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宗明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十四
字資理,號省庵,致齋先生從子也,以進士授工部營繕主事,所司職與內監(jiān)相關,公未嘗稍為屈。
一日,司禮大珰以諸曹疏下,公當入領。
故事,領疏曹官既受疏,北面揖,大珰南面報揖。
公謂疏在若手猶可,既授我而南面報揖,何也?
且左順門上所常御,豈而南面地?
竟出弗顧,諸珰俱以強項郎呼之。
庚戌,京師戒嚴,廷臣舉公將才,公內脩守具,奉命行視南郛址,筑盧溝橋,俱立辦,后竟無名其功者。
時相嵩方擅命,公疏其狀罪,乞早竄僇,以謝天下。
疏巳入銀臺矣,尚書文公明愛其才,密從司禮取公疏毀之,然相嵩已稍聞之,遂坐公他事,謫判漳州,稍遷南兵部郎,出為河南兵備。
復以忤撫軍李,遂罷歸,卒于家。
所著有漫游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字以方,號卓峰。受業(yè)于王守仁。嘉靖二年會試,主司發(fā)策詆守仁之學,直不阿主司意,編修馬汝驥奇之,遂中式。授漳州推官,廢境內淫祠,易其材以葺橋梁公廨。疏早定儲貳,貶沔陽判官。又以抗疏救楊名,編戍雷州衛(wèi)。赦還卒。有《望萊集》、《還江集》。
維基
黃直(1489年—?
),字以方,號卓峰,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撫州府金溪縣(今江西省金溪縣)人,軍籍,同進士出身。
早年求學于王守仁。
正德十一年(1516年),江西鄉(xiāng)試中第七十七名舉人。
嘉靖二年(1523年)會試中,主司發(fā)策極詆王守仁的心學,黃直與同門歐陽德不阿附主司官的意思,翰林院編修馬汝驥很贊許兩位,一并中式。
黃直登進士后,立即上疏陳述“隆圣治、保圣躬、敦圣孝、明圣鑒、勤圣學、務圣道”六事,后授漳州府推官。
當時漳州尚鬼神之說,其任內毀壞境內各種邪教。
監(jiān)察御史詆毀其,送吏部降至。
其在路途即上疏請嘉靖帝早日確定儲君,招致嘉靖帝大怒逮捕。
后釋放,貶為沔陽判官,曾署崇陽縣知縣,有惠政父喪丁憂,除服后,恰逢楊名、黃宗明下獄,其上疏論救,嘉靖帝大怒,命逮捕下詔獄拷問,后,編戍雷州衛(wèi)。
雖之后釋放,久之去世。
隆慶初年,贈光祿寺少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5—1559 【介紹】: 明四川遂寧人,字實卿。嘉靖八年進士。授編修。十一年,應詔上疏言帝喜怒無常,用舍不當。語切直,帝怒,下詔獄究主使。數瀕死而無所承。乃謫戍瞿塘衛(wèi)。尋放歸。居家奉親,以孝聞。親沒,廬墓,終喪病發(fā),卒。
維基
楊名(1505年—1559年),字實卿,號方洲,四川遂寧縣(今四川省遂寧市)人。
明朝翰林,嘉靖七年四川解元,連中探花。
任翰林院編修,因向明世宗直言進諫,而得罪下詔獄被罷黜。
楊名年少時,督學王廷相認為其言語稱奇,補做其門下弟子生員。
嘉靖七年(1528年),四川鄉(xiāng)試第一(解元)。
嘉靖八年,登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聽說祖母去世后,請求緊急歸鄉(xiāng);之后再回朝廷,擔任展書官。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十月,天有彗星,依律群臣進言。
楊名上書稱明世宗喜怒失中,用舍不當。
其言痛切剛直,世宗懷恨在心,但仍回旨稱其為忠言,并令其不必隱諱。
楊名不譜世宗心思,繼續(xù)直言道:吏部是百官之首,尚書為百官之表;然而吏部尚書汪鋐卻是最卑鄙的小人。
此外,武定侯郭勛奸詐狡猾,太常寺卿陳道瀛、金赟仁粗鄙酣淫。
這幾人,輿論早都稱其不應任用,然而陛下你仍任用他們,這是圣上有偏愛的緣故。
諸位大臣進言忤逆了圣上,此心實為可原諒的。
大學士李時以愛惜人才為情,既然被圣上嘉獎采納,但吏部卻不為他簽署發(fā)批準。
臣所說的謂虛文塞責的事,難道完全沒有么?
這些得罪的大臣們,輿論認為應當寬恕,但陛下卻不肯原諒他們,這是圣上有偏怒的緣故。
道士邵元節(jié)利用點卑鄙技巧,蒙蔽圣上。
您曾經下令在內府設齋醮,并命左右大臣為供事奔走,所以致使有不肖之徒在黑夜乞求出入宮門的。
如果將這些寫入史冊,后世人們將如何評價?
這都是圣上心中稍有的偏激,因此臣敢抒發(fā)自己的狂愚。
奏疏呈上后,嘉靖帝震怒,即刻逮捕楊名下詔獄拷訊。
汪鋐上書稱道:楊名是與楊廷和同鄉(xiāng),最近張孚敬離任,楊廷和的同黨總是計劃要報復,所以這才攻擊我。
臣為皇上選拔任用,一心只想重振朝廷綱法,但總有大臣指責我操之過急。
而且內閣大臣都在培植黨羽,所以楊名才敢如此欺君放肆。
明世宗深信其言,更加憤怒,于是命錦衣衛(wèi)追問楊名的主使。
楊名數次瀕臨死亡,但沒有什么可承認的,只說曾將奏疏草稿給同榜進士程文德看過,明世宗遂將程文德一并拿下詔獄。
當時侍郎黃宗明、侯補判官黃直論救,均先后入獄。
致使三法司再擬楊名罪過,均不能恰當反映明世宗內心想法。
于是,明世宗親自下詔,令楊名戍邊,入編伍瞿塘衛(wèi)。
第二年即釋放回來。
后來多次舉薦,均不再召用。
楊名家居二十多年,侍奉雙親。
雙親都死后,他和弟弟楊臺在墳墓旁結草廬居住。
孝期滿后,因病去世。
隆慶元年,贈光祿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