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王起(共 71 首) 七律 2五排 2古體 11辭賦 65 作品不分行

共65,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
辭賦
我皇則銅渾而有倫。
應木德之惟新。
展東郊之盛禮。
出左個而迎春。
所以先庚有秩。
舊典攸遵。
將欽承上帝。
而敬授于下人者也。
于是法駕鏗鏘。
嚴城翕習。
見太史之先謁。
知勾芒之已及。
都人士女。
候彩仗以駿奔。
文物聲明。
擁彩華而鱗集。
莫不聽玉漏而雷動。
赴靈壇而岳立。
于是辟重門。
遵九逵。
服蒼玉。
載青旗。
草木之萌。
必因茲而動矣。
原野之蟄。
亦自此而啟之。
展圣容之穆穆。
引天步之遲遲。
有翼有嚴。
不徐不疾。
百辟陪乘。
千官扈蹕。
遵皇衢而卻轉。
度青門而迥出。
八鑾振響。
隨解凍之和風。
五輅騰輝。
映麗天之遲日。
東郊之中。
肅穆會同。
俎豆莘莘而駭目。
衣冠楚楚而鞠躬。
祥云為之郁靄。
佳氣為之蔥蘢。
青帝克禋。
必來顧而來享。
元穹廣覆。
何自西而自東。
當是時也。
四遐縱觀。
五福來備。
瞻圣皇之回輪。
知太昊之整轡。
登臺者漸樂。
擊壤者咸遂。
莫不荷煦嫗于陰陽。
感溫仁于天地。
夫然。
則跂行可以不夭。
根著可以漸苞。
異逆暑之吹豳。
空聞乎德肅于火。
殊迎寒于旁磔。
何足以禮行于郊。
則知和氣熙熙。
盛容濟濟。
必蒼龍之整駕。
當青鳥之司啟。
握金鏡而明王道。
調玉燭而昭國體。
莫不在迎春之盛禮。

歲移木德。春變銅渾。
觀上公之獻壽。表南面之居尊。
贊以至誠。俾天長而地久。
陳乎盛禮。亦星列而雷奔。
所以上增景物。所以下答湛恩。
豈徒閱夫濟濟。而炫彼元元。
時也百辟無嘩。九賓有秩。
玉帛林會。簪裾櫛比。
聲明葉于載陽。天文宜于初吉。
于是紫殿晝?;瘦洺?。
仰之如天。就之如日。
獻大君之壽。善頌善禱。
覿元老之儀。匪徐匪疾。
皤皤元老。首出朝端。
仰紫宸而展敬。回黃閣而即安。
振冠劍之翼翼。曳環(huán)佩之珊珊。
既進退而有度。亦容止而可觀。
將奉一人之壽。而為萬國之歡。
遠映珠旒。旁臨霜仗。
赫赫在下。明明在上。
奉觴而進。持盈有俯僂之容。
祝壽而旋。慶賜被鴻恩之暢。
應千年而莫厚。宅百揆而誰讓。
祥光郁靄。佳氣蔥蘢。
時剡剡以起履。每兢兢而鞠躬。
拱北辰之尊。不異乎臺居列宿。
獻南山之壽。更聞其岳視三公。
既而天顏回眷。堯酒畢獻。
乾坤永固。上下無怨。
禮循墻而已退。福如茨而咸勸。
則山呼萬歲。徒稱漢日之祥。
天錫九齡。詎比周年之愿。
諒羲軒之道隆。實伊容之德建。
宜乎景祿克受。賡歌不朽。
如岡如陵??纱罂删?。
亦何待華封之祝。然后增堯之壽。

國家敷文教。布時令。
爰振鐸于九衢。將采詩于萬姓。
上立其典。將興詠之必聞。
下聽其音。知從諫而則圣。
事且彰于歲首。禮無虧于春孟。
所以夏訓是崇。周官克敬。
亦既戒止。居然可珍。
赫赫奕奕。爛爛燐燐。
以金為鈴。且嘗巧于懿匠。
剡木為舌。將托音于下人。
及夫拂拭光生。提攜彩發(fā)。
順一人之施令。采四海之箴闕。
鐬鐬于遐邇之路。杳若和鑾。
煌煌于前后之車。爛如明月。
于以闡幽。于以冥搜。
知政教之茲始。表申嚴之所由。
動素手而知音愈出。注清耳而其義可求。
色耀皇衢。映遲遲而日麗。
聲搖紫陌。隨獵獵而風遒。
昭彰有儀。掌握成韻。
因木德之將盛。懷金聲而載振。
或聆之而胥悅?;蛞种眠M。
豈比夫鼓有節(jié)而斯通。雷發(fā)聲而先徇。
可以展六義。可以陳四詩。
在道途而無壅。致朝廷之允。
驚百眾以泠泠。昭其聲也。
沃九重于翼翼。失則革之。
鐸之為義也深。鐸之為用也固。
虛其中而不屈。圓其外而合度。
可以揚天之聲??梢宰裢踔?。
令出不返。知遒人之是司。
道之將行。幸夫子之可喻。
故其镕鑄式珍。錯磨永新。
舊典斯考。英聲克振。
既有符于元化。斯永保夫青春。

國家布和令。稽舊章。
候葭灰之所應。取榆火之有常。
鉆之彌堅。初若切磋之響。
動而愈出。俄生煒煜之光。
火則循利。人惟向方。
豈徒宣明于四海。固將貽范于百王。
時也遲遲日升。習習風至。
太蔟中律。勾芒整轡。
擇木之宜。順天之利。
歷歷初種。常散莢而如錢。
煌煌是求。必鉆木而成燧。
曲直有倫。尋尺為珍。
啟炎上之氣。當發(fā)生之辰。
佐暄妍于獻歲。助煦嫗于陽春。
比皇明之燭幽。既自邇而及遠。
葉時令而委照。爰舍舊而謀新。
始青林兮見采。終洪爐兮有待。
郁攸之氣方騰。枯槁之容不改。
其執(zhí)熱也。殊金燧之感。
其攻堅也。非水石之鉆。
佩之或雜于刀礪。用之以代其槐檀。
運手而綠煙乍起。屬目而朱燄可觀。
馀燼收之而有耀。死灰然之而孰難。
束缊是繁。抱焦眾夥。
何镕鑄而不賴。何燔炙而不可。
紅星忽迸。不異乎種天之星。
朱火既飛。詎同夫敲石之火。
則知調其玉燭。取彼白榆。
誠國之美利。亦君之遠圖。
始韜光而無朕。卒既燥而有孚。
所以微成于著。有生于無。
豈徒嚴凝之鄉(xiāng)。樹于北塞。
晼晚之景。失于東隅。
宜乎大化不爽。馀光必共。
莫不愛一人之火化。為百姓之日用。

乾坤設兮。
其儀有二。
寒暑運兮。
其序有四。
圣人則天而順氣。
故改火而鉆燧。
大矣其功。
博哉其利。
智以濟物。
時以作事。
萬人由是資生。
六府以之咸遂。
爾其始也。
命工徒。
案林麓。
選槐檀之樹。
榆柳之木。
斬而取也。
期克順于陰陽。
鉆而改之。
序不愆于寒燠。
既類夫求美玉而琢山石。
又似乎采明珠而剖蚌腹。
爾其鉆也。
勢若旋風。
聲如驟雨。
星彩晨出。
螢光夜聚。
赫戲郁攸。
赩熾振怒。
青煙生而陽氣作。
丹燄發(fā)而炎精吐。
旁射而曜威。
氣上騰而作苦。
冠五行以斯用。
審四時而是取。
司方守赤。
以備乎南北東西。
利物濟人。
用配乎金木水土。
則知火之為德。
候而為期。
火之為用。
無以尚茲。
輝赫赫而不滅。
性烈烈而自馳。
其猛也。
物則望而畏矣。
其炎也。
人則寒而附之。
豈不以陽氣所稟。
厚生所資。
用于燧人之氏。
職于火正之司。
及乎日月其逝。
春秋相推。
取舍有常。
必假于人力。
新舊迭用。
無乖于天時。
惟火之用。
其則有順。
其初也。
鉆一木而挺英。
其大也。
燒萬物而為燼。
豈止夫田單克燕。
孟明伐晉。
或焚舟而濟河。
或爇牛而破陣而巳哉。
今我國家七德聿修。
九牧入貢。
若以之鑠金為鼎。
可以備物致用。
若以之鑄金為器。
可以安人和眾。
然則鉆燧之始。
既巳如彼。
利用之美。
又亦如是。
濟乎今古。
達乎遐邇。
猗歟火之不可闕也如此。

蟄以寒閉。春以陽和。
閉者得時而后振。和者煦物而無頗。
萬穴之中?;蛴鹈鴻北?。
積塊之下?;蝼[甲而駢羅。
或蠢蠢以潛發(fā)。應熙熙之屢過。
則知出處有時。變通為貴。
煦嫗斯感。嚴凝罔畏。
跂行喙息。負日月之融光。
蠕動蠉飛。得天地之仁氣。
爾其形分土石。色動邱墟。
潛乎野處。達彼巖居。
歷窮陰而茲久。當獻歲之厥初。
思麗景之鳴躍。念和氣以吹噓。
順于時比應雷之雉。感于候同上冰之魚。
況夫勾芒整轡。太簇紀月。
蒸以絪缊。斂其觱發(fā)。
或振羽而不倦?;騽庸啥恍?div id="2cpvcok"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6_1372125_comment'>
細則肸蚃以凌空。巨則連蜷而抉窟。
處否藏周。逢時出幽。
順地之理。承天之休。
將昭蘇而忽變。豈枯槁而為儔。
想像山川。依稀原隰。
氣且布于感動。力無違于燥濕。
秘邃泥蟠。依稀土蟄。
青云之表。期蜿蜿以龍升。
繡戶之前。佇翩翩而燕入。
則知離于淹滯。托彼沈潛。
茍存身而有待。必坯戶而是瞻。
豈惟月令舊章。紀之而無斁。
時訓前典。徵之而不厭。
客有窮屈伸之理。得行藏之體。
固無恨于陸沈。將必俟于天啟。

國家順仲春之律。開藏冰之室。
將以均寒暑。分老疾。
北風始壯。且納而必周。
西陸有期。因用而斯出。
是時木德司辰。條風報春。
物惟求舊。令乃謀新。
有頒冰之職。有伐冰之臣。
安得深藏于重壤。自當登御于一人。
有司奉明詔。薦清廟。
啟其室。觀其徼。
連鍤既下。不作沖沖之聲。
厚土忽開。已發(fā)峨峨之照。
獻羔之禮既宣。祭韭之義克全。
將使陰不伏。陽不愆。
詎有東風之解。莫移北陸之堅。
皎潔兮玉壺乍奪。清瑩兮金鏡爭鮮。
鑒乎其中。雖臨深而履薄。
積于其外。終岳峙而峰連。
此輿人之所納??h人之所傳。
乃祓以桃弧。升于蘭殿。
凌陰去而寒盡。御座來而春變。
其為利也溥。其為用也遍。
偫寮是錫。足以表鴻恩。
百祀方修。足以成嘉薦。
向若藏之不以宜。啟之不以時。
自然光而不耀。貞以自持。
同土石而棄矣。何賓祭而用之。
德既自此宣。政亦自此審。
禦霜雹以清沴。調風雨而成稔。
開五色之瑞。福應方來。
葉七月之章。頌聲曷寢。
豈惟求履霜之堅。思積水之凜。
冰之開也在于人。冰之用也進于君。
昔享司寒。雖蒙于幽閉。
今將清暑。終見于區(qū)分。
儻不遺于茲日。期不掩于前聞。

元英變律。青陽報春。
伊曲沼之方燠。始泮冰于斯辰。
北陸初凝。昔峨峨而色閉。
東風忽解。驚片片之光新。
所以將延軒騎。稍媚咸秦。
散亂瓊岸。離披玉津。
開碧潭之漾漾。如白石之磷磷。
豈必積窮谷而與競。塞長河而見倫。
則知煦嫗有待。冱寒無必。
將辭烈烈之風。漸映遲遲之日。
或竹破而瓦裂?;蜱R華而玉質。
帶宿草而猶沾。添新泉而更溢。
小大惟錯。方圓不一。
臨深之戒稍窺。履薄之危漸失。
蠶之績也。必見其淪胥。
鯉或感焉。匪勞于剖出。
璀錯騰外。淋漓積中。
隨波響激。遵渚光融。
下魚竿而不隔。泛仙舟而巳通。
渙渙初流。自同夫溱水。
沖沖罔鑿。奚取于豳風。
是知冰在池而合散。池與冰而虛滿。
腹堅難俟于星回。磔裂必因乎風暖。
皎潔不私。清明在茲。
殊玉壺而覯止。異凌臺而藏之。
鼠無得而潛伏。狐由是而決疑。
和而不同。始堅然而固節(jié)。
積而能散。終渙爾以隨時。
客有覽名都之秀。盼回塘之溜。
知迷津而可通。在解凍之斯候。

我皇審緹幕。
候元英。
法天之序。
立人之程。
律變于冬。
必順時而冬命。
水盛于北。
亦隨方而北迎。
所以修舊典。
闡鴻名。
受太史之先謁。
率偫辟而躬營。
況肅殺以北陸。
將昭宣乎上京。
于時時和歲豐。
勞農息力。
結冰于坎。
改火于國。
天欣玉燭之太和。
人受銅渾之罔忒。
由是文物成。
聲明飾。
皇皇濟濟。
鏘鏘翼翼。
向仙蹕之駐。
方引旆于司南。
望曉星之殘。
尚建杓于禮北。
及夫禁城啟。
寒漏極。
分天仗而云布。
遵皇衢而繩直。
嚴飆絕元輅之響。
愛日動鐵驪之色。
一人由之而展容。
萬姓于焉而仰德。
既而臻靈壇。
薦嘉肴。
奠之以玉。
縮之以茅。
雖布政于元堂。
以居乎左個。
而司晨者黑帝。
必祭于北郊。
蓋示敬于端冕。
非取樂于懸匏。
及夫整宸儀。
回天步。
考時訓而咸若。
稽月令而畢賦。
導嚴凝之氣。
無奪其倫。
應廣莫之風。
不愆于度。
則知北郊之為禮。
所以佐天而成功。
亦以感神而葉中。
故宜百神肸蚃。
萬宇朝宗。
豈止運行而成歲。
閉蟄而為冬。

律呂以迭而相成。陰陽以獨而不生。
總二氣而取則。俾萬物而立程。
可以揣亭毒之理。可以順天地之情。
其系時也。必誠必信。
其吹萬也。無臭無聲。
原夫制自伶?zhèn)?。跡于嶰谷。
始葉音于靈鳳。終制器于截竹。
其名可紀。則一暑而一寒。
其數可陳。則陰六而陽六。
所以均我節(jié)物。而周乎倚伏。
借如黃鐘建子以為本。林鐘建未以為君。
動夷則而葉墜。應姑洗而草薰。
霜雪因之以罔忒。禽獸候之而必聞。
雖覆載之莫窮。而飛灰可揣。
謂陰陽之不測。而寸管斯分。
故王者歷象為務。職司是勖。
奉之以布令。法之以成俗。
肅殺初佐于金風。絪缊竟調于玉燭。
動植無擾。含靈斯足。
莫不因律呂之相生。濟仁壽之大欲。
既而同其法度。節(jié)其疾徐。
既環(huán)周之無極。亦鱗次而用諸。
故能欽月令之不爽。布歲和之有馀。
八風既從兮惠化爰被。十旬不散兮休徵可書。
伊上瑞之臨汝。實疇人之起予。
則律不作無以葉五音之術。呂不助無以成萬物之實。
洞于精微。生于陰騭。
在孕育以咸暢。處金石而無失。
則吹于寒谷。不惟鄒子之方。
葉于樂府。奚獨延年之律。
我皇欽若時令??酥C宮羽。
來遠人而風云表祥。張大樂而鳥獸率舞。
是知順相生之義。而德冠乎三五。

昔者圣人稽天地之本。達造化之方。
將以律而召呂。明自陰而應陽。
清濁所資。葉贊之功共有。
煦吹無滯。輔成之理更相。
所謂以氣而導聲。以聲而宣氣。
用諧和而感通上下。假?合而生成品匯。
窮神于短長之象。動必相須。
會數于九六之爻。用而不既。
當其二儀方辟。萬化攸初。
以嶰谷厚均之美。審葭灰聚散之馀。
氣類潛通。若琴瑟之心相感。
雄雌既辨。比鳳凰之德皆如。
亦由顧影而形分。命宮而商應。
合君臣際會之理。得夫婦剛柔之稱。
精誠所致。云龍之感召必同。
終始相明。日月之循環(huán)可證。
若八風順序。六氣和平。
等四時之代運。符五位之相生。
定寒暑之功。必能成歲。
審疾徐之度。亦足和聲。
故得天理不奸。物情和愜。
草木以之而暢遂。乾坤于焉而交接。
兵家之否臧未兆。懸以先知。
樂府之聲音所諧。動能允葉。
今也初陽應候。萬物思時。
念惠風之將入。顧寒谷而奚疑。
必使法軒轅之明。方今可也。
如或繼伶?zhèn)愔?。何代無之。
于是放志希夷。凝心惚恍。
酌動靜之理于開闔。達感應之情于影響。
今所以賦律呂之事。莫不欲使百王而共仰。

葭灰陽物。
銅管陰類。
陽物以健動為宜。
陰類以虛受為器。
一則本乎天。
一則通乎地。
因時出矣。
本乎天者親上。
乘氣泄焉。
通乎地者啟閟。
感兩儀以成道。
應六管而為事。
明夫律通則氣來。
灰動則時至。
知晝夜之迭代。
表子午之更位。
辨方辨卦。
乃立節(jié)而為八。
定至定分。
故均氣以為四。
于是圣人設矣。
君子用之。
于以則地氣。
于以奉天時。
仲夏將臨。
則蕤賓設候。
孟秋既屆。
乃夷則應期。
大呂具實。
而冬窮于丑。
太簇己散。
而春蠢于寅。
可謂自微形著。
有條不紊。
明天道之大備。
則帝道之廣運。
且夫范金以為律。
當其空有律之明。
燔葭以為灰。
當其動用灰之輕。
律之空其或吐或納。
灰之輕則有虛有盈。
由是識坤德之順靜。
探乾德之游行。
其入也柔順。
其出也剛勝。
或處陽而陰生。
或在陰而陽孕。
見律中而灰動
知地感而天應。
如此。
神可以窮。
數可以究。
事可得而待。
時可得而候。
是以圣人執(zhí)茲一柄。
形被九有。
時寒暑之往來。
辨昏明之妍不。
夫物之妙用。
則感于無為。
物或不爽。
則應用無差。
彼葭灰之造微。
與天地而宜契。
我皇敬授不忒。
故能燮理無虧。

天何言哉。
有闕則補。
持五石而是用。
彼四時而能取。
成乎圓象。
故資可轉之功。
定彼乾儀。
蓋俟至堅之主。
所以裨覆燾。
仰周普。
磨礱入鍛。
成功豈濫于宋人。
緝綴為勞。
至德何慚于山甫。
乾道甚明。
配彼清貞。
類鼓鑄而可致。
冀穹元而是營。
石不能言。
默助無為之化。
天將假手。
潛因妙用而成。
則知媧氏之為功也。
體物情立。
取法志生。
眄悠遠而求則。
象規(guī)圓而作程。
小大寧遺。
俾隨形以溥博。
嵯峨不墜。
皆投質于輕清。
若乃元造呈材。
神功效技。
他山以綴。
象帝自邇。
卿云初觸。
當碧落以麗乎。
銀漢同流。
激清霄而即彼。
天象又元。
石質既堅。
究勤勞而日月逝矣。
成廣大而星辰系焉。
暖積素之煙。
尚疑苔點。
降如絲之雨。
終若溜穿。
觀夫圓則九重。
功惟百鍊。
眷無親而克敬。
當有道而可見。
言柔與剛。
崇高是將。
運有徒于晝夜。
比為炭于陰陽。
織女停梭。
受支機于河漢。
荊人抱璞。
嗟韞玉于穹蒼。
補之伊何。
以當其闕。
照悠悠于峻極。
驅鑿鑿于超忽。
想夫取鍛之日。
排剛之時。
齟齬不安。
或表艱難之步。
清明于外。
猶生錯落之姿。
正圓虛之廣矣。
下長風而凄其。
是知補上天于鍊石。
蓋虛實之相資焉。

鄒子處寒谷之陲。審至音之宜。
能噓吸而律應。使嚴凝而氣移。
驗乎卜居。殊緹幕之攸設。
稽乎假器。匪葭灰之所吹。
當其地映嵚崟。山連郁律。
夏皚皚而多凍。晝蒼蒼而少日。
草木絕其滋榮。飛走悲其慘慄。
雖彈弦于帝舜。孰致其和。
雖扣角于師文。必慚其術。
由是鼓其用。濟于眾。
將鉤深以致遠。在識密而鑒洞。
響發(fā)于寒威。氣感于春暉。
何續(xù)斷而臻極。乃洪纖而入微。
飂飂其和。土囊之風乍出。
凄凄積變。夾鐘之律方歸。
逸韻未殫。發(fā)越林巒。
始驚蟄于煦嫗。俄解凍于凄寒。
誰謂暖風蚤來。節(jié)奏于絳唇之末。
誰謂溫風潛扇。抑揚于玉指之端。
于以闡溫燠。于以發(fā)亭育。
鄙元鶴之舞庭。類雕虎之嘯谷。
清泠散徙。岡聯嶺屬。
疇人慚其術窮。田父欣其野沃。
則千旬不散之瑞。其事未榮。
南薰不競之占。其理未精。
孰若探至賾。究幽情。
化烈烈之瘠土。成薿薿之嘉生。
豈比夫廟列零陵。徒聞白琯之麗。
竹收嶰谷??諡榈ぱㄖQ。
別有翻飛之侶。暄妍是處。
固將嚶嚶以出谷。豈獨離離而生黍。

國家順天之情。作人之程。
乃懸乎土炭。有象夫權衡。
惟土也葉陰氣之動。惟炭也應陽氣而生。
故將法之而令出。瞻之而教成。
乃左乃右。一重一輕。
茍二物之不爽。知四序之攸平。
有司修厥官。承厥緒。
繩木有準。鈞銖獲所。
香炭于是而善系。累土由之而畢舉。
分乎多少。則無黨無偏。
候以高卑。知一寒一暑。
若乃芳歲闌。嚴更殘。
黃鐘中律。黑帝司官。
昴中見而昭晰。日北至而冱寒。
于是岌岌斜指。亭亭上干。
土則從輕。知眾陰之將謝。
炭惟持重。知一陽之己攢。
暨夫春令變木。夏德司火。
鹿解角而氣新。君登臺而物夥。
二氣交而猶昧。六律推而末可。
然后懸法示人。表微在我。
觀夫炭則高而漸危。窺夫土則垂之如墮。
彼銅渾兮自慚??臻F鑄以相參。
彼金壺兮可厭。從晝夜而為驗。
孰若土炭之有常。為邦國之舊章。
恒不飾而不美。無玉振與金相。
影每分于高下。色且對乎元黃。
不假飛灰。自符于律呂。
何必測影。而知夫短長。
向若鴻爐長爇。厚地斯藏。
安足以調夫四氣。而傳之百王。
于赫大君。穆然端拱。
懸之而無冬無夏。法之而是遵是奉。
信不謬于陰陽。詎可欺其輕重。

國家謹時以授人。敬卜以事神。
每殺牲以獻歲。用釁龜于孟春。
法于天。不失建寅之正位。
涂以血。而皆祀骨之至珍。
是尊是奉。必躬必親。
周官之規(guī)不爽。呂氏之令維新。
時也斗柄潛移。葭灰稍暢。
簭氏之占有待。龜人之職無曠。
由是發(fā)巾笥之下。于廟堂之上。
乾乾兮捧九江之殊形。翼翼兮出十朋之異狀。
然后刲牲來思。流血注茲。
映乎顏則渥丹初啟。運乎手則研朱乍施。
所以布幽泉之物。于枯槁之姿。
必勾芒之用事。俾僂句之不欺。
負圖之處既占。獻兆之求必果。
迫而察也。異太史之定墨。
遠而望焉。謂卜師之揚火。
物以好生為德。我則鉆而堅。
物以受污為累。我方告其虔。
不潛寧同于居蔡。見珍皆得于巢蓮。
閱山澤之形。紛其維錯。
染青黑之緣。赫以相鮮。
木德式臨。官占有俟。
幽贊先知之道。啟迪從長之美。
豈比夫楚軍鼉鼓。虐執(zhí)蹶由。
齊國鯨鐘。仁稱孟子。
且車甲之釁也。所以交于神明。
孰若考元吉。謀永貞。
候青陽之辰。是儀是準。
設朱殷之色。必信必誠。
用能稽大疑。決碩畫。
罔櫝中而致毀。咸蓍下以慎擇。
既釁之而有徵。愿保之而無斁。

沔彼積水。凜乎高秋。
秋應律兮則勁。水為潭兮至幽。
當草木之不芳。獨開翠色。
因天地之始肅。更變寒流。
匪騷人之詠嘆。實知者之娛游。
邇其畜奫淪之色。得蕭瑟之氣。
就其淺則亹亹共清。臨其深則兢兢是畏。
居下流之可保。信上賞之為貴。
寂爾不動。湛然恒平。
正衣冠而必審。燭毫發(fā)而必呈。
性則納污。能積小以成大。
時方收潦。故沿濁而更清。
鷗浪不振。鷺濤不驚。
同至人之虛受。比君子之持盈。
懿其歇昏霾。羅物象。
峰巒之所攢列。云煙之所來往。
媚潛虬之幽姿。疏游人之煩想。
不汪汪于千頃。自泠泠于百丈。
寫星火兮初流。涵圭月兮始上。
湛清華于古木。于以交輝。
澄鮮彩于層空。于焉競爽。
虛明莫映。皎鏡無私。
處不爭而成德。體自然以為資。
金風乍搖。似易水蕭蕭之日。
木葉方落。如洞庭裊裊之時。
映泬寥之遠天。動悠揚之短晷。
與碧落而相合。將清光兮乍起。
凈如練兮可名。清濯纓兮增美。
儻朝于海。知引往而納來。
如挈其瓶??勺⑵澏诒?。
安彼皎潔。利物含宏。
溢金堤之皛皛。窺銀礫而澄澄。
飛螢乍臨。疑列宿之在漠。
纖鱗或躍。若迎春而上冰。
豈清淮之可玩。何靈溪之是矜。
則知沸潭無涌。聞之于栗烈。
寒潭見底。稱之于洞澈。
孰若積元流。當素節(jié)。
金鏡同朗。冰壺共潔。
既妍媸而照臨。幸清通之區(qū)別。

郁彼宿霧。
蔽乎遠天。
霧晻靄以氣徹。
天清泠而色鮮。
仰之彌高。
五里始分其杳爾。
積而能散。
三光忽映其粲然。
昔人引之。
以喻見賢。
奇姿允葉。
美質相宣。
豈徒卷冥冥之凈綠。
覿昭昭于上元。
始則雜氛昏。
掩高朗。
霏微有色。
散漫無象。
文豹去之而退藏。
螣蛇游之而來往。
將欲縱遙睇。
滌煩想。
則蒼蒼大圓之色。
愿豁其清明。
英英上德之容。
亦如其瞻仰。
及夫收地表。
歇天衢。
啟晨光之有耀。
辟麗景而多娛。
于是碧落如邇。
青冥若無。
既仰之而不及。
將覯止而豈殊。
且欲蓋而彰。
人與天而合契。
不言而信。
天與貌而相符。
則知賢為眾夥。
人不知兮蔽之孰可。
天實悠久。
霧不披兮睹之則不。
故將通顯于幽情。
配美于高明。
空蒙既同于席卷。
寥廓乃喻于冰清。
惟人也。
玉立斯映。
惟天也。
管窺莫競。
既遐邇之無氛。
自心神而可瑩。
狀煙消于冪冪。
始露澄潭。
凝塵洗之濛濛。
自開朗鏡。
所以彰風采之異。
見光儀之盛。
異哉一言之美。
萬祀攸欽。
陋決云而觀劍。
小披沙而見金。
有美人兮。
青陽是仰。
藻鏡斯臨。
自然比天于霄漠。
卷霧于沈陰。
亦何必觀樂廣之容。
始欽重器。
信衛(wèi)瓘之說。
方獲明心者哉。

山惟隱天。海則孕日。
日將升而轉麗。山望遠而無失。
青崖直上。覺亭亭而漸高。
碧浪遙分。睹杲杲之初出。
將以測晷度。窮節(jié)汨。
豈能獨媚東南之隅??粘饰窅壑|而已哉。
當其陰兔傾。晨雞鳴。
捫葛藟。陟崢嶸。
挺身于重巘。肆目于八纮。
天地廓。煙云清。
赫彼巨浸。吐茲炎精。
映曈昽而有竟。燭浩淼而方呈。
彩射空中。謂陰火乍出。
色浮波上。疑萍實初生。
皦爾下土。煥乎上征。
觸高濤而暫滅。泛輕浪而還明。
曙色漸分。晨光未改。
濛泛拂浪。扶桑浴彩。
將黃道以麗天。必青方而浮海。
豈韜映之為美。實照臨而有待。
是知望自遠乎日域。登莫峻乎天壇。
彼以離而取象。此以艮而居安。
考之則陰陽有度。察之則溟漲無端。
況乎銀漠落。金波殘。
將東方而自出。俾下土而式觀。
三足翱翔。若刷乎渤澥。
重輪輝煥。如歷乎波瀾。
映嵎夷而未定。拂若木而將干。
紅彩下沈。照波中之鱗甲。
朱光上溢。射云表之峰巒。
誠變化之相詭。諒始終之莫殫。
洎夫出溟渤。照戎夏。
升九天。辭午夜。
羲和整轡而直上??絻A心而皆借。
亦何必登日觀之峰。而后望神明之舍。

巍巍乎我皇之宅也。
寰海無氛。
書契同文。
宣于小學。
成彼大勛。
六藝殊途。
考為篆之古史。
萬邦同德。
知結繩之圣君。
于時四方有謐。
九區(qū)如一。
二教翼宣。
儒風洋溢。
或簡牒而異制。
或草隸而殊質。
莫不采摭其文。
錯綜其術。
由是日月所燭。
舟車所通。
布八體而咸若。
合六書而大同。
垂露成規(guī)。
既由近而及遠。
崩云殊象。
亦自西而徂東。
流離翰墨之場。
輝映詩書之閫。
或蟲形而惟錯。
或鳥跡以相混。
三墳八索。
何患乎闕疑。
二首六身。
或因而知遠。
況其名臣染翰。
行子寓書。
昌言非同而不達。
遙思非同而不攄。
敷奏或乖。
自無驚于問馬。
遐邇不壅。
固有樂于烹魚。
為學則孚。
執(zhí)藝無詐。
文加點而何有。
書盡言而是藉。
或筆或削。
決百事之紛拿。
如絲如綸。
宣一人之教化。
則知同文之義。
大道惟昌。
合我人則。
覃于鬼方。
匪求規(guī)于率土。
將作范于后王。
巧者莫能革其故。
暴者無能易其常。
則帝羲龍圖。
寧務其八卦。
史籀蟲篆。
徒列于三蒼。
故宜飛聲后代。
布德無外。
銘鐘鼎而勒休。
施竹帛而圖大。
逸少之能攸著。
伯英之妙咸賴。
信乎觀彼人文。
而樂我平泰。


共65,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