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納蘭性德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1—1684 【介紹】: 清江南吳江人,字漢槎。
吳兆寬弟。
少有才名,與華亭彭師度、宜興陳維崧有“江左三鳳凰”之號。
順治十四年科場案,無辜遭累,遣戍寧古塔,居二十三年。
友人顧貞觀求明珠子納蘭性德為之緩頰,舊日文友宋德宜、徐乾學(xué)集資納贖,始得放歸,又三年而卒。
有《秋笳集》。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八
吳兆騫,字漢槎,吳江人。順治丁酉舉人。有《秋笳集》。
詞學(xué)圖錄
吳兆騫(163l-1684) 字漢槎。吳江人。少負才名,吳偉業(yè)將其與陳維崧、彭師度并舉為"江左三鳳凰"。清順治十四年(1657)鄉(xiāng)試中舉,科場案起,為人誣告舞弊。次年在京復(fù)試,除名,流放寧古塔二十馀年,期間結(jié)"七子詩會"。亦工駢文。詞作不多。有《秋笳集》。其詞見《今詞初集》等詞總集。
清詩別裁集
字漢槎,江南吳江人。順治丁酉舉人,以科場事戍塞外。后赦歸,旋卒。著有《秋茄集》?!饾h槎傲岸自負,嘗顧同輩述袁淑語曰:“江東無我,卿當獨秀?!逼洳活櫴姥垠@可知也。乃無辜被累,戍寧古塔,比于蘇武窮荒十九年矣。然緣此,詩歌悲壯,令讀者如相遇于丁零絕塞之間,則嘗人世之奇窮,非正使之為傳人耶?詩可采者多,茲取其尤魁壘者。○漢槎閱歷,倘以老杜之沉郁頓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此則“王楊盧駱當時體”也。然就此體中,他人未能抗行,宜為梅村首肯。
西曹雜詩
兆騫丘樊幼生,菰蘆下士,弱齡有意,總角知名。才愧臨川,蚤擅芙蓉之譽;年同僧孺,即傳芍藥之篇。漢代三君,長其聲價;江東二俊,許以追攀。既而擢秀藝林,含毫鎖院,自慚庸薄,猥簉賢良。江頭艤榜,京尹問孝廉之船;道上鳴鑣,君王命上計之吏。豈知新妝始竟,便嫉揚蛾;嘉卉初繁,遽逢鳴鴂。孝子有掇蜂之懼,賢人生市虎之悲。直比朱絲,乃見嫌于曲木;貞如白璧,忽致嘆于緇塵。成是南箕,搆茲北寺。江文通之就吏,傷心謗缺之間;范孟博之拘囚,慷慨棘木之下。夏臺日暗,疇惜賢豪;貫索星高,竟災(zāi)文士。望慈闈于天際,白發(fā)雙悲;憶少婦于樓中,紅顏獨倚。緘冤情而莫訴,抱幽憤以誰知。嗚咽銀箏,空寄思鄉(xiāng)之調(diào);凄涼石闕,難傳羈客之情。爰寄托于篇章,聊自陳其胸臆。南冠琴曲,泣鐘儀之土風;西陸蟬聲,庶駱丞之慨詠。詩成雜體,情比四愁云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山東安丘人,字升六,又字升階,號實庵??滴跞赀M士,官至禮部郎中。嗜書,工詩文,詞尤有名。有《珂雪集》、《朝天集》、《黃山紀游詩》、《珂雪詞》等。(⊙ 《清史列傳》卷七〇)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五
曹貞吉,字迪清,一字升六,號實庵,安丘人??滴跫壮竭M士,歷官禮部郎中。有《實庵詩略》、《朝天》、《鴻爪》、《黃山紀游》諸詩。
詞學(xué)圖錄
曹貞吉(1634-1698) 字升六,號實庵。
山東安丘人。
康熙三年(1664)進士,以疾辭官歸里。
與宋琬、王又旦等并稱"金臺十子"。
尤有詞名,為清初重鎮(zhèn),今人以之與納蘭性德、顧貞觀并稱為"京華三絕"。
有《珂雪詩》。
詞集名《珂雪詞》。
清詩別裁集
字升六,山東安丘人。順治庚子舉人,官禮部員外郎。著有《珂雪集》?!鹕糖鹚喂珮O推作者《游黃山詩》,謂此山名作寥寥,向推虞山,今被實庵壓倒矣。惜未能多見,只存《文殊院》一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7—1714 【介紹】: 清江蘇無錫人,字遠平,一字梁汾,號華峰。
康熙十一年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
能詩,工詞,少與吳兆騫齊名,與陳維崧、朱彝尊稱詞家三絕。
兆騫以事戍寧古塔,嘗作《金縷曲》二闋寄之;又為之求救于明珠之子納蘭性德。
兆騫乃得生還。
當時傳為美談。
有《積書巖集》、《纑塘詩》、《彈指詞》。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七
顧貞觀,字華峰,一字梁汾,無錫人??滴跞勺优e人,官內(nèi)閣中書。有《纑塘集》、《積書巖集》。
詞學(xué)圖錄
顧貞觀(1637-1714) 字華峰,號梁汾。
無錫人。
清康熙十年(1672)舉人。
官內(nèi)閣中書。
少與同里嚴繩孫等結(jié)云門社。
康熙十五年(1676)館納蘭明珠家,交性德,與之謀吳兆騫釋還事,時人重其風義。
性德卒,歸里終老。
工詩,清微古淡。
尤長于詞,名與朱彝尊、陳維崧埒,今人以之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并稱為"京華三絕"。
所作用筆圓朗,全以情勝,出入南北兩宋,而奄有眾長。
有《纑塘集》、《積書巖集》。
詞集名《彈指詞》。
清詩別裁集
字華峰,江南無錫人??滴跞勺优e人,官中書。著有《積書巖集》?!鹆悍谂R沒時,自選詩一卷,授門人杜云川太史,云川付梓人以傳,不滿四十篇,皆味在酸咸外者。前輩嗜古淡不自足如此。
東海漁歌·序
光緒戊子、己丑間,與半塘同客都門,于廠肆得太素道人所著《子章子》及顧太清(春)《天游閣詩》,皆手稿。太清詩楷書秀整,惜詞獨缺。如其后僅得聞《東海漁歌》之名,或告余手稿在盛伯希處,得自錫公子,或曰文道希有傳鈔本,求之皆不可得。思之思之,二十年于茲矣。癸丑十月,索居海隅,冒子甌隱自溫州寄《東海漁歌》來,欹床炳燭,雒誦竟卷,低徊三復(fù)而涵詠玩索之。太清詞得力于周清真,旁參白石之清雋,深穩(wěn)沈著,不琢不率,極合倚聲消息。求其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詞未嘗寓目,純乎來人法乳,故能不煩洗伐,絕無一毫纖艷涉其筆端。 曩閱某詞話謂:“鐵嶺詞人顧太清,與納蘭容若齊名?!备`疑稱美之或過。今以兩家詞互校,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長;若以格調(diào)諭,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太清詞,其佳處在氣格,不在字句,當于全體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闋為論定,一聲一字為工拙。此等詞,無人能知,無人能愛。夫以絕代佳人,而能填無人能愛之詞,是亦奇矣。夫詞之為體,易涉纖佻,閨人以小慧為詞,欲求其深隱沈著,殆百無一二焉。吾友南陵徐君(乃昌)刻《閨秀詞》至百家,旁搜博采,幾于無美不臻,而唯太清未備,亦遺珠之惜也。末世言妖競作深文,周內(nèi)宇內(nèi)幾無完人。太清之才之美,不得免于微云之滓。變亂黑白,流為丹青,雖在方聞騷雅之士,或亦樂其新艷,不加察而揚其波;亦有援據(jù)事實,鉤考歲月,作為論說,為之申辯者。余則謂:言為心聲,讀太清詞,可決定太清之為人,無庸龂龂置辯也。 余有詞癖,唯半塘實同之。曩在京師,搜羅古今人詞,以不得漁樵二歌為恨事,宋朱希真《樵歌》及《東海漁歌》也。洎余出都后數(shù)年,半塘乃得《樵歌》刻之;今又十數(shù)年,而余竟得《漁歌》。而半塘墓木拱矣。嗟乎。一編幸存,九原不作,開茲縹帙,能無悁悁以悲耶。《東海漁歌》凡四卷,缺第二卷。曩閱沈女士(善寶)《閨秀詞話》,得太清詞五闋,錄入《蘭云菱夢樓筆記》。今此三卷中適無此五闋,當是編入第二卷者,則是第二卷亦不盡缺。惜乎不得與半塘共賞會也。上元癸丑仲冬,桂林況周頤夔笙序于海上寓廬。
富爾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富爾敦,又作傅爾敦、福爾敦,生卒年不詳,滿洲正黃旗人,納蘭性德次子。
富爾敦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三甲進士。
曾任七品官,其后不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68—1744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奏功,又字鐵巖??滴跛氖赀M士,授內(nèi)閣中書。雍正間以刑科給事中巡視寧古塔督理船廠,彈劾貪官污吏,以敢言稱。乾隆間官至工部尚書。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六
趙殿最,字奏功,號鐵巖,仁和人。康熙癸未進士,官至工部尚書。
維基
趙殿最,字奏功,號鐵巖,浙江仁和人。
趙殿最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進士。
后由按察使改少詹事,官至工部尚書。
趙撰有記述納蘭性德、其妻盧氏(即盧興祖之女)、其妾顏氏,及其長子富格之生平的納蘭家族墓碑《富公神道碑》(全名《皇清誥贈光祿大夫提督直隸總兵官都督同知管轄通省兵丁節(jié)制各鎮(zhèn)富公神道碑文》)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黃廷升(1696-1750),字勝城,又字圣臣,號毅庵,清無錫人。
國子生。
性和易,喜購書,好賓客,族黨姻戚熏其德,多自愧也。
有《楞伽山人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滿洲鑲黃旗人,裕瑚魯氏,字子久,一字尊生。道光十六年進士,歷官至貴州按察使。工詞,詩亦清新雅健。有《大小雅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承齡,字子久,一字尊生,滿洲旗人。道光丙申進士,歷官貴州按察使。有《大小雅堂詩集》。
維基
承齡(1814年—1865年),字子久,一字叔度,號尊生,一號藏庵,別號凈業(yè)漁人,裕瑚魯氏,滿洲鑲黃旗人。
進士出身,清朝官員、詞人。
道光壬辰(1832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丙申(1836年)恩科進士。
由禮部主事、禮部掌印郎中歷官貴州安順府知府、貴陽府知府,貴州按察使,貴州布政使。
曾任《欽定科場條例》(1852)提調(diào)官。
工書法,身后其子恩元搜集遺墨,成《藏庵石刻》一冊。
工詞,詩亦清新雅健。
著有《大小雅堂詩集》四卷(清光緒十八年(1892)由其長子恩元刊印,狀元徐郙作序,榜眼文廷式題跋)、詞集《冰蠶詞》一卷(張之洞將它列入《書目答問》,作為推薦之書,并將納蘭性德與承齡列入清代著名詞家)、《六朝律造》十二卷。
承齡師從正白旗滿洲、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兵部尚書葉赫那拉氏那清安;幼年時曾跟隨乾隆五十一年(1786)科舉人丁應(yīng)鑾(字仙坡)學(xué)習(xí)。
與正黃旗蒙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柏春結(jié)社為詩。
在貴州任職時,與莫友芝相唱和。
他的《慶清朝·登薊州獨樂寺閣》詞中寫道:“試向薊門極目,見五云飛處,遠樹春浮。
山僧解事,雁堂曾識龍斿。
聞道百靈雜沓,半天風雨謁珠邱。
闌干外、翠微萬疊,遙拱神州”。
他的《八聲甘州·太和周春甫繼煦別駕舊有桐陰山館小照轉(zhuǎn)題失去復(fù)得仇十洲畫景物相合遂以代圖屬題》詞中寫道:“頗怪當年畫史,為誰營丘壑,留伴疏狂。
只青溪幾曲,欲問轉(zhuǎn)茫茫。
莽天涯、猿啼鶴怨,盡容他,清簟送斜陽。
蘋洲外、待攜漁笛,同譜滄浪”。
楊鐘羲對承齡的詩詞評論是:“纏綿悱惻,有少陵忠厚之遺。
......所作風華流麗,出入初唐”(見《雪橋詩話全編》,vol.1)。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8—1868 【介紹】: 清江蘇江陰人,字鹿潭。
咸豐中,官東臺富安場鹽大使。
一生潦倒,后卒于吳江。
工詩。
尤工詞,與納蘭性德、項鴻祚有清代三大詞人之稱。
所作《水云樓詞》,以身遭咸豐間兵事,特多感傷之音。
詩傳世僅數(shù)十首,稱《水云樓剩稿》。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八
蔣春霖,字鹿潭,江陰人。官兩淮富安場大使。有《水云樓剩稿》。
水云樓詞·作者簡注
蔣春霖(1818年-1868年),字鹿潭,江陰城內(nèi)蔣家巷人,詞人。
曾為官東臺富安場鹽大使,一生落拓。
蔣春霖早年致力于詩,以《東淘雜詩》20首為最著;中年一意為詞,負盛名,晚年編集名《水云樓詞》。
近人譚獻【(1828年-1901年),近代詞人、學(xué)者。
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fù)堂。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曾輯選清人詞為《篋中詞》6卷,續(xù)4卷】
《篋中詞》中分詞為“才人之詞”、“學(xué)人之詞”、“詞人之詞”,而蔣春霖正是詞人之詞的代表。
又說:“水云樓詞,固清商變徵之聲,而流別甚正,家數(shù)頗大,與成容若(納蘭性德)項蓮生(項鴻祚),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后為情事而投水自殺。
后人刻遺詩,題為《水云樓剩稿》。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914.5.28-2005.12.23,原名匡一,號“九一”,齋名筆簾留香處、五金屋、二象室、夜吟館。江西修水人,生于安徽安慶。黃庭堅三十二世孫。五歲學(xué)顏、柳字貼,誦詩詞。后學(xué)“二王”書。早年師從聞一多、朱自清、羅常培、王力等學(xué)界名宿,我國著名成就的者、教育家、書法家。他涉獵廣泛,博覽群書,在古文字研究、詩詞創(chuàng)作、書畫篆刻等諸多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都有著獨特建樹,被學(xué)術(shù)界稱為“黃綺文化現(xiàn)象”。尤其在書法創(chuàng)作方面,獨創(chuàng)“鐵戟磨沙”體和“三間書”,“鐵戟磨沙體”開創(chuàng)出“雄、奇、清、麗”之“中國北派書風”,“三間書”兼容并蓄,凜然獨步,深受國內(nèi)外書法愛好者的喜愛。1942年考入北京大學(xué)文學(xué)研究院,攻讀古文字專業(yè)。1944年9月在昆明簡師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學(xué)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張家口工程學(xué)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學(xué)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任教授,1981年調(diào)河北省社會科學(xué)院工作。1988年任政協(xié)河北省第六屆常委。1991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省管優(yōu)秀專家”。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河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2002年當選為河北文學(xué)藝術(shù)家聯(lián)合會副主席、名譽主席。河北省社科院顧問、中國語言學(xué)會理事、中國音韻研究會理事、中國訓(xùn)詁學(xué)會學(xué)術(shù)委會、河北省語言學(xué)會名譽會長、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河北分會常務(wù)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河北分會理事等。2005年12月23日17時,因重癥肺感染、呼吸循環(huán)衰竭醫(yī)治無效在石家莊逝世,享年91歲。
歸國謠·題詞
思越人·奉題黃綺兄詞稿(丙戌五月) 羅庸 瘦石寒松帶水云。每從枯澹見清新。分明半幅倪迂畫,未許秾芳筆下春。 神散朗,骨嶙峋。冰弦移柱倍酸辛。人間豈有埋憂地,試典馮夷問海濱。
歸國謠·序
我和黃綺老友為金石文字之交行二十多年了。這金石之交的涵義,倒不僅局限于都有金石文字的愛好,更由于經(jīng)歷了頗不平凡的凄風緊雨而心顏未改。我們還有一點共勉的志趣,就是相約不愿做“書奴”和“詞奴”。有時就被人誤為“別調(diào)”或“異端”似的。我沒有用自謙的借口,推讓給蜚聲詞壇的耆宿們?yōu)橹餍?,而徑然承擔任?wù),或許就因為這點情緒的鼓舞。 詞,應(yīng)該說是唐宋時代出現(xiàn)的新詩,詞的形式和意格后來隨著時代而變動著,譬如她的音樂性,后來的填詞家就很淡漠了。在格律上,又打破了習(xí)慣于五七言律絕的格律,填詞家不得不就范于詞律。就意格而言,象蘇、辛、陳、陸,雄放恣肆,歐、晏、姜、張,清空婉約,不過發(fā)展到元明,已成頹勢,雖然由于朱彝尊、張惠言力挽余波,但態(tài)勢既成,很難再出古詞家的牢籠。頗負—點勇氣的鄭板橋,書法和詞格都不愿俯首前人,使乾嘉時代的選家,十分排斥他,認為不是倚聲正格,可見創(chuàng)造者之難于舉翼。 黃綺同志,寫字和填詞,是有一番勇氣的。象許多詞家一樣,他也有過模仿的痕跡。這足每個詞人必經(jīng)的過程。詩人從年輕的時代起,就遭逢不幸,過著國破家亡、沒宅浮家的生活,流徙輾轉(zhuǎn)的生活激浪,把年輕的詩人沖到國統(tǒng)區(qū)的后方,生活的波濤,逼著他認識社會,接近人民,無法鎖在書窗下做一個莫談國事的大學(xué)生。人民的苦難,反功派的罪惡,大眾化的語言,陶釀著這位詞人的性格。詩人仰首夜幕和星空,經(jīng)常發(fā)出綽約隱諱的詞語,但也看出他在整個三十、四十年代中,運用各種寓言和寄托,寫出了他的深切感受,在他的詞箋上,濡染了多少辛酸和伯痕。 …… 春去依依三月恨,江流滾滾千家別。似今宵、星火亂孤城,看明滅?!督袢缥簟M江紅》 在青年詞家經(jīng)受著“鼯鼠啼溪畔,風雨驚木末”的嚴冷歲月中,他向往著另一片新天地,在《歸國謠》中,就流露出深情的向往和憧憬。 今夜月光堪掬。是我望鄉(xiāng)遙目。月自識多情,為暗九衢燈燭。追逐。追逐。夢到人間西北?!渡显と鐗袅睢?其心情是何等迫切,不知是什么原因,他終于沒有進入解放區(qū),只留下一片心曲于詞上。讀了黃綺老友的詞,我以為他還是一個“傳神寫照”的能手,他詞中的形象,真切而 生動,數(shù)筆勾畫一個少女,簡直呼之欲出: 幼妹含羞意。雙靨點紅偷眄睨。面藏阿母衣緣里?!缎職q鄉(xiāng)俗·蝶戀花》 寫幼女的靦腆羞態(tài),真是極盡情態(tài)。詩人總是多情的,詞集中也錄取了一部分戀情詞,那是詩人青年時代的蹤影片斷,不可忘懷的青春記憶,雖然有時也只是“衣香鬢影太匆匆”的一現(xiàn),也會被詩人抓住,留下永恒的溫馨。 聽。草上春眠夢亦青。相知處,休說與黃鶯?!肚唷な至睢?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追索作者的情之所鐘和戀之所系,來為李商隱式的無題強加注腳。我們豐要是欣賞作者的詞采,感受他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所經(jīng)過的青春憂郁和歡樂,純真和熾烈! 讀了作者的詞,我發(fā)現(xiàn)他是既能雅言,又善俚語的,“更將殘瓣洗胭脂”、“紅袖波中人隱約“,句法典雅而妙能出新;其以俚語入詞者,“剩有女兒灶里藏,搶去抵租米”(《死活·卜算子》),“挑糞漢沒生鼻子,推車夫沒長耳朵”(《下情·沉醉東風》),好似蘇東坡所不屑的“村語”了,所謂“街談巷語皆入詩”,也能為作者用得妥、用得活。有時雅言俚語并舉: 憐故土,砸圓盆。黃花移活竹籬根。西山暮繞殘紅水,秋雨馬嘶冷國魂。《住龍泉鎮(zhèn)司家營·鷓鴣天》 我認為其雅處不失為雋語,其白處老嫗?zāi)芙?,這使我又想到作者為這兩編詞曲集的命名,來妄推一下詩人的立意。在古詞中,韋莊曾有凋寄《歸國遙》詞,而詞牌中亦有《歸國謠》,作者舍“遙”取“謠”,是否即有以俚語入詞的謙意,作者的《無弦曲》,怕也不僅是推演陶淵明的“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拿無弦琴陶寫性靈,以為作者的自況吧?這是否表明詩人不愿永撥陳曲,在追譜所聲?當激越的時代浪花擊蕩著這位敏感的青年詩人時,他不滿足于舊曲牌的約束,而順口譜曲,以探索新的程式。當現(xiàn)代新詩的韻律感和雋永性都不強的情況下,這位青年詩人似乎就有一種抱負,而從三十年代開始,就迫切地為靈感的升華尋求形式,上下求索,出現(xiàn)了他的《無弦曲》,和他的書法要自出機杼一樣,學(xué)于古而不背乎今,用力氣地學(xué)習(xí)傳統(tǒng),而又力圖突破之,他的堅韌,他的勇氣,不正是詞林中難能可貴的—家嗎? 王學(xué)仲 一九八〇年清明節(jié)
歸國謠·序
回憶起來的話——為《歸國謠》(詞)、《無弦曲》(曲)代序 黃綺 詞就是詩,故稱詩余,不過它是長短句,而且在格律音韻方面比詩要講究些。
五歲時開始學(xué)平仄四聲和對對子。
讀《千家詩》、《唐詩三百首》。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沒有人告訴我哪些好,好在什么地方,而自己就喜歡“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一類句子,很快上口能背誦。
清明節(jié),父輩常帶我去山谷祠(在安慶山谷祠街)祭祖,焚香燒紙,戶尊族長對我說:“山谷公七歲能詩,你也應(yīng)該學(xué)作詩。
”我記住了這句話。
稍長,去我的住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家,坐民船(民間用的木船),經(jīng)過大龍山(山較出名),我不自覺地脫口唱出“欸乃(船夫搖櫓聲)一聲見大龍”的句子。
我的二伯父說:“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韻味。
”當時我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出處,問了伯父才明白。
我小時候讀過私塾,但沒有從過名師。
私塾里有一位姓許的老師,給我講解《千家詩》里黃庭堅《清明·七律》的“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兩句,當時我們用的是一種極惡劣的木刻本,“雨”字錯為“兩”字,許教師講:“雷雨后草木潮濕,兩支腳踩在草上感覺到柔軟。
”回家,父親檢查所學(xué)的功課,我背誦到“兩足郊原草木柔”時,父親狠狠地問我“你學(xué)過對對子沒有?
‘兩’能對‘雷’嗎?
”關(guān)于我念書的事,父親從沒有訓(xùn)斥過我。
讀大學(xué)時,先后才選了陳寅恪先生的“白香山研究”,劉文典先生的“溫(溫庭筠)李(李商隱)研究”,朱自清先生的“宋詩研究”等等課程。
北大清華到了西南聯(lián)大時(南開沒有中文系),教授們常?!俺獙ε_戲”,比如北大羅庸先生、清華聞一多先生都讀過唐詩。
學(xué)生們喜歡品嘗同是一樣的魚肉經(jīng)過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味道各有其獨特處。
我讀的是語言專業(yè),也選了文學(xué)組的課——語言組的學(xué)生選文學(xué)組的課,需要系主任批準,當時系主任是清華朱自清教授,他給了我照顧。
西南聯(lián)大系主任由北大清華兩校教授輪流擔任——我想要在文學(xué)方面成一個“美食家”。
待到讀詩詞專集時,詩讀李白、杜甫;詞讀南唐二主、李清照、辛棄疾以及納蘭性德。
專集逐漸加廣,讀完一家,摹擬幾首,不管摹擬得似與不似,都大膽地試著寫。
把摹擬當做練基本功。
但只能在一定的階段可以這樣做。
直到蘆溝橋事變,我下決心將摹擬之作全部焚燒了。
隨著時代的變異,過流離生活,要從頭寫作。
第一首我用了詞牌《歸國謠》為題,“歸國”取“日寇侵占我國之領(lǐng)土必將歸還我國”之意。
到昆明復(fù)學(xué),全國語言文學(xué)大師集中在西南聯(lián)大,教師們研究語言的兼通文學(xué),研究文學(xué)的又擅語言。
我受他們影響極大。
我寫的詩詞請教他們哪一位都行。
游國恩教授看見我在參觀中央大學(xué)(即現(xiàn)在的南京大學(xué))某教授昆明山水畫展后寫的詞中有“江山有我才堪畫”句時說“這是很好的愛國主義警句”,游先生在課堂上還以此句舉例贊揚。
我在清華大學(xué)文科研究生任助理時,和聞一多老師、朱自清老師住在一個樓上,朝夕見面,聞先生見我寫的“離懷親病犬,貧意護饑鷹”,他說:“有老杜之沉郁”,大概是指上句說的,我即時補說了一句“老杜無我之激揚”,意指下句。
聞先生說:“我不主張青年人寫舊體詩詞,但我不反對你寫。
”我記得聞先生說過:“你參加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游行寫的《廣土》詞很有俠氣。
”他非常欣賞“殺盡百僚須大醵,脫身笑入人群去”。
我把我在昆明中學(xué)兼課時一個學(xué)生抄寫我的詞集請聞先生看,聞先生對學(xué)生一貫負責的精神令我敬佩,他非常認真,在我集子里用朱砂紅筆加圈(此集解放后我送給我的學(xué)生李凌)。
羅庸教授曾我填詞代序(手跡尚存),推薦當時有正書局出版,后因集子中多有時忌語,未能付梓。
朱自清教授多次在談話時提到我寫的反對國民黨黑暗統(tǒng)治詞句“九天另為分昏曉”。
我喜歡白石和碧山的詠物,寫過詠荷詞,題為《為翠湖荷花寫》,調(diào)寄《一萼紅》,我的導(dǎo)師唐蘭教授說:“既空靈脫俗而又不是謎語。
”他用昆腔哼哼起來。
讀中文系三年級時,有幸得見當時詞曲大師吳梅教授,我手抄兩三首長調(diào)向他請教,他用了據(jù)說是丁母憂時藍色印的八行信箋寫給我一段話:“大作渾灝清空,鍥而不舍,可入稼軒堂室”(文革時,此手跡丟失)。
抄寫的詞可能是摹擬之習(xí)未除的作品。
畢業(yè)后,留校工作,寫過一些艷詞,女同學(xué)拿到女生宿舍,傳抄背誦。
牽動了感情,她們在宿舍里燉排骨湯約我去喝。
曾有人怪我不寫“白話詩”。
“白話”我喜歡,辛棄疾的“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
以手推松曰去。
”不就是宋代的“白話詩”么?
至于我們現(xiàn)在完全拋棄了中國漢語特有音韻美,文不文、詩不詩的創(chuàng)作,連文人一般都不懂,不知所云,實在不敢恭維。
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了,我試讓“舊瓶”能膨脹能縮小裝“白話新酒”,按曲牌寫了些小令,稱之為《無弦曲》。
曲牌聲韻接近詞律的更愛填寫。
我與詞曲家的傳統(tǒng)觀念不太一樣,認為曲也是詩。
用白話寫的,就算是我的“白話詩”吧。
羅常培老師給我們學(xué)生講“古音研究”課說:“你們五十歲前不要忙著出書,書出來,插在圖書館書架子上要永遠拿不下來。
”時隔半個世紀,言猶在耳。
現(xiàn)在不可能得到羅先生的許可了,印了《歸國謠》(詞)和《無弦曲》(曲)合集,能不能上圖書館的書架子還不得而知,至于拿下不拿下更是以后的事。
多慮,自己知道羞愧。
一九九五年十月寫于石家莊夜吟館
歸國謠·自序
詞曲是長短句的詩。我喜歡這種形式,青少年時期常有寫作,反復(fù)吟誦,最易上口,以之代替音樂歌曲。 我在六歲時,開始學(xué)對“對兒”,“紅花”對“綠葉”,“紅日”對“白云”,多次得到家里大人的夸贊。以后逐漸由兩字對增加到三字對、四字對以至五字對、七字對。過了不太長的時間,又要在對字的字音上加以講究,就開始學(xué)平仄,當時的學(xué)習(xí)方法叫做“呼平仄”,所謂“呼”就是跟著大人順口念平上去入。我家鄉(xiāng)安慶方言有五個聲調(diào),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入聲。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就能任人拿出一個字來而“呼”得很準。 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讀《千家詩》,似懂非懂地背誦。讀多了,順著上下文義作比較,理解的能力因之慢慢提高,自己對詩的愛好更加深了。 入初中時,讀《唐詩三百首》。偶爾寫幾旨,作為一種“作業(yè)練習(xí)”,交給老師看,老師鼓勵我寫。但初中、高中都趕上當時的“會考”,不敢在寫詩詞上多花時間和精力,寫得不多,現(xiàn)在也都忘了。 “七七事變”起,我大學(xué)尚未卒業(yè),流離于湖南、貴州。在貴陽住了將近半年,從行囊中檢出《宋六十名家詞》,詳讀—過。先是讀完一家,仿寫一家,仿作保存一段時間,檢驗自己有無進步,然后開始寫“自己的詩”。從離開放鄉(xiāng)時寫起,用了“歸國謠”的詞牌。我賦予“歸國”以兩個新的意義,一是日本一定要歸還我的故國:二是不久的將來我一定能歸故鄉(xiāng)。提起筆來,一氣寫成十首——這部選集里選了三首?,F(xiàn)在正好拿“歸國謠”作這個選集的名稱,以示當日似有所逆料者。 此后,我自己定了一個主旨:“擺脫摹擬,不居人后?!蔽艺J為不同風格的詩,好象各個人的面貌一樣。天下絕對沒有兩個西施,縱使西施有孿生,也必有不盡似處,至死不做使人見之欲嘔的效顰人。 到昆明復(fù)學(xué),學(xué)語言文字專業(yè),于詩道較遠,但課余寫作更多,我是堅持一條“經(jīng)常工作的業(yè)余、業(yè)余工作的經(jīng)常”原則而寫詞的。 好用“白描”手法,不愿用典,常得前輩吳梅先生的鼓勵。先生住昆明,抱病,喑不能作大聲言語,用仿古信箋寫了這樣幾句話送給我:“大作渾灝清空,兼擅厥長,鍥而不舍,可登稼軒堂室?!蔽矣涀∷摹板浂簧帷边@句話,膽子更壯了,意志也更堅了,于是兼選了文學(xué)組的課,選學(xué)了朱自清先生的《宋詩研究》,聞一多先生和羅庸先生的《唐詩》,劉文典先生的《溫李研究》,陳寅恪先生的《白香山研究》。大學(xué)畢業(yè)留校,在清華大學(xué)文科研究所工作,幫著聞一多先生整理《楚詞校補》,同時把《全唐詩》讀了一遍。廣聞講授與多面閱讀相結(jié)合,思路開闊得多了。有人說我寫的詞,能不避市儈語、才子語、冬烘語、壯士語、癡漢語,一洗“載道”的惡習(xí)。這些話可能反映了我正在努力打破全唐兩宋詩詞人的老框框。是否能徹底打破,當時不敢過于自信。 愛祖國河山,寫了不少的山水詞;年少飄零,抒發(fā)了不少的離懷別緒;對大后方的白色恐怖,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行為;向往解放區(qū)的心情,用了比喻和夢想的說法來 寄托;其他如愛情,也大膽而細膩地寫了一些長調(diào)和小令。如:《村居有感》(玉樓春)的“開窗還欲更推墻,坐看山河情不偽”;《乞居》(臨江仙)的“離懷親病犬,貧意護饑鷹”;《尋真》(鷓鴣天)的“一心欲壯偏宜夜,萬物看成獨愛春”;《荒村》(鷓鴣天)的“忽聞瘦馬嘶風苦,獨憶長征一世雄”;《眸子》(虞美人)上半闋的“愿拋骨肉得群親,沒世不求羽化樂為人”,下半闋的“此中自可達真情,獨見艷陽分暖萬花爭”;《地載》(虞美人)的“此身地載不他勞,來去竟逢怒眼若藏刀”;《廣土》(蝶戀花)的“殺盡百僚須大醵,脫身笑入人群去”。等等句子,剛剛脫稿,就被最知己的同學(xué)抄去。在當時,有的詞曲,是不敢公開拿出來的,如:《寇至》(生查子)揭露國民黨反動派不抗日的逃跑主義,以及《無弦曲》中不少諷刺和指責國民黨反動派的小曲都是,零篇分散地夾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破舊書里保存下來了。羅庸先生曾經(jīng)勸我出一個詞集,并且為我填了一首詞,他親手把這首詞裝訂在我的詞稿前以代序,那時怎么有可能付印呢?羅先生未免有些書生氣。 詞,是由“七七事變”開始、到大學(xué)復(fù)學(xué)以前為止的第一階段和大學(xué)復(fù)學(xué)以至研究院讀書的第二階段所寫的作品里選出的;曲,是在日本投降后直到我的故鄉(xiāng)即將解放時期所 寫的作品里選出的。詞多曲少。由填詞到寫曲,是有個探索過程的。常常聽說:“病走原道兒”,在洗手不作舊詞以后,沒有幾年的工夫,又犯了老毛病,肚子里憋得很,真是有點兒難受,不得不說,說出來還想求得“形美言微”,于是只有唱唱老調(diào)兒,寫了一些長短白話的句子,有時更夾雜了方言俗諺以及外國語在里面。只求順口,念出來,唱出來,能聽懂就行。在每首題目下,仍依填詞舊例,贅上一個牌名,讓它似曲非曲,因此,曲集題名為《無弦曲》。舊瓶裝新酒,酒昧恐怕要變。但自知犯大不韙,亦是無可奈何。找“形式”的出路,仍是次要的吧。 選的詞曲,特別是詞,都是青年時期的作品,寫了我生活史中的一個片段——時隔三十多年,甚至四十年以上了?,F(xiàn)在把它整理選些出來,僅以幫助回憶我自己是如何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