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798—1874 【介紹】: 清山東黃縣人,字筠堂。道光六年進士。咸豐十年,為京城團防大臣,坐天安門上阻外軍不令入。十一年,晉武英殿大學士。穆宗即位,偕周祖培、沈兆霖等合疏請慈禧聽政。卒謚文端。
賈楨(1798年—1874年),字筠堂,山東登州黃縣人,晚清官員。賈允升長子。道光六年榜眼,授翰林院編修。道光十六年,入直上書房,授皇六子奕?讀。歷任侍講學士、內(nèi)閣學士、左都御史、禮部、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咸豐年間,兩拜體仁閣、武英殿大學士。咸豐十年,英法聯(lián)軍犯京師,帝命賈楨留守,日危坐天安門,阻外軍不令入。翌年,咸豐駕崩,授命顧命八大臣輔導新君,東太后與西太后發(fā)動祺祥之變,賈楨與周祖培、沈兆霖、趙光上疏,請東西太后一起垂簾聽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卒,贈太保,謚文端。
人物簡介
【生卒】:?—1862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尺生,號朗亭。道光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咸豐間,累擢戶部尚書。同治元年,署陜甘總督,率兵鎮(zhèn)壓撒回。還軍途中,猝遇山洪漲發(fā),淹死。謚文忠。工詩文,善篆隸,尤精刻印。有《沈文忠公集》。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沈兆霖,字尺生,號朗亭,錢塘人。道光丙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戶部尚書,署陜甘總督。謚文忠。有《沈文忠公集》。維基
沈兆霖(1801年—1862年),字尺生,號朗亭,又號子莍,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晚清官員。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咸豐年間,歷任內(nèi)閣學士、吏部侍郎、左都御史、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并支持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和奕?的祺祥之變,消滅肅順的顧命八大臣集團。同治元年(1862年),署陜甘總督,用兵西寧回部;七月,班師途中,路經(jīng)平番縣時下起冰雹,山洪暴發(fā),與隨行的兵士37人皆歿,贈太子太保,謚文忠。沈博通經(jīng)史,工詩古文,旁及篆、隸,刻印、弈棋。有《沈文忠公集》、《廣印人傳》存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六【生卒】:?—1864 【介紹】: 清仁宗第五子。嘉慶間封惠郡王,道光間進親王。咸豐間曾為奉命大將軍,與僧格林沁防御太平軍,留京師。同治初,受命在弘德殿督責穆宗讀書。卒謚端。
惠端親王綿愉,仁宗第五子。有《愛日齋集》。
人物簡介
宗室煜綸(1805年9月14日—1862年5月28日),嘉慶十年七月二十二日卯時-同治元年五月初一日酉時),字星東,又字子常。清朝遠支宗室正紅旗第二族載字輩。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式丁酉科宗室鄉(xiāng)試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甲辰科宗室會試第一名,殿試位列第三甲第二十六名同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升翰林院侍講。二十七年(1847年)五月,因考試翰詹各員考列三等,降為編修。二十八年(1848年),升侍講。七月,以侍講兼充幫辦院事,后改辦理院事。庶常館提調(diào)官。四月,轉翰林院侍讀。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以右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三十年(1850年)七月,調(diào)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考試翰詹各員考列二等,獲賞大卷?袍料一疋。四年(1854年)三月,升翰林院侍講學士。十二月,轉翰林院侍讀學士,充文淵閣直閣事。五年(1855年)五月十四日,擢太仆寺卿。停辦理院事、庶常館提調(diào)官。九年(1859年)五月二十日,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派充己未科四川鄉(xiāng)試正考官。九月二十二日,授盛京兵部侍郎。十年(1860年)三月,奏報驛站馬乾車價銀兩前經(jīng)被劫現(xiàn)無著落情形。獲派會同倭仁、景霖審辦盛京刑部司員得贓賣放盜賊一案。四月,與倭仁共同奏報陵寢各處工程完竣、獲派驗收,并查明年終具奏未結各案、漏敘兩案情形。十二月,奏報審明已革驍騎校被參各款并承審司員分別定擬緣由。十一年(1861年),以盛京兵部侍郎管理移居盛京宗室事務。五月,奏報審明盜案。六月,調(diào)查奏報驛站接遞文報遲誤情形。七月,奏報覆審交辦盜案。十二月,與盛京將軍、副都統(tǒng)、各部侍郎聯(lián)名奏謝天恩兵部遞到同治帝登極頒示天下恩詔事。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二日,開缺去職。五月初一日卒,年五十八歲。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866 【介紹】: 清山東濱州人,字繼園。杜受田子。道光二十四年進士。初供職翰林院,屢擢至工部左侍郎,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咸豐十年附和肅順等人,為咸豐帝臨終前同受顧命八大臣之一。同治帝繼位后抗言垂簾聽政甚力,祺祥政變后革職。
杜翰(1806年—1866年),字鴻舉,號繼園,山東濱縣(今濱城區(qū))人,晚清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帝師杜受田長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登甲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咸豐三年(1853年)咸豐帝念其父劬勞,擢杜翰為工部侍郎,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辦理京城巡防事宜,甚受倚重。咸豐十年(1860年)隨咸豐帝逃熱河。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病重,遺命杜翰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反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年,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先到達北京,發(fā)動祺祥之變,罷免八大臣職務,賜死載垣、端華,斬殺肅順。杜翰反對垂簾最積極,惟因杜受田子免死革職,流放新疆,后被赦免,從此閉門不出。同治五年(1866年)卒。
人物簡介
韓錦云(1806年—1874年),譜名義準,字紫東,廣東省瓊州府文昌縣(今海南省錦山鎮(zhèn))人。韓錦云12歲能文,20歲就讀瓊臺書院,先生贊為“國器”。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舉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登進士第,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以部屬用,簽分刑部。咸豐元年(1851年),補戶部奉天司主事。此后歷任云南司員外郎、江蘇司郎中、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戶部給事中、兵部掌印給事中、京畿道監(jiān)察御史、刑科給事中、四川鹽茶道、四川按察使加鹽運使、云南糧儲道等職。同治五年(1866年)任四川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年)兼理按察使,同治九年(1870年)受清穆宗賞賜二品頂戴花翎,十年兼署鹽法道,總攬四川行政、民政、財政和監(jiān)察大權。
人物簡介
【生卒】:1807—1891 【介紹】: 清滿洲鑲白旗人,索綽絡氏,字佩蘅。道光十八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咸豐時至總管內(nèi)務府大臣、署理戶部三庫事務。同治初入軍機,并充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光緒初,至武英殿大學士。執(zhí)政多年,通達政體。光緒十年,與恭親王等同罷軍機。卒謚文靖。有《佩蘅詩草》。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二
寶鋆,字佩蘅,滿洲旗人。道光戊戌進士,授禮部主事,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少保。贈太保,謚文靖。有《奉使三音諾彥紀程草》、《塞上吟》、《典試浙江紀程草》、《還轅紀游草》。維基
寶鋆(1807年—1891年),字銳卿,號佩蘅,晚號群玉、山樵,索綽絡氏,滿洲鑲白旗人。晚清大臣,武英殿大學士,進士出身。寶鋆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進士。咸豐時曾任內(nèi)閣學士、禮部右侍郎、總管內(nèi)務府大臣。同治時,任軍機大臣,并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體仁閣大學士。與恭親王、文祥等自同治初年掌管樞務,是洋務運動時中央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光緒年間,為武英殿大學士,死后,謚“文靖”。著有《佩蘅詩鈔》12卷、《同治朝籌辦夷務始末》。早年參與編纂《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又任《清文宗顯皇帝實錄》總裁官之一,以及《清穆宗毅皇帝實錄》監(jiān)修總裁官。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會試主考官。
人物簡介
【生卒】:1810—1865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祖庚,號藥房。翁同龢兄。道光二十年進士。授編修。咸豐間佐江北大營軍事。官至安徽巡撫。以對捻軍作戰(zhàn)失利罷官,戍新疆。留甘肅軍營辦事。在營病卒。謚文勤。有《巽軒雜記》、《巽齋自訂年譜》(翁同龢補)。維基
翁同書(1810年7月10日—1865年12月14日),字祖庚,號藥房,江蘇常熟人,晚清大臣。同治帝師翁心存長子,光緒太傅翁同龢長兄。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貴州學政。咸豐初年,太平軍事起,被派往江南大營襄辦軍務,輔佐琦善、托明阿、德興阿,曾是兩江總督曾國藩的部下。咸豐八年(1858年)任安徽巡撫,駐定遠城。誤撫江北綠林苗沛霖,坐視苗沛霖亂殺平民。苗暗與陳玉成勾結,翁同書又被太平軍包圍,七月,退守定遠,“待援不至,待餉不來”,九年六月文武官紳殉難甚眾,同書棄城逃跑。壽州邑紳孫家泰、徐立壯奏苗沛霖跋扈,苗沛霖大怒,咸豐十一年(1861年)五月,苗沛霖發(fā)兵攻壽州,清廷飭令同書配合袁甲三共同查辦苗沛霖,反復無常的苗沛霖又暗中與欽差大臣勝保勾搭,被困壽州的翁同書只好以“通捻”為由,將徐立壯處死,囚禁孫家泰,卻沒能減緩苗沛霖的攻勢。苗沛霖破城后,又殺孫家泰全家。不久,苗沛霖再次投清。1861年翁同書被召至燕京。同治元年正月初十(1862年2月),曾國藩上《參翁同書片》,帝以為“貽誤取巧,茍且偷生”,議政王大臣擬斬監(jiān)候(即死緩)。《清史稿》載:「……同治元年正月,丙午(日),前安徽巡撫翁同書以失壽州、定遠,褫職逮問,尋論斬。」后因翁心存病故,朝廷體恤翁氏,改謫新疆。同治三年(1864年),赴陜西圍剿回變,得賞四品銜,同治四年(1865年)12月14日因患痢疾病逝,謚文勤。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生卒】:1812—1879 【介紹】: 清甘肅皋蘭人,字柳堂。道光三十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同治時官御史,上疏請殺誣民為逆、冤殺多人之烏魯木齊提督成祿,語過激切,罷官。光緒初,起為吏部主事。在薊州寺中草遺疏,請為穆宗立嗣,仰藥自殺以尸諫。
吳可讀,字柳堂,號冶樵,皋蘭人。道光庚戌進士,官御史,降吏部主事。以五品例賜恤。有《攜雪堂集》。
人物簡介
釋無來,字恒志,姓譚氏,衡山人也。父安祥,母陳氏。來性純孝,得父母歡。雖在童年,而好善之心過于成人。往往誘勸鄉(xiāng)里小兒毋作惡劇。及居喪,哀毀斷食。以家貧,耕牧自給,力作逾眾。祁寒溽暑無少怠,而不索值,與則受之,忘則置之。人或侮辱,處之怡然。誑之亦即信,若不知世間有人我愛憎事。見人一德一善,稱道不衰。聞訾人過,或走,或不語,如犯尊長然,從不矢口道人惡。鄰里有斗者,見其至,輒釋然曰:“休休,毋使譚善人知。”每于中途為人負物,負至則行,不取一錢,人咸異之。又嘗為僧寺傭,耕種三載,晝事田作,夜則禮佛達旦。身無長物,惟一衣一裳。浣時蹲樹下俟以睎,一日裁舊被布為褲,僧疑其竊,遍以語人。其徒知者不平,勸之他往。來曰:“止,汝不合言師之過。吾作衣時,未及白,致師疑而得謗人之名,皆吾過也。”語畢泣下,其僧及眾人聞之皆感嘆,里人至今傳其事。時法空成中興衡陽羅漢寺,衲子多歸之,來往見,成驚為再來人,親為剃染,從培元寺無漏律師受具。聞彬州法云耀,本分接人,往請益,秘不說,因長跪痛哭,言詞哀懇。耀憫之,謂曰:“無上妙道,非積劫勤苦不能得,汝且澄神寂照,收其放心,再為爾說。”來聞如獲至寶,日夕研究,目不交睫者數(shù)年,忽于定中聞破竹聲有省。嘆曰:“覓心尚不可得,寧有收放心乎?”久之,與其弟恒忍遍參江浙名宿,皆蒙印可。旋于海上病瘧甚厲,日夕寒熱,飲食不進,猶禪誦自若。有南岳僧同病,呻吟不已。來憐之,自四明負之歸。沿途乞食,每行,運衣具置前店,復還負病僧,如此者日往返數(shù)十次,行不過十馀里,年馀始抵衡。來亦病劇,養(yǎng)病祝圣寺,專業(yè)禪定,坐數(shù)日如彈指頃。適惟一自懷安圓明寺歸,頗得文靜老人心法。見來耽味禪悅,恐未能宏法利生,因謂之曰:“佛法廣大如太虛,洪納若巨海,須博識多聞,徹浚法源,豈枯坐能了?昔有比丘,自過去迦葉佛時入定,至梁普通時出定,尚未了證,況子也耶?”始留心宗教,福嚴自成,演教外別傳之旨。一日誘之論義,奉衣缽示曰:“此是大庚嶺頭提不起的。”來曰:“既提不起,如何在汝手中。”成曰:“若不在我手中,又烏知提不起。”來于言下大悟。自是機鋒神捷,如迅雷掣電,不可觸犯。然韜晦不炫,前后掩關羅漢寺六載。室置一龕,依之行道,欲睡以首觸柱,因失明而慧光灼灼,不疲津梁。衡陽紫云、衡山萬壽并立禪關,延來主講,多所策發(fā)。距紫云三十里有歧山,壁立萬仞,俯瞰湘衡,上有仁瑞寺,為清初懶放禪師開辟。放固明末進士,不屈為僧,與定南王孔有德有舊,王高其節(jié),檄于此建招提,終其隱。寺田千馀畝,土豪覬覦之。咸豐間,粵寇起,托充軍饟,遂占其業(yè),寺以頹廢,紫云定禪師傷之,葺茆守其基。有默庵法師闡化經(jīng)此,喜其幽夐,人跡罕至,迎來居之,學者裹糧相從,不一年清風遠灑,云奔水赴,乃伐木開林,依巖結宇,鑿石而飲,耕云而飯。來說法其中,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惟法幢復樹,波旬震懾,流言四散。來屹立不動,一以慈心向之。山故多虎,樵牧寡近,自是遠伏。鄉(xiāng)人相率入山,伐木聲丁丁不絕,院僧憂之,約眾互巡。一日獲斧樹者數(shù)人,將要山鄰諭之,來悉縱歸。僧聚皆曰:“村野非慈心能化,不禁寧保異日之不至乎?”已復有數(shù)十人大肆樵采,縛巡山僧于樹,負薪以行,突一虎咆哮而出,響應山谷,眾驚仆若死,乃不敢復至。鄉(xiāng)人語曰:“歧山寺,虎巡山。歧山僧,常閉關。”山富蘭蕙,有僧采之,來見呵曰:“汝為釋子,不以戒定薰心,而以草木供玩好,從我何為?轉眼異世能無懼乎?”聞者泣下。嘗剝棗,紅顆滿地,百馀人無私啖一枚者,其嚴肅如此。一日,沙彌以大蛇搏樹上雛鳥,眾隨來往觀,撣以長竿,蛇怒目而視,來急止其竿,叱曰:“汝由嗔,受惡形,猶不知悔,而以強凌弱,抑知更有強于汝能弱汝者乎?”蛇即下來,為說法,蛇引頸似聽法狀,久之乃去。眾驚問故,來曰:“吾聞至人無心,入禽鳥不亂其群,近虎狼能馴其威,吾無他,彼時不見有蛇,不見有鳥,亦不見吾不見之處。”湘陰易太史堂俊贈之詩云“聽講蛇無毒,巡山虎有威”,蓋紀實也。時法侶云從,日食千指,而資生艱難,或饘鬻不繼,乃分衛(wèi)乞食。仆仆風雪中,常顛蹶,足破血流,猶裹扶前導,自忘其疲。卒能隨機誘勸,皆獲法喜,所至香花盈路,眾賴以贍。同治甲戌,穆宗哀詔至衡,來哭之痛,或問之曰:“世外人非有君臣之誼,何傷感如是。”來曰:“洪逆倡亂十馀年,生民涂炭,自大行皇帝登極,化紅巾為赤子,吾輩得優(yōu)游林下。一旦天崩地坼,山川草木莫不雨血,況有情者乎?”是時已有順寂意,以殿宇未成為念,厥后嘗遍求繼者,且告眾曰:“三眾火宅,早求出離,勿使此生空無所得,吾不惜他日死于道路,但恨般若智燈無人績焰,吾身如秋葉枯藤,不久住也。”眾大驚曰:“師豈不垂憐眾生,而獨得解脫耶?”來曰:“吾視菩提涅般如夢幻,豈厭生死,諸佛圣人為調(diào)伏眾生,示現(xiàn)滅度,法皆如是,吾當乘愿再來,汝且無留戀。”光緒元年正月,乃謂首座鐙曰:“暫以大法累師,吾有前因在朗州,當往了之。”眾堅留不可,臨行遍禮佛像,若永訣者。八月由長沙抵朗,禮者盈門。頃之病痢,醫(yī)來不嘗藥,曰:“眾生病,吾亦病,眾生無病,吾無病。”語畢吉祥而逝。時元年乙亥九月十六日也,壽六十有三,臘二十有七。寂后七日入龕,顏色不變,異香滿室。有一初受優(yōu)婆夷戒者疑曰:“既得道,胡病死?”偶步庭際,見來現(xiàn)金色身于空中,俄頃而隱,乃大慟,詣龕前懺禮。朗人神之,欲留龕。眾以遺命當歸,不許。乃奉龕歸衡陽,經(jīng)過寺院,前一夕,皆夢來至。還山之日,林壑昏昧,猿鳥悲鳴。弟子得心法者二十馀人,得度皈戒者又數(shù)十人,合詞同念,為起塔于岐山懶放塔下。葬后十有七年,釋敬安述其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