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養(yǎng)初(?—1629年),山西平陽府曲沃縣(張莊人)民籍陜西耀州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盧龍縣知縣,崇禎二年(1629年),清軍入關,克永平府,副將孟喬芳及知縣張養(yǎng)初、家居兵備道白養(yǎng)粹、罷職副將楊文魁、游擊楊聲遠等十五人出降,命以養(yǎng)粹為巡撫,養(yǎng)初為知府,喬芳、文魁仍為副將,率降兵從諸貝勒城守。五月,明兵取灤州,貝勒阿敏棄永平出塞。瀕發(fā),屠城民,諸降官養(yǎng)粹、養(yǎng)初等死者十一人。
人物簡介
白養(yǎng)粹(?—1630年),字爾正,號完白,直隸永平府東勝左衛(wèi)官籍,山西翼城縣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舉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萬歷三十三年授戶部主事,三十四年榷河西鈔關,三十六年管德州倉,三十七年升湖廣司員外,本年升郎中,四十一年升遼東副使,四十四年升山東參政,四十七年養(yǎng)病,天啟元年(1621年)起遼海兵備參政,本年養(yǎng)病。崇禎二年(后金天聰三年)底,皇太極率兵入關。崇禎三年(1630年)元月,后金兵克永平府,白養(yǎng)粹及革職副將孟喬芳、知縣張養(yǎng)初、罷職副將楊文魁、游擊楊聲遠等十五人出降。皇太極命以養(yǎng)粹為巡撫,養(yǎng)初為知府,喬芳、文魁仍為副將,率降兵隨同諸貝勒守城。五月,明軍取灤州,貝勒阿敏放棄永平出塞。臨行,下令屠殺城民,諸降官養(yǎng)粹、養(yǎng)初等死者十一人。
人物簡介
陳此心,字如葵,河南汝寧府光州光山縣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初授清豐縣知縣,擢戶部廣西司主事,天啟七年十一月疏言十二事,指魏忠賢、崔呈秀共竊兵權(quán),陰謀不軌,宜與其子侄并斬于市,拆毀所建逆祠,起復廢黜諸臣,撫恤冤死諸臣等。升員外郎,督餉永平。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甲申,清軍破永平,兵備副使鄭國昌及知府張鳳奇、推官盧成功等戰(zhàn)死,郡人布政白養(yǎng)粹、職方郎中賈維鑰、戶部員外郎陳此心、行人崔及第、同知楊爾俊、諸生宋應元及廢將孟喬芳俱降清。陳此心以父母年老多病為由,請求回家探親,皇太極同意了,二個月后,省親回來的陳此心又想逃走,他秘密讓兒子先跑,然后讓家人帶著細軟再悄悄溜出城去,結(jié)果被巡城的士兵抓個正著,群臣都認為陳此心該殺,但皇太極卻赦免了他,又送了他兩匹馬、四匹驢、二十兩銀子,聽其所往。陳此心在三月逃回京師,與郭鞏俱以屈節(jié)被逮;后刑部擬此心等以謀反律,大理寺卿金世俊力爭之,乃擬監(jiān)候處決,后遣戍。
人物簡介
袁楷(16世紀—17世紀),字孝則,陜西鳳翔府鳳翔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袁楷是追贈兵部尚書袁應泰之子,在萬歷四十年(1612年)中舉人,父親戰(zhàn)敗自焚后,徒步到北京上呈遺疏申冤,為父親爭取賜祭葬蔭謚;到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擔任南京禮部主事,升官員外郎,外調(diào)開封知府,任內(nèi)廉明有謀略,清理積壓案件,被府民稱為「照天燭」。之后他累升四川川東道和廬鳳道僉事,弘光年間調(diào)為河南參政,清朝陜西總督孟喬芳多次打算推薦他擔任官職,他都以病推辭。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河南宜陽人。明副將,守河州。順治二年降清。以副將銜隸總督孟喬芳標下,曾守西安八晝夜,擊退賀珍。官至左都督。后坐事論斬,免死,徙遼陽。
人物簡介
馮士標,字瑞明,號尊尼,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舉人馮惟健曾孫。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舉于鄉(xiāng),十三年庚辰(1640年)成進士。清順治初入京謁選,授兵部武選司主事,月余,升陜西按察司僉事,分巡關內(nèi)道。時地方初定,賀珍等軍自乙酉(1645年)冬圍攻西安城,馮士標環(huán)甲登陴,率眾御之,至丙戌(1646年)正月五日,賀軍乃退,城賴以全。商州賊首劉三虎等破城劫掠,總督孟喬芳檄士標往救,士標披甲臨陣,大敗之,盡恢復所侵地,賊寇逃遁,期月之內(nèi),妖氛盡殲,悉歸王化。順治四年丁亥(1647年),清軍從陜西西下四川,張獻忠軍燒毀棧閣以自固,數(shù)百里內(nèi)道路阻絕。士標督率監(jiān)修,旬月間棧道復通,清軍得以無阻。五年戊子,擢任陜西右參議,兵備莊浪。土官魯安嫡派不明,自相競長,漢官與之爭禮,嘗為構(gòu)舋。士標拘集官屬,為之明正嫡派,裁定禮節(jié),申請于上,永為定制,而后相安。歷任三載,兵餉以時給發(fā),猝遇變故,多獲戰(zhàn)功。捐俸修筑學宮,日與諸生翻經(jīng)析義,西鄙知有文教,皆其之力也。九年壬辰(1652年),升四川建昌兵備副使。十二年乙未(1655年),改福建按察司副使,卒于道。士標為人志行磊落,孝友好施。崇禎十三年庚辰山東大饑,他出資賑救,全活不下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