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余文??(16世紀(jì)—17世紀(jì)),四川重慶府長壽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余文??是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的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進士,獲授江都知縣,公正判決案件,然而為人坦恕不嚴(yán)苛,每晚為民事通宵端坐。天啟五年(1625年)行取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任湖廣道御史,疏陳貴州軍事,請求削葉向高籍遭罷歸;崇禎初年恢復(fù)原職,但在四年(1631年)監(jiān)考武會試不力被削籍,又和馬思理、高倬因事下大理寺,得陳于廷抗疏救回。后來余文??得起用為南京大理寺右丞,歷任左少卿、大理卿后回鄉(xiāng);永歷三年二月(1649年)他前往肇慶謁見永歷帝,擢官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和宗室朱盛濃審問永歷朝五虎(袁彭年、劉湘客、金堡、丁時魁、蒙正發(fā)),再調(diào)左都御史署都察院,很快投降清朝。
人物簡介
維基陳于泰(1596-1649),字大來,號謙茹。江蘇宜興人,(今宜興高塍鎮(zhèn)亳村人),父陳一教、弟陳于鼎、族兄陳于廷皆進士出身。幼敏悟,好讀書,十五歲時即精通經(jīng)史。崇禎四年進士,殿試第一。官修撰。國變后為僧。
陳于泰(1596年—1649年),字大來,號謙茹。直隸宜興毫村(今江蘇)人,明末政治人物、狀元。生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父陳一教、弟陳于鼎、族兄陳于廷皆進士出身。幼敏悟,好讀書,十五歲時即精通經(jīng)史。崇禎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傳聞殿試原取吳偉業(yè),但陳于泰因為是主考官周延儒之姻親且行賄通關(guān)而掄元。后因周延儒牽連去職。在宅內(nèi)建「永世坊」,又名狀元坊。陳于泰曾三次抗疏直言朝政,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為宣府監(jiān)視宦官王坤所詆毀,被革職。明亡后,隱居不仕。順治六年(1649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1604—1656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宜興人,字定生。明都御史陳于廷子。與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稱四公子。與吳應(yīng)箕草《留都防亂公揭》,詆斥阮大鋮。弘光時,被馬、阮陷害下獄。明亡,隱居山中,不入城市十余年而卒。有《皇明語林》、《山陽錄》、《雪嶺集》、《交游錄》、《秋園雜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