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承燾

相關(guān)人物:共 27 位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801—約866或約812—約870 【介紹】: 唐太原祁人,本名岐,字飛卿。溫彥博裔孫。少敏悟,工詩詞。數(shù)舉進(jìn)士不第。宣宗大中中,以攪擾試場,黜為隨縣尉。襄陽節(jié)度使徐商署為巡官。不得志,去歸江東。后至長安,任國子助教。貶方城尉,卒。其詩辭藻華麗,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其詞多寫閨情,風(fēng)格濃艷,后收入《花間集》,為花間派詞人之首,又與韋莊并稱溫韋。時試律賦,八韻一篇,相傳庭筠文思敏捷,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韻只須八叉八吟,故號為溫八叉、溫八吟,有《金筌集》及詩集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12—870 本名岐,字飛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少負(fù)才華,尤長于詩賦,然生性傲岸,好譏諷權(quán)貴,得罪宰相令狐绹,因此累舉不第,僅任方城尉、隋縣尉、國子監(jiān)助教等微職。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
夏承燾有《溫飛卿系年》。
溫庭筠為晚唐詞壇巨擘,亦有詩名,當(dāng)時與李商隱齊名,號為“溫李”。
時人又稱其與李商隱、段成式之詩風(fēng)為“三十六體”,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故也。
才性敏捷,每與試,押官韻,未嘗起草,每一韻一吟,場中曰“溫八吟”。
又謂八叉手成八韻,故又稱“溫八叉”或“溫八韻”。
溫詩語言風(fēng)格較為秾艷,予人以綺錯婉媚之感。
此種特征尤以樂府篇什為最。
其懷古之作,多含諷諭意義;其寫女性之詩則多具悲劇色彩。
亦有少量直接揭示社會矛盾之篇什,故不能將溫詩一概斥之為“側(cè)艷之詞”。
詩體以近體為較擅,氣韻清拔,格調(diào)高峻,如《過陳琳墓》、《經(jīng)五丈原》等。
其寫景小詩則清新可喜,如《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向稱名句。
由清人曾益編集作注、顧予咸補(bǔ)輯、顧嗣立補(bǔ)注重訂之《溫飛卿詩集箋注》,乃最完善之溫詩注本,存詩近330首。
全唐詩》存詩9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1首,斷句6。
唐詩匯評
溫庭筠(約801-約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才情敏捷,每入試,八叉手而成八韻,人號“溫八叉”。然恃才傲物,放浪不羈,又好譏諷權(quán)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曾東游吳越,南極黔巫,西北至蕭關(guān)、回中,行蹤極為廣泛。大中末,謫為隋縣尉。徐商鎮(zhèn)襄陽,辟為巡官,與段成式、韋蟾等唱和。咸通七年,官國子助教,竟流落而終。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又工詞,為《花間集》中首要詞人,后人尊為花間鼻祖。有《握蘭集》三卷、《金筌集》十卷、《詩集》五卷、《漢南真稿》十卷,均佚。今有《溫飛卿集》七卷,別集一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九卷。
詞學(xué)圖錄
溫庭筠(?-866) 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ㄩg詞人鼻祖。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皆佚,詞存《花間集》、《金奩集》中,王靜安輯《金荃詞》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數(shù)舉進(jìn)士不第。徐商鎮(zhèn)襄陽。署為巡官。歷方城隋縣尉卒。

作品評論

《舊唐書?文苑傳》
(李商隱)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文思清麗,庭筠過之。
唐摭言
溫庭筠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幾,每賦一詠一吟而已,故場中號為“溫八吟”。
北夢瑣言
溫庭云字飛卿,或“云”作“筠”字,舊名岐,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曰“溫李”。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多為鄰鋪假手,號口“救數(shù)人”也。
唐才子傳
(庭筠)少敏悟,天才雄瞻,能走筆成萬言……側(cè)詞艷曲,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才情綺麗,尤工律賦。
《批點唐音》
溫生作詩,全無興象,又乏清溫,句法刻俗,無一可法,不知后人何故尊信。大抵清高難及,粗俗易流,差便于流俗淺學(xué)耳。余恐鄭聲亂耳,故特排擊之。
唐詩鏡
溫庭筠詩如浪芷浮花,初無根蒂,麗而浮者,傷其質(zhì)矣。
唐音癸簽
溫飛卿與義山齊名,詩體麗密概同,筆徑較獨酣捷。七言樂府,似學(xué)長吉,第局脈緊慢稍殊,彼愁思之言促,此淫思之言縱也。
《詩源辨體》
庭筠五言律有六朝體,酷相類。七言人錄者調(diào)多清逸,語多閑婉,在晚唐另為一種。
《載酒園詩話又編》
大抵溫氏之才,能瑰麗而不能澹遠(yuǎn),能尖新而不能雅正,能矜飾而不能自然,然警慧處,亦非流俗淺學(xué)所易及。正如苧蘿女,昵之雖欲傾城,然使其終身負(fù)薪,則亦不平。
《唐音審體》
飛卿樂府歌行,不妨出義山之上,而今體詩不逮遠(yuǎn)甚。雖曰義山學(xué)杜,飛卿學(xué)李,淵源本異,而工力淺深,自不可掩。
野鴻詩的
飛卿古詩與義山近體相埒,題既無謂,詩亦荒謬;若不論義理而只取姿態(tài),則可矣。
《唐詩別裁》
語曰:“情生于文,文生于情?!鼻椴蛔愣亩?,晚唐詩所以病也。得此意以去取溫詩,則真詩出矣。
一瓢詩話
溫飛卿,晚唐之李青蓮也,故其樂府最精,義山亦不及?!ㄩL詩則溫不迨李。李有收束法,凡長篇必作一小束,然后再收,如山川跌換之勢;溫則一束便住,難免有急龍急脈之嫌。
石洲詩話
飛卿七古,調(diào)子元好,即如《湖陰同》等曲,即阮亭先生之音節(jié)所本也。然飛卿多作不可解語。且同一濃麗,而較之長吉,覺有傖氣,此非大雅之作也。
石洲詩話
溫詩五律,在姚武功之上。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溫飛卿久困名場,故學(xué)力獨為透到。其于玉溪,何止偏師之攻!顧華玉盛詆之,亦蚍蜉撼樹也。
《石園詩話》
愚謂飛卿才思艷麗,韻格清拔,隨題措辭,無不工致,恰如其“有絲即彈,有孔即吹”之妙。
《南堂輟鍛錄》
溫飛卿五律甚好,七律唯《蘇武廟》、《五丈原》可與義山、樊川比肩。五七古、排律則外強(qiáng)中干耳。
《東目館詩見》
飛卿與玉溪并稱,其歌謠豈玉溪所能幾及!清拔處亦不似長吉劌心鏤肝。
《唐七律雋》
溫、李并稱,飛卿松秀似勝義山,而宋人學(xué)西昆者有此精到否?
三唐詩品
其源濫觴明遠(yuǎn),而衍派子山,是義山一流。顧律多浮藻,無婉密之音。五言規(guī)古,自存璆亮。歌行煉色揣聲,密于義山,疏于長吉。劉彥和謂“窮力追新”,陸士衡謂“雅而能艷”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6—910 【介紹】: 唐末五代時京兆杜陵人,字端己。韋應(yīng)物四世孫。少孤,家貧力學(xué),能詩善詞,為“花間派”詞人。僖宗廣明元年,應(yīng)舉長安,適值黃巢攻占長安,兵火交作,未能脫走,至中和二年逃往洛陽,次年作《秦婦吟》,一時著名,人稱“秦婦吟秀才”。昭宗乾寧元年登進(jìn)士第,授校書郎。旋以左補(bǔ)闕宣諭兩川,遂留蜀事王建。及建建前蜀稱帝,開國制度,皆莊所定,累官吏部尚書,同平章事。莊在成都,訪得杜甫草堂舊址,乃建屋其上以居。有《浣花集》、《浣花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6—910,有生于847、857、860等說 字端己,謚文靖,后人因稱韋端己、韋文靖。
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
遠(yuǎn)祖韋待價,相武后,四世祖韋應(yīng)物(夏承燾說)。
幼居樊川,僑居下邽(今陜西渭南),后移居虢州與洛北鄉(xiāng)間。
晚年居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遺址,后人又稱“韋浣花”。
孤貧力學(xué),才敏過人。
曾長期流落江南。
應(yīng)試多次,昭宗乾寧元年(894)始中進(jìn)士。
釋褐為校書郎。
三年后,諫議大夫李詢奉詔使蜀,聘為判官隨行。
光化三年(900),除左補(bǔ)闕,曾奏請李賀、賈島、溫庭筠、陸龜蒙等十人追贈進(jìn)士及第或贈官。
天復(fù)元年(901)為西蜀王建掌書記,三年以蜀使朝貢京師。
天祐三年(906)任西蜀安撫副使,勸王建稱帝,以功拜相。
武成三年(910)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
晚年崇佛,家供維摩居士。
生平事跡散見《十國春秋》本傳、《唐詩紀(jì)事》卷六八、《唐才子傳》卷一〇及《北夢瑣言》、《蜀梼杌》等書,詩中亦有自敘。
今人有年譜數(shù)種,以夏承燾《韋莊年譜》為翔實。
韋莊為晚唐五代重要詞人與詩人。
其詞今存50余首,清艷絕倫,被稱為“初日芙蓉春日柳”(周濟(jì)《止庵論詞雜著》),與溫庭筠齊名,史稱溫韋,為花間派之代表詞人。
其詩今存300余首,主要寫詩人流離飄泊之經(jīng)歷與離別思鄉(xiāng)之情緒,對黃巢起義前后之戰(zhàn)亂有較真實之描寫。
其中以《秦婦吟》最為有名,詩人因之被稱為“《秦婦吟》秀才”。
今人顏廷亮、趙以武輯有《秦婦吟研究匯錄》。
韋莊詩風(fēng)清麗飄逸,“體近雅正”(《唐音癸簽》卷八),近體詩尤為后人稱道。
其七律,明胡震亨稱曰“條暢”,清賀裳贊曰“秾麗”。
七絕造詣尤高,于晚唐詩人中僅次于杜牧、李商隱。
但也有人譏韋詩“淺薄”(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二),“義乏閎深”(胡震亨語)。
全唐詩》錄存韋莊詩6卷,《全唐詩外編》補(bǔ)收2首。
韋莊之作品,生前已由其弟韋藹編成《浣花集》,今存者已非原編。
而經(jīng)今人向迪琮校訂之《韋莊集》最為完備。
注本有李誼《韋莊集校注》、聶安福《韋莊集箋注》。
又韋莊于光化三年編成《又玄集》3卷,為今存“唐人選唐詩”之重要選本。
唐詩匯評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今陜西西安)杜陵人。少孤貧力學(xué),才敏過人。黃巢攻陷長安,莊作長詩《秦婦吟》,人稱“秦婦吟秀才”。后浪跡河南、吳越、江西、荊湖等地。乾寧元年(894),登進(jìn)士第,任校書郎。李洵為兩川宣諭和協(xié)使,辟為判官使蜀。還,任左補(bǔ)闕,光化三年,奏請追剛李貨、賈島等進(jìn)士及第。天復(fù)元年,王建辟為掌書記。召為起居舍人,建留之,遂終身仕蜀。王建稱帝,莊歷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官終吏部侍郎、平章事。工詩,詞名尤著。天復(fù)三年,莊弟藹曾編其詩近千首為《浣花集》。今《浣花集》十卷,僅存詩二百馀首。后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六卷。
詞學(xué)圖錄
韋莊(約836-910) 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在成都曾居杜子美草堂故址,故名其集曰《浣花集》。詞與溫庭筠齊名,世稱溫韋。詞存55首,在《花間集》、《尊前集》《金奩集》中,王靜安輯《浣花詞》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莊字端己。見素之后。乾寧中登進(jìn)士第。為判官。擢左補(bǔ)闕。蜀主為西川節(jié)度副使。昭宗命莊宣諭兩川。遂留蜀掌書記。尋擢起居舍人。為安撫副使。蜀主開國。進(jìn)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累官至門下侍郎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武成三年卒。謚文靖。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韋)莊早嘗寇亂,間關(guān)頓躓,攜家來越中,弟妹散居諸郡。江西、湖南,所在曾游。舉目有山河之異,故于流離漂泛,寓目緣情,子期懷舊之辭,王粲傷時之制,或離群軫慮,或反袂興悲,四愁九怨之文,一詠一觴之作,俱能感動人也。
《匯編唐詩十集》
仲言云:韋莊于晚唐中最超,其七絕有類盛唐者,律詩雖不甚雄,亦是可諷。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唐汝詢曰:韋莊于晚唐中最超,律詩雖不甚雄,亦是可諷。
唐音癸簽
韋端己體近雅正,惜出之太易,義乏閎深。
《詩源辨體》
韋莊律詩七言勝于五言……絕句在唐末諸人之上。
才調(diào)集補(bǔ)注
鈍吟云:韋相詩聲調(diào)高亮,不用晚唐人細(xì)碎苦澀工夫,是此書律詩法也。
才調(diào)集補(bǔ)注
韋詩調(diào)響,與晚唐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韻平平說去,遒警動人。
石洲詩話
韋莊在晚唐之末,稍為官樣,雖亦時形淺薄,自是風(fēng)會使然,勝于“咸通十哲”多矣。
北江詩話
韋端己《秦中吟》諸樂府,學(xué)白樂天而未到。《聞再幸梁洋》、《過揚州謁蔣帝廟》諸篇,學(xué)李義山、溫方城而未到。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五七言今體詩鈔》
西昆諸公之?dāng)M玉溪,但學(xué)其隸事耳,殊滯于句下,都成死語,其馀宋初諸賢,亦皆域于許渾、韋莊輩境內(nèi)。
《東目館詩見》
韋莊流麗中感慨頓挫,語關(guān)飛動。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元稹,有排比之能,無溫麗之采。專為律體,時代所尚,章臺清瑟,秀發(fā)遙音;七古開宕,猶存初體。
《詩學(xué)淵源》
(莊)詩典雅綺麗,風(fēng)致嫣然,七絕則王建、李益之亞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3或904—960 【介紹】: 名或作延嗣。五代時廣陵人,字正中。馮令頵子。仕南唐。初入李昪元帥府,授秘書郎。李璟時累官左仆射同平章事。相傳與弟延魯交結(jié)魏岑、陳覺、查文徽,侵損時政,時人謂之五鬼。此說或過,然居相實不稱職。工詩,尤以詞名。璟嘗因曲宴內(nèi)殿,從容謂:“‘吹皺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延巳對曰:“安得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笛寒’,特高妙也?!弊渲u忠肅。有《陽春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03?—960 一作延嗣,字正中。
巳或作己,誤。
廣陵(今江蘇揚州)人。
南唐烈祖時,累遷駕部郎中、元帥府掌書記。
中主保大元年(943)拜諫議大夫、翰林學(xué)士,遷戶部侍郎。
次年,任翰林學(xué)士承旨。
四年,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xué)士。
后以伐閩兵敗,罷為太子少傅,出為昭武軍節(jié)度使。
十年,拜左仆射,同平章事。
建隆元年(960),官終太子太傅,謚忠肅。
生平見馬令及陸游《南唐書》、《十國春秋》本傳。
今人夏承燾有《馮正中年譜》。
延巳有辭學(xué),多伎藝,工詩,尤擅詞,乃五代最著名詞人之一。
王國維評其詞“雖不失五代風(fēng)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fēng)氣,與中后二主詞皆在花間范圍之外”(《人間詞話》)。
今有《陽春集》傳世,其中混有溫庭筠、韋莊、歐陽修、李煜諸人詞。
全唐詩》存詞78首,詩1首,斷句1聯(lián)。
《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詞3首,詩斷句1聯(lián)。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
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人。仕南唐。累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除昭武昭義軍節(jié)度使。周師入。改太子太傅。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謚忠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6—961 【介紹】: 五代南唐國君。初名景通,改名瑤,又改名璟,以避后周廟諱,復(fù)改名景,字伯玉。李昪子。嗣昪為南唐國王,破閩滅楚。后周南征,璟割江北地稱臣,去帝號,稱南唐國主。好詩詞。在位十九年。廟號元宗,世稱南唐中主。與子李煜合有《南唐二主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16—961 初名景通,改名瑤,又改璟,曾避后周諱改景。
字伯玉,徐州(今屬江蘇)人。
南唐烈祖李昪之長子。
早年在廬山讀書,后至江都輔政。
李昪受禪后,歷封吳王、齊王,任諸道兵馬大元帥。
升元七年(943)嗣南唐皇帝位。
保大末,為后周擊敗,失淮南之地,被迫去帝號,稱國主,奉后周正朔。
后卒于南都。
廟號元宗,又稱中主。
兩《五代史》、兩《南唐書》皆有傳,今人夏承燾有《南唐二主年譜》。
李璟多才藝,工為詩詞。
其詞僅存4首,但蘊(yùn)藉含蓄,深沉動人。
與李煜齊名,世稱南唐二主。
后人輯二人詞為《南唐二主詞》。
全唐詩》存詩2首、斷句3聯(lián)。
唐詩匯評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先主李昪長子。保大元年(943)嗣位。中興元年(958)奉表附周,去帝號,稱南唐國主。在位十九年卒,廟號元宗。璟多才藝,好文學(xué),善詩詞。《全唐詩》存詩二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景本名璟。字伯玉。先主昪長子。年十歲官駕部郎中。累進(jìn)諸衛(wèi)將軍。拜司徒平章事知中外諸軍事都統(tǒng)。先主受禪。封吳王。徙封齊王。為諸道兵馬大元帥。先主殂。襲位。改元。保大。十三年。周世宗南侵。遣使請奉正朔。不許。中興元年。周再南侵。表請獻(xiàn)江北郡縣。避周諱更今名。下令去帝號。奉正朔。顯德七年。宋受周禪。遣使如宋賀即位。建隆二年六月殂。年四十六。告哀于宋。請追復(fù)帝號。僭謚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廟號元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978 【介紹】: 五代時南唐國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李璟第六子。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宋太祖建隆二年,立為太子,旋嗣位,奉宋正朔,稱江南國主。常怏怏以國蹙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在位十五年。國亡后被俘至汴京,封違命侯。后為宋太宗鴆殺。煜為人仁孝,頗有慧性,善屬文,工書畫,能音樂,尤以詞名。其詞前期多寫宮廷生活,風(fēng)格綺靡;后期因遭亡國之痛,多故國之思,風(fēng)格為之一變。后人輯其詞與其父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37—978 字重光,初名重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繼位,世稱李后主。
開寶八年(975),國亡,為宋所俘,封違命侯。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被毒死。
有集30卷,已佚。
生平見徐鉉《大宋左千牛衛(wèi)將軍追封英王隴西公墓志銘》、《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南唐書》本傳。
近人夏承燾有《南唐二主年譜》。
善詩文、音樂、繪畫,尤工詞。
抒寫離別之思,家國之痛,情真語摯。
全唐詩》存詩18首。
《全唐詩續(xù)拾》補(bǔ)斷句10。
唐詩匯評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自稱鐘山隱士、蓮峰居士等,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嗣位。開寶八年(975),宋軍陷金陵,煜被俘,次年至汴京,封違命侯,改封隴西公。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被毒死。追封吳王。李煜有多方面文學(xué)藝術(shù)才能,兼擅詩、詞、文。善書,工畫,知音律。其遭罹多故,好為凄苦之詞。有文集三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八首。
詞學(xué)圖錄
李煜(937-978) 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后人將其詞與其父李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煜字重光。初名從嘉。嗣主景第六子。封安定郡公。進(jìn)封鄭王。徙吳王。以尚書令知政事。宋建隆二年。嗣主南遷。立為太子監(jiān)國。嗣主殂。襲位。更今名。開寶七年。宋師南征。八年。金陵陷。肉袒降于軍門。封違命侯。太平興國初改封隴西郡公。三年七月薨。年四十二。贈太師。封吳王。

作品評論

宣和書譜
江南偽后主李煜,字重光。早慧精敏,審音律,善書畫。其作大字,不事筆,卷帛而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復(fù)喜作顫掣勢,人又目其狀為金錯刀。尤喜作行書,落筆瘦硬,而風(fēng)神溢出,然殊乏姿媚,如窮谷道人、酸寒書生,鶉衣而鳶肩,略無富貴之氣。要是當(dāng)我祖宗應(yīng)運之初,揭云漢奎壁,昭回在上,彼竊據(jù)方郡者皆奄奄無氣,不復(fù)英偉,故見于書畫者如此。方煜歸本朝,我藝祖嘗曰:“煜雖有文字,一翰林學(xué)士才耳!”乃知筆力縱或可尚,方之雄才大略之君,亦幾何哉!
石林燕語
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嘗因曲燕,問:“聞卿在國中好作詩”,因使舉其得意者一聯(lián)。煜沉吟久之,誦其詠扇云:“揖讓巧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鄙显唬骸皾M懷之風(fēng),卻有多少?”他日復(fù)燕煜,顧近臣曰;“好一個翰林學(xué)士!”
瀛奎律髓
李后主號能詩,偶承先業(yè),據(jù)有江南,亦僭稱帝,數(shù)十州之主也。集中多有病詩,五言律云:“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闭嫠^衰颯憔悴,豈“大風(fēng)”、“橫汾”之比乎?宜其亡也?;蛑^此乃已至大興之后,即不然矣。七言有云:“衰顏一病難牽復(fù),曉殿君臨頗自羞”,又云:“冷笑秦皇經(jīng)遠(yuǎn)略,靜憐姬滿苦時巡”,蓋君臨之時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0—1078 【介紹】: 宋湖州烏程人,字子野。仁宗天圣八年進(jìn)士。知吳江縣。晏殊知永興軍,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虢州。英宗治平初致仕。工于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多花月艷冶之辭,時稱張三影。有《安陸集》。
全宋詩
張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進(jìn)士(《齊東野語》卷一五)。
官宿州掾(《能改齋漫錄》卷一七),知吳江縣(《中吳紀(jì)聞》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僉判張秘丞赴秀州》)。
晏殊知永興軍,辟為通判(《畫墁錄》)。
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
張先以詞著,與柳永齊名,蘇軾以為“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馀技”。
嘉泰吳興志》謂有文集一百卷,惟樂府行于世。
史籍無傳,其事跡詳見夏承燾《張子野年譜》(載《唐宋詞人年譜》)所考。
 張先詩,以南宋陳思輯《兩宋名賢小集·張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中之《安陸集》,并參?!?a target='_blank'>苕溪漁隱叢話》(簡稱叢話)、《至元嘉禾志》(簡稱嘉禾志)等。
另從《安陸集》、《永樂大典》、《能改齋漫錄》等書中錄詩十九首。
詞學(xué)圖錄
張先(990-1078) 字子野。吳興人。晏殊知永興軍,辟為通判。曾以詞中巧用三"影"字,人稱張三影。有《張子野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030—約1106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神宗熙寧七年,因鄭俠上書請罷新法事,牽連下獄。元豐五年監(jiān)潁昌許田鎮(zhèn)。后退居京城。仕宦偃蹇,不肯一傍貴人之門。文章翰墨,自立規(guī)模。工詞,多感傷之作,婉麗纏綿。有《小山詞》。
全宋詩
晏幾道(一○三○?—一一○六?)(《唐宋詞人年譜·二晏年譜》),字叔原,號小山,江西臨川(今屬江西)人。殊子。仁宗至和中,為太常寺太祝(《文忠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銘》)。曾監(jiān)穎昌許田鎮(zhèn)(《山谷集》卷一六《小山集序》)?;兆诔鐚幩哪辏ㄒ灰弧鹞澹汕瑢庈娡ㄅ修D(zhuǎn)開封府推官(《摛文堂集》卷五《通判乾寧軍晏幾道開封府判官制》)。轉(zhuǎn)管勾使院(《宋會要輯稿》刑法四之八六)。幾道以樂府著稱,有《小山詞》傳世。今錄詩七首。
詞學(xué)圖錄
晏幾道(1040-1112) 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人。晏殊第七子。有《小山詞》。
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晏幾道(約一○三○——約一一○六),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
熙寧中,為鄭俠上書請罷新法事系獄,元豐五年監(jiān)潁昌府許田鎮(zhèn),又曾任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
后退居京師,賜第。
能文章,尤工樂府,著有《小山詞》。
見《摛文堂集》卷五《通判乾寧軍晏幾道開封府判官制》,《碧雞漫志》卷二,夏承燾《二晏年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155—約1221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因?qū)以嚥坏?,一生未仕。往來于鄂、贛、皖、蘇、閩間,出入仕宦家,與詩人詞客交游。死于杭州。工詩詞,擅書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清虛騷雅,對后世影響較大。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xù)書譜》等。
全宋詩
姜夔(一一五五?
~一二二一?
),字堯章,鄱陽(今江西鄱陽)人。
父噩,高宗紹興進(jìn)士,歷新喻丞,知漢陽縣,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
夔孩幼隨父宦,繼居姊家,往來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
孝宗淳熙間客湖南,識閩清蕭德藻。
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攜之同寓湖州。
居與白石洞天為鄰,因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
其卒年約為寧宗嘉定十四年。
夔詩詞均自成一派。
詩格秀美,為楊萬里、范成大等所重;詞尤嫻于音律,好度新腔,繼承周邦彥的詞風(fēng),在當(dāng)時和后世詞人中有較大影響。
晚年自編詩集三卷,已佚。
今存《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詩說》等。
事見夏承燾《姜白石系年》,《宋史翼》卷二八有傳。
 姜夔詩,以汲古閣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詩集》為底本。
校以《四部叢到》影印清乾隆水云漁屋刊本(簡稱四部叢刊本),并酌校清嘉慶石門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簡稱群賢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詞學(xué)圖錄
姜夔(1155-約1221)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詩說》、《白石道人歌曲》。
黃鶴樓志·人物篇
姜夔(約1155—約1221) 南宋詞人、詩人、音樂家。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幼時隨做官的父親流寓于湖北漢陽一帶,后長期寓居湖州、杭州,一生未仕。姜夔在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婉約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淳熙十三年(1186)冬,和友人游覽新建成的南樓(又稱安遠(yuǎn)樓),寫下《翠樓吟?武昌安遠(yuǎn)樓成》這首音調(diào)諧婉、文筆優(yōu)雅、寓意深長的詞作。又有《清波引?冷云迷浦》,回憶了相伴“鸚鵡之草樹,黃鶴之偉觀”而客居漢陽時的情景。
欽定四庫全書·白石道人詩·提要
白石道人詩集》二卷,宋姜夔撰。夔有《絳帖平》,已著錄。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稱夔學(xué)詩于蕭??。而卷首有夔自序二篇。其一篇稱:“三薰三沐,師黃太史氏,居數(shù)年,一語噤不敢吐。始大悟?qū)W即病,不若無所學(xué)者之為得。”其一篇稱:“作詩求與古人合,不如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如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逼鋵W(xué)蓋以精思獨造為宗。故序中又述千巖、誠齋、石湖咸以為與已合,而已不欲與合。其自命亦不凡矣。今觀其詩,運思精密,而風(fēng)格高秀,誠有拔于宋人之外者。傲視諸家,有以也?!?a target='_blank'>宋史·藝文志》載夔《白石叢稿》十卷。陳振孫《書錄解題》載《白石道人集》三卷。今止二卷,殆非完本。考《武陵舊事》載夔詩四首,《咸淳臨安志》載夔詩三首,《研北雜志》亦載夔詩一首,皆此本所無。知在所佚一卷之內(nèi)矣。 夔又有《詩說》一卷,僅二十七則,不能自成卷帙,舊附刻詞集之首。然既有詩集,則附之詞集為不倫,今移附此集之末,俾從其類。觀其所論,亦可以見夔于斯事所得深也。
白石道人詩·原序
詩本無體,三百篇皆天籟自鳴。下逮黃初迄于今人異韞,故所出亦異。或者弗省,遂艷其各有體也。近過梁溪見尤延之先生,問余詩自誰氏。余對以異時泛閱眾作,已而病其駮如也。三薰三沐,師黃太史氏,居數(shù)年,一語噤不敢吐。始大悟?qū)W即病,顧不若無所學(xué)之為得。雖黃詩亦偃然高閣矣。先生因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溫潤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楊廷秀者乎?高古如蕭東夫,俊逸如陸務(wù)觀,是皆自出機(jī)軸,亶有可觀者。又奚以江西為?余曰:誠齋之說政爾,昔聞其歷數(shù)作者,亦無出諸公右,特不肯自屈一指耳。雖然,諸公之作,殆方圓曲直之不相似,則其所許可亦可知矣。余識千巖于瀟湘之上,東來識誠齋、石湖,嘗試論茲事,而諸公咸謂其與我合也。豈見其合者而遺其不合者耶?抑不合乃所以為合耶?抑亦欲俎豆余于作者之間而姑謂其合耶?不然,何其合者眾也。余又自唶曰:余之詩,余之詩耳。窮居而野處,用是陶寫寂寞則可,必欲其步武作者,以釣?zāi)茉娐暎晃┎豢?,亦不敢?!疽弧?作者求與古人合,不若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若求與古人合。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彼惟有見乎詩也。故向也,求與古人合,今也求與古人異,及其無見乎詩已,故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其來如風(fēng),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其蘇子所謂不能不為者乎。余之詩,蓋未能進(jìn)乎此也。未進(jìn)乎此則不當(dāng)自附于作者之列,悉取舊作,秉畀炎火,俟其庶幾于不能不為而后錄之?;蛟徊豢桑镆酝懚?,不以蛻而累,以其有蛻,是以有化。君于詩將化矣,其可以舊作自為累乎。姑存之以俟他日。【二】
全宋文·卷六六一一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堯章,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寓居武康,與白石洞天為鄰,因自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帝。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得免解,試禮部不第。自是不復(fù)求仕,遨游大江南北,與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諸人為友。夔通音律,擅書法,工詩詞。其詩格高秀,詞亦精深華妙,為南宋詞人中之重要作家。著有《白石詩》一卷、詞五卷,又有《絳帖平》、《續(xù)書譜》等。見陳思《白石道人年譜》(《遼海叢書》第三冊),《全宋詞》第三冊第二一七○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2—1298 【介紹】: 宋濟(jì)南人,后徙吳興。字公謹(jǐn),號草窗、蘋洲、弁陽老人、四水潛夫等。理宗時,曾為臨安府幕屬,監(jiān)和劑局、豐儲倉,又為義烏令。宋亡不仕,居杭州,廣交游。工詩詞,善畫。有《草窗詞》、《草窗韻語》、《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癸辛雜識》、《云煙過眼錄》、《浩然齋雅談》等,又選南宋詞人佳作為《絕妙好詞》。
全宋詩
周密(一二三二~一二九八),字公謹(jǐn),號草窗、蘋洲、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四水潛夫等,祖籍濟(jì)南(今屬山東),南渡后居湖州(今屬浙江)。
以蔭監(jiān)建康府都錢庫。
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入浙西安撫司幕(《癸辛雜識》后集),因剔除毗陵民田浮額忤時宰,遂以母病歸。
度宗咸淳初為兩浙運司掾?qū)伲ā?a target='_blank'>清容居士集》卷三三《師友淵源錄》)。
十年(一二七四),監(jiān)豐儲倉(《癸辛雜識》前集、續(xù)集卷上)。
端宗景炎間知義烏縣(清嘉慶《義烏縣志》卷八)。
宋亡家破,居杭州。
元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
生平撰述甚多,有《草窗韻語》一至六稿,卷首有咸淳七年陳存序,系宋亡前作品;另有《蘋洲漁笛譜》、《草窗詞》、《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癸辛雜識》、《浩然齋雅談》、《云煙過眼錄》、《志雅堂雜鈔》、《絕妙好詞》等傳世。
事見《珊瑚木難》卷五《弁陽老人自銘》、近人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周草窗年譜》,《宋史翼》卷三四有傳。
 周密詩,以民國烏程蔣氏密韻樓景刊宋咸淳本《草窗韻語六藁》為底本。
參校吳縣徐氏景印宋本(簡稱徐本)。
另從《武林舊事》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七卷。
詞學(xué)圖錄
周密(1232-1298) 字公瑾,號草窗、蘋洲、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原籍濟(jì)南,后居吳興。能詩詞,善書畫,與吳文英并稱"二窗"。有筆記《武林舊事》、《齊東野語》、《浩然齋雅談》、《癸辛雜識》、《云煙過眼錄》。詩有《草窗韻語》,詞有《草窗詞》、《蘋洲漁笛譜》,并編纂《絕妙好詞》。
元詩紀(jì)事
密字公謹(jǐn),號草窗,濟(jì)南人。流寓吳興,居弁山,自號弁陽嘯翁。淳祐中,為義烏令。

人物簡介

簡介
名直溫,字君玉,別號西莊、霽莊、玉松山叟、紫芝山樵等,法號仁讓院,日本江戶人。
其父為幕臣野村直超。
曾在古賀精里門下就學(xué)。
享和元年(1801),任昌平黌教授。
門下有友野霞舟、川上麟巷、石川柳溪、設(shè)樂翠巖等人。
篁園博學(xué)多識,工詩文,善填詞。
有詩文集《篁園全集》二十卷,其中有詞集《秋蓬笛譜》二卷,共收詞一百六十四首。
數(shù)量之多,即使是在中國詞家中,也不多見。
而且篁園才力過人,從小令《荷葉杯》,到慢詞《鶯啼序》,幾乎諸調(diào)皆備,在中外詞史上亦屬少有。
其詞近半為詠物之作,所詠之物包括四季花卉和日常食物以及鳥蟲之類,范圍之廣,前所未有。
其詞運筆暢達(dá),文辭富贍,亦善使事用典,工麗典雅。
刻畫物象,形神俱肖,或富于生活氣息,趣味盎然,或言志喻理,寄托遙深。
詞風(fēng)差近碧山、夢窗,為江戶時代的填詞名家。
夏承燾先生在《域外詞選》中稱其“詠物之作,細(xì)膩不減史達(dá)祖、吳文英”,“以姜白石、史梅溪刻畫之筆,寫江鄉(xiāng)風(fēng)味,令人有莼鱸之想”。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