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戈載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8 首
臨刑詩 其二 明 · 楊繼盛
五言絕句
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
平生未報恩,留作忠魂補(bǔ)。
附:贈楊公臨刑詩二首
  其一  吳國倫
食祿分憂士憐君獨處難囊頭追孟博斷舌繼常山雪映心猶赤風(fēng)吹骨愈香傷心千古恨揮淚灑斜陽
其二(次前韻)  王遴
仗節(jié)多臣子從容就死難忠懷吞瀚海義氣壓衡山魂斷關(guān)河杳名存草木香丈夫無別淚含笑赴云陽
(相傳贈詩最多聞見之余僅得四絕尚冀博覽君子惠頒壽世焉)
十年不到綠楊村,白首重來叩里門。
驚吠烏厖疑是客,舊留黃犢已生孫。
一經(jīng)幸尚傳家學(xué),百畝猶當(dāng)念國恩。
是我昔時初奮跡,瓣香能不望蘭蓀。
試問樓中,身前肯信,破家如此。
生平已矣。
陳跡偏經(jīng)舊時里。
魂歸白晝常聞哭,想只戀、青箱未死。
怪鄰翁指點,墻頭錯嘆,個人無子。

透迤。
斜陽里。
話往事,重重痛心何已。
藏舟但徙。
有誰門戶能理。
更憐埋恨雙棺遠(yuǎn),早亂冢、難尋路圮。
便放筆、寫悲歌,忘了曾遭抵幾。
戈載 清 · 姚燮
五言律詩
吳下老詞客,上頭白發(fā)多。
愧無長劍贈,奈此短簫何?
到地悲黃雀,當(dāng)檐裊碧蘿。
湘君今已悴,要汝夢湘波。
翠薇信阻紅蘅遠(yuǎn)(別戈順卿十年,客吳一月,尚未通音問。紅蘅謂程序伯。),誰問客懷孤峭。
鶴下云間(留約軒),舟回剡曲(王彥卿),贏得開樽一笑。
風(fēng)流玉照(玉照用袁清容送玉田歸杭疏中語。)。
況南浦能歌,王孫年少(玉田為循王五世孫。)。
醉倚青燈,夜來愁我夢芳草。

相逢猶恨未早。
爇檀重展卷,差慰孤抱。
明月斜時,纖鶯睡后,伴個吹笙鬟小。
春韶易老。
莫寸許柔腸,露纏煙裊。
且貰蠡船,去歌新水調(diào)(時次柳以簡來約游虎邱。)。
記當(dāng)春,倚樓低掐紅簫。
惹得荻怨蘋愁,堆積上煙潮。
莫為綺年難駐,借匿花沉酒,苦慰無聊。
便狎蛾靜夜,攜鶯好日,能幾回消。

誰防此見,西風(fēng)短鬢,都換蕭蕭。
但看垂楊,憐一例、楚娘眉色,青褪難描。
云停月?lián)?,算續(xù)歡、還有今宵。
且共醉,怕醒來促別,重山迭水,鴻又天遙。
秋宵吟 現(xiàn)當(dāng)代 · 詹安泰
秋感,用白石自制曲。白石此調(diào),宋元人無繼聲,蓋雙拽頭也。戈順卿謂須用上聲押,劉子庚謂末句必平入平入去去上,今依之
鬢棱花,院落酒,晚雨涼生高柳。
憑闌望、慣念亂傷離,舊人歸后。
淚波深,好夢誘,倦客多年搔首。
攀天去、正大月沈宵,戾星窺牖。

肯悔疏狂,自矮閣、昏鐘坐守。
醉春籠幔,選席留燈,艷意倩誰受。
江國秋風(fēng)陡,萬綠驚紅,芳訊滯久。
甚樓頭、抵死相思,還擪長笛帶恨剖。
逝者迎來者。
豁吟眸、朔風(fēng)襲處,滿城煙甲。
漫道從今應(yīng)耳順,休論升沉取舍。
歌一曲、江湖評話。
千古興衰多少事,伴大河濁浪滔滔下。
詩共酒,最堪把。

松髯點雪添瀟灑。
趁斜陽、霞輝萬里,錦春同價。
百代英豪皆過客,孰與江山爭霸。
唯剩有、騷人俊雅。
屏網(wǎng)絲絲連九域,問紉珠綴玉為誰也。
呼霽月,印霜瓦。
按:【注】“甲”字同先生以入代上。
【江南雨評】長調(diào)和韻奇難,無任感佩。
【仰齋評】雋雅,“百代英豪皆過客,孰與江山爭霸。唯剩有、騷人俊雅”,大長詩人志氣,弄筆者其勉之。
【無稽齋主評】胸間浩氣終難掩,且以狂歌壽世賢!
【梅云評】有豪宕之氣,一結(jié)尤有遠(yuǎn)韻,甚合此調(diào)體氣?!凹住币匀氪?,似宜遵古人慣例,注曰:“甲字作古疋切,音假,馬韻?!鼻迦?span id="lq4dvuc"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63214", "poem_note_340363", "戈載")'>戈載《詞林正韻· 發(fā)凡》云:“詞韻與曲韻亦不同,制曲用韻可以平上去通葉,且無入聲......詞則不然,況四聲缺入聲而詞,則明明有必須用入聲之調(diào),斷不能缺。故曲韻不可為詞韻也。惟入聲作三聲(平、上、去),詞家亦多承用。如晏幾道《梁州令》‘莫唱陽關(guān)曲’,曲字作’邱雨切’,押魚虞韻;柳永《女冠子》‘樓臺悄似玉’,玉字作’于句切’......黃庭堅《鼓笛令》‘眼廝打過如拳踢’,踢字作’他禮切’,押支微韻......又有作三聲而在句中者,如歐陽修《摸魚兒》‘恨人去寂寂,鳳枕孤難宿’,寂押’精妻切’。諸如此類,不可悉數(shù)。故用其以入三聲之例,而末仍列入聲五部,則入聲既不缺,而以入聲作三聲者,皆有切音,人亦知有限度,不能濫施,以自便矣。”
【引之評】大作令弟耳目一新,不粘不窒,一氣呵成,切題而不媚俗,誠頌壽之上乘也。深諳此調(diào)氣味,于兄為不易。元曲有“陽上作去,入派三聲”說,此例不始元曲,宋詞實已有之。晏柳之外,尚有方和周詞為例,不為珍秘。喚云詞兄用“甲”韻,私意以為蓋在尊重原唱耳。
【青鳳評】此篇從容揮灑,可為擊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