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締虞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4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德清。正統(tǒng)十年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升員外郎。轉(zhuǎn)廣東按察僉事,督屯糧。進副使,巡視海道。升布政使。久任廣東,政平事妥,上下安之。官至都御史,總督漕運卒。
甬上耆舊詩·卷十二
字德清,宋文介公禾之后也。少有才,以進士授南刑部主事。善斷獄,一如宿吏。有鎮(zhèn)海戍卒,故無賴,誣衛(wèi)指揮以下數(shù)十輩不法事。同獄者,又代為偽帖以證之。所連系甚眾。以屬公治。公盡得其情,坐告卒及為偽帖者法,馀盡釋之。以員外郎出為廣東按察僉事轉(zhuǎn)副使,巡視海道。海故多大盜,倚風濤出沒。復阻山,其勢熾甚。公身冒矢石,出奇兵與戰(zhàn)。值天雷電大作,公奮擊之。賊迷潰,自相殺。所俘斬無算。海南遂平。遷布政使,未幾,擢右副都御史,即撫其地。時薦歲軍興供億師旅閭左蕭,然公深加撫恤,民藉得蘇。巳奉命總督漕運,兼撫鳳陽。公治漕晝夜勤事,嚴立法,輸運無后期。淮故南北孔道,諸豪家率俱大猾橫行。公悉裁以法,又奏留守穆盛害人事。盛竟坐罪。淮人快之。以丁內(nèi)艱去。適河南缺巡撫,上謂非公不可者,詔起復。公上疏力辭,謂臣母服尚有一年一月馀二日未滿,臣歷官嶺外,母老生不得迎養(yǎng),病不及醫(yī),死不及殮,今又不得終服,不孝之罪。負痛入地,詞義哀切。上不許。公始灑泣赴官。未幾,改巡撫畿內(nèi)。上又以漕運事重,再命公往。卒于道。公為人風儀秀整,美髭髯,中懷坦易,不為嶄絕之。行在嶺南最久,政平事簡,上下安之。詔賜祭葬,錄其子蘗為國子生。
維基
陳濂(1420年—1474年),字德清,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
進士出身。
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名。
正統(tǒng)十年(1445年)乙丑科會試第七十三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十名。
正統(tǒng)十年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累遷廣東按察副使。
歷升都御史,總督漕運,成化十年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4?—1553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秀卿,號簣齋。嘉靖五年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審刑名,多平反。歷遷兵部郎中,出為常德知府,轉(zhuǎn)武昌、岳州等府。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有《陸簣齋集》、《簣齋雜著》。
槜李詩系·卷十二
垹字秀卿,號簣齋,自稱一簣山人,嘉善人。
嘉靖丙戌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道自河間。
郡守惡其倨,居以廢館。
館多祟,遇者輒死。
比暮,輿皂慄慄告出,惟二童子。
留既寢,夜半有聲剨然,其怪頎然而黑,立于榻前。
垹怒,以手擊床曰:我陸垹也,汝何為怪?
遁去。
至南都,平反冤獄,每與大理相軋。
時嚴嵩為南禮侍,屢造垹,垹拒不見,曰:此人雖有時名,實奸雄也。
未幾,出知常德府,調(diào)武昌,尋改岳州。
歲饑,垹不待奏報,發(fā)倉賑之。
御史伊敏生至府,垹供奉甚簡,敏生入其衙,唯蒼頭二人,敝篋無鎖,撿之,唯殘書百卷、布衣數(shù)件而巳。
遂疏薦拜太仆少卿,歷升僉都御史。
巡撫河南,乞歸。
有簣齋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秀卿,嘉善人。嘉靖丙戌進士,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有簣山集
維基
陸垹(1504年—1553年),字秀卿,號簣齋,浙江嘉興府嘉善縣人,民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五年(1526年)丙戌科二甲第十七名進士。初任南京刑部主事,歷任兵部武庫司郎中,出為常德府知府,調(diào)任武昌府、岳州府。二十四年(1545年)七月經(jīng)湖廣巡按御史伊敏生舉薦,明世宗認為陸垹有救荒實政,詔升四品京堂官,二十五年(1546年)五月升太仆寺少卿,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升南京鴻臚寺卿,轉(zhuǎn)南京光祿寺卿,三十年(1551年)四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乞休歸,三十二年(1553年)卒于家,享年五十。著有《簣山集》十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長泰人,字希稷,號璧山。
嘉靖二十三年進士。
由歸安知縣歷升兵部郎中,上平倭策,出為外官。
久之,遷江西按察僉事,轉(zhuǎn)云南布政司參議。
以鎮(zhèn)壓鳳繼祖功,升貴州按察使。
尋罷歸。
維基
盧岐嶷(1515年—?),字希稷,號璧山,福建漳州府長泰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三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三十三名進士。授浙江歸安縣知縣,擢戶部主事,三十年丁父憂。歷升兵部武選司郎中,三十七年六月以公事貶寧州判官,升廣信府同知,擢江西按察司僉事,改云南布政司參議,四十三年十月捕殺嶍峨縣叛酋王道行,受到朝廷獎賞。

人物簡介

維基
竇啟瑛(1687年—?),字修五,號亦亭,漢軍正白旗籍,奉天府 (遼寧省沈陽市)人。
清朝官員。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甲三十一名進士。
選庶吉士,散館授官檢討。
雍正七年(1729年)任監(jiān)察御史,巡察順永宣。
歷升光祿寺少卿、直隸按察使、湖北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乾隆元年(1736年),護理四川巡撫。
《聽雨叢談》記載其本來考中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武科舉人,次年改考文科,又中進士,入翰林。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九
李友棠,字西華,臨川人。乾隆乙丑進士,官至工部侍郎。
全臺詩
李友棠(?~?),字苕伯、西華,號適園。江西臨川人。乾隆十年(1745)進士。二十一年(1756)以刑科給事中任巡臺御史,四月到任,九月卸任回京。繪有〈臺灣賞番圖〉,蔣士銓、錢大昕、姚鼐為之題詩〖參考:(1)連橫《臺灣詩乘》卷2。(2)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附錄表7,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shè)委員會,2004年5月1版1刷?!健S小闯鄭€城〉詩二首,系集唐人詩句,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jù)以校錄。(吳福助撰)
維基
李友棠,字苕伯,又字西華,號適園,江西臨川人,清朝官員。
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進士。
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
改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刑科掌印給事中提督福建學政,并任巡視臺灣監(jiān)察御史。
歷升鴻臚寺少卿、太仆寺少卿、光祿寺卿、宗人府府丞、內(nèi)閣學士等職。
官至工部右侍郎。
曾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
張家驤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家驤(1827年—1885年),字子騰,浙江鄞縣(今寧波)人。
晚清政治人物。
卒謚文莊。
同治元年(1862年)殿試第二甲第十二名,賜進士出身,時年三十五歲。
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1867年出督山東學政,尋調(diào)山西(與于建章對調(diào))。
1868年因父喪解職,守喪后重新上任舊職。
歷升翰林院侍講(同治十年,1874年8月)、南書房行走(同治十三年,1874年9月)侍讀、侍講學士等。
光緒元年(1875),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12月,任日講起居注官,光緒二年,任國子監(jiān)祭酒,光緒七年(1881),任詹事府少詹事,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緒八年,任詹事府詹事,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署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任稽察科事內(nèi)閣學士,經(jīng)筵講官,光緒九年(1884),任直隸省舉人復試閱卷大臣,殿試讀卷官,朝考閱卷大臣,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任武闈會試正考官,慈禧太后50壽慶,賞賜張家驤“砥德礪才”牌匾,并賜紫禁城騎馬,終官吏部右侍郎。
光緒十一年(1885年),張家驤病逝于吏部侍郎任上,歸葬于鄞縣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