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順

相關(guān)人物:共 41 位。
共 5 首
西晉 · 王濟
四言詩
于顯我王,緝乘斯民。
俊明有德,嚴(yán)恭惟寅(○魏書三十六李順傳附騫傳釋情賦注引王武子詩。)。
《世說》曰:馮蓀與邢喬俱司徒李胤外孫。及胤子順。并知名。時稱。
馮才清。
李才明。
純粹邢(○《世說》新語賞譽篇。)。
贈親友 北魏 · 李騫
北史曰:騫為尚書左丞。坐免。論者以為非罪。騫嘗贈親友盧元明、魏收詩。蓋失職之志云。
幽棲多暇日,總駕萃荒坰。
南瞻帶宮雉,北睇拒畦瀛。
流水時將末,懸炭漸云輕。
寒風(fēng)率已厲,秋水寂無聲。
層陰蔽長野,凍雨暗窮汀。
侶浴浮還沒,孤飛息且驚。
三褫俄終歲,一丸曾未營。
閑居同洛涘,歸身款武城。
稍旅原思藋,坐夢尹勤荊。
監(jiān)河愛斗水,蘇子惜馀明。
益州達友趣,廷尉辯交情。
豈若忻蓬蓽,收志偶沈冥(《詩紀(jì)》云。懸炭事見《淮南子》。亦古候氣之法。說林。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魏書李騫傳?!对娂o(jì)》百九。又北史李順傳附騫傳引明、情二韻。)。
釋情賦 北魏 · 李騫
單閼之年,無射之月,余承乏攝官,直于本省。對九重之清切,望八襲之崢嶸,感代序以長懷,觀爽氣而軫慮?;\樊之念既多,寥廓之想彌切。含毫有思,斐然成賦。猶潘生之《秋興》,王子之《登閣》也。廁鄭璞于周寶,編魚目于隋珠,未敢自同作者,蓋亦各言爾志云。
荷峻極之層構(gòu),導(dǎo)積石之洪流。
有馬形而謨舜,亦龍德而史周。
爰相趙之鴻烈,逮藩魏之優(yōu)游。
為衢樽于上葉,號木鐸于前修。
若豢龍之不隕,似窮桑之世濟。
故抱玉而懷珠,且滋蘭而樹蕙。
或舟楫以匡時,或棲遲以卒歲。
尚無忝于先人,諒貽厥于來裔。
書金冊以葳蕤,布銀繩而昭晰。
清風(fēng)忽其緬邈,啟皇祖于庚寅。
逢軒教之方洽,遇周命之維新。
譬龍虎其有合,信山川而降神。
若勝庭之五杰,似不速之三人。
協(xié)嗜欲于將至,豈物色而方臻。
荷天寵以來儀,步康衢而騁力。
如乾元之利貞,若坤四之方直。
內(nèi)弼諧于本朝,外辟土于殊域。
乘紫氛以厲羽,負(fù)青天而鼓翼。
既公侯之必復(fù),亦慶緒之所融。
績并绔于八凱,道俱升于二宮。
遂遵流以至海,且因岳而為嵩。
同羽儀于班氏,均載德于楊公。
何日月之逾邁,引寒暑而相終。
委晉會于弱齒,遺堂構(gòu)于微躬。
嗟蒙昧之無取,故告舍而不及。
已獲落而少成,又擁腫而無立。
愧精堅于百鏈,慚忠信于十邑。
非圭璋之特達,詎芳匪之易襲。
未砥礪以自進,寧琢磨而成章。
乖宋子之萬字,異應(yīng)生之五行。
不請觀于石室,豈借書于晉皇。
求班莊而不遂,況蔡文之可望?
參四科其未獲,入三選而誰許。
本無聲于梁魏,故未聞于陳汝。
居玉石以多迷,宅顯晦而乖所。
既無懷于四至,安有情于再舉。
雖衣冠之未胄,而世祿之緒馀。
等渤澥之乘雁,類九罭之逃魚。
處江淮而不變,對朝市而閑居。
空闔門以靖軌,非論道而修書。
少賓客于季彥,謝朋交于太初。
在正光之御歷,實明皇之拱己。
曾問政于上學(xué),著為君而我齒。
叫閽人以望子,遂陟降于庭止。
同崔骃之謁帝,若謝兼之來仕。
逮孝莊之入統(tǒng),乃道喪而時昏。
水群飛于溟海,火載燎于中原。
延膠船而越水,若朽索而乘奔。
玉羊失而無御,金雞亡而不存。
天步忽其多難,橫流且其云始。
既云擾而海沸,亦岳立而棋峙。
睇三剛之日紊,見四維之不理。
顧茂草以傷懷,視匪車而思起。
雖風(fēng)雨之如晦,亮膠喈而不已。
自牽役干宰朝,實有懷于胥恥。
在下僚而棲屑,愿奮迅于泥滓。
眷故鄉(xiāng)以臨睨,悵有動于思?xì)w。
越來流以鼓枻,溯北風(fēng)而結(jié)騑,入成都之舊宅,反觀津之故扉。
乃曲肱而不悶,信抱甕而無機。
且耕而食,且蠶而衣。
恒一日以自省,亦三月而無違。
游仁義之肴核,采墳素之精微。
誠因閑而養(yǎng)拙,亦有樂于嘉肥。
及句芒御節(jié),姑洗之首,散遲遲于麗日,發(fā)依依于弱柳。
鳥間關(guān)以呼庭,花芬彼而落牖。
聽乃越于笙簧,望有逾于新婦。
襲成服以逍遙,愿良辰而聊厚。
乃席壟而踞石,遂嘯儔而命偶。
同浴沂之五六,似禊洛之八九。
或促膝以持肩,或援笙而鼓缶。
賓奉萬年之觴,主報千金之壽。
各笑語而卒獲,傳禮儀于不朽。
斯蓋先民之所樂,而余心之所守也。
至于少昊為帝,庚辛處躔,視墟里之蕭蕭,過寒夜之綿綿。
積霜靄于近援,起沈寥于遠(yuǎn)天。
思多端以類長,若臨水而登山。
幸出游之或?qū)?,冀觀濤之可蠲。
遂杖策緩步,或漁或田。
弋鳧雁于清溪,釣魴鯉于深泉。
張廣幕,布長筵。
酌濁酒,割芳鮮。
起《白雪》于促柱,奉《綠水》于危弦。
賦《湛露》而不已,歌《驪駒》而未旋。
跌蕩世俗之外,疏散造化之間。
人生行樂,聊用永年。
悟柱下之稍工,聞首陽之為拙。
既有惜于菰懸,且自悲于井渫。
訪鄭詹之格言,求季主之高說。
去衡門以策駟,望象魏而投轍。
服毳衣以從務(wù),乘大車而就列。
比汗海而無紀(jì),喻江河而有缺。
眷重地而懼深,念索米而慚結(jié)。
運有折于玉斗,時忽亡于金鏡。
始蒙塵以播蕩,卒流彘而居鄭。
彼上天之降鑒,實下民之請命。
因艱難以隆基,據(jù)殷憂而啟圣。
調(diào)《南風(fēng)》以負(fù)扆,居北辰而為政。
創(chuàng)彝倫于九疇,班平章于百姓。
喻繩契以論蹤,援成昭而比盛。
酌徙鎬之故典,究遷亳之遣令。
奄四海以為家,開七百而增慶。
睹禮樂之方隆,信光華之始映。
百揆郁以時序,四門穆其惟清。
如得人于漢世,比多士于周庭。
有一匡以作相,或十亂而為楨。
各秉文而經(jīng)武,故天平而地成。
伊余身之忝穢,得再入于承明。
執(zhí)綸言之猶紼,戴會弁之如星。
非巡潰以觀井,信夕惕而懷驚。
承周任之有言,攬老子之知足。
奉炯誡以周旋,抱徽猷而與屬。
每有偃于唯塵,恒興言于寵辱。
思散發(fā)以抽簪,愿全貞而守樸。
眷疏傅以徘徊,望申公而躑躅。
冀鄙志之獲展,庶微愿之逢時。
歌致命而可卜,詠歸田而有期。
揖帝城以高逝,與人事而長辭。
擊壤而頌,結(jié)草而嬉。
援巢父以戲潁,追許子而升箕。
供暮餐于沆瀣,給朝餌于瓊芝。
同糟醨而無別,混名實而不治。
放言肆欲,無慮無思。
何鷦鷯之可賦,鴻鵠之為詩哉(《魏書·李順附傳》)!
參天白刃赤身挨,李順王均破草鞋。
德山智量過君子,活捉生擒立地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