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式枚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二
陳毅,字詒重,號郇廬,湘鄉(xiāng)人。光緒甲辰進士,歷官郵傳部參議。有《郇廬詩文集》。
維基
陳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詒重,一字武仲,晚年號郇廬,原名道亨,湖南湘鄉(xiāng)東鳳一都長樂鄉(xiāng)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17歲師從王先謙,預撰經(jīng)籍。
為縣學優(yōu)廩貢生,蔭生,充壇廟工程監(jiān)督、京師學務處編書局襄校兼書經(jīng)圖書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
光緒二十八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補刑部郎中。
光緒三十年(1904年)進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師編譯館主纂、京師大學堂提調(diào)、郵傳部左參議、右侍郎、資政院參議等。
清王朝滅亡后,拒受袁世凱交通部職。
客居青島,常與恭親王溥偉聯(lián)系,為積極的復辟派。
民國二年(1913年),溥偉幾經(jīng)密謀,拉攏一批軍閥準備起事,陳毅則起草“檄文”。
后北洋政府發(fā)覺此事,對其進行瓦解監(jiān)視。
最終活動流產(chǎn),史稱“癸丑復辟”。
后來又與于式枚、劉廷琛、胡思敬等參與張勛復辟活動。
復辟失敗,乃僑居天津,追隨廢帝溥儀,以“孤臣自命”。
1928年五月,發(fā)生孫殿英軍盜掘東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親王及慶親王載振等召開會議,決定派陳毅與載澤、溥相、耆齡、寶熙等往東陵查勘祭掃。
此時陳毅負病力疾前往。
此時又恰逢剛出生的兒子去世,其長妾也悲傷去世,不久陳毅也去世。
陳毅生前曾經(jīng)參與修訂《皇清文獻通考》。
所撰有《荀子異義》、《墨子正義》、《郇廬詩文集》一卷、《東陵紀事詩》一卷等。
其《郇廬詩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謙墓表、李鴻藻家傳、張勛神道碑銘、胡思敬墓志銘等。
劉綿訓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劉綿訓(1880年—1919年),字翼若,山西省猗氏縣(今臨猗縣)李漢鄉(xiāng)陳家卓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劉綿訓少學聰穎,曾于令德堂就讀。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入山西大學堂中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鄉(xiāng)試中舉。
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式甲辰科三甲第102名進士,分發(fā)以知縣用,但不愿為吏,故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攻讀法政。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經(jīng)榮福桐主盟,景定成介紹,加入同盟會。
同年,山西爭礦運動爆發(fā),留日的晉籍學生紛紛響應,劉綿訓撰《告山西父老書》,反對英國公司霸占山西煤礦。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歸國省親,充山西學務公所河東道議紳。
3月,山西法政學校籌辦,劉綿訓獲請擔任監(jiān)督。
10月,山西同盟會創(chuàng)辦《晉陽公報》,劉綿訓任總理,批評時政,并秘密宣傳革命。
宣統(tǒng)元年(1909年),任山西咨議局議員。
次年, 山西巡撫丁寶銓以禁煙為名殘殺百姓,劉綿訓采用王用賓揭露殘殺百姓之事,在公報刊文揭露,并拒絕丁寶銓更改之命,被迫辭職。
不久入京,任京師大學堂圖書館館長。
辛亥革命爆發(fā),山西響應。
太原起義后,受閻錫山之邀返省,在運城組織河東紳商議事公所。
民國成立,山西省臨時議會成立,劉綿訓當選司法司司長,隨改司法籌備處處長。
3月15日,閻錫山就任山西都督,成立都督府,趙戴文和劉綿訓任秘書廳廳長。
民國五年(1916年)10月,孫發(fā)緒出任山西省長,成立山西地方自治促進會,劉綿訓擔任副會長。
次年,孫發(fā)緒被排擠離職,自治促進會也被裁撤。
劉綿訓遂進京,在北京政府財政部供職。
目睹時政日非,抑郁成疾,民國八年(1919年)在北京病卒。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陳寅?。?890-1969) 江西義寧(今修水)人。
早年赴日本留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歸國,后入上海吳淞復旦公學學習,宣統(tǒng)二年(1910)赴歐洲留學,先后在德國柏林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語言學,次年歸國。
1913年赴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經(jīng)濟部留學,1914年歸國,一度任蔡鍔秘書,參加討袁之役。
1918年赴美國入哈佛大學,從朗曼習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轉往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梵文研究所習東方古文字。
1925年歸國應清華學校之聘,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國學研究院導帥,清華改制后任中文、歷史、哲學三系合聘教授。
1930年后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第一組(歷史)主任、故宮博物院理事、清代檔案編委會委員。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赴香港大學講學,任中文系主任。
1941年起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授。
1945年應牛津大學之聘赴英國任教,兼治眼疾。
1947年返國任清華大學教授。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同年底轉任廣州嶺南大學教授。
1952年后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等。
1930年在其所撰《陳垣敦煌劫余錄序》中最早提出"敦煌學'的概念。
有《金明館叢稿》、《金明論從稿二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集》等。
人物簡介
陳寅?。ㄒ话司帕恪痪帕牛?,江西修水人。曾任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嶺南大學教授。建國后,歷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精通十多種文字,對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蒙古史均有精湛研究。有《柳如是別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