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梁善濟(1861年—1941年),字伯強,山西崞縣北社村(今屬定襄縣)人。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梁善濟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后來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畢業(yè)歸國后,任山西贊襄大夫、山西省教育會會長。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與解榮輅等代表300多人上書清廷,要求廢除和英國福公司的合同,收回礦權。還和崔廷獻、劉懋賞等人到北京交涉,最終贖回了礦權。他也因此而成為山西知名的士紳。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清朝設立各省咨議局,梁善濟任山西咨議局議長。同年,閻錫山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歸國,任山西陸軍小學堂教官,旋升任監(jiān)督。閻錫山和梁善濟的學生、山西咨議局秘書邢殿元結拜,后來通過邢殿元的關系獲得了梁善濟的青睞。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太原起義后,山西咨議局于當天召開了緊急會議。在議長梁善濟的主持下,會議討論建立軍政府并推選都督,由于梁善濟反對建立新政府,而遭到張樹幟威脅,梁躲到副議長杜上化背后。閻錫山提出選姚鴻法為都督,但姚拒絕。會議最終選舉了閻錫山任都督,溫壽泉任副都督。梁善濟出任民政部長。民國二年(1913年),當選民元國會眾議院議員。此后和湯化龍等人創(chuàng)立民主黨、進步黨。民國三年(1914年)國會解散后,他任教育次長,次年離職。后來任憲法研究會黨務部長,成為研究系要人。1917年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成立時,研究系曾推梁善濟任議長,但最終未能成功,議長為王揖唐擔任。民國七年(1918年),他任安福國會議員,曾和閻錫山爭奪山西省長之位,但未成功。1941年,梁善濟逝世。
人物簡介
舒鴻貽(1867年—1947年),其名一作鴻儀,字冰茹,一字彬儒。祖籍安徽懷寧,生于安徽安慶。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舒鴻貽生于一個貧寒家庭,父親是位塾師,舒鴻貽在兄弟三人中為長兄。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舒鴻貽中乙未科進士。后任兵部武選司主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舒鴻貽赴西安光緒帝、慈禧太后之行在求官。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以軍機章京記名引見。不久改任刑部郎中。后來,舒鴻貽歷任清朝巡警部員外郎、民政部郎中、東三省銀元總局總辦。光緒三十二年四月(1906年)間,巡警部員外郎舒鴻儀、巡警部委員章蘭蓀到日本考察警政,在東京員警學校考察期間,將課堂筆記積累成為《東瀛員警筆記》。自日本歸國后,光緒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記名以御史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東三省銀元總局總辦舒鴻貽奉東三省總督徐世昌之命創(chuàng)辦奉天電燈廠。宣統(tǒng)二年四月(1910年),舒鴻貽被任命為首任直隸巡警道。宣統(tǒng)三年二月(1911年),直隸巡警道舒鴻貽因受到順直咨議局彈劾而離任,由田文烈署任直隸巡警道。不久轉任直隸通永道。中華民國成立后,舒鴻貽曾任奉天都督府秘書長、北京政府內務部民治司司長、奉天道道尹。民國四年(1915年),舒鴻貽回到安慶。民國7年至9年(1918年至1920年),舒鴻貽任安徽省煙酒印花稅局局長。民國九年(1920年)9月,舒鴻貽倡辦安慶電燈廠。民國十三年(1924年),舒鴻貽集資新建安慶電燈廠廠房,并個人投資創(chuàng)建農(nóng)工銀行、宜園等。舒鴻貽還在宜園的西北面建了一座樓房,以創(chuàng)辦菱湖小學,并在該小學內建義豐織布廠、庭園(供種花種菜用)。農(nóng)工銀行、義豐織布廠倒閉之后,舒鴻貽將宜園交給女婿胡子穆接管。民國十四年(1925年)3月至10月,任安慶道道尹。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初,任安徽省禁煙督辦,任職數(shù)個月后便去職。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舒鴻貽攜家赴四川。當時許世英在重慶任行政院賑濟委員會委員長,乃任命舒鴻貽為賑濟委員會委員。舒鴻貽的老朋友王揖唐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邀請舒鴻貽任職,遭舒鴻貽拒絕。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舒鴻貽回到安慶蓬萊街的舊居繼續(xù)居住。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舒鴻貽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