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埴夫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4 首
① 明弘治間,吳尚書寬記云:「都御史長洲陳玉汝、禮部侍郎常熟李世賢、太仆寺卿吳江吳禹疇、吏部侍郎吳縣王濟(jì)之及余為五人,以同時(shí)、同鄉(xiāng)、同朝、同志、同道,因名曰『五同會』,亦曰同會者五人爾?!?/div>
五人同會會五同,五圖五家各藏一。
二人并坐三徐行,越州丁君之妙筆。
三千里外江鄉(xiāng)話,三百年前列卿秩。
朝退公馀款一觴,石友蘭言合膠漆。
繪馀以序序馀詩,意傳難罄鵝溪匹。
吳王皆和陳公韻,成齋原唱于誰質(zhì)。
當(dāng)日匏翁最耆碩,守溪文亦深經(jīng)術(shù)。
虞山山房篋?傳,吳江唱疊藤陰密。
復(fù)復(fù)堂前此軸在,竹垞虹亭交促膝。
五圖其二孰憶之,吳王李耶事難必
農(nóng)曹水部好昆弟,今日延津劍光出。
我亦長懷半舫齋,移竹西涯成故實(shí)。
后賢況有明卿跋,星聚寧徒太邱述。
更摹半舫齋中月(予藏李茶陵移竹詩卷在玉汝竹舫書,因用沈石田題「夜來半舫齋中月」之句摹成齋竹舫圖。),五老神光笑言溢。
翻憾朱徐二老子,吳藏外未詳遺佚。
不及蘇齋裊篆香,重記陳家續(xù)裝帙。
⑴ 吳禹疇五世孫聞瑋所居復(fù)復(fù)堂紫藤一株,百馀年舊植也,凡過吳江者必唱酬其下。
⑵ 五圖陳氏原藏者毀于火,吳禹疇家藏者見于竹垞詩話。今陳氏又得其一,則不可考者其二圖耳。
仙人縹緲好樓居(君園直居拱辰樓。),拄頰看山且讀書。
不用詩成愁獨(dú)立,退朝尊酒即鄉(xiāng)閭(朱伯韓、蔣申甫、霞舫、龍翰臣,皆君鄉(xiāng)人也。)
嗟哉董孝子。
萬里奔父喪,出入盜賊里(一解。)。
孝子家何所,晉東古上艾,門前綿蔓水。
父喪在何許,粵西昆侖關(guān)(宣化縣。),其地近交趾(二解。)。
孝子聞父喪,傳言不得詳。
匍匐走都京,都京無親友。
跽告陳先生(董生受業(yè)于勿齊先生。),致書??叟。
叟曰子有母,父喪子必奔,母命亦必受。
孝子銜涕歸,歸奉母命來,路人為之哀(三解。)。
是時(shí)粵西賊,再竄陷楚北。
道路澀如棘,孝子涕垂頤。
父喪不得歸,子生亦奚為。
父喪歸不得,子甘死盜賊(四解。)。
叟曰子勿悲,吾有二三友,遠(yuǎn)官粵西陲(勞辛皆中丞、胡恕堂方伯。)。
粵有蔣大夫,近官于京師霞舫府丞。),其人皆可依。
宛轉(zhuǎn)尺素書,為子謀先資。
又有粵西吏,子可結(jié)伴去。
道路即有警,紆回庶往濟(jì)(五解。)。
孝子銜涕行,匍匐出都門,南望江漢城。
朝視烽火光,夜聞甲馬聲。
徘徊南陽道,西上沿襄荊。
荊門達(dá)桂林,不知幾千里,跋涉忘所經(jīng)。
但見草木長,又見草木零(六解。)
萬物有菀枯,孝子無窮途。
廉范不覆船,王陽不回車。
官聞孝子來,遣騎致所須。
邦人見孝子,奔走為致書,邂逅語交衢。
似與孝子識,驚問乃鄉(xiāng)閭(平定某,流寓桂林。)
竟知父殯所,一一陳厥初(七解。)
桂林指南郡,風(fēng)塵隔澒洞。
蕭條千里間,人少豺虎眾。
孝子銜涕奔,擲身蠻荒界,投足鬼伯門。
不悟父喪久,放??聞父存。
天涯一小縣,連年苦征戰(zhàn)。
逆旅斷羈魂,薄棺寄僧院。
何人為收骨,何日營祖奠。
不意南飛鳶,化作北歸雁(八解。)
邕管路悠悠,桂管居上游。
誰謂湘漓水,不能送客舟。
朝辭洞庭下,莫聞鄂城收(歸途武昌、漢陽克復(fù)。)。
誰謂黃鶴去,不度武昌樓。
武昌接中州,朝莫行不休。
朝朝復(fù)莫莫,西入太行路。
太行白云飛,靈旐從之歸(九解。)。
孝子今有父,盜賊為之避,鬼神為之輔。
孝子今見母,母病不自悲,但悲兒辛苦。
念兒別幾時(shí),去年楊柳青,今年蒲葉滋。
看兒衣上線,去時(shí)淚斑斑,歸來雨如汗(十解。)
走謁陳先生,先生曰勤方,子實(shí)不負(fù)名。
復(fù)見??叟,叟曰董念于,孝哉今罕有。
吾聞黃孝子,滇池奉親歸,圖畫有山水。
又聞王孝子,太原公之佗,書傳播厥美。
遺風(fēng)二百年,寥寥復(fù)見此。
生還猶足慰,死別更悽惻。
生死同此心,艱難報(bào)罔極(十一解。)。
叟為孝子詩,敬告桑與梓,且以詒所知。
干戈尚未戢,男兒當(dāng)有為。
求忠必于孝,庶幾其念茲(十二解。)
⑴ 咸豐六年春自里啟行,七年夏五月歸。
⑵ 向堅(jiān),吳中孝廉。兩親陷云南,扶步尋歸,有紀(jì)程畫冊。
⑶ 原,文安民,尋父于輝縣,奉歸。溫陵李贄為傳,太原傅山書。
四十功名未可期,秋懷應(yīng)有故人知。
三刀遠(yuǎn)道銷髀肉,九月清霜點(diǎn)鬢絲。
世路艱危忘棧險(xiǎn),宦情恬淡到官遲。
回看禁掖朋從隔,古縣鳴笳向夜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