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黃敬(?~1888),字景寅,淡水關(guān)渡人,人稱關(guān)渡先生。年幼喪父,母親督學(xué)苦讀,道光二十八年(1848),安溪舉人盧春選來淡設(shè)教,乃師事之,學(xué)業(yè)大進。咸豐四年(1854)取中歲貢生,后獲授福建福清縣學(xué)教諭,因母年邁未就,于是設(shè)帳關(guān)渡,以敦行為本,及門多秀士。尤擅易經(jīng),相關(guān)著述甚多,撰有《易經(jīng)義類存編》、《易經(jīng)總論》、《古今占法》等,惜今未見;門人楊克彰亦擅易學(xué),因此得使淡北成為北臺易學(xué)中心之一。 黃敬能詩,但因年代久遠,湮沒無幾,昭和十九年(1940)幸經(jīng)陳鐓厚、李恒剛蒐羅抄錄,得詩百馀首,輯為《觀潮齋詩集》,今抄本仍存于臺灣分館。戰(zhàn)后,陳鐓厚再將抄本稍作整理,并更動作品順序,于1971年發(fā)表在《臺北文獻》直字第十七、十八期上,唯其中部分文字與抄本有異,并出現(xiàn)錯誤。黃氏詩作,其內(nèi)容多寫自然景物之美,謝雪漁謂其詩風(fēng)或輕清流利,或典贍風(fēng)華;而陳鐓厚更將之與鄭用錫、李望洋、陳維英、曹敬齊名,并稱為臺灣北部文學(xué)界五大宿儒〖參見陳鐓厚〈觀潮齋詩集序〉。〗,視之為當(dāng)時北臺文壇之能手。以下所錄諸作乃據(jù)陳鐓厚、李恒剛輯《觀潮齋詩集》,及近人賴子清《臺灣詩醇》、《臺海詩珠》、陳漢光《臺灣詩錄》、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黃美娥撰)
人物簡介
石川戈足(1847~1927),號柳城,以號行。日本愛知縣海部郡佐屋村人。少時負氣節(jié),奔走國事,中年為吏,骯臟不遇。致力書畫,師事中野水竹、吉田稼云,為當(dāng)時日本著名南畫大家;且工詩,人稱「三絕」。臺島版圖易色,宰大穆降。未幾辭官,遠游閩、粵。明治四十一年(1908)二月十九日來臺,四月十九日在臺北俱樂部舉行個人書畫展。翌年二月間再來臺,以畫會友,五月十日轉(zhuǎn)赴大陸旅行。石川僑臺歲馀,自編詩作成《稗海槎程》,附輯和章成《海上唱和集》〖參考(1)謝雪漁《蓬萊角樓詩話》,《風(fēng)月》第37號,昭和10年12月29日。(2)《臺灣大年表》,臺北:臺灣經(jīng)世新報社,1938?!?。(楊永智撰)
人物簡介
沈藍田(1853~1918),字相其,世居基隆玉田街。少而穎異,及長好讀書,惜屢試不售,乃于鄉(xiāng)梓設(shè)帳授徒。光緒十年(1884),法人犯基隆,沈氏投筆從軍,由百夫長累進千夫長,敘軍功五品銜,賞戴藍翎。未幾,和議告成,復(fù)以講學(xué)為業(yè)。后因基隆海防同知梁純夫愛其才,擢為清賦局委員,旋任崇基書院董事,以育才為樂,名重一時〖參考《臺灣日日新報》,「瀛社代表謝雪漁吊詞」,1918年10月23日,第六版。〗。光緒廿年(1894),甲午戰(zhàn)爭事起,沈藍田參與基隆地區(qū)保甲事務(wù),迨馬關(guān)和約簽訂,知事不可為,遂挈眷內(nèi)渡。臺島局勢稍定后,令子嗣沈連浦先行返鄉(xiāng)。明治三十一年(1898)因在閩生活不易,加上思鄉(xiāng)情切,乃由其子沈連浦向日本政府申請護照〖參考《臺灣日日新報》,「游子思鄉(xiāng)」,1898年11月27日,第六版。〗,于明治三十七年(1904))返鄉(xiāng)定居〖據(jù)沈相其〈還鄉(xiāng)有感〉一詩(《臺灣日日新報》,1904年2月20日,第一版)云「九歲歸來百感生」,可知沈氏當(dāng)在1904年初左右返臺。〗。返臺后,假基隆城隍廟左室為私塾,栽培子弟眾多〖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里巷瑣聞」欄,私塾狀況,1908年7月26日,第七版。〗。晚年加入臺北「瀛社」。大正七年(1918)辭世,享年六十六。〖參考《臺灣日日新報》,「編輯剩錄(十月五日)」,1918年10月6日,第六版。〗 沈藍田詩作,大多發(fā)表于《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另有部分詩作散見于《網(wǎng)溪詩集》、《鳥松閣唱和集》、《環(huán)鏡樓唱和集》等合集中。
人物簡介
李種玉(1856~1942),字稼農(nóng)。清臺北三重埔人。光緒十七年(1891)參加臺北府試,取進縣學(xué);二十年(1894)列選為優(yōu)貢生。日本治臺后,于明治廿八年(1895)出任保良局幫辦事務(wù)囑托,明治卅年(1897)總督府佩授紳章,并被推舉為三重埔保良局局長。明治卅三年(1900)入國語學(xué)校擔(dān)任教務(wù)囑托,教授漢文、習(xí)字,提攜學(xué)子甚眾。曾與謝雪漁茂才代表臺灣儒士,赴日本參列湯島圣堂孔子大祭;又與林清敦等創(chuàng)設(shè)「鷺州吟社」。李氏精書善文,臺北寺廟楹聯(lián),有不少出自其手 。以下詩作由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海詩珠》、鷹取田一郎《大雅唱和集》、住江敬義《江瀕軒唱和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輯錄編校。
人物簡介
陳人英(1860~1926),字達,小名益智。清咸豐十年(1860)生于臺南官佃莊(今臺南縣官田鄉(xiāng))。其先祖隨鄭成功來臺,開墾臺南赤山地區(qū),累世均為官佃。陳氏曾入臺南舉人蔡國琳門下,光緒初年補嘉義縣學(xué)弟子員,后為廩生。改隸后,于明治三十一年(1898)授佩紳章,明治三十四年(1901)任?豆辨務(wù)署參事,其后又擔(dān)任鹽水港參事、臺南廳官佃廳參事等職。明治三十八年(1904)為鹽水港制糖會社發(fā)起人,明治四十四年年(1911)被推為官佃莊「斷發(fā)會」會長。陳氏平日熱心地方事務(wù),望重里閭。瀛社詩人謝雪漁曾賦詩〈同學(xué)陳人英上舍〉云:「不群矯矯各青年,勵志蕓窗判后先。筑就官埤資灌溉,君家瘠壤悉腴田。」可見陳人英于地方發(fā)展上之貢獻〖參考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洪波浪、吳新榮主修《臺南縣志?人物志》,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年6月。〗。惜其詩作不多,今僅存二首。(陳曉怡撰)
人物簡介
林摶秋(1860~1938),字翀鵬,號曉?。福建泉州人,幼經(jīng)名師傳授,十四歲即設(shè)帳講學(xué)。光緒十七年(1891)渡臺,寓居臺北。日治后,擔(dān)任保正。設(shè)「種竹書房」于媽祖宮內(nèi),后徙于龍山寺后殿講學(xué)達二十多年。為「瀛社」創(chuàng)社社員,與林湘沅、黃植亭、謝汝銓交誼甚篤。明治四十四年(1911),偕瀛社社友歐陽朝煌內(nèi)渡至福州捐監(jiān)。大正十三年(1924)受聘為「高山文社」名譽講師。昭和十三年(1938)七月卒,年七十有九。〖參考謝汝銓〈瀛社老友林摶秋兄作古悼詞〉:「飄零書劍渡瀛東,文甲寄蹤天后宮。絳帳談經(jīng)廿馀載,諸生弦誦坐春風(fēng)。」,刊于《風(fēng)月報》七十二期,1938年9月15日;黃文虎〈艋舺舊文人回憶錄〉,《臺北文物》一卷二期,1953年4月,頁35至39;《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雜報」欄,調(diào)查義塾,1906年4月13日,第五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雜報」欄,書房認可,1909年5月15日,第五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年5月13日,第四版;《臺灣日日新報》,「摭聞」欄,高山文社吟況,1924年2月13日,第六版。〗今林氏作品輯錄自《鳥松閣唱和集》、《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詩報》等。(林淑慧撰)
人物簡介
王人?。?866~1918),名承烈,號采甫,以號行世。清淡水艋舺(今臺北市萬華)人。光緒十七年(1891)淡水縣生員,游泮后擬赴秋試,適逢乙未割臺之變,未成行。于是絕意仕途,閒居寄情詩酒,并設(shè)塾授課。明治四十二年(1909)春,與林湘沅、謝汝銓、洪以南諸賢,倡設(shè)臺北「瀛社」,為該社中堅社員。生平致力吟詠,直抒胸臆,詩風(fēng)平易流暢,時以詼諧筆調(diào),反映現(xiàn)實生活。鄉(xiāng)里父兄素重其品德,門生幾達千人,臺灣作家王詩瑯亦曾從其學(xué)。王人俊著作雖豐,惜遭兵燹而散失〖參考邱秀堂《鯤海粹編。臺北七君子詩存》,臺北:臺灣史跡研究中心,1980年;廖一瑾(雪蘭)《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唐羽《基隆顏氏家乘》,臺北:基隆顏氏家乘纂修小組,1997年12月。〗。2004年廈門大學(xué)出版《臺灣文獻匯刊》收錄其《雜文詩輯鈔》〖編者按:《雜文詩輯鈔》原題〈臺北艋舺秀才〉,為王采甫輯鈔,楊蓮福整理。以下所收王人俊詩三首系楊蓮福所藏《雜文詩輯鈔》,收錄于《臺灣文獻匯刊》第四輯第十一冊丁,陳支平主編,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乃王人俊輯鈔前人詩文佳作,屬于王氏之作極少。生平詩作大多發(fā)表于《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并收錄于《詠李烈姬詩集》、《劍潭馀光》、《壽星集》、《環(huán)鏡樓唱和集》、《東寧擊缽吟前集》、《網(wǎng)溪詩集》、《臺灣詩錄》、《臺海詩珠》、邱秀堂所輯《鯤海粹編。臺北七君子詩存》,今即據(jù)此輯錄編校。(蔡美端撰)
人物簡介
歐陽朝煌(1869~1934),一名兆璜、珧璜,字蓮槎,福建晉江縣人。苦讀自勵,性耽吟詠,然屢試未售。明治三十七年(1904)渡臺,寓居艋舺,與人合營三吉錫箔廠于土地后街。明治四十一年(1908)曾師事王受福,嗣后為維護漢文化,先后參與「瀛社」(1909)、「高山文社」(1922)活動。明治四十四年(1911),與林摶秋捐監(jiān)福州,官章「歐陽鈞」。大正年間,與洪以南、謝汝銓組織「瀛社」的次級吟會「婆娑會」,復(fù)與人合夥開「南華錫箔廠」。昭和七年(1932)左右歸里,為晉江蚶江小學(xué)義務(wù)教師。昭和九年(1934)卒,年六十七。 其作品主要刊載于《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與《臺灣日日新報》,茲據(jù)以輯錄編校。〖王受福有詩〈贈門徒歐陽朝煌〉:「隔別三年始再來,多情如汝又多才。揚名海外光吾邑,一望扶桑老眼開。」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藝苑」欄,1911年8月9日,第一版;唐羽《基隆顏氏家乘》,臺北:基隆顏氏家乘纂修小組,1997年12月;林正三《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與研究》,九十三年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文學(xué)類研究計畫,2005年4月。〗
人物簡介
林馨蘭(1870~1924),字湘沅,又作湘遠、湘畹,號六四居士,又號壽星。臺南(辜婦媽街)人。少好吟詠,與賴文安、羅秀惠等人同受教于臺南舉人蔡國琳。光緒十三年(1887)取中生員,后于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及二十年甲午(1894)兩度參與秋試,不第。乙未割臺(1895)后,舉家內(nèi)渡祖籍同安。越兩年局勢稍定,始返臺南設(shè)帳授徒。曾先后擔(dān)任《全臺日報》、《臺南新報》記者,明治三十三年(1900)移居臺北,擔(dān)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曾以「勞勞生」筆名于該報撰寫「意園詩話」專欄。林氏在詩壇頗為活躍,明治三十九年(1906)加入「南社」,明治四十二年(1909)與謝汝銓等人共組「瀛社」,大正四年(1915)與張純甫、林述三、駱香林等人創(chuàng)設(shè)「研社」,后改為「星社」。大正六至十一年間(1917~1922)多次參與瀛桃竹聯(lián)吟會、全臺詩社聯(lián)吟會等活動,并曾為「崇文社」詩文評議員。大正七年(1918)任教于臺北市太平公學(xué)校,夜則設(shè)塾育才,多有裁成。大正十三年(1924)逝世。林氏詩工近體,對律齊整,句多感慨。門人蔡敦輝輯其遺詩為《湘沅吟草》,未及梓行,蔡氏遽逝,其稿遂多散佚。〖參考賴子清〈詩社特輯。星社〉,《臺北文物》4卷4期,1956年2月;賴子清〈臺南詩文社〉,《臺南文化》新6期,1980年1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頁287;許學(xué)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頁579;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1999年。〗《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時報》、盧嘉興〈日據(jù)時期為臺灣倡設(shè)詩社的林湘沅〉等仍存其詩作四百馀首,茲據(jù)以輯錄編校。(黃文車撰)
人物簡介
洪以南(1871~1927),名文成,字逸雅,號墨樵、無量癡者。清淡水廳艋舺(今臺北市萬華)人。同治十年(1871)四月生于艋舺土治后街,后徙居淡水。祖父洪騰云,經(jīng)營米郊致富。以南幼穎異,祖喜之,延泉州名孝廉龔顯鶴課讀,授諸經(jīng)子史詩賦。乙未(1895)割臺,避難泉州原籍,翌年應(yīng)試,取進晉江縣秀才。返臺后,于明治卅九年(1906)任臺北縣辦務(wù)署參事,十二月受紳章,曾擔(dān)任艋舺保甲局副局長、臺北廳檢驗役員、臺北協(xié)會臺北支部評議員、臨時臺灣舊慣調(diào)查會囑托、臺北廳參事(1907)、淡水區(qū)長(1914)、街長等職。善詩文,能畫蘭竹,且家饒于資,乃蒐集各地散佚圖籍、碑帖、文物,建達觀樓以貯之,為北臺著名藏書之所。與謝汝銓、林馨蘭等共創(chuàng)瀛社,被推為第一任社長,時與當(dāng)?shù)老喑汀?div id="fwuorfy" class='inline' id='people_69623_0_8_comment'>著有《妙香閣集》,惜今未見〖參考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頁178至179,妙香閣集提要:「《妙香閣集》,世不多見,陳漢光君藏有日歷大正二年活字版排印本一冊,已非全璧,首有謝汝銓序,略云:『逸雅沉酣經(jīng)史,陶鑄百家,雖以浩瀚之才,仍出之千錘百鍊。故淡宕飄忽,騰芬挹秀中,每見離奇精警,搯肺鏤肝之作也』。觀其〈齋廊晚興〉句:『一山橫落月,千樹掩柴關(guān)』、『野梅才破萼,官柳半垂絲』。便知其著力之勤,刻畫之深。」〗,以下作品自《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會雜志》、《臺灣時報》、《鳥松閣唱和集》、《南薰集》、《環(huán)鏡樓唱和集》、《臺灣詩薈》、《東閣倡和集》、《東寧擊缽吟前后集》、《網(wǎng)溪詩集》、《小東山詩存》、《臺灣詩鈔》等輯錄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