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華允誠

相關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閔洪學(1567年—1644年),字周先,號曾泉,浙江湖州府烏程縣織里鎮(zhèn)晟舍人,軍籍,祖籍山東兗州府濟寧州。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
刑部觀政,授刑部河南司主事,三十一年(1603年)升刑部江西司郎中,三十六年(1608年)升陜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僉事,四十年(1612年)升江西按察使,四十六年(1618年)升山西右布政使,四十八年(1620年)改福建左布政使。
天啟元年(1621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云南兼督川貴兵餉。
烏撒土酋安效良串通永寧宣撫使奢崇明、水西土司安邦彥同叛。
二年(1622年)重用土司沙源、龍在田、王顯祖、吾必奎等四人平定叛亂,“用兵五年,大小數(shù)千百戰(zhàn)”,七年(1627年)以軍功得以入京。
又與溫體仁同鄉(xiāng),受到提拔,崇禎三年(1630年)三月吏部尚書王永光罷官,由閔洪學替補,對此閔洪學感恩戴德,唯以阿諛奉。
五年(1632年)六月兵部職方司員外郎華允誠上疏,疏陳“三大可惜,四大可憂”,言閔洪學徇私數(shù)事,“造門請命,夜以為?!?。
八月初二日,崇禎帝遂罷閔洪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5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伯興,一字佩潛。崇禎十六年進士。南明弘光朝任中書舍人。清兵破南京,自殺。
維基
龔廷祥(?
—1645年),字伯興,號佩潛,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無錫市)人,明末政治人物。
龔廷祥為馬世奇門生。
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
弘光年間官中書舍人。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破南京,龔廷祥聞知老師馬世奇殉國,在家設立祭位,哭祭恩師。
五月二十三日,穿戴大明冠服,告別文廟,徒步至武定橋,嘆道:“大丈夫當潔白光明,置身天壤,勿泛泛若水中鳧,與波上下。
”遂投秦淮河死。
與馬世奇、華允誠并稱“錫山三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7—1643 【介紹】: 明湖廣江夏人,字克繇,一字對揚。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編修。天啟間湖廣建魏忠賢生祠。忠賢聞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詣逢圣,逢圣謂系誤會,乃他人借用己銜。忠賢大怒,罷逢圣官。崇禎初起復,累遷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入閣輔政。見帝行操切,遂無所建言。十五年告歸。次年,張獻忠軍逼江夏,投水死。
維基
賀逢圣(1585年—1643年),字克繇,號對揚,湖廣江夏人。
明末政治人物、榜眼。
賀逢圣自幼家貧,為諸生時,與熊廷弼齊名,同受教于督學熊尚文。
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賀逢圣中舉人,此后數(shù)次會試落榜,直到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終于中式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天啟年間,升洗馬。
天啟二年(1622年)任會試分校官,拔取華允誠
因不依附權(quán)閹魏忠賢,于天啟七年(1627年)被削籍為民。
崇禎初復職,歷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禮部尚書。
崇禎九年(1636年)六月,任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銜,改文淵閣。
二年后,致仕。
崇禎十四年(1641年)再度入閣,后因與首輔周延儒不合,以病致仕歸鄉(xiāng)。
崇禎帝并賜金和蟒衣一襲。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破武昌,賀逢圣身著御賜冠履蟒衣來到楚王府,欲與楚定王同死。
但王府已被占據(jù),楚王也不知所終。
賀逢圣被農(nóng)民軍抓獲,寧死不屈,遂投入墩子湖遇難。

人物簡介

維基
錢啟忠,字沃心,號清溪,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同進士出身。
錢瓚玄孫。
錢啟忠幼有書癖,天啟元年(1621年)舉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遂執(zhí)經(jīng)鄒元標之門。
登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進士,與同年劉之綸、金聲、黃端伯、金鉉、朱天麟、吳甘來、王章、汪偉、管紹寧、周鳳翔輩結(jié)社論學,毅然以名教自持。
觀政兵部,時崔呈秀、魏忠賢亂政后,所在書院盡拆毀,抗疏請復,又疏陳時事八條,皆切中利病。
于是劉宗周、李邦華、賀逢圣、倪元璐深相引重,尋除南康府推官,平反之暇,修白鹿書院,朔望集諸生發(fā)明圣學。
補理撫州府,修葺崇文書院,復集生徒講學。
升刑部主事,上清獄囚疏,修治新監(jiān),相埋故犯四說帖,著為定例。
江夏郭昭封以草廠事論死,啟忠念其為郭正域之子,力爭減戍。
陳子壯、湯開遠建言下獄,上疏乞宥。
丁憂服闋,轉(zhuǎn)禮部員外郎,途經(jīng)山東,流殍載道,疏請留漕糧十萬石賑之,全活無算。
十四年督學山東,妻戎氏率家人三十馀口,至李家莊,猝遇流寇剽掠成群,戎氏諭之放,兵羅拜,則皆昔日所活之饑民也。
時詔各省學臣直陳起廢,啟忠疏舉高弘圖、華允誠、金聲、陳必謙、陳靖之,皆一時夙望。
陳觀陽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陳觀陽(1591年—1659年),字賓之,南直隸鎮(zhèn)江府丹徒縣京口人。
天啟元年(1621年),陳觀陽中式辛酉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進士,任應天府儒學教授。
其父蒙冤而死,陳觀陽寫血書呈情訴冤,孫達始伏法。
不久,轉(zhuǎn)南京國子監(jiān)助教,升北京戶部主事,奉命纂修全國賦役全書,三月告成。
崇禎二年(1629年),清兵入關襲擾,京師戒嚴。
陳觀陽分守安定門。
又救大災,條上五大要。
轉(zhuǎn)為吏部主事,當時,李長庚任吏部尚書,觀陽告以「汲引正人,預儲邊材」,不能用。
李長庚去職后,閔洪學繼任,南司農(nóng)鄭三俊考滿至,陳觀陽以三俊負清望為由,請求為其增秩蔭子,閔洪學不悅。
兵部員外郎華允誠疏糾洪學,洪學認為華允誠、陳觀陽二人同鄉(xiāng)且鄉(xiāng)試同年,懷疑陳觀陽參與其中,遂對其愈發(fā)不滿。
陳觀陽于是引疾歸里,不久以在考功司時詿誤被捕,下詔獄。
年馀方得澄清,罷歸。
時烏程溫體仁當國,洪學力修前怨也。
甲申交章薦,起擬補原官,不就。
安居十余年,卒年六十九歲。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華碩宣,字養(yǎng)圣,無錫人,為鳳超先生從孫,潛心理學,嘗受知于湯文正。
著有《東籬草堂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