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分1頁顯示
七言絕句
家在孤云落照間,行人已上雁門關(guān)。
憑君為報平安信,才是云中第一山。
云自知歸鳥自還,一堂足了一生閑。
門前剝啄定佳客,檐外孱顏皆好山。
微行入麥去斜斜,才過深林又幾家。
一色生紅三十里,際山多少石榴花(以上俱中州集三)。
手拄一條青竹杖,真成日掛百錢游。
夕陽欲下山更好,深(一作空)林無人不可留(同上)。
王母祠東古佛堂,人傳棟宇自隋唐。
年深寺廢無人住,滿谷西風(fēng)栗葉黃(同上)。
掛鏡臺西掛玉龍,半山飛雪舞天風(fēng)。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歡避暑宮(同上)。
注:謝榛詩說云金王庭筠黃華山絕句云掛鏡臺西掛玉龍半山飛雪舞天風(fēng)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歡避暑宮邊華泉謂詩及行草皆入化矣(全金詩十六引)
道人邂逅一開顏,為借筇枝策我孱。
幽鳥留人還小住,晚風(fēng)吹破水中山(全金詩十六又續(xù)河南通志七十五)。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開。
筆頭滴下煙嵐句,知是棲霞觀里來⑴。
注:河朔金石目云黃華老人山居詩刻共四方三方在林縣西北二十里黃華上寺(即慈明院)一方在黃華下寺(即覺仁寺)縣文廟有嘉靖年復(fù)刻本有二石文與上下寺者不同 河朔訪古新錄云林縣城內(nèi)東南隅修文坊文廟有復(fù)刻金黃華老人王庭筠山居詩(草書)四方亦列于應(yīng)門之內(nèi)也按此詩系明嘉靖間復(fù)刻縣志藝文載七絕五首較復(fù)本多道人邂逅亦(按當(dāng)作一)開顏為借筇枝策我孱幽鳥留人還小住晚風(fēng)吹破水中山一首與黃華山上下寺所存原刻較三四兩絕文字相同一二兩絕又為縣志及復(fù)刻所無又府志所載五首一二三三首相同第四首與縣志所載多同第五首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開筆頭滴下煙嵐句知是棲霞觀里來是黃華老人山居已有七絕八首今石刻僅存六首知散佚者多矣 按王氏金石萃編載黃華老人詩刻七絕四首云南通志亦作四絕句河南通志祇載三首字句次第又復(fù)不同全金詩則多道人邂逅一首續(xù)河南通志作黃華亭五首馀四首字句次第又與萃編所載頗多出入碑刻王母祠東第一手拄一條第二帝遣名山第三掛鏡臺西第四全金詩帝遣名山第一手拄一條第二王母祠東第三掛鏡臺西第四道人邂逅第五千山瑟瑟嵌西窗碑作千家落落嶺西窗山僧乞與山前地碑作山人乞與山前地招客先開四十雙碑作鶴托先開二十雙真成日掛百錢游碑作興來日掛百錢游空林無人不可留碑作深谷無人不可留年深寺廢無人住碑作無僧住掛鏡臺西掛玉龍碑作掛鏡亭西寒云直上三千尺碑作寒云欲上大抵與王氏所見云南通志著錄之字句略同續(xù)河南通志又多一派湍流一首共為六首以帝遣名山一首題作林慮其馀五首題作黃華河朔訪古新錄所見與續(xù)河南通志同茲以各有所本故并存之 又案黃華山詩石刻前后凡五其一在黃華山中之慈明覺仁二寺即先生讀書之所在亦即最初之石刻也其二在林縣文廟其三在山西汾州府學(xué)其四在山西朔州右玉縣白衣寺其四在山東城武縣學(xué)其五在云南大理雙塔寺后四者皆摹刻也
⑴ 全金詩不載此詩見續(xù)河南通志七十五及河朔訪古新錄
共20,分1頁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