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溥侗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
張仁黼,字劭予,固始人。光緒丙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吏部侍郎。
維基
張仁黼(1837年—1908年),原名張世恩,字劭予,河南省光州固始縣人。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改庶吉士。
光緒三年(1877年)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光緒十年,改上書房行走、授溥倫溥侗讀、光緒十一年,提督湖北學政。
光緒十五年,載濟讀、文淵閣校理。
光緒十八年,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
光緒十九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左中允、司經(jīng)局洗馬,后任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
光緒二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讀。
光緒二十二年,改鴻臚寺卿。
次年,任四川正考官。
光緒二十四年,任奉天府府丞光緒二十七年,任順天府府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署兵部右侍郎。
次年任考試提督衙門筆帖式、驗看月官、朝審大臣。
光緒二十九年,任磨勘試卷大臣、閱卷大臣、讀卷大臣、江西正考官。
光緒三十年,任揀選官、從耕大臣。
次年,任搜檢大臣、覆檢朝審大臣、兵部右侍郎、學部左侍郎。
光緒三十二年,任工部右侍郎、法部右侍郎。
光緒三十三年,任大理院卿、吏部右侍郎、漢經(jīng)筵講官。
有子張瑋,宣統(tǒng)三年賜進士。
高釗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高釗中,字勉之,河南項城縣人,進士出身。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改庶吉士。
光緒三年,任翰林院編修。
光緒八年,提督湖北學政。
光緒十三年,任上書房行走。
光緒十五年,任授溥侗讀。
次年,任提督云南學政。
光緒二十年,任翰林院侍讀。

人物簡介

維基
沈衛(wèi)(1862年—1945年),字友霍,號淇泉,晚號兼巢老人,亦署名紅豆館主,浙江嘉興人,晚清政治家、書法家。
光緒二十年(1894年),沈衛(wèi)考中甲午恩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沈衛(wèi)歷任甘肅主考、陜西學政。
晚年寓居上海。

人物簡介

維基
章華(1872年—1930年),字縵仙,湖南省長沙府長沙縣人,進士出身。
1893年考上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98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
官至郵傳部主事。
經(jīng)常參與北京的詞社,例如:王式通、夏孫桐、趙椿年等人的「聊園詞社」以及王鵬運、鄭文焯、張仲炘、左紹佐、夏孫桐等人的「咫村詞社」。
會彈古琴,曾教楊宗稷彈琴。
與黃勉之、王樹楠、楊宗稷等人常聚在一起彈琴、聽琴。
曾和楊宗稷、羅惇曧、溥侗等人合編《禮議》。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張伯駒(1898-1982) 字家騏,號叢碧、春游主人、好好先生。
河南項城人,張錦芳子,過繼伯父張鎮(zhèn)芳。
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稱“民國四大公子”。
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
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有《張伯駒詞集》、《叢碧詞話》、《紅毹記夢》等,與黃君坦合著《清詞選》。
人物簡介
張伯駒(1898-1982),字家騏,號叢碧,北洋軍閥元老張鎮(zhèn)芳之子,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表弟。
書畫家,收藏家,對戲曲,詩詞各方面都有登峰造極的水平,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合稱民國四公子。
一生致力收藏古董文物,為了不讓國寶流落國外,不惜傾盡家財,變買房產(chǎn),甚至夫人的首飾,從文物商販手上購回不少稀世國寶字畫,包括被尊為中華第一帖的晉陸機(平復帖),國寶中之國寶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圖),是傳世最早的卷輻畫,還有宋黃庭堅(諸上座帖),趙佶(雪江歸棹圖卷),李白(上陽臺帖)。
他購古文物絕不是待價而沽,他認為金錢有價,國寶無雙,絕不能落入洋人外邦手中。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愿當官。
解放后,他先后將平生購下的珍貴文物捐獻給回國家收藏。
可惜的是這位傾囊捐獻的張伯駒,也難逃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被打成了當然的牛鬼蛇神,發(fā)配到農(nóng)村去勞動改造。
遺憾的是他最終沒有得到國家相應的回報,1982年2月,張伯駒患病進了北大醫(yī)院,被院方認為不夠級數(shù),拒絕為他更換到較舒適寬敞的病房療養(yǎng)。
這位千金散盡為國藏國寶的大收藏家鑒賞家終于離開人世。
據(jù)說張伯駒死后,有人跑到醫(yī)院門口叫罵:“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他是國寶!
你們說他不夠級別住高干病房?
呸,我告訴你們,他一個人捐獻給國家的東西,足夠買下你們這座醫(yī)院。
”近代著名學者,紅學家周汝昌對張伯駒的詞推崇備至,在叢碧詞寫跋說道:如以詞人之詞而論,則中國詞史當以李后主為首,而以先生殿后,把他與李后主相提并論,可見將他詞放在何等崇高地位。
其序云:欲識先生之詞,宜先識先生其人,詞如其人,信而可徵。
我重先生,并不因為他是盛名的貴公子,富饒的收藏家。
一見之下,即覺其與世俗不同,無俗容,無俗禮,訥訥如不能言,一切皆出以自然真率。
其人重情,以藝術為性命。
伉爽而無粗豪氣,儒雅而無頭巾氣。
當其以為可行,不顧世人非笑。
不常見其手執(zhí)卷冊,而腹笥淵然,經(jīng)史子集,皆有心得,然于詞絕少掉書袋,即此數(shù)端,雖不足以盡其為人,也可略覘其風度了。
因此之故,他作詞,絕不小巧尖新,浮艷藻繪,絕不逞才使氣,叫囂喧呼,絕不短釘堆砌,造作矯揉,性情重而氣質(zhì)厚。
品所以居上,非可假借者也,余以是重其人,愛其詞。
伯駒先生的詞,風致高而不俗,氣味醇而不薄之外,更得一“整”字,何謂“整”?
本是人工填詞也,而竟似天成,非無一二草率也,然終無敗筆此蓋天賦與工力,至厚至深,故非扭捏堆垛,敗闋百出者之所能望其萬一。
如以古人為比,則李后主,晏小山,柳三變,秦少游,以及清代之成容若,庶乎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