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1242,分63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介紹】: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全粵詩·卷五四一
李孫宸(一五七六—一六三五),字伯襄。香山(今中山)人。明神宗萬歷萬歷四十年(一六一二)鄉(xiāng)試第二,四十一年(一六一三)成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予告還里,登羅浮、西樵諸山,與樵牧狎處,游屐所至,賦詠成帙。泰昌元年(一六二〇)秋入京直《起居注》,旋掌堂,不欲與中涓作緣,求改掌誥敕,言辭莊嚴有體。天啟二年(一六二二),較禮闈,晉掌春坊左庶子奉纂修之命。五年(一六二五)春,赴京途次,晉南國子祭酒除納班準撥之例。六年(一六二六)春,晉詹事府侍讀,學士教習庶吉士,以節(jié)義相砥礪,晉南禮部右侍郎,攝禮、戶兩尚書事,中官矯旨命禮部豎逆閹祠額,孫宸竟寢不行。崇禎初,晉禮部左侍郎掌翰林院察典,晉經(jīng)筵,充日講,寓箴規(guī)于部析。崇禎三年(一六三〇)回部頒程式以挽程式以挽浮,禁異服以還樸茂。四年,知貢舉,進士井濟文誤犯光廟,讀及禮部主事,馮起綸回奏魏光緒參鄧之沛事俱下部從重議處,孫宸代為引罪,極力申救,得輕議。五月亢旸,詔上書陳言,孫宸具疏,隱刺時政。七年,三疏乞骸,俱奉旨慰留。還山念切,賦《金陵歸思》百韻,年五十有五,卒于官。贈太子太保,賜謚文介,諭祭葬,有五門人經(jīng)紀其喪。祀郡鄉(xiāng)賢。有《建霞樓詩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李孫宸詩,以廣東中山圖書館藏清刊本《建霞樓詩集》二十二卷為底本,校以清鈔二卷本。維基
李孫宸(1576年—1634年),字代玄,一字伯襄,號小灣,廣東香山(今中山市)小欖人,進士出身。李孫宸生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其家族為小欖望族。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泰昌元年(1620年)掌內(nèi)書堂,晉詹事府春坊左庶子。天啟五年(1625年)進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次年晉侍讀學士,教習庶吉士,晉南京禮部右侍郎,攝禮、戶兩部尚書事。天啟六年(1626年)為了抵抗清軍入侵,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左右侍郎。崇禎初年(1628年)晉禮部侍郎,掌翰林院察典。崇禎三年(1630年)回禮部視事,晉南京禮部尚書。崇禎六年(1633年)三上疏乞退歸隱,奉旨慰留。崇禎七年(1634年)八月病故于任,終年五十五歲。
五言律詩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
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
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幾年雞黍約,此日訪文園。
君自勞招隱,予將偕避喧。
樓臺開似畫,籬落小成村。
何事投車轄,方留十日尊。
雅會逢秋半,詞人共此亭。
已憐今夜雨,況是客中聽。
天上無流彩,人間亦聚星。
當杯念明發(fā),遮莫付沈冥。
秋好重留閏,相期過綠陰。
傍檐容坐密,看竹引杯深。
浪謔知狂態(tài),高談見素心。
為憐佳會少,下榻更披襟。
秋月懷人夜,鄉(xiāng)園共此時。
難成羈枕夢,翻系屋梁思。
照水心同皎,登樓望更馳。
清輝不盈手,何以慰相貽。
小搆依城市,清幽絕世緣。
偶因載酒至,便作對床眠。
月出花垂牖,雁聲霜滿天。
玄談當永夜,不寐各悠然。
懶性疏逢世,襟期但汝論。
壯心頻說劍,涼夜且開尊。
落木城頭急,鳴蟲竹下喧。
所憐明發(fā)別,添燭續(xù)清言。
蓮社飄零后,過逢轉(zhuǎn)自歡。
幽期猶及菊,心賞愜如蘭。
短壁低殘照,高城起暮寒。
合離今日意,莫厭酒杯寬。
間關(guān)返城市,乍慰舊林棲。
正儗辭舟楫,如何又馬蹄。
微風野花落,欲雨海云低。
賴有同心侶,相攜逐曉雞。
一葉飄梧井,高齋坐日斜。
城頭過片雨,樹杪落殘霞。
名豈朋游藉,交憐意氣賒。
開尊待秋色,容易負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