
五章以后,分寫“望京華”。此溯宮闕朝儀之盛,首帝居也,而意卻重在曾列朝班,是為“所思”之一?!皽娼睅А百纭薄!皻q晚”本言“身老”,亦帶映“秋”。杜詩集評
吳農(nóng)祥云:極刺時事而雄渾不覺。
徐士新云:“蓬萊宮闕”言明皇之事,神仙不若指貴妃為當(dāng)。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杜公“蓬萊宮闕對南山”,六句開,兩句合;太白“越王勾踐破吳歸”,三句開,一句合,皆是律絕中創(chuàng)調(diào)。讀杜札記
說者以此四句專指太寶之盛,亦非通論??次?、六即入身預(yù)朝班,系肅宗朝事,則上四不得坐煞天寶。杜詩言志
追憶太平宮闕之盛,為孤忠之所愛慕不忘也。……通首博大昌明,鏗鈜綺麗,舉初、盛早朝應(yīng)制諸篇,一齊盡出其下,真杰作也。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陳德公曰:結(jié)二方是此時意緒。上六止寫入結(jié)內(nèi)一“朝”字耳。章法極為開動。結(jié)語仍是對出,起二警亮,五、六郁麗,彌見沉摯。昭昧詹言
思宮闕,高華典麗,氣象萬千?!Y(jié)句收五、六句,忽跳開出場,歸宿自己,收拾全篇,蒼涼凄斷。此亂后追思,故極言富盛,一片承平瑞氣,而存外有馀悲,所以為佳。
其六
瞿唐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朱簾繡柱圍黃鶴①,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按:① 一作鵠。
注釋
瞿唐峽曲江峽名。為 長江 三峽 之首。也稱 夔峽 。西起 四川省 奉節(jié)縣 白帝城 ,東至 巫山 大溪 。兩岸懸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勢險峻,號稱 西蜀 門戶。峽口有 夔門 和 滟滪堆 。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發(fā) 大溪 口,入 瞿唐峽 ,兩壁對聳,上入霄漢?!?span style='color: #003774;'>《淵鑒類函》卷二五引《潛確類書》:“ 瞿塘峽 在 夔州府 城東,舊名西 陵峽 ,兩岸對峙,中貫一 江 , 滟滪堆 當(dāng)其口,乃 三峽 之門。”唐 劉禹錫 《竹枝詞》:“ 瞿唐 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唐 李白 《荊州歌》:“ 白帝城 邊足風(fēng)波, 瞿塘 五月誰敢過?”
花萼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東南。 秦 為 宜春苑 , 漢 為 樂游原 ,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稱。 隋文帝 以曲名不正,更名 芙蓉園 。 唐 復(fù)名 曲江 。 開元 中更加疏鑿,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節(jié)游賞勝地。
夾城唐玄宗 于 興慶宮 西南建 花萼相輝之樓 ,簡稱 花萼樓 。《舊唐書·讓皇帝憲傳》:“ 玄宗 于 興慶宮 西南置樓,西面題曰 花萼相輝之樓 …… 玄宗 時登樓,聞諸王音樂之聲,咸召登樓,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賜金分帛,厚其歡賞。”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五:“ 花萼樓 前初種時,美人樓上斗腰肢?!?span style='color: #003774;'>《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紫荊枝下還家日, 花萼樓 中合被時?!币嗍》Q“ 花萼 ”。 唐 杜甫 《驪山》:“ 驪山 絕望幸, 花萼 罷登臨?!?/p>
芙蓉兩邊筑有高墻的通道。《舊唐書·玄宗紀(jì)上》:“﹝開元 二十年六月﹞遣 范安及 于 長安 廣 萬花樓 ,筑夾城至 芙蓉園 ?!?清 洪升 《長生殿·雨夢》:“喜聽說如花貌猶兀自現(xiàn)在人間,當(dāng)面堪邀;忙教潛出了御苑內(nèi)夾城復(fù)道。”
素秋即 芙蓉園 。 隋 唐 長安 名園。 唐 王建 《宮中三臺》詞:“魚藻池邊射鴨, 芙蓉苑 里看花?!?唐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之五:“六飛南幸 芙蓉苑 ,十里飄香入夾城?!眳⒁姟?芙蓉園 ”。
御氣秋季。古代五行之說,秋屬金,其色白,故稱素秋。 漢 劉楨 《魯都賦》:“及其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于水游?!?宋 歐陽修 《清商怨》詞:“關(guān)河愁思望處滿。漸素秋向晚?!?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二:“三年客里逢朱夏,一月天邊盼素秋?!?/p>
邊愁帝王的氣象。元 王逢 《送薛鶴齊真人代祀還京》詩:“日繞五文皆御氣,海浮一發(fā)是 成山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上:“吾鄉(xiāng) 秋錦山人 《宣府詩》:‘行宮寂寞雙槐樹,御氣消沉舊酒樓?!?/p>
牙檣因邊亂、邊患引起的愁苦之情。錢謙益 注:“ 祿山 反報至,上欲遷幸,登 興慶宮 花萼樓 ,置酒,四顧悽愴,此所謂‘入邊愁’也?!?明 馮夢龍 《風(fēng)流夢·告考選才》:“為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段邊愁,只愿得 吳山 立馬那人休。”
秦中仇兆鰲 注引《埤蒼》:“檣尾,銳如牙也?!蔽U頂端尖銳如牙,故名。一說象牙裝飾的桅桿。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蒼鷹赤雀,鐵軸牙檣?!?倪璠 注:“《埤蒼》曰:‘檣,帆柱也?!?span style='color: #003774;'>《古詩》曰:‘象牙作帆檣?!?后為桅桿的美稱。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打圍》:“錦帆開,牙檣動,百花洲,清波涌,蘭舟渡?!?/p>
帝王州古地區(qū)名。指今 陜西 中部平原地區(qū),因 春秋 、 戰(zhàn)國 時地屬 秦國 而得名。也稱 關(guān)中 。唐 張說 《早渡蒲關(guān)》詩:“鳴鑾下 蒲阪 ,飛旆入 秦中 。”
帝王居住的地方。亦用指京都。 南朝 齊 謝朓 《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p>
匯評
義門讀書記倒起,變化。言我凝望之久,雖萬里而遙,不啻與京華風(fēng)煙相接。亦從“一臥滄江”來(“瞿塘峽口”二句下)。唐詩評選
揉碎亂點,掉尾孤行以顯之。如萬紫乘風(fēng),回飆一合?!敖铀厍铩?,妙在“素秋”二字止;此之外,不堪回首。唐詩品匯
劉云:兩句寫幸蜀之怨,懷故京之思,不分遠(yuǎn)近,如將見其實焉(“花萼夾城”二句下)。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唐孟莊曰:“入”字莫輕看,見自我致之。徐常吉曰:“歌舞地”今戎馬場,“帝王都”今腥膻窟,公之意在言表。杜詩解
御氣用一“通”字,何等融和!邊愁用一“入”字。出入意外。先生不尚纖巧,而耀人心目如此(“花萼夾城”二句下)。圍爐詩話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言兩地極遠(yuǎn),而秋懷是同,不忘魏闕也。故即敘長安事,而曰“花萼夾城通御氣”,言此二地是圣駕所常游幸。而又曰“芙蓉小苑入邊愁”,則轉(zhuǎn)出兵亂矣。又曰“珠簾繡柱”不圍人而“圍黃鵠”,“錦纜牙檣”無人跡而“起白鷗”,則荒涼之極也,是以“可憐”。又嘆關(guān)中自秦、漢至唐皆為帝都,而今乃至于此也。山滿樓箋注唐詩
此二句(“花萼夾城”一聯(lián))則謂之順便成對,種種神奇,不可思議。勿但以工麗賞之。杜臆
此章直承首章以來,乃結(jié)上生下,而仍歸宿于故園之思也。杜詩詳注
陳廷敬曰:此承上章,先宮殿而后池苑也;下繼“昆明”二章,先內(nèi)苑而及城外也。上下四章,皆前六句長安,后兩句夔州,此章在中間,首句從“瞿塘”引端,下六則專言長安事。俱見章法變化?!暗弁踔荨?,又起下漢武帝。唐詩別裁
此追敘長安失陷之由。城通御氣,指敦倫勤政時;苑入邊愁,即所云“漁陽鼙鼓動地來”。上言治,下言亂也。下追敘游幸之時,見盛衰無常,言外無窮猛省。讀杜心解
六章,就“曲江頭”寫“望京華”,為“所思”之二。此詩開口即帶夔州,法變?!蚌膷{”、“曲江”,相懸萬里,次句鉤鎖有方,趁便嵌入“秋”字,何等筋節(jié)!中四,乃申寫“曲江”之事變景象,末以嗟嘆束之,總是一片身親意想之神。杜詩鏡銓
吞吐意在言外(“回首可憐”二句下)。唐詩成法
此首格奇。讀杜詩說
意本衰颯,而語特濃麗,猶下章“織女”、“石鯨”等句。網(wǎng)師園唐詩箋
此思失陷后之長安。唐詩集評
吳農(nóng)祥云:本言《黍離》、《麥秀》之悲,乃反擬秦中富盛,立言最有含蓄。徐士新云,譏明皇之事遠(yuǎn)游誤矣。杜詩言志
敘次及于巡幸之地,而兼?zhèn)渥儊y之所由生?!涎詫m闕,則極其盛;此首言勝地,則帶言其衰:此自文可見立言之有體。且得抒柚,饒有變化也。昭昧詹言
他篇或末句結(jié)穴點“秋”字,或中間點“秋”字,此卻易為起處,橫空突入,又復(fù)錯綜入妙。“瞿唐”,己所在地;“曲江”,所思長安地,卻將第二句回合入妙,點“秋”字,較“隔千里兮共明月”健漫懸絕。十八家詩鈔
張廉卿云:收句雄遠(yuǎn)奇妙,它人不能到。
其七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月夜①,石鯨鱗甲動秋風(fēng)。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guān)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按:①一作夜月。
注釋
昆明池織女湖沼名。 漢武帝 元狩 三年于 長安 西南郊所鑿,以習(xí)水戰(zhàn)。池周圍四十里,廣三百三十二頃。 宋 以后湮沒。《漢書·武帝紀(jì)》:“﹝元狩 三年春﹞發(fā)謫吏穿 昆明池 。”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西南夷傳》有 越巂 、 昆明國 ,有 滇池 ,方三百里。 漢 使求 身毒國 ,而為 昆明 所閉。今欲伐之,故作 昆明池 象之,以習(xí)水戰(zhàn),在 長安 西南,周回四十里?!焙笠嘁苑褐傅劬└浇暮印?span style='color: #003774;'>《文選·沉約〈鐘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南瞻 儲胥觀 ,西望 昆明池 ?!?李善 注:“ 儲胥觀 、 昆明池 皆在 西京 。此皆假言之?!?/p>
石鯨即織女星??椗c其附近兩個四等星,成一正三角形,合稱織女三星。《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span style='color: #003774;'>《史記·天官書》:“婺女,其北織女??椗?,天女孫也?!?張守節(jié) 正義:“織女三星,在河北天紀(jì)東,天女也,主果蓏絲帛珍寶。”后衍化為神話人物。《月令廣義·七月令》引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天河之東有 織女 ,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 牽牛郎 ……”
菰米石雕的鯨魚。《三輔黃圖·池沼》:“池( 昆明池 )中有 豫章臺 及石鯨??淌癁轹L魚,長三丈,每至雷雨,常鳴吼,鬣尾皆動?!?隋 江總 《秋日游昆明池》詩:“蟬噪金堤柳,鷺飲石鯨波?!?唐 儲光羲 《游昆明池思古》詩:“石鯨既蹭蹬,女牛亦流離。” 清 孫中岳 《大侄書金陵回即走西安悵然念之》詩:“故宮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風(fēng)動石鯨。”
極天古六谷之一。《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 鄭玄 注“六谷:稌、黍、稷、粱、麥、菰。菰,彫胡也” 唐 賈公彥 疏:“南方見有菰米,一名彫胡?!?span style='color: #003774;'>《禮記·內(nèi)則》“蝸醢而菰食雉羹” 鄭玄 注“菰,字又作菰” 唐 孔穎達(dá) 疏:“謂以蝸為醢,以菰米為飯,以雉為羹。”
至天;達(dá)于天。語本《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span style='color: #003774;'>《孔叢子·問答》:“今世人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以深淵為名?!?清 王孫晉 《南閩》詩:“久客欲歸去,翻愁行路難。極天圍萬嶺,平地落千灘。”
匯評
升庵詩話隋任希古《昆明池應(yīng)制》詩:“回眺牽牛渚,激賞鏤金川”,便見太平宴樂氣象。今一變云:“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fēng)”,讀之,則荒煙野草之悲,見于言外矣。西京雜記
“太液池中有雕菰,紫籜綠節(jié),鳧雛雁子,唼喋其間?!薄阋娙宋镉捂?,官沼富貴。今一變云:“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弊x之,則菰米不收而任其沉,蓮房不采而任其墜,則兵戈亂離之狀俱見矣。杜詩之妙,在翻古語;《千家注》無有引此者,雖萬家注何用哉?因悟杜詩之妙。石林詩話
禪宗論云間有三種語:……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其深淺以是為序。余嘗戲謂學(xué)子言,老杜詩亦有此三種語,但先后不同?!安ㄆ悦壮猎坪?,露冷蓮房墜粉紅”,為函蓋乾坤句。……唐詩歸
鐘云:此詩不但取其雄壯,而取其深寂。鐘云:中四語誦之,心魄謖謖(“織女機絲”四句下)。唐詩評選
“旌旗”字入得分外光鮮。尾聯(lián)藏鋒極密,中有神力,人不可測。杜臆
……且“織女”、“鯨魚”、鋪張偉麗,壯千載之觀;“菰米”、“蓮房”,物產(chǎn)豐饒,溥生民之利,予安能不思?乃劍閣危關(guān),才通“鳥道”,欲歸不得,而留滯峽中,“江湖滿地”,而漂泊如“漁翁”,與前所見之“信宿泛泛”者何異?杜詩解
“在眼中”妙。漢武武功,固燦然耳目,百代一日者也。三、四即承上昆明池景,而寓言所以不能比漢之意,織女機絲既虛,則杼柚已空;石鯨鱗甲方動,則強梁日熾。覺夜月空懸,秋風(fēng)可畏,真是畫影描風(fēng)好手,不肯作唐突語磕時事也。錢注杜詩
今人論唐七言長句,推老杜“昆明池水”為冠。實不解此詩所以佳?!嘀^班、張以漢人敘漢事,鋪陳名勝,故有“云漢”、“日月”之言(按形容昆明湖之寬廣之詞);公以唐人敘漢事,摩娑陳跡,故有“機絲”、“夜月”之詞。此立言之體也。何謂彼頌繁華而此傷喪亂乎?!拜悦住薄ⅰ吧彿俊?,補班、張鋪敘所末見;“沉云”、“墜粉”、描畫素秋景物,居然金碧粉本?!裰^“昆明”一章,緊承上章“秦中自古帝王州”一句而申言之,時則曰“漢時”,帝則曰“武帝”,“織女”、“石鯨”、“蓮房”、“菰米”,金堤靈沼之遺跡,與戈船樓櫓,并在眼中,而自傷其僻遠(yuǎn)而不得見也。于上章末句,尅指其來脈,則此中敘致,褶疊環(huán)鎖,了然分明。如是而曰:七言長句果以此詩為首,知此老亦為點頭矣。末二句正寫所思之況,“關(guān)塞極天”,這非風(fēng)煙萬里;“滿地一漁翁”,即“信宿”“泛泛”之漁人耳。上下俯仰,亦在眼中,謂公自指一漁翁則陋。杜詩詳注
末聯(lián):陳廷敬曰:“關(guān)塞”,即“塞上風(fēng)云”;“江”即“江間波浪”,帶言湖者,地勢接近,指赴荊南也。公詩“天入滄浪一釣舟”、“欲把釣桿終遠(yuǎn)去”,皆以“浼翁”自比。范季隨《陵陽室中語》曰:少陵七律詩,卒章有時而對,然語意皆收結(jié)之詞。今人學(xué)之,于詩尾作一景聯(lián),一篇之意,無所歸宿,非詩法也。讀杜心解
就“昆明池”寫“望京華”,次武事也。為所思之三。……三、四切“昆明”傅彩;五、六,從“池水”抽思,一景分作兩層寫。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陳德公曰:三、四,十二實字,只著二活字作眼,雄麗生動,遂成一悲壯名句。五、六自“菰米”、“蓮房”相屬字外,一不現(xiàn)成,逐字琢疊,吟安定竭工力,成茲郁語,如見盤錯。豈容可幾?評:菰米沉黑,蓮房墜紅,即景言情,亂離無人之狀,宛然在目。杜詩言志
此第七首,因上文“自古帝王”之語,遂引漢武以為明皇之比?!┮徽Z言天下大勢壞亂已極,憂之者唯己一人也。此一首追咎明皇喜事開邊,而寵賊臣之過也。昭昧詹言
中四句分寫兩大景,兩細(xì)景,收句結(jié)穴歸宿,言己落江湖,遠(yuǎn)望弗及,氣激于中,橫放于外,噴薄而出,卻用倒煞,所謂文法高妙也。沉著悲壯,色色俱絕。此“漁翁”,公自謂,乃本篇結(jié)穴。《箋》乃謂指“信宿”之“漁人”,成何文理!此借漢思唐,以昆明跡本于武帝也,《箋》乃以為思古長安,可謂說夢。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楊慎曰:……杜詩之妙,在翻古語,此與《三百篇》“牂羊羵首”、“三星在昴”同,比之唐晚“亂殺平人不怕天”、“抽旗亂插死人堆”,豈但天壤之隔。
周珽曰:風(fēng)華韻郁靜想其得力,不獨以詩學(xué)擅富者。黃家鼎曰:寫怨懷思,勁筆深情,言外自多馀想。藝苑卮言
秾麗況切,惜多平調(diào),金石之聲微乖耳。唐音癸簽
“昆明池水”前四語故自絕,奈頸聯(lián)肥重,“墜粉紅”,尤俗。
其八
昆吾①御宿②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③。
香稻⑤啄馀④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游⑥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按:① 亭名,在藍(lán)田 ②川名,在樊川?、?一本二句倒轉(zhuǎn)?、?一作殘?、?一作紅稻,一作紅飯?、?一作曾。
注釋
昆吾御宿地名。在 長安 南,靠 終南山 , 漢 代屬 上林苑 的范圍。
渼陂漢 宮苑名。亦川名。《漢書·揚雄傳上》:“ 武帝 廣開 上林 ,南至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顏師古 注:“ 御宿 在 樊川 西也。”《文選·揚雄〈羽獵賦序〉》:“ 御宿 、 昆吾 ?!?李善 注引《三秦記》:“ 樊川 ,一名 御宿 ?!?span style='color: #003774;'>《三輔黃圖·苑囿》:“ 御宿苑 在 長安 城南 御宿川 中, 漢武帝 為離宮別館,禁御人不得入。往來游觀,止宿其中,故名?!?南朝 陳 張正見 《重陽殿成金石會竟上詩》:“藻井倒披蓮,云光開 御宿 ?!?/p>
拾翠古代湖名。在今 陜西省 戶縣 西,匯 終南山 諸谷水,西北流入 澇水 。一說因水味美得名;一說因所產(chǎn)魚味美得名。 唐 杜甫 《渼陂行》:“ 岑參 兄弟皆好奇,攜我遠(yuǎn)來游 渼陂 ?!?清 孫枝蔚 《汪夐巖招泛舟城西值河水初漲》詩:“故鄉(xiāng)風(fēng)景亦不惡,平生未得見 渼陂 。”
仙侶同舟拾取翠鳥羽毛以為首飾。后多指婦女游春。語出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南朝 梁 紀(jì)少瑜 《游建興苑》詩:“踟躕憐拾翠,顧步惜遺簪?!?唐 吳融 《閑居有作》詩:“踏青堤上煙多綠,拾翠江邊月更明?!? 清 納蘭性德 《踏莎美人·清明》詞:“拾翠歸遲,踏青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p>
彩筆典出《后漢書·郭太傳》:“ 郭太 字 林宗 , 太原 界休 人也。家世貧賤……乃游于 洛陽 。始見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shù)千兩。 林宗 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焙笠蛞浴跋蓚H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處,不分貴賤,親密無間。 南朝 梁 陸倕 《以詩代書別后寄贈》:“ 李 郭 或同舟, 潘 夏 時方駕。娛談終美景,敷文永清夜?!?宋 呂渭老 《水調(diào)歌頭·陳性孺不相見十年》詞:“聞道 山陰 回棹,相去都無百里, 李 郭 可同船?!?/p>
《南史·江淹傳》:“﹝江淹﹞又嘗宿于 冶亭 ,夢一丈夫自稱 郭璞 ,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 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焙笏煲浴?筆”稱五色筆,比喻美妙文才。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當(dāng)年?筆賦《蕪城》。憶平生,若為情?” 清 厲鶚 《東城雜記·東皋隱者》:“詩句興來題?筆,道心悟后付朱弦。”
匯評
古今詩話杜子美詩云:“紅(“香”一作“紅”)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此語反而意奇。退之詩云:“舞鑒鸞窺沼,行天馬度橋”亦效此理。詩學(xué)禁臠
錯綜句法,不錯綜則不成文章。平直敘之,則曰“鸚鵡啄馀紅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倍谩凹t稻”、碧梧”于上者,錯綜之也。唐詩品匯
劉云:語有悲慨可念(“香稻啄馀”二句下)。劉云:甚有風(fēng)韻,“春”字又勝(“佳人拾翠”二句下)。詩藪
七言如……“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字中化境也。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次聯(lián)撰句巧致,裝點得法,《詩話》謂語反而意奇。退之“舞鏡鸞窺沼,行天馬渡橋”效此體。要知此句法,必熟練始得,否則不無傷雕病雅之累也。故王元美有曰:“倒插句非老杜不能”,正謂不易臻化耳。此妙在“啄馀”、“棲老”二字?!?/blockquote>杜臆地產(chǎn)香稻,鸚鵡食之有馀;林茂碧梧,鳳凰棲之至老?!嗽娭埂跋蓚H同舟”一語涉渼陂,而《演義》云:“專為渼陂而作”,誤甚?!跋愕尽倍?,所重不在“鸚鵡”、“鳳凰”,非故顛倒其語,文勢自應(yīng)如此(“香稻啄馀”二句下)。唐詩評選一直盈下。八首中,此作最為佳境。為不忘乃祖,俗論不謂然。而庵說唐詩“佳人”句娟秀明媚,不知其為少陵筆,如千年老樹挺一新枝。吾嘗論文人之筆,到蒼老之境,必有一種秀嫩之色,如百歲老人有嬰兒之致。又如商彝周鼎,丹翠爛然也。今于公益信(“佳人拾翠”二句下)。八首中獨此一句苦,若非此首上七句追來,亦不見此句之苦也。此首又是先生自畫詠《秋興》小像也(“白頭吟望”句下)。義門讀書記安溪云:稻馀鸚粒而梧老鳳枝,佳人拾翠,仙侶移棹,皆因當(dāng)年景物起興,隱寓寵祿之多而賢士遠(yuǎn)去,妖幸之惑而高人遁跡也。末聯(lián)入己事,宛與此意湊泊。按:師說更渾融,亦表里俱徹也。唐詩別裁此章追敘交游,一結(jié)并收拾八章,所謂“故園心”、“望京華”者,一付之苦吟悵望而已。讀杜心解卒章之在“京華”,無專指,于前三章外,別為一例。此則明收入自身游賞諸處,所謂向之所欣,已為陳跡,情隨事遷,感慨系之。此《秋興》之所為作也,為八詩大結(jié)局?!安使P”句,七字承轉(zhuǎn),通體靈動。杜詩鏡銓此首復(fù)借春景作反映(“佳人拾翠”句下)。陳注:此“望”字與“望京華”相應(yīng),既“望”而又“低垂”,并不能望矣?!肮P干氣象”,昔何其壯;頭白低垂,今何其憊?詩此至聲淚俱盡,故遂終焉。俞云:用作詩意總結(jié),并八篇俱繳住,真大家手筆(“彩筆昔曾”二句下)。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章法,結(jié)法亦同前篇,中聯(lián)亦關(guān)吟琢,特用跳脫之筆。評:第二,雋句。末語乃極沈郁。唐詩成法此思昆吾諸處之游也。一、二出諸處地名,三、四者處所見之景物,五、六諸處之游人,七昔游,結(jié)后四首,八“吟望”,結(jié)前四首,章法井然。杜詩集評吳農(nóng)祥云:三、四濃艷,五、六流逸。結(jié)本“今望”,非“吟望”,是對法體,當(dāng)從。
總評
唐詩援王阮亭曰:《秋興》八首,皆雄渾豐麗,沉著痛快,其有安于長安者,但極言其盛,而所感自富其中。徐而味之,凡懷鄉(xiāng)戀闕之情,慨往傷今之意,寇盜交兵,小人病國,風(fēng)俗之非舊,盛衰之相尋,所謂不勝其悲者,固已不出乎意言之表矣。
宗子發(fā)曰:《秋興》諸作,調(diào)極鏗鏘而能沉實,詞極工麗而尤聳拔,格極雄渾而兼蘊藉,詞人之能事畢矣,在此體中可稱神境。乃世猶有訾議此八首者,正昌黎所謂“群兒愚”也。唐詩歸
鐘云:《秋興》偶然八首耳,非必于八也。今人詩擬《秋興》已非矣,況舍其所為秋興,而專取盈于八首乎?胸中有八首,便無復(fù)秋興矣。杜至處不在《秋興》,《秋興》至處亦非八首也。唐詩訓(xùn)解
《秋興》八首是杜律中最有力量者,其聲響自別。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陳繼儒曰:云霞滿空,回翔萬狀,天風(fēng)吹海,怒濤飛涌。可喻老杜《秋興》諸篇。杜臆
《秋興》八章,以第一首起興,而后七首俱發(fā)中懷,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發(fā),或遙相應(yīng),總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單選一章不得。唐詩評選
八首如正變七音,旋相為宮,而自成一章?;驗楦盍眩瑒t神體盡失矣,選詩者之賊不小。杜詩說
杜公七律,當(dāng)以《秋興》為裘領(lǐng),乃公一生心神結(jié)聚之所作也。杜詩解
此詩八首凡十六解。才真是才,法真是法,哭真是哭,笑真是笑。道他是連,卻每首斷;道他是斷,卻每首連。倒置一首不得,增減一首不得。分明八首詩,直可作一首詩讀,蓋其前一首結(jié)句,與后一首起句相通。后來董解元《西廂》,善用此法。題是《秋興》,詩卻是無興。作詩者,滿肚皮無興,而又偏要作“秋興”,故不特詩是的的妙詩,而題亦是的的妙題,而先生的的妙人也。試看此詩第一首純是寫秋,第八首純是寫興,便知其八首是一首也。而庵說唐詩
《秋興》八首,規(guī)模弘遠(yuǎn),氣骨蒼麗,脈絡(luò)貫通,精神凝聚,……七字之內(nèi),八句之中,現(xiàn)出如是奇觀大觀,真使唐代人空,千秋罷唱。寄語世間才人,勿再和《秋興》詩也。秋興者,因秋起興也。子美一肚皮忠憤借秋以發(fā)之,故以名篇也。子美律詩必作二解,《秋興》八首分開有十六解,獨其詩前首結(jié)一句與后首起一句意相通,直作一首詩讀可也。義門讀書記
賈開宗曰:少陵之詩,以《文選》為宗,故《秋興八首》其題原于盧子諒,其筆取之劉太尉,文詞幾于亂絲而頭緒井然,一絲不紊,又本于左太沖《詠史八首》,熟精《文選》理者,當(dāng)自知之。按:左之《詠史》,昭明所采適八首耳;此自以八首為章法,賈言本此者,非。古今詩體不同,謂其筆取之劉太尉,亦附會之謬者也。杜詩詳注
郝敬曰:《秋興》八首,富麗之詞,沉渾之氣,力扛九鼎,勇奪三軍,真大方家如椽之筆。王元美謂其藻繡太過,肌膚太肥,造語牽率而情不接,結(jié)響湊合而意未調(diào)。如此諸篇,往住有之。由其材大而氣厚,格局而盧弘,如萬石之鐘,不能為喁喁細(xì)響;河流萬里,那得不千里一曲?子美之于詩,兼綜條貫,非單絲獨竹,一戛一擊,可以論宮商者也。
陳廷敬曰:《秋興八首》,命意煉句之妙,自不必言,即以章法論:分之如駭雞之犀,四面皆見;合之如常山之陣,首尾互應(yīng)。前人皆云:李如《史記》,杜如《漢書》。予獨謂不然,杜合子長、孟堅為一手者也。載酒園詩話
《秋興》詩體高格厚,意味深長?!艘蚯锲鹋d,非詠秋也。其言忽而蜀中,忽而秦中;忽而寫景,忽而言懷;忽而壯麗,忽而荒涼;忽而直陳,忽而隱喻。正所謂哀傷之至,語言失倫,或笑或泣,苦樂自知者。繭齋詩談
《秋興八首》“秋興”二字,或在首尾,或藏腰脊,鉤連甚密?!湟唬锲鹎锝Y(jié),“叢菊”二句,興也。其二,興起秋結(jié)。其三,秋起興結(jié)。其四,興起秋結(jié)。其五,興起秋結(jié)。其六,秋起興結(jié)。其七,興起興結(jié),中四句帶入“秋”字。其八,興起興結(jié),“紅豆”二句,暗藏“秋”字。其四,上二句冒下六句格。其六,后二句擎上六句格。其七,起結(jié)各二句格、中四句妙在壯麗語寫荒涼景。唐七律選
八首意極淺,不過“撫今追昔”四字而已,而詩甚偉練。舊謂杜詩以八首冠全集,又謂八首如一首,缺一不得,皆稚兒強解事語……只八首原有得失,世并不曉,所當(dāng)明眼人一指破耳。唐音審體
一題八首,句句穩(wěn)葉,前后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森嚴(yán),此格自公創(chuàng)之,遂為七言律詩之祖。有謂本于左思《詠史》詩者,亦強為之說也。圍爐詩話
凡讀唐人詩,孤篇須看通篇意,有幾篇者須合看諸篇意,然后作解,庶幾可得作者之意,不可執(zhí)一二句、一二字輕立論也。《秋興八首》皆是追昔傷今,絕無譏刺。唐宋詩醇
劉會孟曰:八詩大體沉雄富麗,哀傷無限,盡在言外,故自不厭確實,小家數(shù)不可仿佛耳。
吳渭曰:詩有六義,興居其一,凡陰陽寒暑,草木鳥獸,山川風(fēng)景,得于適然之感而為詩者,皆興也。老杜《秋興》八首,深詣詩人之閫奧,興之入律者宗焉。唐詩別裁
懷鄉(xiāng)戀闕,吊古傷今,杜老生平,具見于此。其才氣之大,筆力之高,天風(fēng)海濤,金鐘大鏞,莫能擬其所到。唐詩成法
此詩諸家稱說,大相懸絕。有謂妙絕古今者,有謂全無好處者。愚謂若首首分論,不惟唐一代不為絕傳,即在本集亦非至極;若八首作一首讀,其變幻縱橫,沈郁頓挫,一氣貫注,章法、句法,妙不可言。初、盛大家,七律一題八首者誰乎?杜詩鏡銓
俞玚云:身居巫峽,心憶京華,為八詩大旨。曰巫峽,曰夔府,曰瞿塘,曰江樓、滄江、關(guān)塞,皆言身之所處;曰故國,曰故園,曰京華、長安、蓬萊、昆明、曲江、紫閣,皆言心之所思。此八詩中線索。王阮亭云:近日王夢樓太史云:子美《秋興》八篇,可抵庾子山一篇《哀江南賦》,此論亦前人之所未發(fā)。隨園詩話
余雅不喜杜少陵《秋興》八首,而世間耳食者,往往贊嘆,奉為標(biāo)準(zhǔn)。不知少陵海涵地負(fù)之才,其佳處未易窺測。此八首,不過一時興到語耳,非其至者也。昭味詹言
“秋興”者,因秋而發(fā)興也。謂之“興”者,言在于此,寄意于彼,隨指一處一事為言,又在此而思他處也。而皆以己為緯,以秋為主,以哀傷為骨。杜詩言志
秋興,言當(dāng)秋日漫興以為詩也。漫興體本無深意,而老杜即于此詩備極淋漓工巧。蓋唐人七律,以老杜為最,而老杜七律,又以此八首為最者,以其生平之所郁結(jié),與其遭際,一時薈萃,形為慷慨悲歌,遂為千古之絕調(diào)。五色批本杜工部集
《秋興》自是杜集有名大篇,八章固有八章之結(jié)構(gòu),一章亦各有一章之結(jié)構(gòu)。渾渾吟諷,佳趣自當(dāng)?shù)弥?。必?span style='color: #003774;'>《箋》所云如何穿插,如何鉤鎖,則鑿矣。作者胸中無此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