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愿船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9—1655 【介紹】: 明僧。蘇州府吳縣人,字素華。俗姓鐘,名際明;又名聲,字振之。晚稱藕益老人,別號八不道人。十二歲讀儒書,辟釋老。年十七,閱袾宏《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不攻佛。二十四歲,慕曹溪德清,苦路遠不能往從,乃依其弟子雪嶺出家,入徑山參修。后見正法衰替,戒律不明,決意弘律。曾遍閱律藏三次,講說大小乘律藏并作疏釋。繼遷九華,探究天臺、賢首、慈恩之教。晚居靈峰,修念佛法門,弘揚凈土。與蓮池、紫柏、憨山并稱明代四大高僧。后世尊為凈土第九祖。有《教觀綱宗》、《阿彌陀經(jīng)要解》等。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七
釋智旭,字素華,晚稱藕益老人,姓鐘氏,吳人也。
父岐仲,持大悲咒十年。
母金氏,夢大士抱兒授之,遂生子。
旭七歲聞父訓,甘蔬食,不逐腥膻。
年十二就傅讀書,日聆師說,即以圣學自任,作《辟佛論》數(shù)十篇,復進酒肉。
弱冠,閱蓮池《自知錄敘》及《竹窗隨筆》,乃取所著論焚之。
年二十,詮《論語》至“天下歸仁”,不能下筆,廢寢食者累日。
是歲,居父喪,讀《地藏本愿經(jīng)》動出世心,日誦佛名,盡焚所為文,郁郁三載。
聽一法師講《首楞嚴經(jīng)》,至空生大覺,忽疑何故有此大覺致為空界張本,悶絕無措,因于佛前發(fā)愿舍身。
后夢禮憨山,涕泣言:“自恨緣慳,相見大晚。
”憨山云:“此是苦果,應知苦因。
”語未竟,遽請曰:“弟子志求上乘,不愿聞四諦法。
”憨山云:“且喜居士有向上志。
”時憨山在曹溪,不能往從,乃從其徒雪嶺剃度。
明天啟二年也。
尋往云棲,聽古德法師講《唯識論》,疑與《首楞嚴》宗旨不合,問古德云:“性相二宗,不許和會,心竊怪之,佛法豈有二耶?
”遂入徑山坐禪。
明年,精進益深,覺身心世界,忽然消殞,從此性相二宗,一時透徹。
又明年,受比丘、菩薩戒,遍閱律藏。
未幾母病,刲股和藥,卒不能救。
既葬,掩關于吳江。
疾甚,乃一意求生凈土。
及疾少閒,結壇持往生凈土咒七日,說偈云:“稽首無量壽,拔業(yè)障根本。
觀世音勢至,誨眾菩薩僧。
我迷本智光,妄墮輪回苦。
曠劫不暫停,無救無歸趣。
劣得此人身,仍遭劫濁亂。
雖獲預僧倫,未入法流水。
目擊法輪壞,欲挽力未能。
良由無始世,不植勝善根。
今以決定心,求生極樂土。
乘我本愿船,廣度沈淪眾。
我若不往生,不能滿所愿。
是故于娑婆,畢定應舍離。
猶如被溺人,先求疾到岸。
乃以方便力,悉拯暴流人。
我以至誠心,深心迥向心。
然臂香三炷,結一七凈壇。
專持往生咒,唯除食睡時。
以此功德力,求決生安養(yǎng)。
我若退初心,不向西方者。
寧即墮泥犁,令疾生改悔。
誓不戀人天,及以無為處。
折伏使不退,攝受令增長。
”獨居二年,足不踰閾,既而度南海,覲洛伽山,還住龍居。
慨律學墜廢,多緣訛誤,以弘律自任。
既述《毗尼集要》,儗注《梵網(wǎng)》,爇香告佛,以決所宗,拈得天臺,于是究心臺部。
已而居九華華嚴,述《梵網(wǎng)合注》。
旭律儀雖精,每念躬行未逮,不敢為范,因于佛前枚卜,自和尚以次退居,菩薩沙彌、優(yōu)婆塞應居何地位?
卒得菩薩沙彌,遂終身不為人授戒。
其后,歷溫陵、漳州、石城、晟溪、長水、新安,而歸于靈峰。
生平撰述都四十馀種,其著者有《首楞嚴玄義》、《法華文句會義》、《楞伽義疏》、《唯讖心要》,而《彌陀要解》提持凈土,尤為簡切,今有《凈信堂集》行世,可見一班。
當時禪者多目凈土為權教,遇念佛人必令參究誰字。
旭獨謂持名一法,即是圓頓心宗。
有卓左車者,嘗設四問:“如何是念佛門中向上一路?
如何得離四句絕百非?
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極則?
如何是淆訛腦后一錘?
”旭答之曰:“向上一著,非禪非凈,即禪即凈,才言參究,已是曲為下根。
果大丈夫,自應諦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設一念與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
若念念與佛無間,何勞更問阿誰。
凈土極則事,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念 無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時,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畢露。
但見阿彌陀佛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但生西方極樂一佛國土,即生十方諸佛凈土,此是向上一路。
若設現(xiàn)前彌陀,別言自性彌陀,舍西方凈土,別言唯心凈土,此是淆訛公案。
經(jīng)云:三賢十圣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
此是腦后一錘。
但能深信此門,依信起愿,依愿起行,則念念流出無量如來,遍坐十方微塵國土,轉大法輪,照耀古今,震警大千,皆己性中事,豈待外求?
”清順治十年冬有疾,命弟子曰:“阇維后,屑骨和粉,施諸水中。
”明年正月二十一日示寂,后二年將就阇維,啟龕發(fā)長覆耳,面如生,牙齒不壞。
門人不忍從遺言,收骨塔于靈峰。
年五十七,臘三十四。
其別眾偈曰:“生平過失深重,猶幸頗知內(nèi)訟。
渾身瑕玷如芒,猶幸不敢覆藏。
藉此慚愧種子,方堪寄想樂邦。
以茲真言苦語,兼欲告誡諸方。
不必學他口中,瀾翻五宗八教。
且先學他一點,樸樸實實心腸。
”嘗集僧十五人,結凈社以三年為期,日三時誦佛名,回向凈土,二時止靜,研究諸大乘經(jīng)。
其生平行事,多實踐云。
李湛源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南通州人,字海門。
善弈。
道光間與僧愿船、沈琦號稱京師三國手。
不修邊幅,衣敝履穿,而王公貴人多樂與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