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士淳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二四
周孚先,字克道。
潮陽人。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
篤志理學(xué),嘗從學(xué)于湛若水,又與薛侃相與論學(xué)。
中舉后不應(yīng)會試,歸隱桃溪,自號西山居士。
明李士淳《陰那山志》卷三載其為西川參政。
著有《桃溪吟稿》。
明隆慶《潮陽縣志》卷一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三有傳。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大闡者。
東和名家子。
明達物理。
早悟空花。
玉溪和尚祝發(fā)。
力究出世之道。
禪林講席。
靡弗參叩。
無所入。
遂創(chuàng)庵于巖頭。
楗關(guān)十年。
于指胸點額之際。
忽然摸著。
快癢不可言。
直造和之天界?中和尚處。
求決擇。
相見一笑而已。
于是。
朝參夕見。
機緣有契。
弦筈相含。
既蒙印記。
挈杖出閩關(guān)。
履淅過淮。
多逢哲匠。
至金臺。
憩大寶禪寺。
道風(fēng)翕然。
司禮黃高二公。
聞師名。
袖香見之。
言機期合。
恨參承之晚。
欲聞于上。
師固辭乃已。
自是問謁者。
踵接戶外。
師隨緣開示。
務(wù)使人人發(fā)心歡喜而去。
則吾說為不徒日。
復(fù)一日。
頗覺煩撓。
一日偶閱歸去來詞。
憮然曰。
陶淵明。
不以五斗米折腰。
棄官而去。
沙門釋子。
反以一缽飯。
系足息影。
地蒲團大一塊耳。
得青山幾何。
以成化戊戌八月。
飄然南還。
次年。
寓金陵報恩。
寄書謝二司禮。
司禮嘆之而已。
后邵郡清信士。
創(chuàng)寺延師。
居之二十馀年。
清遠之風(fēng)。
從化者眾。
于辛酉春二月十七日。
斂衣而化。
其徒凈淵。
集其機緣語句。
為上下卷梓行。
師喜作山居詩。
唱道鳴懷。
悠然可誦。
過金山有句。
月現(xiàn)潛龍影。
云籠老鶴聲。
尤見禪意云。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三
李楩,字其礎(chǔ)。
程鄉(xiāng)(今梅州梅縣)人。
士淳子。
明思宗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舉人。
淡于仕進,尤嗜古,工書法。
有《函秘齋詩文集》。
清光緒《嘉應(yīng)州志》卷二三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六○
李梓,字其拔。
程鄉(xiāng)(今梅州)人。
士淳子。
明思宗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貢生。
事見清光緒《嘉應(yīng)州志》卷二〇。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八
謝元汴(一六○五—?),字梁也,號霜崖。澄海人??谠G,寡言笑。性穎異,讀書過目成誦,博通六經(jīng)子史。明思宗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進士,主試者奇其才,擬館選,以母老辭,南歸。旋聞李自成破北京,北向慟哭。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給事中。以直忤鄭芝龍,革職歸里。南明永歷二年(一六四八),至肇慶謁桂王,復(fù)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維基
謝元汴(1612年—1668年),又作謝元忭,字梁也,又字途野,號霜崖。
廣東澄海縣人。
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幼隨父宗礦侍養(yǎng)隴州。
六歲父攜歸鄉(xiāng)授學(xué),性聰敏,九歲能屬文。
父卒,母守節(jié)撫之。
十歲祖應(yīng)詔卒于官,家中落。
元汴以孤子奉母,性至孝,能承母意。
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舉人、十六年(1643年)赴試京師,由于兵亂,道路阻絕,由鎮(zhèn)江轉(zhuǎn)蘇杭,游虎丘、西湖而歸。
當科會試改至八月,遂再赴禮闈,成癸未科進士。
以念母,請假歸。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陷京師、崇禎帝自縊消息傳來。
謝元汴北向慟哭。
又遇土賊黃海如攻陷澄海,不能歸,遂由揭陽至潮州。
有仆人來,始知妻劉氏罵賊而死,家人分竄,有鄰俠護送其母至南澳得脫。
八月間道走漳州,迎母至潮州,僦屋而居。
元汴不意數(shù)月之間,國破家亡,憂時念亂,形諸叱咤。
母知其意,勖以大義。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隆武帝在福州監(jiān)國,元汴投袂而起,辭母趨赴,九月至福州,授兵科給事中,上《朋黨策》,十一月奉旨宣慰兩廣,充冊封二藩副使,便道奉母回潮。
丙戌(1646年)二月至肇慶、梧州,遂抵桂林,有降紳希鄭芝龍意彈劾他,遂革職還潮聽勘。
永歷帝時期,復(fù)任兵科給事中。
己丑(1649年)五月奉命以監(jiān)軍募兵平遠,聯(lián)絡(luò)宗人謝志良、謝良友等。
庚寅(1650年),廣州破,永歷帝出逃南寧,繼入緬甸,元汴仍往來潮循之間,日謀抗清。
癸巳(1653年),郝尚久反正,元汴與李士淳、羅萬杰等響應(yīng),尚久兵敗,元汴乃奉母躲避于豐順之大田,授徒以食。
居大田七年,期間曾至廣州,知永歷已亡,反清勢力逐漸覆滅,遂謀奉母歸潮州。
但家已被戍兵所占,聞知潮州知府吳穎優(yōu)禮賢士,作詩貽穎為請,乃得還。
吳穎欲以元汴任鄉(xiāng)飲賓,清刑部尚書杜立德與元汴是同年進士,貽書勸駕,皆不受。
戊申(1668年)十一月卒,年五十七,而母尚存。
著《霜山草堂詩集》,入清為禁書。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四○
楊任斯,號樂庵。饒平人。明思宗崇禎元年(一六二八)進士。官山西沁水縣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清康熙《饒平縣志》卷七。
維基
楊任斯,號樂庵,廣東饒平人,同進士出身。
崇禎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進士,任山西沁水縣知縣。
與辜朝薦、郭之奇、黃奇遇、宋兆礿、梁應(yīng)龍、陳所獻、李士淳等人并稱“戊辰八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