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阿濟格

相關(guān)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納喇氏。
天命時為佐領(lǐng)。
天聰間任禮部參政,升承政,三次出使朝鮮。
崇德時,從阿濟格攻下明皮島。
入關(guān)后以老解禮部職。
卒謚敬敏。
席特庫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8 【介紹】: 清滿洲鑲藍旗人,薩克達氏。
后金太宗崇德八年,授參領(lǐng)。
順治初從入關(guān),佐葉臣取太原,從阿濟格入陜西,追擊大順軍至湖廣安陸。
封二等男。
準塔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8 【介紹】: 清滿洲正白旗人,佟佳氏。
扈爾漢四子。
天聰、崇德間,從鰲拜略明錦州,從阿濟格攻明皮島,擢任都統(tǒng)。
順治間從入關(guān),轉(zhuǎn)戰(zhàn)山東、江南、川、陜。
卒謚襄毅,追封一等子。
袞楚克圖英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9 【介紹】: 圖亦作固。
清蒙古正紅旗人,和勒依忒氏。
初為察哈爾宰桑,皇太極天聰間降后金(清),隸蒙古正紅旗,任參政。
崇德間屢從攻明。
入關(guān)后參與攻李自成、張獻忠諸役。
后隨阿濟格攻大同姜鑲,中流矢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9 【介紹】: 明末清初陜西榆林人。
明宣化鎮(zhèn)總兵。
甲申年先降李自成,繼以大同降清,為大同總兵。
順治五年,據(jù)城反清。
次年,為阿濟格所圍,為部將楊振威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0 【介紹】: 明末清初山西曲沃人。
明天啟五年進士,官至大學士。
崇禎十七年,奉命督師御李自成,至保定,降自成。
入清,順治二年錄崇禎舊臣,起授弘文院大學士,與修明史。
以納賄罷。
順治六年,糾眾應降清將領(lǐng)姜鑲反清。
阿濟格討之,迫降,七年被誅。
維基
李建泰(?—1649年),字復余,號括蒼,山西曲沃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五年(1625年)乙丑進士,改庶吉士,崇禎元年(1628年)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國子監(jiān)祭酒,頗著聲望。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擢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入閣,拜東閣大學士。史稱“風骨峭拔”、“性情慷慨”。李的家鄉(xiāng)遭到李自成破壞,故有平定李自成之心。不久,平陽失陷,思宗臨朝嘆曰:「朕非亡國之君,事事皆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見于地下!朕愿督師親決一戰(zhàn),身死沙場無所恨,但死不瞑目耳!」此時,建泰以家鄉(xiāng)被李自成所破,銳意一雪前恥為由領(lǐng)兵。思宗賜與建泰兵部尚書一職及尚方劍,便宜從事。行軍數(shù)里后,士兵見所乘肩輿忽折斷,均認為不祥之兆。朔后,建泰得悉山西峰火遍野,故意放慢行軍速度,每日只行三十里,到涿州時,約有士兵三千人逃脫。行進至河間府東光縣,因軍紀不整,東光縣閉城拒守,建泰停留攻城三日,破城;至順德府廣宗縣,當?shù)厥考澩瑯娱]城不納,建泰停留三日攻破,殺當?shù)剜l(xiāng)紳王佐、知縣張宏基。二月,形勢急轉(zhuǎn)直下,李建泰派人上奏說:「賊勢大,不可敵矣。愿奉皇太子南去?!怪帘6〞r,李自成軍逼近,明軍不敢前進,李建泰已病,中軍郭中杰有見及此,向李自成投降。保定隨即陷落,知府何復、鄉(xiāng)官張羅彥等被殺。建泰自刎不成,被李自成之將劉芳亮所捕。清兵入關(guān)后,李被召為內(nèi)院大學士(內(nèi)閣大學士之前身),不久后罷官。順治六年(1649年)姜鑲于大同起事,建泰響應。卻兵敗而歸。李對其五十妾言:「吾今必死,汝輩有一人肯從吾死者乎?」隨后,李被擒殺。
錫圖庫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1 【介紹】: 清滿洲正白旗人,烏扎拉氏。
嗣兄福蘭職為佐領(lǐng)。
崇德間官本旗副都統(tǒng),從攻寧遠,又從阿巴泰深入山東,至兗州等地。
順治間從攻李自成、張獻忠。
坐與阿濟格謀亂,誅死
景固勒岱 朝代: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4 【介紹】: 清滿洲正白旗人,扎庫塔氏。
從清太祖為牛錄額真,屢從攻戰(zhàn),擢甲喇額真。
太宗時,征東海瓦爾喀部,從阿濟格陷明皮島。
順治初封二等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8—1646 【介紹】: 明江西宜春人,字季通,號臨侯。天啟五年進士。授行人,崇禎初擢御史,以監(jiān)會試舞弊被謫。后累官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江西、湖廣、應天、安慶軍務,駐九江。南明弘光時,登左良玉船,勸勿東下。良玉死,子左夢庚降清,執(zhí)之北去,不屈被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通,宜春人。天啟乙丑進士,除行人選授廣東道御史累官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總督九江軍務有六柳堂遺集
維基
袁繼咸(1593年—1646年),字季通,號臨侯,又號袁山,江西宜春袁州寨下鄉(xiāng)橫塘村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天啟乙丑進士。
崇禎末,累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駐江西九江。
弘光時,因拒絕降清,押送至北京處決。
與文文山、謝疊山并稱“江右三山”。
袁繼咸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授行人,奉使致祭慶藩壽陽王。
崇禎三年(1630年)拜御史,甫兩月,貶南京行人司司副,遷禮部主事。
六年,典試廣東,七年(1634年)提學山西,曾遭巡按張孫振誣陷,被捕入獄。
薛宗周、曹良直等多方營救始出獄。
復原官,分守武昌,改淮揚道。
與中官楊顯名不和,坐免官。
張獻忠寇湖廣,督師楊嗣昌檄為監(jiān)軍。
累升僉都御史、撫治鄖陽。
十四年二月,襄陽陷落,被逮入獄,論戍邊。
崇禎十五年(1642年),以薦起總理河北屯田。
改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駐九江,總督江西、湖廣、安慶、應天(南京)等處軍務,以節(jié)制左良玉軍。
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之子左夢庚要脅袁繼咸隨軍,不久后左夢庚投降清英親王阿濟格,而阿濟格亦勸袁繼咸降清,但袁繼咸嚴正拒絕,八月押至北京,丙戌(1646年)六月二十六日被處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0—1639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建斗,號九臺。善射,有將略。天啟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崇禎初,累遷右參政兼副使,又進按察使,嚴于治軍,屢次擊退進入畿輔之農(nóng)民軍。七年,以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與陳奇瑜連破漢南一帶的農(nóng)民軍。八年,受命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尋加督山西、陜西軍務,賜尚方劍,與總督洪承疇合力圍攻中原農(nóng)民軍。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關(guān)。象升奉詔入衛(wèi),而清兵已去。十一年,清兵再入關(guān),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實不滿二萬,又受楊嗣昌、高起潛掣肘,孤軍苦戰(zhàn),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橋兵敗陣亡。南明弘光謚忠烈,清謚忠肅。有《忠肅集》。
詞學圖錄
盧象升(1600-1638) 字建斗。常州宣興人。兵敗歿于陣中。南明弘光時追謚忠烈。清乾隆時謚忠肅。詩詞慷慨蒼涼。有《盧忠肅集》,詞在集中。
維基
盧象升(1600年—1639年—Lu盧象升),字建斗,號九臺,直隸宜興張渚茗嶺(今江蘇)人,祖籍江南東道鄞縣(今浙江寧波),明末政治人物、軍事將領(lǐng),天啟進士,練“天雄軍”,圍剿農(nóng)民軍有方,官至宣大總督,在對清戰(zhàn)爭中戰(zhàn)歿。
南明謚忠烈,清乾隆時謚忠肅。
象升幼時潛心讀書,好騎射,雖是文人,皮膚白晰,身材削瘦,但力氣很大,天賦異稟。
年輕時便與東林黨人相善。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歲進入國子監(jiān)“補博士弟子員”,天啟元年(1621年)中式應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捷進士,授戶部主事。
象升能與部下共甘苦,善于馭下,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載其“居官勤勞倍下吏,夜刻燭,雞鳴盥櫛,得一機要,披衣起,立行之。
”崇禎改元,任直隸大名府知府。
崇禎二年(1629年)滿州皇太極繞過關(guān)錦防線,沿喜峰口入襲京畿,盧象升募了一萬士兵勤皇,還沒打仗,滿人就退兵了。
崇禎三年,提任參政,負責練兵,于大名府一帶(古名天雄)以親友、同鄉(xiāng)的關(guān)系網(wǎng)招募軍隊,號稱“天雄軍”。
崇禎四年(1631年)因治績優(yōu)良升任按察使。
崇禎六年(1633年)象升率所練“天雄軍”,鎮(zhèn)壓由山西入河北之民變。
后任五省總督,管江北、河南、湖廣、四川、山東剿匪事,與將領(lǐng)祖寬、左良玉擊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部。
象升軍到汝陽時,軍中斷糧三日,象升以身隨之斷糧,軍無怨言,無人逃亡。
汝陽之戰(zhàn),盧象升自城西攻,高迎祥幾十萬大軍崩潰。
高迎祥聚合部眾二十萬之眾,繼續(xù)逃亡,在確山再敗于盧象升。
自崇禎八年五月至十一月,象升以率絕對劣勢兵力,先后十余戰(zhàn)皆勝,斬殺民軍三萬余人,徹底扭轉(zhuǎn)了戰(zhàn)略局勢。
崇禎九年正月,高迎祥會合張獻忠,三十萬之眾攻擊南京,不利,退攻滁州。
盧象升率軍趕到,以兩萬之眾再次擊敗高迎祥,并以各將領(lǐng)圍堵,高迎祥人馬散盡,退入湖廣鄖陽。
盧象升手下祖寬所部以不熟山勢為由,拒絕入山作戰(zhàn),象升無計可施。
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建國,國號為「大清」,六月,阿濟格率清軍攻入喜峰口,縱意搶掠而去。
象升調(diào)任宣大總督,率師進駐京畿,嚴明軍紀,操練兵馬,清軍不敢進犯。
崇禎十一年(1638年)冬,清軍三路大舉南侵,北京戒嚴,崇禎帝和戰(zhàn)不定,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主張議和;但盧象升主張堅決抵抗,遂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zhàn)于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
然楊嗣昌手握兵權(quán),事事掣肘,切斷象升糧餉,屢屢調(diào)走象升部生力軍,致使號稱“總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區(qū)區(qū)五千老弱殘卒。
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盧象升移兵鉅鹿(今屬河北)賈莊,已斷糧七日,全憑百姓自愿捐糧摻雜冰雪為食,然無一人叛。
宦官高起潛統(tǒng)兵數(shù)萬在雞澤,距離賈莊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楊廷麟去求援,高起潛置之不理。
盧象升知事不免,軍中大哭,誓與清軍決一死戰(zhàn)。
隨拔寨而出,于蒿水橋決戰(zhàn)清軍。
史載“……騎數(shù)萬環(huán)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戰(zhàn),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
奮身斗,后騎皆進,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