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玉琉,無為州人。崇禎甲戌進士,歷知馀姚樂安二縣入為戶部主事歷兵部武選郎中有文嘻堂詩集維基
朱芾煌(16世紀—17世紀),字阿衷,號玉琉,南直隸廬州府無為州籍,五開衛(wèi)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朱芾煌是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成進士,獲授馀姚知縣,調(diào)任樂安,升任戶部主事在九江榷關(guān)徵稅。很快因事貶為順天教諭,其后再升任國子博士、車駕主事;南明年間和吳國琦、劉若宜、徐天麟、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在兵部任職,出任武選郎中,有政績名聲,致仕后生平不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公良。崇禎四年進士。官兵部主事。能文工詩,深于經(jīng)術(shù)。有《水香閣集》、《懷茲堂集》。維基
吳國琦(?—17世紀),字公良,號雪崖,安慶府桐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禎三年(1630年),吳國琦中式應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31年)聯(lián)捷進士,授浙江蘭溪知縣,在任三個月,土人獻上白色香蘭,士大夫?qū)懴隆队裉m詠》刻在石上。次年麥子豐收,士人有作《瑞麥頌》紀念。因剛直遭免官。改任福建漳州推官,平反當?shù)鬲z事升為兵部武庫司主事。吳國琦學識廣博,精通經(jīng)術(shù),寫下關(guān)于時務的《渡江九策》。弘光時,與朱芾煌、劉若宜、徐天麟、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在兵部任職,轉(zhuǎn)任兵部車駕郎中。晚年工詩,有《水香閣集》等傳世。
人物簡介
徐天麟(?—17世紀),字圣俞,一字陵如,號退谷,松江府上海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徐天麟自幼失去雙親,喜歡讀書,但過了三十歲才成為諸生,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吏部觀政,八年(1635年)獲授南京兵部主事,十年(1637年)升郎中。弘光時,與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共事;很快因為供養(yǎng)父母而辭官歸鄉(xiāng),杜門謝客,只與一二位故友喝酒大呼。其詩文爽朗有奇氣,有《西郊草堂集》、《廣蔭軒雜詠》著作流傳。
人物簡介
姜一學(?—17世紀),字元韜,號幼文,又號巢云,山東濟南府濱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戶部觀政,五年授行人司行人,十年行取考選,授兵部武選司主事,管理清黃,本年升員外郎,十一年養(yǎng)病回籍。弘光時,升兵部員外郎,和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徐天麟、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共事,出仕八年內(nèi)不貪求俸祿以外的財富。很快他辭官歸鄉(xiāng),閉門終老。。
人物簡介
劉若宜(?—17世紀),字宜之,號泰齋,人稱甑山先生,安慶府懷寧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劉若宜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兵部職方司郎中,多次上疏戰(zhàn)略,但未獲理會,北京淪陷后兩次上吊自殺,都被家人所救,因此薙發(fā)在浣花庵出家,不久繞道到南京。弘光年間他和朱芾煌、吳國琦、徐天麟、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在兵部任職,南京失陷后拒絕出仕清朝,說:「山僧久卸朝天路,只整威儀拜法王。」以老病不出入城市,在家中和客人促膝而坐,寫下的詩文都燒毀,到八十八歲去世。
人物簡介
潘自得(?—17世紀),字行素,號肖鵬,直隸鳳陽府泗州直隸州盱眙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潘自得于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選授工部主事,轉(zhuǎn)兵部車駕司主事。弘光時,改武選司主事,升職方司員外郎,和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姜一學、徐天麟、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共事。他個性孝順,為生病的母親跪煎藥湯,又甘于淡泊,不愿意干謁,以廉潔著名。
人物簡介
荊廷實(1599年11月1日—1653年9月3日),字實君,號毅庵,南直隸鎮(zhèn)江府丹陽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荊廷實是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弘光年間和朱芾煌 、吳國琦、劉若宜、徐天麟、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在兵部任職,獲授武庫司主事,曾在殿廷召對時進諫,得到一時重視,因病歸鄉(xiāng),著有《歷朝傳文舉要》流傳。
人物簡介
張延祚(1599年—1649年),字仲胤,青州府莒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張延祚是崇禎九年(1636年)的舉人,十三年(1640年)成進士,獲授廣平府推官,三年內(nèi)不曾接受請托,上級本來以循良入薦;適逢廣平有豪強橫行不法,入獄后逃脫去,因此令他遭中傷,其后朝廷得知他清正執(zhí)法,只將他調(diào)任永平府。尚未到任,李自成已入侵朝廷,十七年(1644年)三月北京失陷,他得知后發(fā)誓殉國,顧念母親在家,弟弟張延嗣在壬午年殉難,決定回家探望,到五月才抵步。弘光年間,張延祚奉母親到淮上,史可法薦任為職方主事,和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徐天麟、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在兵部共事;南京失陷后推卻清朝催促任命,在東莞村隱居,稱「東莞隱君」,四年后(1649年)去世,年五十一歲。他年少有異慧,勤學用功,經(jīng)史子集一概通曉,著作都在戰(zhàn)亂燒燬。
人物簡介
王?。ǎ?div id="ikkk88w" class='inline' id='people_125333_0_0_comment'>—17世紀),字大龍,陜西西安府三原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健個性莊重有禮節(jié),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舉人,次年(1640年)聯(lián)捷進士,授山東聊城知縣,任內(nèi)精明干練;向朝廷請求改正遼餉,并設立折馬法舒緩民困。之后升任職方主事,弘光年間和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徐天麟、姜一學、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共事,擔任武庫員外郎,不久辭官到馀杭山中隱居。
人物簡介
眾香詞字季羽,桐城人,知縣孫棐女。方云旅室。有《賡噫集》。
贈尚書戊生公女,適學士樓岡方公第三子云旅。幼博經(jīng)史,善吟詠,秉豈懷丹楓,諸昆仲教,溫柔敦厚。既歸云旅,分題梧閣,此倡彼和,詩成盈尺。如“窗愛月明開不閉,簾因風急卷還垂。”“催寄遠書雙去雁,驚回好夢一聲蟬。”“無錢可買歸時卜,有恨難傳別后書。”“何處金樽花下飲,誰家玉笛月中吹。”“近日鯉庭親杖履,經(jīng)年鴻案冷糟糠。”“薄田收斂征呼急,病骨愁深經(jīng)理難。”“花月自饒詩酒興,晨昏閑課子孫書。”“影搖紅燭橫窗起,香逐銀餅入酒來。”“強分梔子同心結(jié),空寫梧桐別怨詩。”“柳顰翠黛愁難放,花抱芳心凍不開。”“金釵半付舟車費,彩筆多題離別篇。”“山頭虛詠滿頭句,席上空吹落帽風。”“難染丹霞千尺色,徒凝玉露五更寒。”“有意長同人繾綣,多情不逐世炎涼。”“露濯新妝臨寶鏡,風翻翠袖拂華筵。”“流入凍云和梵韻,飛來寒雨雜松濤。”皆警句也。云旅常游吳越,離別句多。明月流黃,春風堤上,尤德耀視伯鸞,未及偕老,早逝,能不悲歟?云旅檢其遺奩,無金珠紈綺之飾,惟日讀書數(shù)十卷,及自制《賡噫集》,含英咀華,深得風人之旨。其淑德雋才姻黨稱之,藝林誦之。云旅伉儷情篤,肝膽摧裂,并附悼亡十絕,聊代雙珍。丁丑九月,小阮、世濤同登高平山,手授全集,讀之,多謝朓驚人句,選其倚聲,如秦少游艷逸,以志云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