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永強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惠世揚(1581年—1652年),字抑之、抑我,號元孺,陜西清澗縣小岔則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萬歷丁未進士,東林黨人。
惠世揚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中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成進士,初授四川華陽縣(今屬雙流縣)知縣。
因政績卓著,擢工科給事中,轉右給事中,升禮科都給事中,多有建言。
熹宗即位,惠世揚以災異陳言,參劾大學士孫如游,薦高攀龍、劉宗周、孫居相、劉策、王之寀等,又糾首輔方從哲。
天啟二年(1622年),大學士沈?配合魏忠賢大舉內(nèi)操,募兵隸于錦衣衛(wèi)。
惠世揚等上疏反對。
歷官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
天啟五年(1625年),左副都御史王紹徽仿照《水滸傳》的形式,編成《東林點將錄》。
惠世揚名列其中,冠以“天猛星霹靂火大理寺少卿惠世揚”,與楊漣、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并稱「馬軍五虎將」。
終于以“結交內(nèi)侍”罪名下獄,嚴刑拷打,抗論不屈,幾死囹圄。
崇禎元年(1628年),經(jīng)馬鳴世等訟冤,惠世揚復官。
次年,論劾尚書張鶴鳴,丁憂去官。
崇禎六年(1633年),再起故官。
崇禎十年(1637年),轉南京大理寺卿。
崇禎十一年(1638年),晉兵部右侍郎,改刑部添注右侍郎。
崇禎十四年(1641年),調(diào)刑部左侍郎。。
明末投降大順,任右平章。
隨即降清,任左副都御史,致仕回鄉(xiāng)。
姜鑲反清起事,綏德副總兵王永強奉惠世揚起兵響應。
永歷七年(清順治九年,1652年)兵敗米原鎮(zhèn),王永強自縊,惠世揚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馥蒸(?
—17世紀),字云伯,陜西西安府華州蒲城縣人,明朝。
李馥蒸在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順治年間擔任江西提學道。
他個性孝友,為雙親廬墓,遺產(chǎn)全讓給弟弟;饑荒時供應糧食降低物價,令多人存活。
王永強叛亂,地方多人死去,他捐資建立義冢葬下死者;朋友御史王道純被流賊殺害,死于山西,他也到該處送回棺木到蒲城下葬。
孫士寧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孫士寧(1610年7月20日—1650年),字文以,號孫山。
山西太原府壽陽縣人。
清初政治人物。
行一。
治書經(jīng)。
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中式山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癸未科進士,吏部觀政。
明亡仕清。
順治三年(1646年),官兵部主事,任丙戌科會試同考官,順治五年(1648年),官大同左衛(wèi)道兵部郎中、陜西按察使司榆林兵備道僉事。
順治六年(1650年),延安營參將王永強策應姜鑲叛清,攻陷延安、榆林等十九州縣。
孫士寧受職。
順治七年(1651年),官兵恢復府谷縣,孫士寧被擒,隨即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