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蒙詔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我昔就學(xué)初,齠童齒未齔。
嚴(yán)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十齡獨侍行,千里赴朝覲。
靡依心向吳,能事躬在浚。
應(yīng)門待賓客,睦族周分親(自注:去聲。)。
雖免逃杖愆,猶虞裕蠱吝。
十三從師友,群彥得親近(自注:音附近之近。)。
箕裘襲素風(fēng),蘭芷漸腴潤。
佔畢自忘勞,攻堅常切問。
六經(jīng)日沈酣,百氏恣蹂躪。
禮樂原夏商,春秋道堯舜。
論詩識溫柔,講易知謙巽。
書要通上古,史亦蘄盡信。
復(fù)熟中庸篇,推名善惡混。
楹書迨今存,手澤亦未泯。
賴此漸摩益,稍知賢圣蘊。
十八隨鄉(xiāng)書,三冬閱文陣。
同時韋帶倫,共試棘闈浚。
少年事矜豪,屬辭少繩準(zhǔn)。
程文竟乖疏,貢籍果遺擯。
內(nèi)負未蹉跎,不能忘起僨。
賞延輒辭官,雅志將自奮
筆苦(道光本作枯)手成胝,眠稀目生暈。
?;忌娅C疏,肯效揣摩困。
再上忝乙科,初筵習(xí)磨楯。
綢繆結(jié)官課,奄忽罹憂疹。
靈光未及賦,陟岵遽銜舋。
星行赴幃堂,雨泣護歸櫬。
先疇閩嶺遙,寓舍京口近(自注:遠近之近。)
葬營帶郭田,地得兼山艮。
送往極充窮,拊存急赒賑。
三釜須自謀,一官姑孟晉(自注:見班固《幽通賦》。)
恤孤逢舊知,溫故拾馀燼。
薦衡荷德璋,嗣向憐子駿。
給札恩特殊,除職選尤遴。
遂去州縣勞,入陪臺閣俊
校文擿三折,食貧歲四閏。
君相嘉宿官,圭符假名郡。
地望號優(yōu)閒,公租稍充牣。
二偏豐旨甘,百口免饑饉
方喜私愿諧,遽叨召音迅。
素非干時才,屢試投虛刃。
治績愧無聞,官資謬超進。
持橐入記言,演綸漫燥吻。
事無補毫分,心常懷憤懣。
一言偶寤意,三已固無慍。
再違金門籍,七換竹使印。
賜環(huán)元豐初,解組橫海鎮(zhèn)。
虜信使約修,周官預(yù)詳攈。
上號太宮辰,奉冊陪發(fā)軔。
復(fù)土裕陵日,杖桐方守殯。
阻趨七月期,莫從百夫殉。
衰麻雖未除,淚血猶未抆。
誤被兩宮知,首頒一札訊。
入長(丁本作掌)天臺班,復(fù)冠鰲坡峻(自注:太夫人服除,蒙詔書已除刑部尚書,令乘驛赴闕。逾月,改吏部。二年,除翰林承旨。)。
拔擢登臺司,咨俞陪坐論。
屬時久承平,狡羌未誅震(自注:誅震,見《陳湯傳》。)。
任重才難勝,位高躬易隕。
丹衷徒蹇蹇,明誠乏斤斤。
靡憚嘖言煩,姑守王臣藎。
圣神眷始終,進退禮周盡。
禁殿陟青規(guī),琳宮叩虛牝。
再辭淮海藩,未許丘園遜。
風(fēng)霜經(jīng)六紀(jì),蓬葆垂兩鬢。
躬閒猶冠帶,祿厚足儲餫。
貢馀香龍團,上尊白羊醞。
歲時荷恩沾,漿藿對饋贐。
春園乘閒灌,冬戶隨時墐。
入對書甲乙,出驅(qū)車薄笨。
扶杖拜先塋,攜觴問田畯。
蕃室倦掃除,綦幾聊憑隱(自注:于靳反。)。
養(yǎng)浩希子輿,學(xué)生同祝腎。
念昔多艱勤,誨爾宜悱憤。
見賢弓在檠,遇事驂從靳(自注:見《左傳》。)
競情思昔非,視舌知柔韌。
高門訓(xùn)序畏,刊腹摩兜慎。
名教樂有馀,異端戒多紊。
其要本誠明,烏在問圓頓。
美璞不雕琢,安得懷瑜瑾。
良器不深藏,渠能免瑕璺。
學(xué)問不沾洽,何由垂望聞(自注:去聲,見《詩音》。)。
操守不堅純,久必成緇磷。
進修欲及時,行違要無悶。
士行惜分陰,伯陽嘆往運。
當(dāng)年倘因循,晚歲必悔恨。
更思祖先勛,相傳清白訓(xùn)。
世胄閩與吳,宗姻期及絻。
衣冠布中外,椽土無尺寸。
逮吾老鄉(xiāng)閭,始得營畦畛。
蝸廬庇風(fēng)雨,稷田助饔馂。
幸與仁智鄰,仍遠市城慁。
沈侯東陽居,陸叟頤山遁。
出處雖殊途,豐約已過分(21)。
考室俟構(gòu)堂,肥家在忍順(自注:見《柳氏訓(xùn)序》。)。
常使棣華(道光本作唐棣)榮,無致荊枝忿。
中冓須自防,外誘不可徇。
懼爾志悠悠,故吾言諄諄(自注:去聲。)
力行儻不渝,家聲期遠振(以上《蘇魏公文集》卷五)。
⑴ 自注:《大戴禮》曰:八歲就外傅,教小藝,履小節(jié)。
⑵ 自注:我生五歲,先公口授《孝經(jīng)》、古今詩賦,皆成誦。又令從諸父教學(xué),不數(shù)年而誦五經(jīng),習(xí)《爾雅》,知聲律。
⑶ 自注:天圣中,先公服楚國太夫人喪外除,自維揚赴調(diào),適值外祖龍圖陳公出守馀杭,以先妣魏國太夫人久別,欲邀同行。時予十歲,獨侍先公入都,會盛文肅公在翰林,薦先公文館,法當(dāng)投進所業(yè),使予管勾裝寫進卷及接待賓客。相過諸公皆一時之望,予獲侍側(cè),頗蒙獎顧。時盛仲謨學(xué)士坐中試予以省題詩,予即時賦成,尤見賞激。
⑷ 自注:先公宰無錫日,即縣廳西圃開學(xué)舍延諸生,郡進士華直溫、新安閔從先輩數(shù)人同結(jié)課。予時十三歲,與從叔宣甫、山甫同硯席,預(yù)課試。后二年,先公通判洪州,又延鄉(xiāng)先生萬君特講書,予與諸父及臨川蔡元道、元翰昆弟皆同聽學(xué)。時南城李覯泰伯贄文謁先公,亦留館齋中,得以切磋,蒙益多矣。
⑸ 自注:先公舉賢良,暇日試筆,手寫《中庸》一篇付予,令熟讀誦之,可以見性命之理。其書至今秘(丁本作收)藏篋笥。
⑹ 自注:予十八預(yù)府薦,時主司吳正肅公頗以博學(xué)識題(鈔本作圣通)見獎,便許以遠到,自此士大夫稍稍稱道。明年春省試,以犯聲病格不收。時主文盛文肅公謂先公曰:試文當(dāng)在高等,以點檢官指摘詩中押聲聞字退落,誠可惜也。
⑺ 自注:既知以聲病黜落,遂刻意音訓(xùn)之學(xué),自爾頗知字書。
⑻ 自注:康定元年乾元節(jié),推恩近著,先公任中書舍人,欲奏薦。予乞且應(yīng)舉。先公初不懌,既而大稱許,復(fù)勉以勤篤,又延建安黃晞先生數(shù)公置門下,及與長樂王深甫子直、清江劉原父、貢父兄弟同硯席,凡五六年。后予已忝科第,往來京師,猶相從講論。
⑼ 自注:后漢王文考父逸欲為《靈光殿賦》,使文考往魯中訪求事跡,比還,乃獻此賦。父問其故,對曰:“為文損思慮,大人思苦,今年高不宜復(fù)爾?!备杆觳蛔鳌O裙=湮?,令習(xí)六科,業(yè)未就而遭大禍,每痛不及文考之獻賦。
⑽ 自注:予登科初補宿州觀察推官,值先祖太尉薨背,先公持服寓金陵。朝廷特就移予知江寧縣,才滿秩,先公在河陽下世。予星行護喪南歸,治命以泉山鄉(xiāng)里道遠不可歸,令于升、常間卜葬謀居。既過京口,會故人錢起居子高作守,治館相留。時有道人自真,善山水學(xué),從予行常、潤數(shù)州,擇得今青陽墳地,起乳山,艮;來南走京峴,巽。岡西北枝艮落,即今先公墳。術(shù)者皆言善地,遂安葬。自此謀居郡中,占丹陽為鄉(xiāng)里。
⑾ 自注:予既除先公喪,祖母徐國太夫人、先妣魏國太夫人在堂,及諸姑弟妹未婚嫁。家素?zé)o資,不暇擇祿,急趨銓調(diào),授南京留守推官,食貧累歲。先友少師趙康靖公、少傅孫文簡公洎諸翰林連章薦文繼先世。蒙取索先公遺稿及予投贄,乞召試職名。先是,言事者奏近歲文館太冗,乞加慎選。時預(yù)試者如梅堯臣、宋敏修、宋充國、楊忱并弟慥,文詞皆入等,止遷秩或賜科名及升差遣。逮予被薦,執(zhí)政進呈云:近臣薦父子文學(xué)優(yōu)長。仁宗問誰人子,執(zhí)政以先公名對,上曰:特與試。乃試兩題,俱書高等。時翰林曾胡楊田四公皆云:近預(yù)試者惟馮京、蘇頌皆入高等。因此遂得職。此并梁丞相所喻云。
⑿ 自注:予在館閣九年,與同舍陳述古、孫圣途俱請外補,久之無報,遂同見執(zhí)政。丞相富鄭公問:九年不遷,未有前比,莫且別移一京局。予再三言食貧且久,難更伺候。翌日特為奏陳,獨予得汝陰善郡;陳、孫歲淺,得常、郢,皆常調(diào)也。
⒀ 自注:予守潁將二年,忽被召遷府界提點。逾年,徙三司度支判官。又二年,出為淮南轉(zhuǎn)運使。神宗初登極,因送邊使還陛對,特蒙訪問北邊事,頗合旨,仍宣諭二府。故到淮南才五月,召還修起居注,遷西掖掌誥。二年,因論差除御史事,蒙中札召對,詢問本朝故事。上初甚以為然,及有褒語,無何執(zhí)政以為違忤,見黜歸班,趨常朝者一年半,遇恩出領(lǐng)東陽,移譙郡。還朝兩領(lǐng)三班銀臺,又出南都,知馀杭。入為史官,尹京府。以孫純、陳世儒事貶濠梁,凡五換推,及入對獄,卒無一事結(jié)吏議,乃罷濠領(lǐng)孟,辭以先公薨逝之地,改知滄州。
⒁ 自注:居運切,見《前漢書·刑法志》。
⒂ 自注:予到滄才數(shù)月,上喻執(zhí)政云:要蘇某來修一書,令速召歸。遂有判吏部修官制之命。及進對,上曰:朝廷與契丹通好歲久,故事儀式、舊章案牘,遺散者多。每使人來生事,無以折證。朕欲裒集國朝以來至昨代州議(原缺,據(jù)道光本補)定地界文案等,以類編次,為一朝典章,使后來得以稽據(jù)。朕思非卿不能成之。又宣諭云:近日修書臣僚多遷延歲月,只如密院機要已七八年,近方奏請差人檢閱,已令罷之。卿該通勤敏,此書何日可成。對以案籍浩大,幾(道光本作凡)數(shù)十架,急急編次,亦須二年,不知果可成就否。上曰:二年了得甚善。有旨就樞密院第四廳置局,仍許辟官檢討,指射密院人吏。于是曉夕比次,逐時面奏,商議立例類,不逾期成書二百五十卷。奏稿日,上大喜,乃御筆賜名《華戎魯衛(wèi)信錄》。是年南郊,加上仁宗、英宗徽(道光本作御)號。予預(yù)五使,奉冊乘輅入朝。明年,先帝升遐,予適丁先太夫人憂,寓維揚,不得預(yù)挽紼之列,于今痛恨。
⒃ 自注:予自承旨拜左丞二年,忝中揆又一年,言者論臺雜牽復(fù)事,云予獨主之。予聞言即時出省,歸私第待罪。同列見喻云:且須翌日見上,略敘陳,然后求罷,貴全進退之禮。予答以宰相一有人言,乃是物議不允,豈有解紛之禮。連上三削一札,獲罷。拜大學(xué)士,領(lǐng)集禧觀使,恩禮優(yōu)異,近歲未有。中謝日,兩宮褒語:知卿無他意,只是避人言。其年出守維揚。再告老,復(fù)有宮使之命,許還丹陽。
⒄ 自注:予久參近著,俸賜甚厚。然族大家虛,贍給常苦不足,故每飯不過一肉,非賓客未嘗飲宴。每蒙恩賚,極知慚感。
⒅ 自注:早聞先訓(xùn),以謂門地高華可畏而不可恃。予刻心遵守,常以為戒。后因讀《柳氏訓(xùn)序》乃有此語,欲使?fàn)栞呏?,以代韋弦。
⒆ 自注:谷城國門有石人,刊其腹曰:摩兜鞬,慎勿言。唐劉洎少嘗遇異人,謂之曰:君當(dāng)佐太平,得富貴,然宜慎兜鞬之戒。洎后為侍中,以議論不常獲譴。
⒇ 自注:陸希聲退居陽羨,自稱頤山遁叟。
(21) 自注:予初置京師西岡宅,甚隘陋。罷相日,二府諸公見過,以為不稱相第。予答以曾高以來,忝仕朝廷,下逮子孫輩已有官,而四方無尺椽寸土,今有此第已為過分。比還潤,又營此居處,及近創(chuàng)少沙田,追思先世已為華奐,若非遭遇上恩,何由至此。但恨未有報國之地耳。
薊城佳節(jié)憶煙皋,尚喜東鄰有濁醪。
赤管自憐頻索米,黃花猶得共持螯。
酒錢頗羨陶彭澤,詩句深知謝法曹。
歲歲佩萸何處客,歸心偏戀五云高。
江光嶺色起嶙峋,歲歲金書使節(jié)新。
軍府共尊中執(zhí)法,主恩先賚太夫人。
樓前朝宴笙為鳳,海上秋風(fēng)脯是麟。
聞道瑤池明月里,西來青雀更逡巡。
粵王城北聳層樓,五嶺南來第一邱。
縹緲煙霞常棟宇,芳菲桃桂自春秋。
地平云岫當(dāng)窗出,天近珠江帶日流。
此地登臨即仙窟,鶴笙何用訪瀛洲。
吹角愁中初雁聲,相憐相見不勝情。
虎頭恨在歸蒙詔,羊舌交存過穗城。
第宅已空唯拄劍,蓼莪雖廢尚攜籯。
與君同是流離客,聊贈窮途淚一傾。
⑴ 尊公文忠公與先忠憫同殉節(jié)虔州,弱士昆玉從龍留滇南數(shù)載,始歸南昌,茲特訪侯文宗入粵,文宗為文忠公本房佳士,故三四句及之。
平蜀詩十三章(庚申) 清 · 朱彝尊
四言詩
(臣)伏見皇上即阼以來仁聲溥洽凡在海外重譯來格邇者巴蜀負固蕞爾叛寇神人交憤六師所向何堅不摧皇上先之以德化未即咸劉乃兇渠既殞馀孽罔悛天威赫怒爰命虎臣五道分軍罙入其阻日未浹旬保寧成都千里厎定正月丁巳捷書上聞?wù)Q集文武臣工宣于闕下僉曰蜀寇之不靖于今六稔皇上休養(yǎng)民力湛靜不絿金鏡在握朗照萬里之遠山川險易瞭若掌中廟算恢宏指授方略以師則武以時則利以將相則和調(diào)用能不日成功圣武布昭遠邁隆古(臣)以布衣被蒙恩澤拔置史館粵稽曩昔劉辟既擒韓愈進元和圣德詩明之平蜀劉基亦作頌以獻(臣)雖蒙滯躬逢盛際于以頌揚丕烈其何敢后乃拜手稽首而獻詩曰
皇帝圣哲,靡遠勿瞻。
南諧北燮,西被東漸。
蠢爾不庭,憑阻滇黔。
爰踞巴蜀,以逞戈铦。(一章)

皇帝曰咨,元戎是敕。
欲宣武功,誕敷文德。
寇眾來挑,我堅壘壁。
匪久其師,恤民之力。(二章)

民力既恤,士氣孔揚。
我車我牛,我倉我箱。
芻茭菽粟,在巘在岡。
萬夫豫附,萬馬騰驤。(三章)

魁渠肆殄,梟謀日阻。
帝曰可哉,命整云旅。
分鑣以馳,揚旌負羽。
或扼其吭,或擊其膂。(四章)

赫赫奮威,師度七盤。
既下葭萌,入閬中關(guān)。
桓桓勇略,鳥道鉤援。
綿井既收,遂復(fù)錦官。(五章)

如彼東瀛,用注螢爝。
如彼沖風(fēng),用卷秋萚。
昧雉斯經(jīng),窮獸乃縛。
徹其幟竿,清我堠柝。(六章)

蜀之黃發(fā),植杖以遨。
蜀之黃口,聯(lián)臂而謠。
壺則有漿,簞則有醪。
或徯于野,或迓于郊。(七章)

乃疆乃理,榿林棘路。
爾宅爾田,輕爾徭賦。
巴貢其箋,賨輸其布。
棧谷梯山,千里褰溯。(八章)

捷書夜奏,徹于宸聰。
午門斯啟,宣示臣工。
小大稽首,蹈舞攸同。
庭燎晢晢,光如日中。(九章)

我出我?guī)?,正月初吉?div class="1uw03z5" id='poem_sentence_36_894346_comment'>
至于益部,曾不旬日。
矯矯虎臣,殆罕其匹。
帝心是嘉,首用遷秩。(十章)

人亦有言,師克在和。
惟此成功,廟算實多。
貳者勿族,降者勿苛。
皇仁之溥,四國是吪。(十一章)

井絡(luò)既平,坤垠式奠。
蒙詔牂牁,載歸赤縣。
皇帝神武,俾脩組練。
亦有昆池,于焉習(xí)戰(zhàn)。(十二章)

圣有恒訓(xùn),儆戒無虞。
凡百有位,職思其居。
勿謂外寧,官守或渝。
小臣作詩,以贊吁謨。(十三章)

日者皇上北顧邊陲永惟戡定圣心獨斷決策親征群臣震悚表請遣命將士毋煩車駕遠行蒙詔旨開喻弗允(臣)廷敬伏念皇上為天下勤勞歷涉沙磧躬蒞戰(zhàn)陣而臣下晏然安處其何以自寧于時奏乞扈從仰蒙天心矜憐謂(臣)年力就衰恩旨下頒(臣)恭聽之頃不覺涕零伏念(臣)以衰薄不克備戎行效職役今者天戈一指兇丑破滅朝至暮捷功成漏刻敷天率土罔不歡忻(臣)受恩高厚無所報稱惟撰述文句以導(dǎo)揚盛德于萬一而(臣)愧非其才惶恐踰時復(fù)不能自已(臣)伏見皇上覆育四海撫有萬邦東西朔南懷仁歸義聲教所通遐荒異域侯王君長稽顙闕廷至若圣略天威武功丕顯御極以來平察哈爾定三逆取臺灣服倭羅斯收喀爾喀埽蕩邊塵廓清疆宇固已烜赫炳耀亙古今而昭天壤弘恢服而奠生民矣乃厄魯特噶爾丹者違我德化自絕生成梟獍猖狂侵我屬國洵法所必討師出有名皇上躬御六龍親護諸將驅(qū)鷹揚螭虎之士臨大荒盡窮幕風(fēng)行電激聲震雷霆而天申顯佑百靈效順風(fēng)雨不驚水草應(yīng)候時日吉良士馬利賴殲廿年逋誅之寇建萬世不拔之功此誠開辟迄今簡冊所宣布宇宙所流傳圣績神猷曠古無匹者也(臣)雖不能侍行幄至營壘親見剪獯屠戎之盛猶欲形之篇翰制為詠歌以敬飏我九伐之光明亦(臣)之至幸也謹(jǐn)按王師大獻奏愷樂周禮始著其義釋者曰愷兵樂也司馬法云得意則愷樂所以示喜也漢有短簫鐃歌魏克官渡晉征遼東皆制歌曲被之聲樂凡以諷道戰(zhàn)伐之事而申寫三軍凱樂之情唐柳宗元有鐃歌鼓吹曲宋有姜夔圣宋鐃歌曲皆其所自作以進之朝廷此皆古體詩也然自岑參劉禹錫諸人已自以今體為凱歌聲調(diào)具有風(fēng)雅之遺(臣)今竊取宗元夔進詩之義詩用參禹錫之體作北征大捷功成振旅凱歌二十首(臣)目雖昏眵勉自繕寫字畫蕪穢仰塵慈覽(臣)不任榮忭不任兢惕之至
皇家本意為銷兵,刻日邊沙一戰(zhàn)清。
九伐元從天子出,翠華親總六師行。
快雪堂帖聯(lián)句(乾隆辛丑)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堂成隔歲瀛洲鐫石墨之華宴啟先春繡野積豐年之玉名帖將鐫給札坐起清風(fēng)新韶試掃烹茶吟聯(lián)白雪在昔榜題馮氏兩字?jǐn)嗾掳胬珍弥萑袎壕韺毑貣|晉千馀年留一札之真品藻西清廿八字列三希之首瓣香好在鴻爪如新片羽堪珍鵝群肯換繼茲而八十一牘方圓圭璧因形閱今凡百四十春變化煙云過眼屬以疆吏陳詞采自閩人遐購爰釐甲乙后先之次第重排更予裁量廣狹之形模合度文清漫漶戈铓頓復(fù)初觀石補奇零梨棗因之附錄由是庭開西苑徑朗周除仿淳化之成規(guī)踵石渠之韻事廊腰環(huán)砌儼新披筆陣之圖軒額璇題待更和陽春之曲親賢并賜瑤緘擎百笈之多卷冊分裝珠貫葉五聲之序字霏瓊屑家奉銀鉤由晉人以迄元人必衷二王之筆始快雪而終松雪適符三白之占昨朝正而衣點千官誰工謝賦今臘瑞而云同萬里徵協(xié)汜書乃者景對時晴兆符嘉谷奏賡音于八伯?dāng)?shù)應(yīng)經(jīng)星申曲宴于重華潤垂寶露行分珠玉慶茲均喜雨之亭澤普和甘勉矣躋卿云之陛
快雪堂成己亥年,三冬望雪正憂煎。
何期庚子霏元旦(御制),更喜嘉平?jīng)汛筇?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⑴。
土德徵祥占鳳紀(jì),金穰普順葉羲編(今歲??干在辛歲支在丑)。
律筒氣備兩春應(yīng),歲筦韶開十日前(十一日立春)。
太液瑩冰環(huán)曲坐,重華晁旭肆長筵。
班齊紫閣名蕃集(臣英廉),仗轉(zhuǎn)黃圖宿衛(wèi)旋。
吉語驗豐民有慶,元音出震帝庸先(聯(lián)句用一先韻)。
風(fēng)回舞憶南榮敞(臣嵇璜),衣點情還左個聯(lián)。
茶浥三清甘遍渥,詩程七字例仍沿。
書倉賡屢昌辰次,墨寶藏希典午傳
翻拓詠吟難指屈,拈毫摹仿愧神全(內(nèi)府舊有快雪堂法帖曾臨寫全部)。
忽看初刻馮家版,側(cè)想曾移閩海船。
撫缺任珍殘棗勒,剜訛終誚混珉鐫(黃氏復(fù)將木刻翻勒石背頗有訛舛)。
塵封向乏操觚拭(臣和珅),氈裹憑教置驛遄
事計從頭經(jīng)再徙,帙披生面許重湔。
浮云過則誠多矣(臣永貴),永晝娛茲詎舍旃。
真跡弁因閱世久,嘉名錫為兆秋虔
香融蟬翼霄垂露(臣蔡新),輝映紅梁宿列躔(堂成排嵌命以石版廊壁)
修短分行渾雁齒,縱橫結(jié)體總鸞翩。
輯兼四代彬彬爾,序別五聲秩秩焉(帖本五冊以宮商角徵羽標(biāo)序)。
廿有一斯人之?dāng)?shù),八旬二乃帖其然。
時晴自合為引領(lǐng)(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御制),晚熱洵堪作比肩(晚熱帖)
理慰投緘豁幽思,候寒枉札報佳眠(極寒帖云旦極寒得眠助反側(cè)想小爾)
月臨夏首頻行藥,雨冷秋中乍擘箋(秋中帖雨冷足下各可耳)。
玉潤筆端完幅在,珠光東里二書連(感情帖有得足下二書語)。
敕排樂毅鵝群儷,疏習(xí)鐘繇躉尾駢(羲之臨鐘繇力命還示二疏及丙舍帖)。
貞觀賜貽中令本,永和會感右軍篇。
評之或謂雄而秀,刷處猶誇俊且妍。
潑沈三三追迅鵠(21),鎪瓊兩兩摭零鈿(王羲之十三行二本并列)
藝師曇??遵家學(xué)(22),翰綜瑯琊得妙筌(23)
叔洽草書觀薤倒(承問帖系草書),世將飛白悟針懸。
參軍法亦烏衣最(24),信本真能赤幟搴(25)。
論著卜商昭日月(26),興尋張翰韻林泉(27)。
潭州詣擅越州繼(臣羅源漢),季海鋒爭渤海偏(28)
大理告身儕若訥(29),元和新腳樣公權(quán)(30)。
拾遺心正箴規(guī)切(31)蒙詔詞嚴(yán)囑托捐(公權(quán)蒙詔帖云親情囑托誰肯響應(yīng))。
諸體平原推卓斝,萃函明遠寄纏綿(32)。
?溝夏鎮(zhèn)游蹤轉(zhuǎn)(臣謝墉),采石秦淮闊思牽(33)。
贊檢文殊陳乞脯(太保帖有乞鹿脯及細檢文殊贊語),節(jié)逢寒食住征鞭(34)。
旋風(fēng)驟雨奇張陣(35),律寺齋廚靜悅禪(高閑此齋帖)。
南渡上皇唐國表(宋高宗書毛詩唐風(fēng)),西臺御史洛城宣(36)
君謨棨戟誠超眾(37),僉郡郊燔特致蠲(38)
壁上紗籠鴻沒爪(蘇軾天際帖書蔡襄等題壁詩),座間妝靚鶴梳煙(39)。
歸來登覽陶辭續(xù)(40),醉后淋漓旭技專(墨戲帖云承要墨戲須醉乃作)。
霧苦濤驚覘變化(41),泡空夢幻付因緣(伯誠帖蓋慰季常者季常陳慥字)。
乳茶一臼試燈夜(展慶帖言上元夜游并借茶臼臣達椿),面酒雙壺錄別天(42)。
攜缽云根流水活(43),筑庵山麓剪茅圓(惟清帖云清于舊山筑庵獨?。?/span>。
丹青御榻經(jīng)營到(米芾書丹青引臣錢載),殿院家庖款接便(44)。
漫詫指揮呈省牒(復(fù)官帖中敘復(fù)官指揮),頓令眼界擴言詮(烏帽帖云靜洗黃塵眼界花)
交馳朝使將迎擾(45),圖繪天王翊拱闐(僧繇帖云收僧繇所畫天王像)。
朱草金沙補其闕(46),丹陽閏月確乎顛(閏月帖為芾寓丹陽時上時宰書)
左丞箋賀三出一(47),內(nèi)翰刺留往復(fù)還(內(nèi)翰帖不得披晤留刺云云)。
閤晚圍爐怡逸賞,穎尖入劑發(fā)醲研(48)。
桐杉蔭密偕椿柳(49),蘭芷馨聞并蕙荃(九歌帖中蘭芷蓀蕙諸香草疊見)。
歌侑夫君巫祝楚,績揚元舅碣銘燕(50)
贄申翠榧雕奩小(51),訊附紅蕖畫幀鮮(52)
安撫改差遲郢境(53),閑邪述德及漳阡(54)
秋冬涉歷供舒卷(55),敘跋參差定廓填(56)。
越鉅集樞識收四(57),晉唐元宋歲逾千。
品裁每詡?cè)菖_董(58),薈鑒難矜涿郡銓(謂馮銓)。
木刻何時終覺脆,石模此日較稱堅(59)。
原文匣弆存夫朔(60),睿藻霞標(biāo)冠厥巔。
數(shù)典懷抒詩疊闡(61),劭農(nóng)實副記精甄(62)
騰椷璀璨铓沖斗(臣倪承寬),展葉繽紛錦濯川。
臚案色增巖壑勝(帖成行宮頒發(fā)各處名勝陳設(shè)),襲裝恩賚子孫延(63)。
軒羅眾妙楹嵌琰(64),堂署三希額榜璇(晉三希堂法帖所刻唐以來墨跡甚夥)。
廊庋雙鉤揭蘊古(欽定淳化閣帖首題寓名蘊古四字),亭擎八柱肖承乾(蘭亭八柱帖)
聚茲體勢循戈趯(臣陸費墀),式以型模逮槧鉛(65)。
工落林丞翚采煥,奏赍疆吏玉花娟(66)。
吹豳什欲諧周雅(臣孫士毅),調(diào)琯聲須協(xié)舜弦。
稽古猶虞鄰?fù)嫖铮瑩峤裎┦莿C臨淵。
更思好惡尤宜慎,不脛致斯豈足賢(御制)。
⑴ 上年初冬至入臘連得瑞雪積至盈尺麥田融透允符三白之瑞
⑵ 正月十二月兩度立春并溥春祺臣三寶
⑶ 甲午以四庫全書聯(lián)句庚子以四庫全書薈要聯(lián)句臣福隆安
⑷ 王羲之快雪帖與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皆希世之珍因名所藏室為三希堂
⑸ 昔年曾將快雪帖摹入三希堂法帖中其墨跡歷年題詠書冊中殆遍
⑹ (帖為涿州舊臣馮銓摹勒上石)。(御制)
⑺ 此帖石刻馮銓子孫不能守鬻于黃氏航歸閩中
⑻ 顏真卿蘇軾米芾帖中有木刻三版尚未失真
⑼ 黃氏得是石后子孫不能守前督臣楊景素因貰之以獻上以舉關(guān)翰墨故弗之卻
⑽ 馮銓所集諸帖始自義之快雪真跡因名快雪堂帖
⑾ 圣上以快雪名堂寓綏豐之意仰見銓人于游藝之中皆關(guān)民事非如馮之僅以名跡寶重也
⑿ 此刻始王羲之終趙孟頫晉唐宋元名跡略備臣梁國治
⒀ 是帖自羲之以下共二十一人為帖八十有二
⒁ 自慰帖有理有大斷其思豁之令盡之語
⒂ 四月五日帖后繼以追尋帖中有服散語臣德保
⒃ 前后羲之諸札頗多殘闕惟官奴玉潤帖首尾完善
⒄ 樂毅論小楷褚遂良奉敕排類臣曹秀先
⒅ 褚遂良臨蘭亭為唐貞觀時賜高士廉本
⒆ 趙孟頫評羲之書雄秀之氣出于天然臣周煌
⒇ 米芾書結(jié)體飄逸自謂刷字尤善臨摹右軍徽宗嘗賞為俊人
(21) 岳珂跋米芾臨書如雙鵠并翔今所臨王羲之書凡九帖
(22) 是帖所載獻之尺牘凡五帖臣周元理御制
(23) 王洽仁愛帖王氏諸從皆能書洽為羲之從弟書斷引羲之云弟書遂不減吾是也
(24) 王廙甘雪昨表平復(fù)三帖廙字世將嘗為太傅掾參軍工草??飛白右軍之亞
(25) 歐陽詢字信本宣和書譜稱詢真書為翰墨之冠
(26) 卜商帖云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
(27) 張翰帖即敘季鷹秋風(fēng)起思鱸魚事有吾本山林間人語
(28) 歐陽詢潭州人封渤海男徐浩越州人字季海
(29) 徐浩書試大理評事兼鐘離令朱巨川告云敕左衛(wèi)兵曹參軍莊若訥等蓋當(dāng)時數(shù)人同一告也
(30) 劉禹錫詩有柳家新樣元和腳之語指柳法也
(31) 公權(quán)為拾遺時常以筆諫穆宗有心正則筆正語臣阿肅
(32) 顏真卿書首載明遠帖其鄒游帖亦兼寄明遠
(33) ?溝夏鎮(zhèn)采石秦淮皆明遠鄒游二帖中記從游及敘別地又有佳制帖云不得重別情深惘然
(34) 天氣帖天氣殊未佳定成行否寒食只數(shù)日得住為佳
(35) 懷素高坐帖奔蛇走虺驟雨旋風(fēng)諸語蓋以自喻草書字勢也臣董誥
(36) 李建中為西臺御史有洛陽城闕百花風(fēng)詩帖
(37) (蔡襄字君謨宋四家書之首此帖有遣使持書棨戟之下輒邀行舸光臨云云)。(御制)
(38) 經(jīng)年帖云郊燔甫近天氣變寒書尾署致僉郡司門
(39) 杭州帖記周韶事有胡楚詩淡妝輕素鶴翎紅之句
(40) 軾嘗和陶潛歸去來辭茲登臨帖亦有歸老故邱語臣福長安
(41) 怒濤帖苦霧收殘文豹別怒濤驚起老龍蟠
(42) 辱教帖送別廷平郭君其末云酒兩壺以飲從者
(43) 黃庭堅岳云帖云八德水清且美又云亂云根眾峰里掬與斟隨器耳
(44) 翼日帖致提刑殿院有來日家庖早飯之語
(45) 詔使帖朝廷遣詔使將迎旁午郡縣已不勝擾臣曹文埴
(46) 三枝朱草出金沙云云為芾自題詩此帖與僧繇諸石刻俱闕易以木板因命內(nèi)府選工補刻石版以成完善
(47) (左丞帖與閏月及介至帖三種筆法相近蓋一時所書也)。(御制)
(48) 臘雪帖閱古南閤向火團古物賞雪又云筆如命納二枝醲墨入之乃用
(49) 弊居帖環(huán)居桐柳椿杉垂蔭一畝臣沈初
(50) 燕然山銘芾書惟九歌及此銘小楷工整夫君元舅皆見帖中
(51) 張即之壽履帖云有微贄色線翠小榧各小掩臣汪永錫
(52) 薛紹彭欲出帖云芙蓉在從者出都后得之又云長幀即不愿看橫卷即略示之
(53) 吳琚附書帖交割安撫司職事廿日方得改差劄子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
(54) 趙孟頫書閑邪公傳云徙居彰德遂葬臨漳
(55) 趙孟頫臨蘭亭并十三跋跋中有秋冬之間及日數(shù)十舒卷語臣紀(jì)昀
(56) 案孟頫攜獨孤長老所贈定武蘭亭入都自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起至十月三日虎陂跋共十一跋同日復(fù)臨蘭亭一本后又有二跋一云余北行三十一日款云七日書計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恰三十二日是以蘭亭臨本在第十一跋之后也
(57) 帖中所收元以前書家跋語六人除柳公權(quán)趙孟頫各自有帖外周越程鉅夫虞集鮮于樞凡四家
(58) 明董其昌精于賞鑒所刻戲鴻堂帖收前諸帖甚多是刻經(jīng)董其昌題跋者凡有四處臣金士松
(59) 快雪帖石版長短寬窄不一且有木版三段因命內(nèi)府善手重摹勒石前詩云渴損陰寒識顏筆怒濤苦霧見蘇詞漫誇朱草愧五色更詡珊瑚收一枝即檃括補刻諸帖中句也
(60) (匣弆木板既為題句仍置堂中復(fù)以快雪堂記并木版及補刻石版拓本聯(lián)裝成卷有補新用以成全部弆舊還教識此詞之句)。(御制)
(61) 由來御題疊韻七言長句二首有匣衍志數(shù)典廊圍乍喜畢探奇之句
(62) 廑慮御制快雪堂記以時玉望殷民依而祥霙疊應(yīng)恰為名實相副云
(63) 王公大臣及圴內(nèi)廷翰林外省督撫學(xué)政等蒙頒賜
(64) 各家上以內(nèi)府所藏法書自褚遂良以下勒石為墨妙軒帖臣陸錫熊
(65) 復(fù)內(nèi)府向刻諸帖已集大成今是帖釐定完善用以津逮儒林嘉惠海內(nèi)
(66) 昨冬各省奏報得雪自三四寸至七八寸不等并有盈尺者普沾渥澤實兆豐登
誰策金牛鑿鬼工,烏蠻形勢壓群雄。
雁來絕域書應(yīng)寄,人隔中原夢可通。
拄笏又看蒙詔月,借籌曾伐首山銅。
何時顧曲熯官燭,細剪西窗一寸紅。
天下梅花何處奇,羅浮孤山最多姿。
孤山已屬后人植,羅浮焉有厥初枝。
從來花木因人顯,秦松漢柏多傳疑。
滇中龍?zhí)独厦窐洌搜灾沧秩茣r。
傳聞?wù)孚I難考稽,古香古色真紛披。
蒼皮僵臥連理碎,老干婆娑生意微。
誰知中有魂一縷,千秋風(fēng)月此主持。
有時連歲花不發(fā),煙霞散亂碧苔滋。
忽然花開大如盞,一階彤云春又歸。
為美人兮為高士,一洗凡世鉛華空胭脂。
吾聞有唐一代多風(fēng)雅,擘箋競尚鼠姑祠。
至今傳者惟憬賦,灞橋驢背捻吟髭。
是時蒙詔據(jù)南中,花開花落人不知。
五季淪胥代遷移,玉斧一畫區(qū)東西。
劍南玉局不此到,云階月地誰品題。
從此沉淪三百載,孫李馀燼劫塵飛。
龍?zhí)督?jīng)幾作戰(zhàn)場,此梅不死非人為。
人言花好神鬼護,我謂花老更精微。
檀心玉頰珊瑚株,千年琥珀結(jié)根圍。
孤高不入侯王第,冷落偏宜山澗溪。
三春白雪琴邊弄,一聲黃鶴笛里吹。
琴邊笛里遙相憶,阿蓋陳元出香閨。
君不見,西洱河邊萬人冢,先朝空有戰(zhàn)骨遺。
又不見,點蒼城南一片石,風(fēng)雨剝蝕鄭回碑。
風(fēng)云戰(zhàn)斗壯士老,將軍壁壘秋草衰。
惟有梅花一段春,羅浮孤山后先輝。
我今提壺向花間,舉酒酬花一問之。
翠羽啾啾幾朝暮,金馬嘶殘碧雞啼。
巡檐可許來索笑,踏殘多少蒼苔泥。
消磨不盡群英雄,幾人花下寄情癡。
天長歲月花應(yīng)厭,怕愁貪睡開遲遲。
花不言兮酒自斟,惆悵山頭落日低。
祗今惟有空潭一輪月,搜盡人間枯腸萬首詩。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