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應(yīng)泰

相關(guān)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 【介紹】: 明人。
兵部右侍郎袁應(yīng)泰之仆。
天啟初,清兵攻沈陽,城破,應(yīng)泰自縊死。
世明憑尸痛哭,縱火焚樓死。
張神武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 【介紹】: 明江西新建人。
萬歷中武會試第一,授四川都司僉書。
因罪論死。
遼東兵興,袁應(yīng)泰薦之從征,神武率親丁二百余人疾馳至廣寧,遼陽已失,仍率所部進軍。
孤軍無援,盡沒于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洛南人。
萬歷二十六年進士。
歷官山東右參政,分守遼海道。
泰昌元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天啟元年,袁應(yīng)泰死,以兵部右侍郎代應(yīng)泰,經(jīng)略遼東。
病不任事,幸清兵不至,得茍安于位,卒官。
維基
薛國用(?—1622年),字獻我,陜西西安府商州洛南縣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授山西襄垣縣知縣,調(diào)湖廣江陵縣知縣,入為禮部祠祭司主事,升兵部車駕司郎中,出為山東僉事,守遼東開原、赤城,升右參政,分守遼海道。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經(jīng)略遼東。不久請求辭職告養(yǎng),二年(1622年)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9 【介紹】: 明陜西人。
萬歷中歷官延綏參將,屢著戰(zhàn)功,被劾罷。
遼事急,詔赴軍前立功,袁應(yīng)泰用為副總兵。
天啟初重建前屯軍府,招流亡五六萬,擇壯者從軍。
累遷左都督。
七年,守錦州,相持二十四日,圍始解。
崇禎初援遵化,中流矢死。

人物簡介

維基
胡嘉棟,字隆宇,河南開封府陳州西華縣軍籍。
同進士出身。
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初授武昌府推官,加意菁莪,出其門下者皆知名士。
行取南京吏部主事,三十六年擢兵科給事中,彈劾所及,冢宰為之斂容。
三十九年京察以浮躁。
熊廷弼經(jīng)略遼東,四十八年起用為遼陽監(jiān)軍道,為言者所劾。
熊廷弼奏嘉棟等無罪,仍復(fù)官任事。
會廷弼與中朝士大夫相攻訐,帝御講筵,忽問曰:嘉棟立功贖罪,何在天津?
蓋左右譖之,以中廷弼也。
后孫杰又劾用嘉棟為罪,而廷弼憤甚,遂有封疆門戶之疏。
廷弼下獄,袁應(yīng)泰經(jīng)略遼東,嘉棟仍為監(jiān)司。
遼陽敗沒,應(yīng)泰死,嘉棟與高出、韓初命、牛象乾、邢慎言,時稱同逃五監(jiān)軍。
二年被逮治罪,后罷職為民歸鄉(xiāng)。
居鄉(xiāng)多善行,如重建學(xué)宮,修社稷壇,筑護城堤以衛(wèi)負郭田,不受水患,至今賴之。
后裔蘊和,字筠圃,處鄉(xiāng)黨仁讓相尚,周恤存心。
乾隆四年秋大水圍城,糧米斷市,和慨然出糧,減價平糴,邑人籍此以舉火者甚多,大中丞雅給匾旌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5 【介紹】: 明湖廣武陵人,字修齡。萬歷三十二年進士。授雒南知縣,擢御史,巡按貴州,查明土官水西安氏土地戶口貢賦,自此簿牒始明。崇禎初,累拜兵部右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鶴素有清望,然不知兵,招撫王左掛、神一魁等部,謂義軍散遣俱盡。已而一魁等再起,遂被劾下獄,戍袁州,卒于戍所。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修齡,湖廣武陵人。萬歷甲辰進士,仕至三邊總督加太子少傅
維基
楊鶴(?
—1635年),字修齡,號弱水,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祖籍直隸建平(今安徽郎溪)。
明末政治、軍事人物。
官至兵部侍郎、陜西總督。
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
授雒南知縣,調(diào)長安縣。
萬歷四十年(1612年),擢御史,上疏請東宮講學(xué),又言時事憂危者七,多切時弊。
不久,出督兩淮鹽法,巡按貴州,當其時貴州土司相亂,土地、戶口、貢賦雜亂,朝廷難以節(jié)制管理,楊鶴上任后,傳檄讓當時勢力最大的貴州土官水西安氏盡數(shù)清查戶籍稅賦,查明貴州土官姓名和承襲的原由曲衷,把資料全部上交有關(guān)部門,于是自此簿牒始明,奸弊易核。
數(shù)年后還朝。
楊鎬在遼東四路兵敗,楊鶴推薦熊廷弼、張鶴鳴、李長庚、薛國用、袁應(yīng)泰,使遼東軍備大振,邊患稍息,但楊鶴為官直言不諱,結(jié)果被高官所忌,引疾去職,又逢丁外艱守制。
天啟年間,啟用為太仆寺少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
尚未上任,又丁內(nèi)艱。
熊廷弼在廣寧兵敗,魏忠賢以此為藉口,將楊鶴除名。
崇禎元年(1627年),召拜左僉都御史,進左副都御史。
累官至兵部右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 【介紹】: 明山西威遠衛(wèi)人,字汝謙。
萬歷二十九年進士。
歷官涇縣知縣、黎平知府。
遷副使,分巡遼陽。
清兵渡濠攻城,廷魁請袁應(yīng)泰出擊,不聽。
天啟元年遼陽城破,懷印率妾投井死。
維基
何廷魁(1577年9月1日—1621年),字汝謙,山西大同威遠衛(wèi)人,萬歷辛丑(1601年)進士。
萬歷二十八年庚子科(1600年)舉人第七名,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授涇縣知縣,改任寧晉。
入為刑部主事,歷任歸德府、衛(wèi)輝府、河南府知府,升任西寧副使,降黎平知府,此后遷副使,分巡遼陽。
在遼陽準備軍隊,與袁應(yīng)泰多有不合,就是否要接納因饑荒前來遼陽投靠之蒙古人一事爭執(zhí)不下。
后沈陽淪陷,清朝大軍過河,其請半夜偷襲,袁應(yīng)泰不聽。
后遼陽城池淪陷,何廷魁回到公署,懷抱公印投井自殺。
其妾高氏、金氏從其一同自殺,婢仆六人同死。
追贈大理寺卿,謚忠憫。
何廷魁與張銓、高邦佐都是山西人,后詔書在宣武門外建造祠堂,命名“三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 【介紹】: 明山西沁水人,字宇衡,號見平。萬歷三十二年進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楊鎬四路攻后金前,上疏言遼事,謂鎬非帥才,力薦熊廷弼。兵敗后,時論謂銓有先見。四十八年,復(fù)言加賦供軍費非良策,宜聯(lián)人心以固根本,發(fā)內(nèi)廷積金以供用途。熹宗立,巡按遼東,天啟元年遼陽城破,自經(jīng)死。謚忠烈。有《國史紀聞》、《勝游草》。
維基
張銓(1577年—1621年),字宇衡,號見平,山西澤州沁水縣竇莊人。
官監(jiān)察御史,巡按遼東。
遼陽為后金軍攻陷后,自縊殉國。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次年授任保定府推官,三十八年考選,四十年升浙江道御史;巡視陜西茶馬,以服喪歸鄉(xiāng),四十六年改巡按江西,四十八年巡按遼東。
任巡按守遼陽,被圍,遼東經(jīng)略袁應(yīng)泰令退保河西,張銓認為為臣者“豈有城破身存之理”,并仍然堅守城池。
遼陽失守后,袁應(yīng)泰自焚死,張銓為清兵所俘,見清統(tǒng)領(lǐng)不跪。
天啟元年(1621年)八月二十二日,不屈,遙拜父母,自縊。

人物簡介

維基
方守地,字周埏,號千里,山東濟南府歷城縣民籍直隸滁州全椒縣人。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士會試八十二名,殿試三甲三十五名,授河南汝寧府商城縣知縣,擢兵部主事,泰昌元年(1620年)十一月捧尚方劍詣遼東,賜經(jīng)略袁應(yīng)泰。
天啟元年奉差解宣府馬價銀二萬二千余兩。
崇禎元年三月,由兵部郎中升四川副使,加升四川布政司左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慈溪人。萬歷間官戶科給事中,與宣黨、昆黨聲勢相倚,力排東林。遭喪出都,久之,補吏科右給事中。遼左軍興,出閱遼東,與經(jīng)略熊廷弼不和。還朝遽擢太常少卿,遭劾引疾歸。天啟中魏忠賢柄國,召復(fù)原官,累擢右都御史。崇禎初劾罷。
維基
姚宗文(1581年—?),字褧之,號益城,浙江慈溪縣人,明朝官員,浙黨人物。
姚宗文為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會試第八十八名,二甲三十九名進士,由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
方從哲遣姚宗文至遼東檢閱軍馬,宗文不知軍務(wù),只知索賄,與熊廷弼不合。
姚宗文騰謗廷弼于朝,廷弼遂不自安,改任袁應(yīng)泰為遼東經(jīng)略。
天啟時依附魏忠賢,擢升都御史,官至吏部給事中。
與少卿原抱奇表里為奸。
崇禎初,以右僉都御史兼任湖廣巡撫。
后為右都御史加兵部尚書銜。
魏黨敗,被彈劾,罷黜。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