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宇文憲

相關(guān)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一名窣和。姓劉氏。咸陽東北三城定陽稽胡也。勇而多力。嗜獵射。倜儻自縱。雅不得鄉(xiāng)里譽。治家至贍足。父母兄弟相孝友。仕以梁城突將守襄陽。嘗被酒獲疾。死歷地獄諸苦。因出家。住慈州安民寺。后復(fù)往越。禮舍利??虆栠M脩。具如別傳。太延元年。西游涼州番禾。望東北御谷而拜曰。此崖他日當(dāng)有尊像出現(xiàn)。而或全或缺。世之治亂系焉。正光初。忽大風(fēng)雨疾雷破山。見一丈八石像屹立。嚴(yán)整而無其首。人競琢首置之。隨置隨墮。視其勢不可置。乃已。而魏之衰自此始。逮周興。光發(fā)城東七里澗。掘之得首。舉而合之像上。如素。保定初。詔建寺其地。額瑞像。建德初。像首復(fù)墮。而滅法之兆見矣。隋開皇間。像完美殊甚。大業(yè)五年。上躬致禮敬。詔易寺額為感通。以旌其異。夫象當(dāng)達之記。更八十七年。而后果出現(xiàn)。又四十馀年而與首合。又十馀年而首墮。每合每墮。驗如達記。是何其神也。達死。肅之酒泉。阇維獲碎骨如葵子。關(guān)表百姓。至今以廟貌奉之。號劉師佛云。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釋慧達。
姓劉。
名窣(蘇骨反)和。
本咸陽東北。
三城定陽稽胡也。
先不事佛。
目不識字。
為人兇頑。
勇健多力樂。
行獵射。
為梁城突騎。
守于襄陽。
父母兄弟三人并存。
居家大富。
豪侈鄉(xiāng)閭縱橫不理。
后因酒會遇疾。
命終備睹地獄眾苦之相。
廣有別傳。
具詳圣跡。
達后出家。
住于文成郡。
今慈州東南高平原。
即其生地矣。
見有廟像。
戎夏禮敬處于治下安民寺中。
曾往吳越。
備如前傳。
至元魏太武大延元年。
流化將訖。
便事西返。
行及涼州番禾郡東北望御谷。
而遙禮之。
人莫有曉者。
乃問其故。
達云。
此崖當(dāng)有像現(xiàn)。
若靈相圓備。
則世樂時康。
如其有闕。
則世亂民苦。
達行至肅州酒泉縣城西七里石澗中死。
其骨并碎。
如葵子大可穿之今在城西古寺中。
塑像手上。
寺有碑云。
吾非大圣。
游化為業(yè)。
文不具矣。
爾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
忽大風(fēng)雨。
雷震山裂。
挺出石像。
舉身丈八。
形相端嚴(yán)。
惟無有首登。
即選石命工彫鐫別頭。
安訖還落。
因遂任之。
魏道陵遲。
其言驗矣。
逮周元年。
治涼州城東七里澗。
忽有光現(xiàn)徹照幽顯。
觀者異之。
乃像首也。
便奉至山巖安之。
宛然符會。
儀容彫缺四十馀年。
身首異所二百馀里。
相好還備。
太平斯在。
保定元年。
置為瑞像寺焉。
乃有燈光流照鐘聲飛向。
相續(xù)不斷。
莫測其由。
建德初年。
像首頻落。
大蒙宰及齊王。
躬往看之。
乃令安處。
夜落如故。
乃經(jīng)數(shù)十。
更以馀物為頭。
終墜于地。
后周滅佛法。
僅得四年鄰國殄喪。
識者察之方知先鑒。
雖遭廢除像猶特立。
開皇之始經(jīng)像大弘。
莊飾尊儀更崇寺宇。
大業(yè)五年。
煬帝躬往禮敬厚施。
重增榮麗。
因改舊額為感通寺焉。
故令模寫傳形量不可測。
約指丈八臨度終異。
致令發(fā)信彌增日新。
余以貞觀之初歷游關(guān)表。
故謁達之本廟。
圖像儼肅日有隆敬。
自石隰慈丹延綏威嵐等州。
并圖寫其形所在供養(yǎng)。
號為劉師佛焉。
因之懲革胡性。
奉行戒約者殷矣。
見姚道安制像碑。
神僧傳·卷第三
釋慧達。姓劉氏。名窣和。本咸陽東北三城定陽稽胡也。先不事佛目不識字。后因酒會疾。命終備睹地獄眾苦之相。因出家為僧。住于文成郡。至元魏太武太延元年流化將訖。便事西返行及涼州番禾郡東北望御谷而遙禮之。人莫有曉者。乃問其故。達云。此崖當(dāng)有像現(xiàn)。若靈相圓備則世樂時康。如其有闕則世亂民苦。爾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忽天風(fēng)雨雷震山裂。挺出石像舉身丈八。形相端嚴(yán)唯無有首。登即選石命工彫鐫別頭安訖還落。因遂住之。魏道凌遲其言驗矣。逮周元年治涼州。城東七里澗忽有光現(xiàn)。徹照幽顯觀者異之。乃像首也便奉至山巖安之。宛然符會。相好圓備。太平斯在。保定元年置為瑞像寺焉。識者方知其先監(jiān)。達后行至肅州酒泉縣城西七里澗中死。其骨并碎如葵子大??纱┲?。今城西古寺中塑像在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78 【介紹】: 北周臨洮子城人,字猛雀。
西魏文帝時,為宇文泰親信,歷統(tǒng)軍、給事中、子城令、中散大夫,賜姓宇文。
周代魏,從齊公宇文憲,出宜陽,筑安義城,御齊將斛律光。
武帝時,為納言,出為河州刺史。
建德五年,自涼州從滕王宇文逌西征吐谷渾,有戰(zhàn)功。
又從平并州拜上大將軍、柱國,進爵趙郡公。
宣政初突厥入幽州,雄與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78 【介紹】: 北周河?xùn)|聞喜人,字道裕。
裴邃子。
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年,起家奉朝請,遷丞相府墨曹參軍。
齊公宇文憲鎮(zhèn)劍南,以為益州總管府中郎。
北周武帝保定中,遷絳州刺史,所在廉約,為總管韋孝寬所重。
入為司憲中大夫,爵澄城伯。
官至南青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0 【介紹】: 北周宗室,字爾固突。
宇文泰第十三子。
明帝武成初封滕國公,武帝建德三年進封滕王。
六年,從齊王憲征稽胡有功,還除河陽總管,位至上柱國。
伐陳,為元帥。
后為楊堅所殺。
全后周文·卷四
逌字爾固突,文帝少子,武成初封滕國公,天和末拜大將軍。建德初進柱國,三年進爵為王,宣政初進上柱國,大象初就國,二年為隋文帝所害,謚曰簡王,有《集》九卷。
柳帶韋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3—577 【介紹】: 北周河?xùn)|解人,字孝孫。
柳慶兄子。
善應(yīng)對。
宇文泰辟為參軍。
侯景亂江南,帶韋奉宇文泰令使江、郢二州,與梁邵陵、南平二王通好,以奉使稱旨授輔國將軍、中散大夫。
后又說梁宜豐侯蕭循降西魏。
北周武帝建德中,攻北齊,為前軍總管齊王府長史,以功授開府儀同大將軍。
卒于并州總管府長史任,謚愷。

人物簡介

全后周文·卷二十二
亡名,俗姓宋,南郡人。本名闕殆,事梁元帝,官爵未詳,梁亡出家,為夏州三藏。宇文護迎還咸陽,不知所終。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出宋氏。
本名闕殆。
世為南郡衣冠望族。
弱齡絕意婚。
娶任懷游適。
每慕阮嗣宗之為人。
長事梁元帝。
尤見禮待。
有制作。
帝必稱述。
從容御筵。
賜問優(yōu)渥。
逮梁祚云替。
潛跡玄門。
逃避塵累。
遠(yuǎn)客汶蜀。
始事兌禪師。
兌定學(xué)澄明。
聲流關(guān)鄴。
而名以辨慧發(fā)之。
是宜其志于道者所趨也。
會周少保蜀國公宇文俊。
出鎮(zhèn)井絡(luò)。
供養(yǎng)殊倫。
齊王繼政。
敬仰彌隆。
邀與謁帝。
詔為夏州三藏。
然以名文翰可觀。
宜從徵拔。
任以臺省。
而名雅亮卓然。
終無磷涅。
天和二年五月。
大冢宰宇文護。
遺以書。
名答以鄉(xiāng)國殄瘁。
宗戚喪亡。
誠得收跡嚴(yán)中。
攝心塵外。
支養(yǎng)殘命。
敦脩凈業(yè)。
此本志也。
寄骸精舍。
乞食王城。
任力行道。
隨緣化物。
斯次愿也。
不爾安能憒憒。
久于塵埃間乎。
護得書。
知其難動。
乃遣書迎之。
名達咸陽貴游。
奉謁盛筵。
厚味日至。
名益愧焉。
乃擬周廟之制。
作文以銘金人之膺。
其序曰。
余十五而尚文。
三十而負(fù)譽望。
值京都喪亂。
冠冕淪沒。
海內(nèi)知識。
零落殆盡。
嗚呼夫其以回天倒日之力。
一旦彫謝。
泰山磐石之固。
忽焉燼滅。
定知世相無常。
浮生虛偽。
譬如朝露。
其停幾何。
子是以棄其簪弁。
剃其須發(fā)。
衣衲杖錫。
誓欲枯木其形。
死灰其慮。
棄捐識業(yè)。
以求虛寂。
庶幾以法界如意之寶。
九緘于身。
其亦愈于三緘其口者矣。
其辭曰。
古之?dāng)z心人也。
誡之哉。
誡之哉。
無多慮。
無多知。
多知多事。
不如息意。
多慮多失。
不如守一。
慮多志散。
知多心亂。
心亂生惱。
志散妨道。
勿謂何傷。
其苦悠長。
勿言何畏。
其禍鼎沸。
滴水不停。
四海將盈纖塵不拂。
五岳將成。
防末在本。
雖小不輕。
關(guān)爾七竅。
閉爾六情。
莫視于色。
莫聽于聲。
聞聲者聾。
見色者盲。
一文一藝。
空中小蚋。
一伎一能。
日下孤燈。
英賢才藝是為愚蔽。
舍棄淳樸。
耽溺淫麗。
識馬易奔。
心猿難制。
神既勞役。
形必?fù)p斃。
邪徑終迷。
脩途永泥。
莫貴才能。
是曰昏懵。
惡拙羨巧。
其德不弘。
名厚行薄。
其高速崩。
徒舒翰卷。
其用不恒。
內(nèi)懷憍伐。
外致怨憎。
或談于口。
或書于手。
邀人令譽。
亦孔之丑。
凡謂之吉。
圣謂之咎。
賞悅暫時。
悲憂長久。
畏影畏跡。
愈走愈劇。
端坐樹陰。
跡滅影沈。
厭生患老。
隨思隨造。
心想若滅。
生死長絕。
不死不生。
無相無名。
一道虛寂。
萬物齊平。
何勝何重。
何劣何輕。
何賤何辱。
何貴何榮。
澄天愧凈。
皎日慚明。
安如岱嶺。
固比金城。
敬貽賢哲。
斯道利貞。
又著至道論。
淳德論。
遣執(zhí)論。
去是非論。
影喻論。
脩空論。
不殺論等。
有集十卷。
盛重于世。
不知所終。
有弟子僧琨。
性沈?qū)彙?div id="e0q6yao" class='inline' id='people_100240_1_177_comment'>
善音調(diào)。
為隋二十五眾讀經(jīng)法主。
后于曲池。
造靜覺寺。
每臨水映竹。
體物賦詩。
頗有篇什云。
續(xù)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三
釋亡名。俗姓宋氏。南郡人。本名闕殆。世襲衣冠稱為望族。弱齡遁世永絕妻孥。吟嘯丘壑任懷游處。凡所憑準(zhǔn)必映美阮嗣宗之為人也。長富才華鄉(xiāng)人馳舉。事梁元帝深見禮待。有制新文帝多稱述。而恭慎慈敬謙靜為心。每從容御筵賜問優(yōu)異。及梁歷不緒。潛志玄門遠(yuǎn)寄汶蜀脫落塵累。初投兌禪師。兌亦定慧澄明聲流關(guān)鄴。名乃三業(yè)依憑四儀恭仰。彫純假于禪誦興慮著于篇什。預(yù)有學(xué)徒問道無倦。會周氏跨有井絡(luò)。少保蜀國公宇文俊鎮(zhèn)之。往愛賢才重其德素。禮供殊倫聲聞臺省。后齊王續(xù)部伏敬日增。任滿還雍遂勒歸謁。帝勞遺既深。處為夏州三藏。朝省以名文翰可觀元非玄侶而冥德沒世。將徵拔之。測其器宇有經(jīng)國之量。朝省總議?;蛞酝骷又??;蛞郧楫愞D(zhuǎn)之。然名雅亮卓然曾無易節(jié)。天和二年五月。大蒙宰宇文護遺書曰。言念欽屬未敘企積。道體休豫無虧慮耶。蓋能仁處世志存匡救。非先輪回獨尚茲善。既道亞生知才高七步。豈虛緇染沈流當(dāng)涂。但靈廓妙理三業(yè)同臻。冀思莫二。皂白非感耳。怖解偏執(zhí)贊我時朝。匪惟真俗俱抽。亦是彼我一貫。故令往白。念報雅懷。名答云。辱告深具懷抱。寒暑異域苦樂殊心。輒略常談且陳事實。貧道稟質(zhì)丑陋。恒嬰疾惱因傴成恭。惟道是務(wù)不曾棲息。五十二年。自舍俗緣十有五載。萬人歸國皆停都邑。羸病一僧獨流荒裔。無罪可罰無能可使。百慮九思是所未喻。文多不載。又列六不可十嘆息。援據(jù)事敘綸貫始終。書略。結(jié)云。沙門持戒心口相應(yīng)。所列六條若有一誑。生則蒼天厭之。死則鐵鉗拔之。洋銅灌之。仰戴三光行年六十。不欺闇?zhǔn)覜r乃明世。且鄉(xiāng)國殄喪宗戚衰亡。貧道何人獨堪長久。誠得收跡巖中攝心塵外支養(yǎng)殘命敦修慧業(yè)。此本志也。寄骸精舍乞食王城。任力行道隨緣化物。斯次愿也。如其不爾獨處丘壑。安能憒憒久住閻浮地乎。護得書體其難拔。乃與書迎還云。法師秉心彌固棲游世表。玄圭啟運。不屈伯夷之節(jié)。蒼精得歷。豈捐嘉遁之志。今遣往迎名達咸陽。貴游奉謁。隆禮厚味彌增常限。以稱謂廣流藏景難伏。誓當(dāng)棲玄后德。便閑放無累。乃著寶人銘曰。余十五而尚屬文。三十而重勢位。值京都喪亂冠冕淪沒海內(nèi)知識零落殆盡。乃喟然嘆曰。夫以回天倒日之力。一旦早凋。岱山磐石之固。忽焉燼滅。定知世相無常浮生虛偽。譬如朝露其停幾何。大丈夫生當(dāng)降魔死當(dāng)飼虎。如其不爾。修禪足以養(yǎng)志。讀經(jīng)足以自娛。富貴名譽徒勞人耳。乃棄其簪弁剃其須發(fā)。衣納杖錫聽講談玄。戰(zhàn)國未寧安身無地。自厭形骸甚于桎梏。思絕苦本莫知其津。大乘經(jīng)曰。如說行者乃名是圣。不但口之所言。小乘偈曰。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能行。不名為智者。至于顏回好學(xué)勤改前非季路未修懼聞后語。功勞智擾役神傷命。為道日損何用多知。誓欲枯木其形死灰其慮降此患累以求虛寂。乃作絕學(xué)箴文。名息心贊。擬夫周廟。其銘曰。法界有如意寶人焉。九緘其身銘其膺曰。古之?dāng)z心人也。誡之哉誡之哉。無多慮無多知。多智多事不如息意。多慮多失不如守一。慮多志散知多心亂。心亂生惱志散妨道。勿謂何傷其苦悠長。勿言何畏其禍鼎沸。滴水不停四海將盈。纖塵不拂五岳將成。防末在本雖小不輕。關(guān)爾七竅閉爾六情。莫視于色莫聽于聲。聞聲者聾。見色者盲。一文一藝空中小蚋。一技一能日下孤燈。英賢才藝是為愚弊。舍棄淳樸耽溺淫麗。識馬易奔心猿難制。神既勞役形必?fù)p斃。邪經(jīng)終迷修涂永泥。莫貴才能是曰惛懵。洿拙羨巧其德不弘。名厚行薄其高速崩。隆舒污卷其用不恒。內(nèi)懷憍伐外致怨憎?;蛘動诳诨驎谑?。邀人令譽亦孔之丑。凡謂之吉圣以之咎。賞悅暫時悲憂長久。畏影畏跡逾走逾劇。端坐樹陰跡滅影沈。厭生患老隨思隨造。心想若滅生死長絕。不死不生無相無名。一道虛寂萬物齊平。何勝何劣何重何輕。何賤何辱何貴何榮。澄天愧凈皦日慚明。安夫岱嶺固彼金城。敬詒賢哲斯道利貞。又著至道論淳德論遣執(zhí)論去是非論影喻論修空論不殺論等。并文多清素語恒勸善。存質(zhì)去華不存粉墨。有集十卷盛重于世。不知所終。有弟子僧琨性沈?qū)徤埔粽{(diào)。為隋二十五眾讀經(jīng)法主搜括群籍采摭賢圣。所撰諸論集為一部。稱曰論場。有三十卷。披帙一閱俱覽百家。亦新學(xué)之宗匠者矣。后于曲池。造靜覺寺。每臨水映竹。體物賦詩。有篇什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536—約602 【介紹】: 隋吳興武康人,字士會。
姚僧垣次子。
通經(jīng)史,好著述。
隨父入長安仕于北周,為學(xué)士。
后授齊王宇文憲水曹參軍,掌記室。
囑最從父習(xí)醫(yī)術(shù),十許年略盡其妙。
入隋,除太子門大夫。
陳亡,兄姚察歸隋,讓父爵于兄。
遷蜀王府司馬。
后蜀王楊秀陰有異謀,帝案治,開府慶整、郝偉等推過于秀,最乃獨承其罪而護秀。
搒掠數(shù)百無異辭,坐誅。
有《梁后略》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3—578 【介紹】: 北周代郡武川人,字胡三。
宇文深子。
明帝武成初,拜宗師上士。
為武帝右侍上士,恒侍讀書,參機務(wù)。
武帝殺宇文護,孝伯亦參預(yù)。
后封廣陵郡公,司衛(wèi)上大夫,總宿衛(wèi)兵馬事。
宣帝即位,授小冢宰。
帝欲除齊王宇文憲,孝伯力諫,帝不懌。
從越王宇文盛討稽胡,為行軍總管。
軍還,托以齊王事,賜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4—607 【介紹】: 隋河南洛陽人,字輔伯。賀若敦子??犊斢拢┯[書記,有大志。其父為宇文護所害,臨終囑弼繼其平陳之志,并誡慎言。初仕于北周。入隋,文帝有志伐陳,任弼為吳州總管,弼獻取陳十策,帝嘉之,賜以寶刀,授行軍總管。陳平,累拜大將軍。以功高未得為相,有怨望之心。煬帝即位,疏而忌之。大業(yè)三年從帝北巡,私議得失,為人所奏,坐誅。
全隋文·卷二十六
弼字輔伯,河南洛陽人。
仕周,為齊王憲記室,封當(dāng)亭縣公,遷小內(nèi)史。
大象中,為壽州刺史,改封襄邑縣公。
入隋,拜吳州總管。
以平陳功,進爵宋國公,拜右領(lǐng)軍大將軍,轉(zhuǎn)右武候大將軍。
以怨望,免官。
大業(yè)三年,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7 【介紹】: 隋渤海蓨人,一名敏,字昭玄。
高賓子。
少明敏,有器局,善辭令。
年十七,北周齊王憲引為記室,歷內(nèi)史上士、下大夫。
以平齊功,拜開府。
楊堅為丞相,引為相府司錄,以功遷司馬,進位柱國。
隋初,拜尚書左仆射,兼納言,領(lǐng)新都大監(jiān),又拜左領(lǐng)軍大將軍。
佐楊廣伐陳,為元帥長史,主持軍事,以功封齊國公,坐事免。
楊廣即位為煬帝,拜太常卿。
前后為相近二十年,善引進人才,制訂法令,論者以為真宰相。
后因議論煬帝荒淫侈靡,被誣為訕謗朝政,遭殺。
全隋文·卷二十三
颎字昭玄,一名敏,渤海蓨人。
仕周,為齊王憲記室參軍。
武帝時,襲爵武陽縣伯,除內(nèi)史上士,遷下大夫。
建德中,進開府。
大象中,進柱國,改封義寧縣公,遷相府司馬。
隋受禪,拜尚書左仆射,兼納言,進封渤??す?。
拜左衛(wèi)大將軍,遷左領(lǐng)軍,加上柱國。
進封齊國公,免。
尋除名為民。
煬帝即位,拜太常。
大業(yè)三年,坐謗訕朝政誅。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