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津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6 【介紹】: 名一作深,唐人避諱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智遠。
元嘉子。
襲爵廣陽王。
孝明帝初,為肆州刺史,后為恒州刺史,在州貪污納賄。
坐淫亂事免官,以王還第。
及破六韓拔陵起事,詔以北道大都督往征之,降附者頗眾。
旋鮮于修禮、杜洛周起事,淵為大都督往征,以軍無斗志,退走定州,為刺史楊津所逐,淵逃走,為葛榮所執(zhí)殺,追謚忠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8 【介紹】: 北魏恒農(nóng)華陰人,字延季。
楊津弟。
起家奉朝請。
孝明帝孝昌初,正武衛(wèi)將軍、加散騎常侍。
孝莊帝初死于河陰事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0—531 【介紹】: 北魏恒農(nóng)華陰人,字山才。
楊津子。
性淡退,年三十,方為鎮(zhèn)西府主簿,累遷至尚書郎。
孝莊帝入洛,除尚書左丞、光祿大夫。
遷金紫光祿大夫。
后為爾朱仲遠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1—560 【介紹】: 北齊恒農(nóng)華陰人,字遵彥,小名秦王。
楊津子。
幼有清譽。
北魏孝莊帝永安初拜通直散騎侍郎。
爾朱氏專政,盡誅其族,亡匿累載。
后投高歡,署行臺郎中,轉(zhuǎn)大行臺右丞,文檄教令,皆自愔出。
后懼罪,變姓名為劉士安,入田橫島,以講誦為業(yè)。
歡征之,復授右丞。
齊文宣帝時,尚太原長公主,任以國政,累官尚書令、驃騎大將軍,封王、開府。
文宣帝死,愔輔高洋子高殷。
高演、高湛合謀殺愔攻殷,演立為帝。
全北齊文·卷二
愔字遵彥,小名秦王,弘農(nóng)華陰人,魏司空津第四子,孝昌初以軍功除羽林監(jiān),賜爵魏昌男,不拜,永安初為通直散騎侍郎,神武以為行臺郎中,轉(zhuǎn)行臺右丞,封華陰縣侯,遷給事黃門侍郎兼尚書吏部郎中,武定未超拜吏部尚書,加侍中衛(wèi)將軍,齊受禪,領(lǐng)太子少傅,別封陽夏縣男,遷尚書右仆射開府儀同三司,改封華山郡公,徙尚書令,拜特進驃騎大將軍,封開封王,乾明元年,為孝昭帝所誅,天統(tǒng)未追贈司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陳僧。不詳所出。初住揚都大寺,與慧愷、僧宗、法忍等共知名于梁代。時天竺沙門真諦在嶺南,法泰與宗愷等詣廣州制旨寺。筆受文義,咨探研索,近二十載。后不知所終。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不知何許人。早與慧愷僧宗法忍等知名。梁代天竺沙門真諦。流寓嶺南。泰偕宗愷等事之。以赴廣州刺史歐陽頠之請。傳譯于制旨寺。陳太建三年。講所譯新經(jīng)于建鄴。驚異時眾。會彭城靜嵩來扣。泰為隨機按旨。披釋無遺。事見嵩傳?;蹛鸩苄?。義理淹博。詞力尤殷贍。贊諦譯事。每恨相見之晚。住廣州顯明寺。延諦房中。講俱舍論。光大間。僧宗法準法忍等。就諦求學。為講攝論。與獲聽受請愷于智慧寺。講俱舍。至業(yè)品疏第九卷。遘疾不救。明年春。諦又化。 有受菩薩戒弟子曹毗。愷之叔子也。少隨愷入南中。既善攝論。兼承諸部。晚住江都。嘗以章甫縫掖。登座開演而沙門僧榮日嚴法侃等。皆咨稟焉。 時智敷道尼亦為愷所賞識。故愷之亡。諦撫膺哀慟。率敷尼等十有二人。于法準房。傳香火。誓弘攝舍。后敷雖遇跋摩利三藏弟子慧哿。從究涅槃?wù)摗H得敘分。而哿以疾殂。乃專講攝論。
續(xù)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篇初
釋法泰。
不知何人。
學達釋宗跨轢淮海。
住楊都大寺。
與慧愷僧宗法忍等。
知名梁代。
并義聲高邈宗匠當時。
有天竺沙門真諦。
挾道孤游遠化東鄙。
會虜冠勍殄。
僑寓流離一十馀年。
全無陳譯。
將旋舊國。
途出嶺南。
為廣州刺史歐陽頠固留。
因欲傳授。
周訪義侶。
擬閱新文。
泰遂與宗愷等。
不憚艱辛。
遠尋三藏。
于廣州制旨寺。
筆受文義。
垂二十年。
前后所出五十馀部。
并述義記。
皆此土所無者。
泰雖博通教旨。
偏重行猷。
至于律儀所及。
性無違越。
諦又與泰譯明了論。
釋律二十二大義。
并疏五卷。
勒于座右遵奉行之。
至陳太建三年。
泰還建業(yè)。
并赍新翻經(jīng)論創(chuàng)開義旨。
驚異當時。
其諸部中。
有攝大乘俱舍論。
文詞該富理義凝玄。
思越恒情鮮能其趣。
先是梁武宗崇大論。
兼玩成實。
學人聲望從風歸靡。
陳武好異前朝。
廣流大品。
尤敦三論。
故泰雖屢演。
道俗無受。
使夫法座絕嗣闃爾無聞。
會彭城沙門靜嵩。
避地金陵。
學聲早被獨拔千載。
希斯正理。
晝談恒講夜請新宗。
因循荏苒乃經(jīng)涼燠。
泰振發(fā)玄門明衷弘詣。
覈其疑義每湊玄極。
皆隨機按旨。
披釋無遺。
事出嵩傳。
泰博咨真諦。
傳業(yè)嵩公。
知我者希。
浮諺斯及。
不測其終。
智愷。
俗姓曹氏。
住楊都寺。
初與法泰等前后異發(fā)。
同往嶺表奉祈真諦。
愷素積道風詞力殷贍。
乃對翻攝論。
躬受其文。
七月之中文疏并了。
都合二十五卷。
后更對翻俱舍論。
十月便了。
文疏合數(shù)八十三卷。
諦云。
吾早值子。
綴緝經(jīng)論絓是前翻。
不應(yīng)缺少今譯兩論詞理圓備。
吾無恨矣。
愷后延諦。
還廣州顯明寺。
住本房中。
請諦重講俱舍。
才得一遍。
至陳光大中。
僧宗法準慧忍等。
度嶺就諦求學。
以未聞攝論。
更為講之。
起四月初。
至臘月八日方訖一遍。
明年宗等又請愷。
于智慧寺講俱舍論。
成名學士七十馀人。
同欽咨謁。
講至業(yè)品疏第九卷。
文猶未盡。
以八月二十日遘疾。
自省不救。
索紙題詩曰。
千秋本難滿。
三時理易傾。
石火無恒焰。
電光非久明。
遺文空滿笥。
徒然昧后生。
泉路方幽噎。
寒隴向凄清。
一朝隨露盡。
唯有夜松聲。
因放筆。
與諸名德握手語別。
端坐儼思奄然而卒。
春秋五十有一。
即光大二年也。
葬于廣州西陰寺南崗。
自馀論文。
真諦續(xù)講。
至惑品第三卷。
因爾乖豫。
便廢法事。
明年肇春三藏又化。
諦有菩薩戒弟子曹毗者。
愷之叔子。
明敏深沈雅有遠度。
少攜至南受學攝論。
咨承諸部皆著功績。
太建三年。
毗請建興寺僧正明勇法師。
續(xù)講攝論。
成學名僧五十馀人。
晚住江都綜習前業(yè)。
常于白塔等寺開演諸論。
冠屨裙襦服同賢士。
登座談吐每發(fā)深致。
席端學士并是名賓。
禪定僧榮日嚴法侃等皆資其學。
時有循州平等寺沙門智敫者。
弱年聽延祚寺道緣二師成實。
并往北土沙門法明。
聽金剛般若論。
又往希堅二德。
聽婆沙中論。
皆洞涉精至研覈宗旨。
必得本師臨聽言無浮雜義得明暢者。
方始離之。
馀例準此。
及翻攝論。
乃為廣州刺史安南將軍陽山公頠請宅安居。
不獲專習。
后翻俱舍方預(yù)其席。
及愷講此論。
敫與道尼等二十人。
并掇拾文疏。
于堂聽受。
及愷之云亡。
諦撫膺哀慟。
遂來法準房中。
率尼響敫等十有二人。
共傳香火。
令弘攝舍兩論誓無斷絕。
皆共奉旨仰無墜失。
至三藏崩后。
法侶彫散宗嗣將虧。
太建九年。
敫相續(xù)敷弘。
最多聯(lián)類。
同聽諦席。
未有高者。
太建十一年二月。
有跋摩利三藏弟子慧哿者。
本住中原。
值周武滅法。
避地歸陳。
晚隨使劉璋至南海獲涅槃?wù)摗?div id="fznnnbq" class='inline' id='people_10520_2_181_comment'>
敫曾講斯經(jīng)。
欣其本習伏膺請求。
便為開說。
止得序分種性分前十三章玄義。
后返豫章鶴嶺山。
敫又與璣法師隨從。
因復為說第三分。
具得十海十道。
及進馀文。
哿因遘疾不任傳授。
乃令敫下都覓海潮法師當窮論旨。
以十四年至于建業(yè)。
所尋不值。
乃遇棲玄寺曉禪師。
賜與曇林解涅槃疏釋經(jīng)后分。
文兼論意而不整足。
便還故寺。
常講新文十三章義。
近二十遍。
開皇十二年。
王仲宣起逆。
焚燒州境及敫寺房。
文疏并盡。
其年授敫。
令任廣循二州僧任。
經(jīng)五載廢闕法事。
后解僧任方于本州道場寺。
偏講攝論十有馀遍。
坐中達解二十五人。
璣山瞰等并堪領(lǐng)匠。
仁壽元年。
遘疾終于本寺。
敫撰諦之翻譯歷。
始末指訂。
并卷部時節(jié)人世詳備。
廣有成敘。
道尼住本九江。
尋宗諦旨。
興講攝論騰譽京師。
開皇十年下敕追入。
既達雍輦開悟弘多。
自是南中無復講主。
雖云敷說蓋無取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四 傳宗科
潤州江寧張氏子。幼棄俗即悉定業(yè)。年三十。謁黃梅忍大師。獲餐法味。后歸青山。事方禪師。卒傳燈。繼緒山門。數(shù)年之中。四部依慕。當黃梅謝緣之際。嘗謂弟子曰。得吾法者僅十人。金陵法持其一也。嗚呼統(tǒng)寄之不可茍以付授如此。長安二年九月五日。終于延祚寺。有空中神幡。西來繞山數(shù)轉(zhuǎn)。故居幽棲院。竹林。變白之祥。遺命露尸施鳥獸。從之。壽六十八。門弟子智威嗣。
宋高僧傳·卷第八 習禪篇第三之一
釋法持。
俗姓張氏。
潤州江寧人也。
儀貌邕肅膚體至潤。
幼而棄俗長事明師。
天機內(nèi)發(fā)識浪外澄。
年十三聞黃梅忍大師。
特往禮謁。
蒙示法要。
領(lǐng)解幽玄。
后歸青山重事方禪師。
更明宗極。
命其入室傳燈繼明。
紹跡山門大宣道化。
方既出山凡是學眾咸悉從其咨稟心要。
聲價騰遠海內(nèi)聞知。
數(shù)年之中四部依慕。
時黃梅謝緣去世。
謂弟子玄賾曰。
后傳吾法者可有十人。
金陵法持即其一也。
是知兩處禪宗重代相襲。
后以法眼付門人智威。
長安二年九月五日終于延祚寺。
遺囑令露骸松下飼諸禽獸。
令得飲食血肉者發(fā)菩提心。
其日空中有神幡數(shù)首。
從西而來繞山數(shù)轉(zhuǎn)。
眾人咸見。
先居幽棲故院竹林變白。
報齡六十有八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3—769 【介紹】: 或作慧忠。唐僧。潤州上元人,俗姓王。幼不食葷腥,年二十三出家,配居升州莊嚴寺。后禮謁牛頭山威禪師,遂住此山四十年,終日兀坐,寒暑一衲。有《見性序》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潤州上元王氏子。神龍初生。二十有三年矣。遂以童子。試經(jīng)獲度。仍配居莊嚴寺。志節(jié)。為時輩所推重。尋游方。見威禪師于牛頭山有契悟。威因悉以山門委之。使踵住持事。由是益精勵。行頭陀山澤中。一衲一鐺。晏坐繩床。終日夕。開元二十七年??h令長孫遂。造山驗視。至山半?;?shù)琅芟?。莫能前。忠聞之遽迎遂。且使虎去。天寶初。州牧里豪請自山歸莊嚴。起仆易撓。寺為一新。又將徙建法堂于殿之東隅。感二神人。為定基址。適其地有古樹。而鵲巢其上。忠不忍伐。后鵲竟他巢。若有知者。異哉。大歷四年六月十五日。集眾布薩。晚命侍者。治浴剃發(fā)。如無恙時。夜則云氣絢爛若聞空中有樂音者。翌旦坐逝。春秋八十七。當忠之在山也。有懸鐺樹掛衣藤。未寂之前一年。藤樹皆萎。其年九月。忠說法高座。水忽迸流四繞。風雨震蕩。白虹貫東南。郡守韋損備儀仗送還山。五年阇維收舍利不勝計。其馀行跡語句。載傳燈錄。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惠忠。
俗姓王。
潤州上元人也。
初在母孕。
忽遇異僧謂曰。
所生貴子當為天人矣。
誕育已來不食葷腥。
有異常童。
稟性敦厚。
年二十三以經(jīng)業(yè)見度。
即神龍元年也。
遂配莊嚴寺。
志節(jié)高簡為時輩所推。
聞牛頭山威禪師。
襲達磨蹤得佛法印。
遂造山禮謁。
威見忠乃曰。
山主來矣。
因為說法頓悟上乘。
威既得人如老氏之逢尹喜。
乃命入室付法傳燈。
并委山門之事。
遂出廛聚。
忠即繼踵茲峰夙夜精勵。
常頭陀山澤。
飲泉藉草一食延時。
每用一鐺。
眾味同煮。
用畢懸于樹杪。
方復繩。
床晏坐終日如杌。
衣不易時寒暑一納。
積四十年。
遂彰靈應(yīng)非一。
州牧明賢頻詣山禮謁。
再請至郡施化道俗。
天寶初年始出止莊嚴。
忠以為梁朝舊寺莊嚴最盛。
今已歲古凋殘。
興懷修葺。
遂于殿東擬創(chuàng)法堂。
先有古木鵲巢其頂。
工人將欲伐之。
忠曰。
且止待鵲移去始當伐之。
因至樹祝曰。
此地造堂當速移去。
言畢其鵲競銜柴遷寓他樹合郭道俗觀者如堵。
莫不嘆異。
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為上其處。
因乃定焉。
雖汲引無廢神曠不撓。
四方之侶相依日至。
以大歷三年。
山門石室前有忠掛衣藤。
是歲盛夏忽然枯悴。
靈芝仙菌且不復生。
至九月忠演法高座。
無故水出繞座而轉(zhuǎn)。
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眾布薩。
至晚乃命侍者剃發(fā)浴軀。
是夜瑞云覆剎天樂聞空。
十六朝怡然坐化。
時風雨震蕩樹木摧折。
和州延祚寺僧徒。
其夕咸見白虹直東西貫于山中。
鳥獸哀鳴林壑巖間。
哭聲數(shù)日方止。
岳牧韋公損聞而哀愴。
遣使贈賻。
并令上元令劉君備威儀送歸山。
于時炎蒸。
至七月七天降雨絕涼。
八日神柩出纖塵不飛。
又有群鶴徘徊輿上。
送至山門。
瘞后數(shù)日墳內(nèi)放光照于山林。
五年春依外國法茶毗。
獲舍利不可勝計。
圓細如珠光彩瑩徹。
遠近道俗有恨無所剋獲。
咸于焚身處煨燼中至求。
凡百千人。
皆得舍利。
故知法身圓應(yīng)感物無窮。
圣力潛通光騰千古。
門人起木塔。
春秋八十七矣。
身逾七尺。
霜眉徑寸儀容殊偉燕??龍腮神氣孤。
拔。
色如金聚。
含光玉潤若梵僧。
所居帳幃弗張蚊蚋不犯。
曾居蘭若幽棲松竹深邃。
嘗有虎鹿并各產(chǎn)子馴繞入室曾無懼色。
開元二十七年上元令。
長孫遂初脫略異聞。
躬造山詢驗。
及到山半猛虎當路瓟吼。
遂乃驚怖莫知所為。
忠聞出林曉喻。
虎因?qū)嬄暦诹种小?div id="x7bndgp" class='inline' id='people_15170_2_102_comment'>
遂恐懾合掌禮謝而回。
忠又向吳郡具戒院中。
有凌霄藤盛夏萎悴。
人擬伐之。
威大師曰。
勿剪惠忠還日其藤更生。
人不之信。
及秋忠還其藤重茂矣。
又昔有供僧谷倉在莊。
夜有張盜來竊之。
虎乃吼喚逐之。
盜棄負器而逃。
其類夥多良難驟述。
忠著見性序及行路難。
精旨妙密盛行干世。
又鄴中釋圓寂。
氏族生地俱不可尋。
初從嵩山見老安禪師。
道契相符莫測涯岸。
以高宗咸亨二年生計終歲。
已一百有奇年矣。
襄州節(jié)度使嚴綬傾心供養(yǎng)。
亦號無生和尚焉。
神僧傳·卷第八
釋惠忠。俗姓王氏。潤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忽遇異僧。謂曰。所生貴子當為天人矣。誕育已來不食葷腥有異常童。稟性敦厚。年二十三以經(jīng)業(yè)見度。即神龍元年也。遂配莊嚴寺。聞牛頭山威禪師造山禮謁。威見忠乃曰。山主來矣。因為說法。遂夙夜精勤。常頭陀山澤飲泉藉草一食延時。每用一鐺眾味同煮。用畢懸于樹杪。方坐繩床宴坐終日如杌。衣不易時寒暑一納。積四十年。遂彰靈應(yīng)。州牧明賢頻詣山禮謁。再請至郡施化道俗。天寶初始出止莊嚴。忠以為梁朝舊寺莊嚴最盛。今已歲古凋殘興懷修葺。遂于殿東擬創(chuàng)法堂。先有古木鵲巢其頂。工人將欲伐之。忠曰且止。待鵲移去始當伐之。因至樹祝曰。此地造堂當速移去。言畢其鵲銜柴遷寓他樹。道俗觀者莫不嘆異。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為止其處。因乃定焉。雖汲引無廢神曠不撓。四方之侶相依日至。以大歷三年山門石室前有忠掛衣藤。是歲盛夏忽然枯悴。靈芝仙菌且不復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無故水出繞座而轉(zhuǎn)。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眾布薩。至晚乃命侍者剃發(fā)浴軀。是夜瑞云覆剎天樂聞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時風雨震蕩樹木摧折。山中鳥獸哀鳴林壑。巖間哭聲數(shù)日方止。春秋八十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