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2—1098 【介紹】: 宋僧。饒州浮梁人。俗姓林,字覺老,號佛印。云門偃公五世法裔。博通中外,工書能詩,尤善言辯。神宗元豐中主鎮(zhèn)江金山寺,與蘇軾、黃庭堅等均有交游。有語錄行世。
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了元(一○三二——一○九八),字覺老,號佛印。生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zhèn))林氏。幼業(yè)儒,后盡捐舊學(xué),白父母出家。游廬山,后嗣江州承天法席,移淮山之斗方,廬山之開先、歸宗,丹陽之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四住云居,凡四十年。蘇軾久與之游。元符元年卒,年六十七。見《禪林僧寶傳》卷二九。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九
禪師名了元。字覺老。生饒州浮梁林氏。世業(yè)儒。父祖皆不仕。元生三歲?,槵樥b論語。諸家詩。五歲誦三千首。既長從師授五經(jīng)。略通大義去。讀首楞嚴經(jīng)。于竹林寺。愛之盡捐舊學(xué)。白父母。求出家度生死。禮寶積寺沙門日用。試法華。受具足戒。游廬山。謁開先暹道者。暹自負其號。海上橫行。俯視后進。元與問答捷給。暹大稱賞。以為真英靈衲子也。時年十九。已而又謁圓通訥禪師。訥驚其翰墨曰。骨格已似雪竇。后來之俊也。時書記懷璉。方應(yīng) 詔而西。訥以元嗣璉之職。江州承天法席虛。訥又以元當遷??⒁姸僦?。訥曰。元齒少而德壯。雖萬耆衲。不可折也。于是說法。為開先之嗣。時年二十八。自其始住承天。移淮山之斗方。廬山之開先歸宗。丹陽之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四住云居。凡四十年之間。德化緇白。名聞幼稚??N紳之賢者。多與之游。蘇東坡謫黃州。廬山對岸。元居歸宗。詶酢妙句。與煙云爭麗。及其在金山。則東坡得釋還吳中。次丹陽。以書抵元曰。不必出山。當學(xué)趙州上等接人。元得書徑來。東坡迎笑問之。元以偈為獻(或作戲)曰。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三門見趙王。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都是一禪床。東坡?lián)嵴品Q善。東坡嘗訪弟子由于高安。將至之夕。子由與洞山真凈文禪師。圣壽聰禪師。連床夜語三鼓矣。真凈忽驚覺曰。偶夢吾等謁五祖戒禪師。不思而夢。何祥耶。子由撼聰公。聰曰。吾方夢見戒禪師。于是起。品坐笑曰。夢乃有同者乎。俄報東坡已至奉新。子由??兩衲。候于城南建山寺。有頃東坡至。理夢事問。戒公生何所。曰陜右。東坡曰。軾十馀歲時。時夢身是僧。往來陜西。又問。戒狀奚若。曰。戒失一目。東坡曰。先妣方娠。夢僧至門。瘠而眇。又問戒終何所。曰高安大愚。今五十年。而東坡時年四十九。后與真凈書。其略曰。戒和尚不識人嫌。強顏復(fù)出。亦可笑矣。既是法契(或云法器)。愿痛加磨勵。使還舊觀。自是常著衲衣。故元以裙贈之。而東坡酬以玉帶。有偈曰。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會當乞食歌姬院。奪得云山舊衲衣。又曰。此帶閱人如傳舍。流傳到我亦悠哉。錦袍錯落尤相稱。乞與佯狂老萬回。元所居方丈。特高名妙高臺。東坡又作詩曰。我欲乘飛車。東訪赤松子。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不如金山去。清風(fēng)半帆耳。中有妙高臺。云峰自孤起。仰觀初無路。誰信平如砥。臺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幾。巉巉玉為骨。凜凜霜入齒。機鋒不可觸。千偈如翻水。何須尋德云。只此比丘是。長生未暇學(xué)。請學(xué)長不死。太子少保張公方平安道。為滁州日。游瑯琊山藏院。呼梯梯梁。得木匣發(fā)之。忽悟前身。蓋知藏僧也。寫楞伽經(jīng)。未終而化。安道續(xù)書殘軸。筆跡宛然如昔。號二生經(jīng)。安道欲刻以印施四方。東坡曰。此經(jīng)在他人。猶為希世之瑞。況于公乎。請家藏為子孫無窮之福。元請東坡代書之。鏤板金山。時士大夫。師歐陽文忠公為古文。公佐韓子。詆我以原性。性者與生俱生之論。為銓量。元故以是勸之。又嘗謂眾曰。昔云門說法如云雨。絕不喜人記錄其語。見必罵逐曰。汝口不用。反記吾語。異時裨販我去。今室中對機錄。皆香林明教以紙為衣。隨所聞即書之。后世學(xué)者。漁獵文字語言。正如吹網(wǎng)欲滿。非愚即狂。時江浙叢林。尚以文字為禪。謂之請益。故元以是諷之。高麗僧統(tǒng)義天。航海至明州。傳云。義天棄王者位出家。上疏乞遍歷叢林。問法受道。有詔朝奉郎楊杰次公。館伴所經(jīng)。吳中諸剎。皆迎餞如王臣禮。至金山。元床坐。納其大展。次公驚問故。元曰。義天亦異國僧耳。僧至叢林。規(guī)繩如是。不可易也。眾姓出家。同名釋子。自非買崔盧。以門閥相高。安問貴種。次公曰。卑之少徇時宜。求異諸方。亦豈覺老心哉。元曰。不然。屈道隨俗。諸方先失一只眼。何以示華夏師法乎。朝廷聞之。以元為知大體。觀文殿學(xué)士王公韶子淳。出守南昌。自以久帥西塞。濫殺罰。留神空宗。祈妙語。以藻雪之。而元適至。子淳請說法于上藍。元炷香曰。此香為殺人不眨眼上將軍。立地成佛大居士。一眾嘩曰善。子淳亦悠然意消。靈源清禪師在眾時。廁云居法席。痛自韜晦。而聲名自然在人口。元升座。舉以為堂中第一座。叢林服其公。非特清公。如感鐵面哲真如。百丈肅。仰山簡。皆元所賞識也。李公麟伯時。為元寫照。元曰。必為我作笑狀。自為贊曰。李公天上石麒麟。傳得云居道者真。不為拈花明大事。等閑開口笑何人。泥牛漫向風(fēng)前嗅。枯木無端雪里春。對現(xiàn)堂堂俱不識。太平時代自由身。元符元年正月初四日。聽客語有會其心者。軒渠一笑而化。其令??笑狀。而贊之。非茍然也。閱世六十有七。坐五十有二夏。元骨面而秀清。臨事無凝滯。過眼水流云散。其為人服義疾惡。初舉感鐵面。嗣承天。感曰。使典粥飯。供十方僧??梢病H缬^嗣。則慈感已有師。元奇之。又舉宣長老住甘露。宣后賣元。元白于官曰。宣演法未有宗旨。乞改正。宣竟以是遭逐。楊次公曰。牽牛蹊人之田。而奪之牛也。元不恤。元嘗游京師。謁曹王。王以其名。奏之神考。賜磨衲。號佛印。東坡滑稽于翰墨。戲為之贊。世喜傳。故并記之。 贊曰。佛印種性從橫?;郾婷羲?。如新生駒。不受控勒。蓋其材足以御侮。觀其臨事。護法之心深矣。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七言律詩
寄劉凝之中允 北宋 · 釋了元
七言律詩
廬山南面落星濱,八十清強致仕人。
天下共推為大老,皇家不得作忠臣。
云棲高鎖真空月,竹洞深藏覺苑春。
莫道神仙便無事,赤心長是念斯民(宋劉元高《三劉家集》)。

七言絕句
門掩青春春自饒,未容取次老僧敲。
輸他蜂蝶無情物,相逐偷香過柳梢。

題茶詩與東坡 北宋 · 釋了元
七言絕句
穿云摘盡社前春,一兩平分半與君。
遇客不須容易點,點茶須是吃茶人。

答可遵 北宋 · 釋了元
七言絕句
打睡禪和萬萬千,夢中趨利走如煙。
勸君打快修禪定,老境如蠶已再眠(宋惠洪《冷齋夜話》卷六)

焦山三詔洞 北宋 · 釋了元
七言絕句
疇昔先生此掩關(guān),紫泥三到石房間。
若教便逐蒲輪起,安得清風(fēng)鎮(zhèn)海山(清李元度《小學(xué)弦歌》卷八)。

古風(fēng)
長歌 北宋 · 釋了元
野鳥啼,野鳥啼時時有思。
有思春氣桃花發(fā),春氣桃花發(fā)滿枝。
滿枝鶯雀相呼喚,鶯雀相呼喚巖畔。
巖畔花紅似錦屏,花紅似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麗,秀麗山前煙霧起。
山前煙霧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浪促潺湲水景幽,景幽深處好,深處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雪梨花光皎潔。
梨花光皎潔玲瓏,玲瓏似墜銀花折。
似墜銀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
柔茸溪畔草青青,雙雙蝴蝶飛來到。
蝴蝶飛來列落花,落花林里鳥啼叫。
林里鳥啼叫不休,不休為憶春光好。
為憶春光好楊柳,楊柳枝枝春色秀。
春色秀時常共飲,時常共飲春濃酒。
春濃酒似醉,似醉閑行春色里。
閑行春色里相逢,相逢競憶游山水。
競憶游山水心息,心息悠悠歸去來,歸去來休休役役(以上宋蘇軾《問答錄》)

鱗甲材毛諸品類,眾生與佛心無二。
只為當時錯用心,致使今生頭角異。
水中游,林里戲,何忍將來充日計。
磨刀著火或研齏,口不能言眼還覷。
或槌磕,或刀刺,牽入鑊湯深可畏。
?燖毛羽括皮鱗,刮脊剜心猶吐氣。
美君喉,誇好味,勸子勸妻言俊利。
只知恣性縱無明,不懼陰司毫發(fā)記。
命才終,冤對至,面睹閻王爭敢諱。
從頭一一報無差,爐戾鑊湯何處避。
勸賢豪,須戒忌,莫把眾生當容易。
食他一臠臠還他,古圣留言終不偽。
戒殺兼能買放生,免入阿鼻無問地(《永樂大典》卷七五四三)。

一陣若邪溪上雨,雨過荷花香滿路。
拖筇縱步入松門,寺在白云堆里住。
老僧卻笑尋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
睡魔驚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
月明山鳥亂相呼,松杉竹影半窗戶。
令人徹曉憶匡廬,作詩先寄江南去。
⑴ 清厲鶚《宋詩紀事》卷九二引《云門集》

鱗甲何多,羽毛無數(shù),悟來佛性皆同。
世人何事,剛愛口頭濃。
痛把群生割剖,刀頭轉(zhuǎn)、鮮血飛紅。
□□□,零炮碎炙,不忍見渠儂。

喉嚨。
才咽罷,龍肝鳳髓,畢竟無蹤。
謾贏得、生前夭壽多兇。
奉勸世人省悟,休恣意、激惱閻翁。
輪回轉(zhuǎn),本來面目,改換片時中。

窣地重重簾幕,臨風(fēng)小小庭軒。
綠窗朱戶映嬋娟。
忽聽歌謳宛轉(zhuǎn)。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無緣。
分明咫尺遇神仙。
隔個繡簾不見。

覷著腳。
想腰肢如削。
歌罷遏云聲,怎得向、掌中托。
醉眼不如歸去,強罷身心虛霍。
幾回欲去待掀簾,猶恐主人惡。

執(zhí)板嬌娘留客住。
初整金釵,十指纖纖露。
歌斷一聲天外去。
清音已遏行云住。

耳有姻緣能聽事。
眼見姻緣,便得當前覷。
眼耳姻緣都已是。
姻緣別有知何處。

昨夜遇神仙。
也是姻緣。
分明醉里亦如然。
睡覺來時渾是夢,卻在身邊。

此事怎生言。
豈敢相憐。
不曾撫動一條弦。
傳與東坡蘇學(xué)士,觸處封全。

子瞻船上帶家來。

龍枝已逐風(fēng)雷變,減卻虛窗半日涼。

紅裙蘸碧波。

藕斷鷺鷥飛。

無山得似巫山秀(以上《問答錄》)

偈頌
北宋 · 釋了元
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三門見趙王。
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都是一禪床(宋阮閱《詩話總龜》后集卷四四)

塵中辯主眼分明,特地尋方更點睛。
堪笑耆婆雖暝眩,至今南北絕人行(同上書卷八八四一)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