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申甫

共 1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悲人道 南朝宋 · 謝晦
《宋書》曰:晦敗。乃攜某弟遁、兄子世基等七騎北走。遁肥壯。不能騎馬?;廾看P胁坏盟?。至安陸延頭。為戍主光順之所執(zhí)。順之?;薰世粢?。檻送京師。于路作悲人道。其詞曰:
悲人道兮悲人道之實難。
哀人道之多險。
傷人道之寡安。
懿華宗之冠胄。
固清流而遠源。
樹文德于庭戶。
立操學于衡門。
應積善之馀祐。
當履福之所延。
何小子之兇放
實招禍而作愆。
值革變之大運。
遭一顧于圣皇。
參謀猷于創(chuàng)物。
贊帝制于宏綱。
出治戎于禁衛(wèi)。
入關言于帷房。
分河山之圭組。
繼文武之龜章。
稟顧命于西殿。
受遺寄于御床。
伊懦劣其無節(jié)。
實懷此而不忘。
荷隆遇于先主。
欲報之于后王。
憂托付之無效
懼愧言于存亡。
謂繼體其嗣業(yè)。
能增輝于前光。
居遏密之未幾。
越禮度而湎荒。
普天壤而殞氣。
必社稷之淪喪。
矧吾儕之體國。
實啟處而匪遑。
藉億兆之一志。
固昏極而明彰。
諒主尊而民晏。
信卜祚之無疆。
國既危而重構(gòu)。
家已衰而載昌。
獲扶顛而休否。
冀世道之方康。
朝褒功以疏爵。
只命服于西蕃。
奏簫管之嘈囋。
擁朱旄之赫煌
臨八方以作鎮(zhèn)。
響文武之桓桓。
厲薄弱以為政。
實忘食于日旰。
申甫之敢慕。
庶惟宋之屏翰。
逾歷其三稔。
實周回其未再。
豈有慮于內(nèi)□。
□□□其云裁。
痛夾輔之二宰。
并加辟而靡貸。
哀弱息之從禍。
悲發(fā)中而心痗。
伊荊漢之良彥。
逮文武之子民。
見忠貞而弗亮。
睹理屈而莫申。
皆義概而同憤。
咸荷戈而競臻。
浮舳艫之奕奕。
陳車騎之轔轔。
觀人和與師整。
謂茲兵其誰陳。
庶亡魂之雪怨。
反涇渭于彝化。
齊輕舟于江曲
殄銳敵其皆湮。
勒陸徒于白水。
寇無反于只輪。
氣扔捷而益壯。
威既肅而彌振。
嗟時哉之不與。
迕風雨以逾旬。
我謀戰(zhàn)而不克。
彼繼奔其躡塵。
乏智勇之奇正。
忽孟明而是遵。
茍成敗其有數(shù)。
豈怨天而尤人。
恨矢石之未竭。
遂摧師而覆陳。
誠得喪之所遭。
固當之其無吝。
痛而懷之弱子。
橫遭罹之殃釁。
智未窮而事傾。
力未極而莫振。
誓同盡于鋒鏑。
我怯劣而愆信。
憫弟侄之何辜。
實五咎之所嬰。
謂九夷之可處。
思致免以全生。
嗟性命之難遂。
乃窘紲于邊亭。
亦何忤于天地。
備艱危而是丁。
我聞之于昔誥。
功彌高而身?。
霍芒刺而幸免。
卒傾宗而滅族。
周嘆貴于岳吏。
終下審而靡鞠。
雖明德之大賢。
亦不免于殘戮。
懷今憚而忍人。
忘向惠而莫復。
績無賞而震主。
將何方以自牧。
非砏石之圖照。
孰違禍以取福。
箸殷鑒認自古。
豈獨嘆于季叔。
能安親而揚名。
諒見稱于先哲。
保歸全而終孝。
傷在余而皆缺。
辱歷世之平素。
忽盛滿而傾滅。
惟烝嘗與灑埽。
痛一朝而永絕。
問其誰而為之。
實孤人之險戾。
罪有逾于丘山。
雖百死其何雪。
羈角偃兮衡閭。
親朋交兮平義。
雖履尚兮不一。
隆分好兮情寄。
俱憚耕兮從祿。
睹世道兮艱诐。
規(guī)志局兮功名。
每謂之兮為易。
今定謚兮闔棺。
慚明智兮昔議。
雖待盡兮為恥。
嗟原顏兮靡寘。
長揖兮數(shù)子。
謝爾兮明智。
百齡兮浮促。
終焉兮斟克。
臥盡兮斧斤。
理命兮同得。
世安彼兮非此。
豈曉分兮辨惑。
御莊生之達言。
請承風以為則(○《宋書》本傳。)。
天列臺星,垂象于人。
圣人則天,亦建輔臣。
以翼以弼,為衡為鈞。
如耳目應心,如股肱運身。
是則同體,孰云非親。
陰陽相推,四序成歲。
君臣相得,萬邦作乂。
感同風云,合若符契。
以道匡救,盡規(guī)獻替。
木必從繩,金其作礪。
帝者之盛,時維陶唐。
乃聞疇咨,側(cè)陋明揚。
洎乎有虞,二八騰芳。
爰迨伊尹,相于成湯。
載生姜牙,涼彼武王。
道無不行,謀無不臧。
君圣臣賢,運泰時康。
漢高既興,蕭曹亦彰。
烈烈我祖,應期而昌。
刬滅群兇,砥平四方。
維衛(wèi)及英,啟辟封疆。
曰房與杜,振理維綱。
亦有魏徵,忠謇昂昂。
偉茲眾材,為國棟梁。
蕩蕩巍巍,邦家有光。
是知道之興廢,系于時主。
主之得失,資于臺輔。
經(jīng)之以文,緯之以武。
出為方召,入為申甫。
絕維載張,闕袞斯補。
惟德是依,惟才是求。
人不易知,德亦難周。
傅說版筑,夷吾射鉤。
任之不疑,千載垂休。
體于至公,何鄙何讎。
追維哲王,必賴良弼。
矧予不德,昧于理術。
師旅繁起,政刑多失。
遘茲艱屯,夙夜祗慄。
翊我戴我,實維勛賢。
內(nèi)熙庶績,外繼十連。
威武載揚,謀猷日宣。
長城壓境,巨艦濟川。
同心同德,持危扶顛。
予嘉爾誠,爾相予理。
惟后失道,亦臣之恥。
自昔格言,慎終如始。
功藏鼎彝,道冠圖史。
無俾伊傅,克專厥美。
作鑒勒銘,永世是紀。
引用典故:前席 磨鉛 一鼓 冠章甫 梁甫吟 申甫 涂山會 獻可 織路
元侯重寄貞師律,三郡(一作都)四封今靜謐。
丹轂常思闕下來,紫泥忽自天中出。
軍裝喜氣倍趨程,千騎鳴珂入鳳城。
周王致理稱申甫,今日賢臣見明主。
拜恩稽首紛無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逢時自是山出云,獻可還同石投水。
昔歲褒衣梁甫吟,當時已有致君心。
專城一鼓妖氛靜,擁旆十年天澤深。
日日披誠奉昌運,王人織路傳清問。
仙醞嘗分玉斝濃,御閑更輟金羈駿。
元正前殿朝君臣,一人負扆百福新。
宮懸?仗儼然合,瑞氣爐煙相與春。
萬年枝上東風早,佩玉晨趨光景好。
涂山已見首諸侯,麟閣終當畫元老。
溫室沈沈漏刻移,退朝賓侶每相隨。
雄詞樂職波濤闊,曠度交歡云霧披。
自古全才貴文武,懦夫只解冠章甫。
見公抽匣百鍊光,試欲磨鉛諒無助(一作?。?/span>。
申甫生周日,宣慈舉舜年。
何如偶昌運,比德邁前賢。
寵獲(一作護)元良密,榮瞻端揆遷。
職優(yōu)三事老,位在(一作極)百僚先。
北極回宸渥,南宮飾御筵。
飛文瑤札降,賜酒玉杯傳。
謬列臺衡重,俱承雨露偏。
誓將同竭力,相與效塵涓
⑴ 《紀事》云:“融為張說所惡,欲先事中傷說。張九齡謂說:‘融辯給多詐,不可忽?!f曰:‘狗鼠何能。’其后乃與崔隱甫廷劾說受賕事,帝詔說致仕而出融。詩有‘誓將同竭力,相與效塵涓’之語,欣附說之辭也。”
粵若圣唐之御極也。
寰宇克清。
鴻業(yè)再創(chuàng)。
纘功臣之烈。
紀重閣之上。
圖照日而增明。
閣凌煙而益壯。
勛庸自表。
威儀可望。
昭昭兮藻繪之容。
灼灼兮丹青之狀。
遠而視。
疑列仙之臺。
逼而察。
識公侯之相。
縹緲兮映空色而遙徹。
咫尺兮近天顏而內(nèi)向。
稽其義。
知圣君之膺時。
睹其象。
知忠臣以應期。
葉云龍之潛會。
合魚水之相資。
覽炎漢之前規(guī)。
寧或比矣。
徵大魏之往制。
何可尚之。
懿夫容彩彰施。
氣肅端儼。
風存正直。
色形恭儉。
進忠以欲諫。
如率禮而有檢。
處其高也。
方取貴于功高。
居其險也。
固非同于履險。
則知君策勛兮旌于賢。
臣在圖兮參于前。
名位雍雍。
就丹楹而成列。
衣冠楚楚。
煥藻井而相鮮。
美繪迥超于云閣。
崇勛豈比夫燕然。
是以皇心斯遠。
圣慮惟遐。
謀猷是念。
貞忠是嘉。
不然者。
豈徒飾藻繪之功。
悅輝煥之像。
對重欒之宏麗。
玩峻宇之宏敞而已也。
所以作其炯誡。
激乎勸賞。
有以贊丕績之奕休。
有以念前勛而存想。
徒觀乎岧亭天半。
巃嵷云中。
容止有作。
光芒有融。
廓宇宙而翼圣。
配丹青而紀功。
藹城闕之佳氣。
被君王之德風。
仰之彌高。
媲星辰正拱于紫極。
望之不及。
申甫將降于維嵩。
豈不遇圣明之主。
建公忠之節(jié)。
石有時而泐。
水有時而竭。
茲閣也。
不騫不崩。
表功臣之盛烈。
和裴令公南莊絕句(837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絕句
① 裴云:“野人不識中書令,喚作陶家與謝家?!?/div>
陶廬僻陋那堪比,謝墅幽微不足攀。
何似嵩峰三十六,長隨申甫作家山。
穆穆萊公。奇資粹靈。
蘊元和氣。為大國楨。
乘時恢能。唐室大開。
故人相攜(少與房梁公同有匡濟之志也)。直上泰階。
更為陰陽。迭作日月。
佐明四海。贊育萬物。
王度是欽。如玉如金。
德音愔愔。萬有千古。
永稱房杜。如周申甫。
雄雄天之中,峻極聞維嵩。
作鎮(zhèn)盛標格,出云為雨風。
瑞時物不癘,順澤年多豐。
加高冠四方,視秩居三公。
明朝虔昭報,頒祀歲嚴恭。
署祝紆御札,詔賢導宸衷。
皇皇三川守,馨德清明躬。
肅徒奉蘭沐,竟夕玉華東。
星漢耿齋戶,松泉寒壽宮。
具修諒蠲吉,曙色猶蔥曚。
端儀大圭立,興俛聲玲瓏。
挹瓚椒桂馥,奏金巖壑空。
靈歆若有荅,彷佛傳祝工。
卒事不遑偃,勝奇紛四叢。
朝霞破靈嶂,錯落間蒼紅。
動息形似蟻,玄黃氣如籠。
奔傾千萬狀,群岳安比崇。
日月襟袖捧,人天道路通。
冥搜必殫竭,躋覽忘崎穹。
踏翠遍諸剎,趣綿步難終。
浮丘仙袂接,謝公屐齒窮。
龍?zhí)稇骂?,九曲當駭?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⑵。
龍門計東豁,三臺有何蹤
金象語奚應,玉人光想融
瑤漿與石髓,清骨宜遭逢
況是降神處,跡惟申甫同。
周翰已洽論,伊衡亦期功。
誠富東山興,須陟中臺庸。
勉促旋騑軨,未可戀云松。
散材事即異,期為卜一峰。
⑴ 白武通云:“中央之岳,獨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
⑵ 又有九龍?zhí)对谒聜?cè),崇崖對聳,壁立千仞,九曲分蓄,??黑不測
⑶ 《雜道書》云:“自岳廟東二十里至一山,名曰東龍門,其東有三臺山,昔漢武東巡過此山,睹三學仙女,遂以為名焉。”
⑷ 《仙經(jīng)》云:“嵩高大巖下,有佛圖音妙,有大金象在中,來語寺僧密公。密公時在嵩高寺,寺在嵩腳下,聞之,欣然披林求索。時白霧,昏迷失路,一往看之,即入山水。維睹一麝香,去人三四步,側(cè)足雙跳,步步若有所引,良久,回顧去。十步中,忽有燄青色,就視之,得自然天池。”
⑸ 盧元明《嵩山記》:“岳廟畫為神像,有一玉人長五寸,玉色甚光潤,制作亦佳,莫如早晚所造,蓋岳神之像,相傳謂明公。山中人悉云:‘嘗失之,經(jīng)旬乃睹?!?/div>
⑹ 世說嵩山北有大穴,中睹二人圍棋,有一杯白飲與墮者飲,氣力十倍。棋者問:“愿停否?”墮者云:“不愿?!逼逭咴唬骸皬拇宋餍?,天井中多蛟龍,但投身入井,自當?shù)贸?,若饑,取井物食之?!眽櫿呷缪裕砂肽?,乃出蜀中。問張華,華曰:“此仙館丈夫,所飲者玉漿,所食者龍穴石髓?!?/div>
太陽之升兮。鑠景氣而澄氤氳。
圣人之德兮。上蔚結(jié)而生慶云。
外浮相煥。中映成文。
郁郁昱昱。繽繽紛紛。
粲兮若組繡之縈寶鏡。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
無心而生。應德而出。
不曜青以干呂。能葉慶以扶日。
縹緲蜿蜒。游龍相逐而不如。
斐亹葳蕤。彩蜺舒狀而難匹。
始流形于孤岳。終垂象于九圍。
麗碧霄以增媚。捧金烏而徐飛。
感覆幬之仁。效靈表瑞。
憑元黃之氣。耀影含輝。
夫天道無言。以物應圣。
圣功不宰。物自效命。
故有非煙非云。為祥為慶。
付我元吉。彰我元盛。
豈徒眾彩錯出。重輪交映者哉。
且日者實也。象君而貞明。
云者運也。應時而發(fā)生。
就日而浮。若就君之朝聘。
五色成象。告五方之和平。
騰乎天假其陰騭。見乎晝資厥炎精。
懿乎煌煌燭空。煜煜呈彩。
域中之目。無不仰觀。
天下之心。若有所待。
何必蒼梧稱美。橫汾是載者乎。
夫變化翕忽。希夷混茫。
理至則無幽不感。德盛則化妖為祥。
煥厥霄極。亙于天光。
彼丹甑玉燭。蓂莢芝房。
孰若此感化而見。五彩其相者焉。
是知圣與冥通。理由感召。
故我后之盛德。不求彰而自耀。
太陽之升兮。鑠景氣而澄氤氳。
圣人之德兮。上蔚結(jié)而生慶云。
外浮相煥。中映成文。
郁郁昱昱。繽繽紛紛。
粲兮若組繡之縈寶鏡。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
無心而生。應德而出。
不曜青以干呂。能葉慶以扶日。
縹緲蜿蜒。游龍相逐而不如。
斐亹葳蕤。彩蜺舒狀而難匹。
始流形于孤岳。終垂象于九圍。
麗碧霄以增媚。捧金烏而徐飛。
感覆燾之仁。效靈表瑞。
憑元黃之氣。耀影含暉。
夫天道無言。以物應圣。
圣功不宰。物自效命。
故有非煙非云。為祥為慶。
附我元吉。彰我元盛。
豈徒眾彩錯出。重輪交映者哉。
且日者實也。象君而貞明。
云者運也。應時而發(fā)生。
就日而浮。若就君之朝聘。
五色成象。告五方之和平。
騰乎天假其陰騭。見于晝資厥炎精。
懿乎煌煌燭空。煜煜呈彩。
域中之目。無不仰觀。
天下之心。若有所待。
何必蒼梧稱美。橫汾是載者乎。
夫變化倏忽。希夷混茫。
理至則無幽不感。德盛則化妖為祥。
煥厥霄極。亙于天光。
彼丹甑玉燭。蓂莢芝房。
孰若此感化而見。五彩其相者焉。
是知圣與冥通。理由感召。
故我后之盛德。不求彰而自耀。
共 1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