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弘圖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張楚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楚城(1527年—?
),字釐卿,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民籍。
湖廣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舉人。
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一十名,三甲第四十二名進士。
初令吉水縣,五年九月選授刑科給事中,因彈劾吏部侍郎張四維邪僻,上嘉其忠直
六年十月升兵科右給事中,萬歷元年(1573年)三月升吏科左,二年八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分巡臨鞏,三年十一月調(diào)山西副使,六年七月升右參政,皆有惠政。
十二月補浙江左參政,升福建按察使,十年五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十一年二月遷云南左布政使,十五年八月晉太仆寺卿致仕。
王雅量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雅量(1566年—1633年),字有容,號襟海(左海),山東兗州府沂州費縣人。
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第三名,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三十三年授山西陽城縣知縣,三十八年丁憂,四十三年補廣西道御史,二月奉命遼東巡按,四十六年六月陜西巡按。
天啟元年升廣東右參政,本年終養(yǎng)。
五年六月以御史高弘圖推薦,起補四川道御史,京畿道刷卷,六年升太仆寺少卿,本年升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以年力衰邁被令致仕,崇禎三年起光祿寺卿,五年以母病告歸,六年病卒,贈戶部侍郎,鄉(xiāng)民為他立碑紀(jì)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河南新鄉(xiāng)人。
萬歷三十八年進士。
天啟初,由知縣擢御史。
始以“移宮”事詆楊漣,后見公議直漣,乃聲言疏非己意。
被除名永錮。
魏忠賢柄政,召還,又極詆楊漣,并請亟修《三朝要典》。
崇禎初,見魏珰必敗,即疏劾閹黨崔呈秀等。
忠賢死,又極譽高弘圖之救漣,以求容于清議。
后入逆案,徒三年,自恨死。
維基
賈繼春(?—1628年),河南新鄉(xiāng)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進士。歷知臨汾、任丘二縣,入京為御史。明光宗有兩位李選侍,稱為東李和西李。天啟元年(1821年)爆發(fā)移宮案,外界紛言明熹宗虐待庶母西李。賈繼春上奏指責(zé)東林黨人過多干涉內(nèi)廷事務(wù),又與給事中周朝瑞展開論戰(zhàn),賈繼春言:“先帝于群臣至厚,何至一妾一女不能遺庇?!膘渥诓粣?,說:“大小臣工,惟私李黨,責(zé)備朕躬。”不久繼春出京按察江西,途中仍上書提醒皇帝,“威福大權(quán),莫聽中涓帝落”。四年春季,始自江西回京。崇禎帝繼位,繼春正在南畿督學(xué),知魏忠賢必敗,先行彈劾崔呈秀。崇禎帝打算將賈繼春列名閹黨,閣臣反對說:“繼春雖反復(fù),持論亦可取”。但崇禎帝認為:“惟其反復(fù),才是真小人。”于是判刑三年。不久含恨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河南杞縣人。
萬歷四十七年進士。
授盧龍知縣。
魏忠賢柄政,詔父事之,入仕九年,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建四祠祀忠賢。
忠賢敗,詔僅罷官聽勘。
御史高弘圖劾,始被逮論死。
維基
劉詔(?
—1629年),河南開封府杞縣人。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授盧龍縣知縣,魏忠賢柄政,詔父事之,以知縣三年而升臬司。
天啟二年(1622年)升為山東僉事。
六年三月以關(guān)內(nèi)道按察使加升為山東左布政使,管事如故。
尋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
七年二月以山海關(guān)城壕告竣,加從三品服俸,賞銀三十兩、纻絲一表里。
與總督閻鳴泰等議于景忠山為魏忠賢建生祠,又請于西協(xié)密鎮(zhèn)丫髻山各建魏忠賢祠,賜名崇功,于昌、通二州建魏忠賢生祠,昌平州賜名崇仁,通州賜名章德。
五月覆喜峰口功,加右副都御史,八月兵部敘寧錦功,升一級,蔭一子錦衣衛(wèi)正千戶,賞銀三十兩、纻絲二表里,給與應(yīng)得誥命。
又加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照舊巡撫,尋升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等處。
崇禎繼位,進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魏忠賢敗,十一月被彈劾罷官聽勘。
崇禎元年二月,以御史高弘圖劾,次年被逮論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2—約1646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沾化人。明萬歷四十一年進士。天啟初為兵科給事中,魏忠賢黨“十孩兒”之一,獻計汰軍以削經(jīng)略孫承宗之權(quán)。又劾罷周啟元、韓爌等,代主事曹欽程疏劾周宗建、黃尊素等。崇禎間入逆案。入清,在鄉(xiāng)殺李自成所置縣官,得授順天府丞。以老乞休。尋以故革職為民。
維基
李魯生(1572年—1646年),字尊尼,山東濟南府濱州沾化縣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歷魚臺、邯鄲、祥符、儀封知縣,天啟三年考選,六月授兵科給事中,投靠魏忠賢,列“十孩兒”之一。
當(dāng)時京城有“官要起,問三李”之說,“三李”即指李魯生和禮科給事中李恒茂、御史李蕃。
顧炎武在《圣安本紀(jì)》中也有“一周二李,其權(quán)莫比”的記載,其“一周二李”即指周昌晉、李蕃、李魯生。
四年彈劾應(yīng)天巡撫周起元,致其削籍。
薦舉阮大鋮、陳胤叢、陳爾翼、張素養(yǎng)、李應(yīng)薦、馬逢皋、李嵩、楊春茂、高弘圖、王大年、張捷十一人。
五年廷推,疏議大學(xué)士韓爌,削其籍。
十二月議改書院為忠臣祠,祀故遼陽死難文武諸臣。
六年二月升吏科右給事中,十一月升兵科左給事,疏請用蒙古攻東奴,以舒屬國之困。
七年與檢討李明睿典試湖廣,八月敘寧錦大捷功,升一級,賞銀十五兩,升太仆寺少卿。
崇禎元年(1628年),以閹黨被彈劾,削籍為民,遣戍山西平定州,遇李自成亂,逃回故里。
順治元年,在鄉(xiāng)殺李自成所置縣官,受王鰲永招撫,授順天府丞。
二年七月,升順天府尹。
三年五月,以年已七十五告老。
七月由于受到順天督學(xué)曹溶濫送貢監(jiān)貪腐案牽連,被削籍為民,尋卒。
著有詩集《海月樓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9 【介紹】: 明江西新建人,字居之,號燕及。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啟六年奉使朝鮮。不攜中國一物往,不取朝鮮一錢歸。七年,魏忠賢以其為東林黨,削籍。崇禎初起右中允,十五年,掌南京翰林院。十七年,南都議立君時,主立潞王。福王立,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數(shù)與馬士英交詆,乞休歸。后左良玉部將金聲桓反正江西,迎以資號召,敗,投池死。
維基
姜曰廣(1584年—1649年2月29日),字居之,號燕及,晚號浠湖老人,江西新建浠湖里(今豐城市同田鄉(xiāng)候塘村)人,明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
選庶吉士,改編修。
天啟五年十月初一日(1625年10月31日)容妃任氏生皇子朱慈炅,頒詔天下。
次年,充正使赴朝鮮,與給事中王夢尹敕封仁祖為朝鮮國王,并奉旨視察師海上情形,還針對毛文龍功績大小虛實,詢問過中朝邊境當(dāng)?shù)爻r百姓,考核毛文龍部水師。
得到一些關(guān)于毛文龍的重要關(guān)鍵消息。
回國,便上疏言:“文龍以二百人入鎮(zhèn)江,據(jù)鐵山招降夷,撫歸義之民至十馀萬,不可不謂之豪杰,不可不謂之偏鋒。
若堂堂正正,與虜決勝負于郊原,不獨臣不敢信,文龍亦不敢自信。
若養(yǎng)成一隊精銳之兵,設(shè)伏用間,乘敝出奇,文龍自信其能,臣亦信文龍之能也。
朝廷知文龍以用文龍,則不致失文龍而莫盡其能,亦不致孤倚文龍,以困而覆之矣。
”然而朝廷終究沒有重用毛文龍,后果然如曰廣所言,以致于明軍兵敗,遼東一帶、藩屬國朝鮮皆落入后金之手。
姜曰廣出使朝鮮期間,潔身自好,不受賄贈,又贈送醫(yī)書和揭帖給朝鮮仁祖,深受朝鮮君臣好評。
但回國后不久,因忤逆魏忠賢,被免職回鄉(xiāng)。
崇禎初年(1628年)閹黨倒臺,起擢左春坊左諭德。
崇禎三年(1630年)典南京鄉(xiāng)試,并提拔一干名士,如楊廷樞、張溥、陳子龍、楊廷麟等各以文章氣節(jié)著聞,顧以清白堅不依附時局,但卻都為溫體仁、周延儒等首輔排斥,無法被重用。
崇禎九年(1636年)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后因事獲罪而被貶為南京太常寺卿,遂引疾歸鄉(xiāng)。
崇禎十五年(1642年)升任詹事。
崇禎十七年(1644年)以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
同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縊而亡,南京議論立帝,姜曰廣等主張立潞王,結(jié)果福王為帝,仍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與史可法、高弘圖并稱“南中三賢相”。
內(nèi)閣首輔馬士英雖與姜曰廣同年,但兩人素來不和,本想誣陷姜曰廣。
然而因姜曰廣有聲望,無人敢響應(yīng)馬士英。
后得知宗室朱統(tǒng)??品行惡劣,便想到可以用職官加以利誘,使其打擊姜曰廣。
遂指使朱統(tǒng)??上疏誣告彈劾姜曰廣任用東林黨鄭三俊、吳甡、房可壯、孫晉等人,把持朝政,以劉士禎為通政使,阻遏章奏,以王重為文選,扶植私人;命令楊廷麟放走獄中的兇悍盜賊,聯(lián)同江河大俠與水陸奸官窺視南京,陰謀遷都或另立新君;包庇曾投靠李自成的臣子;收受賄賂;姑息養(yǎng)奸等五大罪狀。
后又遭馬、阮黨人僉事陸朗、副使黃耳鼎等人上疏彈劾其結(jié)黨欺君、把持朝政、無人臣禮,遂棄官回南昌。
隆武四年(1648年)金聲桓邀姜曰廣起義,并授其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xué)士等官銜,御賜尚方寶劍,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或臨時變化,先斬后奏,清廷得知后,派征南大將軍譚泰率兵攻打南昌,次年,正月十九,城破,金聲桓投水死,姜曰廣亦投水自盡,一說于仁臣之心牌坊下上吊自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九疇,號瑞屏。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檢討。天啟中被魏忠賢指為東林黨人,降調(diào),削籍。崇禎中,復(fù)故官,累遷禮部左侍郎。復(fù)忤楊嗣昌,遭讒削籍。十五年,廷臣交薦,起為南京禮部左侍郎。福王立,進本部尚書,請補建文帝、景皇帝廟號及建文朝忠臣贈謚,又請奪溫體仁謚。與馬士英不協(xié)去,遂致仕。南都失守,寓居溫州江心寺,為總兵賀君堯所害。有《綱鑒正史約》、《秦漢鴻文》。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九疇,昆山人。萬歷己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天啟中削籍崇禎初以原官起用歷國子祭酒少詹事禮部左侍郎進尚書有握日草
維基
顧錫疇(1585年—1646年),字九疇,號瑞屏,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今江蘇省昆山市)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己未進士。
弘光時任禮部尚書。
隆武時,加太子太師東閣大學(xué)士。
因欲彈劾總兵賀君堯被殺。
顧錫疇十三歲時,以諸生身份參加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魏國公徐弘基將女兒許配給他。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順天鄉(xiāng)試第二名。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聯(lián)捷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
天啟四年(1624年),與給事中董承業(yè)為福建鄉(xiāng)試主考,取中五經(jīng)奇才顏茂猷。
魏忠賢黨羽指責(zé)他們是東林黨人,兩人一起降職。
最后,被削奪官籍。
崇禎初,得崇禎帝召見,官復(fù)原職。
升任國子監(jiān)祭酒。
他奏請恢復(fù)積分法,禮官阻撓不予施行。
顧錫疇又申訴此事,并請求選擇監(jiān)生擔(dān)任州縣長官。
此后,奏請訂正陪祭祀者的位次,擔(dān)當(dāng)國子博士的進士能參與考核、錄用。
崇禎帝均同意。
之后他母喪回鄉(xiāng),并請求不再出仕。
喪期滿后,起用為少詹事,晉升詹事,加封禮部左侍郎,負責(zé)部中事務(wù)。
皇帝曾經(jīng)召見他面商國事,詢問理財用人的問題。
顧錫疇告退后,陳述了用人方面的五點失誤,稱:“考察選官沒有法度,文網(wǎng)太嚴(yán)峻,議論太多,太拘泥于資格,對人沒有鼓勵效果。
請使先用人的地方清正源流。
精心鑒別,依照才能任用,這是好處一。
赦免小過失而不完全廢棄,這是好處二。
減少議論而專門責(zé)其成事效率,這是好處三。
選擇奇異人材而不拘泥于平常規(guī)章,這是好處四。
積極獎勵而寬緩督察、責(zé)備,這是好處五。
”最后極力陳述耗靡錢財?shù)谋锥?,仍然歸其根源在于用人。
皇帝對他的奏疏稱好。
楊嗣昌奏疏請求招撫流寇,其中有“樂天者保天下”和“善戰(zhàn)者服上刑”的話。
顧錫疇爭辯,稱這是諸侯間交戰(zhàn)的事情,引用不合倫理,與楊嗣昌互相攻擊。
楊嗣昌當(dāng)時主持政務(wù),諸位言官都攻擊他,楊嗣昌很懷疑顧錫疇所為。
遇上駙馬都尉王奩犯罪,顧錫疇準(zhǔn)備從輕發(fā)落,楊嗣昌借機攻擊,便削奪了他的官籍。
崇禎十五年,朝廷大臣交相舉薦,皇帝召他回朝。
御史曹溶、給事中黃云師又稱不應(yīng)該任用他。
皇帝不聽,任命他為南京禮部左侍郎。
甲申國難后,福王朱由崧立位,顧錫疇升任本部尚書。
福王尊奉福恭王為恭皇帝,準(zhǔn)備商議廟祀,顧錫疇奏請另外設(shè)立專門的廟宇。
不久,請求增補建文帝的廟祀謚號、明景帝的廟號和建文朝忠臣的贈封與謚號,均獲準(zhǔn)施行。
東平伯劉澤清稱:“宋高宗在南京即位,靖康二年五月即改建炎紀(jì)元,以遵從民望。
我請求從今年五月改為弘光紀(jì)元。
”顧錫疇明確地說詔令已經(jīng)頒布,不能追悔更改,方才作罷。
當(dāng)時確定大行皇帝的廟號為思宗,忻城伯趙之龍稱“思”不是美稱,引經(jīng)據(jù)典核證,顧錫疇也認為如此,上奏請求更改。
大學(xué)士高弘圖因為前面提議極力堅持,于是事情擱置。
溫體仁去世,特謚文忠,而文震孟、羅喻義、姚希孟、呂維祺都沒有獲得謚號。
顧錫疇稱:“溫體仁得皇上信任,行使政令最為專橫而且長久,他對先帝所負的罪大且深重,請求將文忠謚號,或者刪削或者更改,而增補文震孟等大臣的謚號,使普天下獎懲有度。
”答復(fù)可以。
于是增補諸臣的謚號,剝奪了溫體仁謚號。
吏部尚書張慎言離職,頂替的徐石麒沒有到任,朱由崧命令顧錫疇負責(zé)事務(wù)。
當(dāng)時馬士英掌握國政,顧錫疇一向與他不和。
給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彈劾他,于是他請求到南海祭祀而離去。
弘光元年(1645年)春,御史張孫振極力頌揚溫體仁的功績,請求恢復(fù)他原來的謚號。
便勒令顧錫疇退休。
五月,清軍破南京,昆山也被攻占。
顧錫疇的正遭父喪,由小路赴福建。
唐王命令他就任原職,他極力推辭,在溫州江心寺寓居。
總兵賀君堯鞭撻侮辱諸生,顧錫疇準(zhǔn)備彈劾,被賀君堯乘夜色派人殺害,尸體投入江中。
溫州人尋找多日,方得收葬。

人物簡介

維基
錢啟忠,字沃心,號清溪,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同進士出身。
錢瓚玄孫。
錢啟忠幼有書癖,天啟元年(1621年)舉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遂執(zhí)經(jīng)鄒元標(biāo)之門。
登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進士,與同年劉之綸、金聲、黃端伯、金鉉、朱天麟、吳甘來、王章、汪偉、管紹寧、周鳳翔輩結(jié)社論學(xué),毅然以名教自持。
觀政兵部,時崔呈秀、魏忠賢亂政后,所在書院盡拆毀,抗疏請復(fù),又疏陳時事八條,皆切中利病。
于是劉宗周、李邦華、賀逢圣、倪元璐深相引重,尋除南康府推官,平反之暇,修白鹿書院,朔望集諸生發(fā)明圣學(xué)。
補理撫州府,修葺崇文書院,復(fù)集生徒講學(xué)。
升刑部主事,上清獄囚疏,修治新監(jiān),相埋故犯四說帖,著為定例。
江夏郭昭封以草廠事論死,啟忠念其為郭正域之子,力爭減戍。
陳子壯、湯開遠建言下獄,上疏乞宥。
丁憂服闋,轉(zhuǎn)禮部員外郎,途經(jīng)山東,流殍載道,疏請留漕糧十萬石賑之,全活無算。
十四年督學(xué)山東,妻戎氏率家人三十馀口,至李家莊,猝遇流寇剽掠成群,戎氏諭之放,兵羅拜,則皆昔日所活之饑民也。
時詔各省學(xué)臣直陳起廢,啟忠疏舉高弘圖、華允誠、金聲、陳必謙、陳靖之,皆一時夙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2—1645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順天大興籍,字憲之,一字道鄰。
崇禎元年進士。
授西安府推官,遷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
八年,以副使監(jiān)江北諸軍,抗御農(nóng)民軍。
十年,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安慶等四府及毗連的河南、湖廣、江西部分地方,提督軍務(wù),屢挫農(nóng)民軍兵鋒。
十二年,丁憂去。
服滿復(fù)出,總督漕運,進南京兵部尚書。
十七年崇禎自經(jīng)于煤山,四月,馬士英議立福王政權(quán)于南京,可法以七不可告之。
福王立,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與馬士英、高弘圖并命。
旋被排擠,以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出鎮(zhèn)揚州。
鎮(zhèn)將高杰與黃得功等爭駐揚州,縱兵焚掠。
可法苦心調(diào)和,勉令北伐。
清攝政王多爾袞遺書勸降,可法報書拒之。
清兵南下至揚州,可法調(diào)各鎮(zhèn)兵無至者。
城破自刎未死,被執(zhí)不屈死。
逾年,揚州人葬袍笏于梅花嶺。
謚忠靖,清乾隆改忠正。
有《史忠正集》。
維基
史可法(1602年12月16日—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又字道鄰,南明隆武朝廷謚忠烈,監(jiān)國魯王朝廷謚忠靖,永歷朝廷改謚文忠。
乾隆朝改謚忠正。
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市),錦衣衛(wèi)籍。
明末政治人物,東林黨人,與姜曰廣、高弘圖并稱“南中三賢相”。
弘光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追贈太師。
崇禎初以進士出身入仕,早年在南直隸參加鎮(zhèn)壓民變。
崇禎末年,累官南都兵部尚書。
甲申之變、清兵入關(guān)之后,史可法輔佐南明朝廷。
弘光帝登基,史可法任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督師江北,節(jié)制四鎮(zhèn)。
弘光元年,鎮(zhèn)守揚州。
弘光二年四月,多鐸南下,攻陷揚州,斬殺史可法。
清朝秀才計六奇編寫的《明季南略》記載史可法縋城出逃。
全祖望《梅花嶺記》則說史可法死在揚州,但是民間因為敬佩史可法,都相傳史可法未死。
乾隆年間,清政府在揚州建立史可法祠,并在官撰明史中敲定了史可法在揚州殉難的說法。
現(xiàn)江蘇省揚州市設(shè)有史可法紀(jì)念館及其衣冠冢,其冢于文革中被發(fā)掘,只有玉帶一條而已。
其祠有揚州知府任民育同祀,今有守揚州諸將牌位。
后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
高璪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6—1713后 【介紹】: 清山東膠州人,字四留,號霞山樵者。
高弘圖孫。
南明弘光朝蔭中書舍人。
入清不仕,窮老工詩。
有《不視草》。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