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池州府建德人,字用章。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元氏知縣。天啟初累官至光祿少卿,極陳魏忠賢、客氏之罪。及吏部尚書趙南星、戶部右侍郎楊漣等被貶,遂引疾歸。忠賢黨劾三俊與鄒元標(biāo)等“合污同流”,革職閑住。崇禎初起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吏部事。澄汰魏氏余黨一空。后入為刑部,轉(zhuǎn)吏部。乞休歸。明亡后,家居十余年卒。維基
鄭三俊,字用章,號玄岳,南直隸池州府建德縣人。萬歷二十五年丁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聯(lián)捷進士,授北直隸元氏縣知縣,調(diào)真定縣知縣,累遷南京禮部精膳司郎中,出為河南歸德府知府。天啟初年,召為光祿寺少卿,后改太常寺卿。崇禎元年(1628年),起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吏部事。鄭三俊剛上任時倉庫不足一月之餉,而鄭三俊力祛宿弊,糾正怠忽職守的官員,并與兵部力爭虛冒兵額的開支,不久之后士兵都能吃飽。看見蕪湖、淮安、杭州三個地方榷關(guān)的官員貪污腐敗,鄭三俊也上書彈劾把他們罷免。崇禎八年(1635年)轉(zhuǎn)任吏部尚書,主持京察,斥罷七十八名不稱職的官員,時論都佩服他辦時公平。接著他又上書請求「議官評、杜請屬、慎差委」三事,都被崇禎帝采納。后來又考績?nèi)攵?,留為刑部尚書?div id="jsrh9wu" class='inline' id='people_53567_1_8_comment'>崇禎十年(1637年),因曲庇侯恂下獄,盧象升等上疏救援,內(nèi)閣先后擬旨“回話”、“為民”、“提問”,最后,崇禎帝批:“可將三俊罪狀,一一講明,不必更處奏事官?!薄?div id="o77pna7" class='inline' id='people_53567_1_9_comment'>
人物簡介
秦堈,字器新,號儼海,明無錫人。壬戌進士,授澤州知州。維基
秦堈(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器新,號儼海,又號任城,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秦堈是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獲授澤州知州,但因父喪歸鄉(xiāng)未赴任;之后出任福寧知州,解決人民賦稅問題,又以勸告代替恐嚇處理案件。很快他入朝擔(dān)任戶部山西司員外郎,管理京城糧廳;宦官張彝憲巡視戶工二部,金鉉抗疏彈劾馮元飏,他和何楷慷慨支持,忤逆張彝憲而辭官。弘光年間他得起用為郎中,和葛遇朝、張弘弼、吳國斗、雍鳴鸞、趙明遠、許承欽、任弘震、區(qū)志遠、夏時泰、曹璣、陸禹思、張大章、何應(yīng)璜、方岳朝、周憲申、蔡元宸、陳宗大、趙翼心、盛黃、周伯瑞、張永禧、劉世斗、侯鼎鉉、傅如湯、張鼎隅、趙悅心、王泰際、章甫、徐懋賢、倪元善一同共事,張有譽上疏讓他改任通政,但未通報南京已經(jīng)失陷,最后到東皋居住終老。
人物簡介
【生卒】:?—1645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仲昭,號水心。天啟五年進士。由庶吉士累官少詹事兼翰林侍讀。李自成入北京,受官太常寺丞。自成敗,逃至南京,下獄。以助餉得出,亡命慈溪,為鄉(xiāng)民所殺。維基
項煜(1598年—1645年),字仲昭,號水心,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依附魏忠賢。選庶吉士,歷官翰林院檢討。崇禎二年(1629年)清軍入塞,項煜就此彈劾兵部尚書王洽,引世宗斬丁汝夔舊例,主張嚴懲。思宗遂決心將王洽下獄擬斬,王洽瘐死。崇禎十年(1637年),項煜任東宮講官,教授太子朱慈烺讀書。又彈劾內(nèi)閣首輔張志發(fā)把持考選,被思宗逐出。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項煜投降。大順大學(xué)士黎志升原為項煜甲戌科所取進士,欲推薦其任高官。然而,項煜僅得授太常寺丞,十分沮喪。奉命祭祀泰山,驛馳至山東,變裝南逃。項煜家為蘇州巨富。五月,當(dāng)?shù)刂T生聲討從賊鄉(xiāng)官,項煜及大理寺正錢位坤、通政司參議宋學(xué)顯、禮部員外郎湯有慶家皆被吳中士民給焚燒劫掠。福王在南京即位,項煜盛裝參加朝賀,諸臣稱怪。十二月,刑部尚書解學(xué)龍治從賊之獄,上六等定罪名單,項煜擬為「三等應(yīng)絞擬贖者」。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破南京。六月,項煜逃亡浙東,至慈溪馮元飏家。當(dāng)?shù)赜腥艘云錇橘\臣,投入橋下溺死。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浙江慈溪人,字爾韜,馮元飏弟。天啟二年進士。歷知澄陽、揭陽。崇禎中擢戶科給事中,有直聲。十六年五月,累官至兵部尚書,帝倚之甚重,自料不能有所為,八月,以病乞休歸。福王時卒。
馮元飆(1599年—1645年),字爾韜,號鄴仙,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今慈城)人,同進士出身。馮元飆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登壬戌科進士。擔(dān)任澄海知縣。天啟六年(1626年)任廣東揭陽縣知縣,政績卓然。崇禎四年(1631年)升任戶科給事中,有直聲。先后仕禮科右給事中、太常寺少卿、南京太仆寺卿、通政使,崇禎十五年(1642年)擢兵部右侍郎,得崇禎帝倚重,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晉升為兵部尚書。馮元飆并為東林黨健將。多智謀,喜弄權(quán)術(shù),與兄馮元飏好結(jié)納,并稱“二馮”。出任兵部尚書前,馮已是重病在身;任上李自成起義,明朝已風(fēng)雨飄搖,大廈將傾。河南、湖廣地盡陷,關(guān)、寧告警。鑒于戰(zhàn)事日緊,馮元飆自料不能有所為,八月,托病告歸。南明時,跟隨福王,弘光元年(1645年)病逝。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五【生卒】:1602或1604—1671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定遠,號鈍吟。明諸生。為人率真,視詩書為性命。少與兄舒齊名,稱海虞二馮。論詩,力排江西宗派,遵崇西昆體。所作不著議論而含蓄深遠。為文考據(jù)精確,論事多達物情。趙執(zhí)信見其所著折服傾倒。有《定遠集》、《鈍吟雜錄》、《評點才調(diào)集》等。
馮班,字定遠,號鈍吟,常熟人。有《定遠集》、《鈍吟集》、《游仙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