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張亨嘉(共 2 首) 聯(lián) 2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亨嘉(1847年—1911年1月21日),字燮鈞,號鐵君,福建侯官(今屬福州市)人。晚清進士,政治人物。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同治四年(1865年)舉于鄉(xiāng)。光緒二年(1876年)秋,與吳曾祺同為福建巡撫丁日昌幕僚,隨丁渡海駐臺灣道,巡視南北,教民耕種,并開設(shè)義學。光緒五年八月(1879年),艋舺學海書院重新竣工,受陳維英推薦,任山長(監(jiān)督、校長)。歷時數(shù)年,淡北學者出其門者數(shù)百人。光緒六年(1880年)以大挑一等得知縣并升同知,分發(fā)河南東河總督府任職,參與審理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之王樹汶案,并為其平反。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二甲六十二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十四年(1888年),提督湖南學政,識拔熊希齡出其門下。光緒十九年(1893年),充廣西鄉(xiāng)試正考官,遍搜遺卷,選拔出十數(shù)人。二十三年(1897年)入直南書房,升授國子監(jiān)司業(yè),遷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升司經(jīng)局洗馬,遷翰林院侍講,升太常寺少卿,一年間五次升遷,為當時罕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張亨嘉與林旭等集合在京閩籍人士,創(chuàng)建閩學會,以宣傳變法維新為事。八月政變發(fā)生,林旭等六君子被殺害,閩學會亦遭取締。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調(diào)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掌記注纂修之事;繼任司經(jīng)局洗馬,掌經(jīng)籍、典制、圖書刊刻之事;又遷翰林院侍講,太常少卿,掌壇廟祭祀禮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親貴大臣相信義和團民有神術(shù),可以抵御外敵,光緒帝命張亨嘉察視,張亨嘉認為拳民不能依賴,并諫西太后勿用義和團,勿圍攻外國使館,險被構(gòu)陷殺害。待兩宮西狩,又上「奏請回鑾摺」。
聯(lián)
挽郭嵩燾聯(lián) 晚清 · 張亨嘉
對聯(lián)
文事繼韓昌黎,論籌筆勛名,當在元和平蔡上;
聲名滿郁單越,數(shù)乘槎歲月,更難甘掾使秦時。

挽曾國荃聯(lián) 晚清 · 張亨嘉
對聯(lián)
卅載戈鋌,功莫大南秣陵關(guān)北榆關(guān),何期兵氣才銷,部曲凄涼凋上將;
一門帶礪,人只謂唐阿跌氏宋吳氏,豈識純?nèi)彘_濟,安危建樹邁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