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錢允鯨,字長卿,號抱沖,浙江桐鄉(xiāng)人。同進士出身。祖父錢貢,進士,官大理寺少卿。允鯨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授保寧府推官,四年本省同考,七年升禮部主客司主事。崇禎元年考選,授南京兵科給事中,三年升湖廣參議,為人敢言直諫,曾劾周延儒及馮銓等輔臣,權(quán)貴側(cè)目,遂于崇禎四年降職罷官。崇禎八年補山東布政司照磨,十年(1637年)溫體仁被劾去官,錢允鯨升官都察院經(jīng)歷,十一年升禮部儀制司員外,升郎中,十二年升湖廣參議,改廣西左江道。正值李自成等農(nóng)民起義,朝廷推行招撫政策,允鯨因持論忤督帥楊嗣昌,十四年京察,乞歸。允鯨有子錢汝邁,為生員;孫女錢氏嫁予浙西六家之一李良年為妻。
人物簡介
【生卒】:1620—1697后 【介紹】: 明末清初陜西華陰人,字無異,一字文修,號山史、待庵。明諸生。博雅能文,究心理學(xué),藏古書畫金石甚富。與三李(颙、柏、因篤)并為關(guān)中人士領(lǐng)袖。顧炎武欲定居華陰,弘撰為營齋舍。康熙間,以鴻博征,不赴。有《砥齋集》、《華山志》、《西歸日札》等。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二【生卒】:1624—1694 【介紹】: 清陜西郿縣人,字雪木。少貧。事母至孝,備歷艱辛而色養(yǎng)不衰。入太白山讀書數(shù)十年,成大儒,與李颙、李因篤有關(guān)中三李之稱。山居力耕,朝夕謳吟,拾山中樹葉書之。有《檞葉集》。
李柏,字雪木,郿縣人。明諸生。有《槲葉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生卒】:1633—1708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字斯年,號尋壑、樵嵐山人、補黃村農(nóng)。李良年兄。諸生。入國子監(jiān),考授州同,不就。游幕四方。晚年信佛。工詩文,尤善駢文。自作《補黃村農(nóng)生壙志》,述其生平。有《尋壑外言》。
李繩遠(yuǎn),字斯年,號樵嵐山人,又號補黃村農(nóng),嘉興人。諸生。有《尋壑外言》。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一○【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青儕,一作子青,號手山。諸生,工詩善書,書法董其昌。詩慕李白、李賀、李義山,故以“三李”名堂。有《環(huán)中集》、《三李堂詩集》。
金學(xué)蓮,字子青,又字青儕,號手山,吳縣人。諸生。有《三李堂集》。
人物簡介
字佩香,海昌(今海寧市海昌街道)人。名媛詩話
佩香年十四工詩善畫,詞學(xué)三李,其吟稿為許聽樵孝廉?dāng)y至都門,云林囑余采入詩話,爰得披讀。秀逸之氣,撲人眉宇,再加數(shù)年學(xué)力,他日造詣精進,樹幟吟壇,足張吾輩矣。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生卒】:1639—1689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原名符遠(yuǎn),字分虎,號耕客,又號桃鄉(xiāng)。善詩詞,工駢體。與兄李繩遠(yuǎn)、李良年號浙西三李。與朱彝尊等結(jié)詩社。后客居福建茶官署,暴卒。有《香草居集》。
李符,原名符遠(yuǎn),字分虎,號耕客,又號桃鄉(xiāng),嘉興人。有《香草居集》。槜李詩系·卷二十八
符,字分虎,號耕客,嘉興人,應(yīng)徵之曾孫。梅里李氏多才,符與繩遠(yuǎn)、良年齊名,時號三李。善詩詞,尤工駢體。嘗游滇,遇碧雞山道士,曰:子前身廬山行腳僧也,后十年當(dāng)歸廬山??滴跫鬃?,予在京師,分虎亦館于龔氏,往來唱和,月舉一會。同賦者,晉江黃虞稷、大梁周在浚、太原閻若璩、寧波萬言、錢塘洪升、嘉興周篁、河中吳雯、遼陽佟世思、武林王嗣槐、同里沈皞?cè)蒸呶覂扇艘?。分虎嘗自言將老于桃鄉(xiāng),屬予作詩詠之。及丁卯,予再入燕,分虎已游閩矣。已已之正月,予泛艇過其家,時兩岸燒燈,溪光如晝,因出酒果話舊,并以行腳圖索題。分虎亦題予春山圖,又言旦晚當(dāng)再踰仙霞,予勸之早為買山之策,四更始別。未幾,聞其卒于途次,回感故人,不無撫卷揮涕云。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755—1809 【介紹】: 清安徽歙縣人,字次仲。乾隆五十五年進士,選寧國府教授。家境貧寒,群經(jīng)皆手鈔讀之。學(xué)術(shù)博通經(jīng)史,兼擅詞章,并勤于讀史,于疆域沿革、職官異同,均極熟悉。專精《禮》學(xué)。有《禮經(jīng)釋例》、《燕樂考原》、《元遺山年譜》、《校禮堂集》等。詞學(xué)圖錄
凌廷堪(1757-1809) 字次仲,一字仲子。安徽歙縣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授寧國府學(xué)教授。少學(xué)賈,年二十五始為舉子業(yè)。入國子監(jiān)師事翁方綱,遂研治經(jīng)學(xué)。精三《禮》,通樂律,作《燕樂考原》,為乾嘉學(xué)派名儒。雅善屬文,工詩詞,尤工駢體。有《校禮堂集》、詞集《梅邊吹笛譜》。梅邊吹笛譜·自序
少時失學(xué),居海上,往往以填詞自娛。相倡和者,唯同里章君酌亭。后出游,漸知治經(jīng),得交儀徵阮君伯元,談?wù)f之馀,時或及此,蓋亦深于詞者。其他朋輩,多以小道薄之,不敢與論也。年二十許,遂屏去,一意向?qū)W,不復(fù)多填詞。舊稿久束之篋中,及官宛陵,暇日檢出閱之,頗有商海帚千金之想,乃編為二卷,酌亭已前卒,不得見矣。舊取白石《暗香》句意,名之曰《梅邊吹笛譜》,蓋詞人習(xí)氣,亦不復(fù)追改也。又少作但依舊詞填之,不知宮調(diào)為何物,近因?qū)W樂律,少少有所悟,而宋人之譜,多零落失傳,又以琵琶證琴聲,故燕樂二十八調(diào),多與雅樂異名也。今取其可考者,注宮調(diào)于其下,不可考者不注也。阮君今以侍郎巡撫浙江,命小史錄一本質(zhì)之,不審能傳于后否。稿中所用四聲,非于唐宋人有所本者,不敢輒為假借;所用韻,凡閉口不敢闌入抵腭、鼻音,至于抵腭與鼻音亦然。異時有揚子云,當(dāng)鑒此苦心也。嘉慶五年負(fù)在庚申端午日,淩廷堪次仲書。梅邊吹笛譜·跋
《梅邊吹笛譜》二卷,先師次仲先生所手定也。其錦賦性拙魯,于此夙未究心,然嘗竊聞其緒論矣。詞者,詩之馀也,昉于唐,沿于五代,具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亡于明。以詩譬之,慢詞如七言,小令如五言。慢詞北宋為初唐,秦、柳、蘇、黃如沈、宋,體格雖具,風(fēng)骨未遒,片玉則如拾遺,骎骎有盛唐之風(fēng)矣。南渡為盛唐,白石如少陵,奄有諸家,高、史則中允、東川,吳、蔣則嘉州、常侍。宋末為中唐,玉田、碧山風(fēng)調(diào)有馀,渾厚不足,其錢、劉乎。草窗、西麓、商隱、友竹諸公,蓋又大歷派矣。稼軒為盛唐之太白,后村、龍洲亦在微之、樂天之間。金、元為晚唐,山村、蛻巖可方溫、李,彥高、裕之近于江東、樊川也。小令唐如漢,五代如魏晉,北宋歐、蘇以上如齊梁,周、柳以下如陳隋,南渡如唐,雖才力有馀而古氣無矣。填詞之道,須取法南宋,然其中亦有兩派焉。一派為白石,以清空為主,高、史輔之。前則有夢窗、竹山、西麓、虛齋、蒲江,后則有玉田、圣與、公謹(jǐn)、商隱諸人,掃除野狐,獨標(biāo)正諦,猶禪之南宗也。一派為稼軒,以豪邁為主,繼之者龍洲、放翁、后村,猶禪之北宗也。元代兩家并行,有明則高者僅得稼軒之皮毛,卑者鄙俚淫褻,直拾屯田、豫章之牙后。我朝斯道復(fù)興,若嚴(yán)蓀友、李秋錦、彭羨門、曹升六、李耕客、陳其年、宋牧仲、丁飛濤、沈南渟、徐電發(fā)諸公,率皆雅正,上宗南宋,然風(fēng)氣初開,音律不無小乖,詞意微帶豪艷,不脫《草堂》前明習(xí)染,唯朱竹垞氏專以玉田為???,品在眾人上。至厲太鴻出,而琢句煉字,含宮咀商,凈洗鉛華,力除俳鄙,清空絕俗,直欲上摩高、史之壘矣;又必以律調(diào)為先,詞藻次之,昔屯田、清真、白石、夢窗諸君,皆深于律呂,能自制新聲者,其用昔人舊譜,皆恪守不敢失,況其下乎。吾師之詞,不專主一家,而尤嚴(yán)于律,嘗自謂幼年精力誤弊于此。壬申冬,江鄭堂先生亦語錦曰:令師學(xué)問精博,悉臻絕詣,禮經(jīng)樂律,固其千秋大業(yè),即駢體文章,詩馀小技,亦不落第二流也。爰案次為其目錄,置諸卷端,以便檢閱。外有《花犯》一闋,與《折桂令》諸散曲,既不欲棄置,亦不敢竄入,惟補錄于后,以公同好云。時道光六年仲秋月望日,受業(yè)宣城張其錦謹(jǐn)識。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