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599—1655 【介紹】: 清太祖侄,舒爾哈齊子。幼育于太祖宮中,封和碩貝勒。崇德元年,封和碩鄭親王。順治即位,與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封信義輔政叔王。四年,停止輔政。次年以定遠(yuǎn)大將軍,率軍下湖廣。多爾袞死后,順治帝親政,進(jìn)封叔和碩鄭親王。卒追謚獻(xiàn)。
人物簡介
【生卒】:1605—1644 【介紹】: 清宗室,舒爾哈齊第八子。皇太極天聰間授鑲藍(lán)旗都統(tǒng),從攻明大凌河。皇太極詔問征明與朝鮮、察哈爾三者何先,奏言挾勢攻明。旋從攻明及朝鮮,封固山貝子。坐事削爵,后復(fù)封輔國公。
人物簡介
【生卒】:?—1676 【介紹】: 亦作傅喇塔。清宗室,費揚武子,舒爾哈齊孫。初封輔國公。順治初,從取湖廣,進(jìn)貝子。康熙十三年,授寧海將軍,佐康親王杰書討耿精忠。十五年,收復(fù)溫、處等州,進(jìn)入福州。在軍中病卒。
人物簡介
【生卒】:?—1676 【介紹】: 一作福喇塔。清宗室,太祖弟舒爾哈齊之孫,費揚武子。初封輔國公。順治間從軍至湖廣,進(jìn)貝子。康熙間,以寧海將軍佐康親王杰書討耿精忠,至福建,在軍中病死。謚惠獻(xiàn)。
人物簡介
又月天寬者,玉田孫氏子。年二十九,始事薙染,得戒具于盤山。未幾,參大覺。莊親王稱其真心實行,遐邇信瞻,遭遇圣恩,頒發(fā)帑金,重興大覺。一時禪子,感厥盛會,嘆為希有。壬申三月九日,示疾坐化。住大覺九年,奉命兼理印務(wù),謹(jǐn)守祖法,無愧人天。有《語錄》二卷,頌古甚多。有《女子出定頌》云:“一切時中不起念,塵勞妄想何須斷。回光返照兩無私,見不及時無可見?!?div id="q0a2sa0" class='inline' id='people_103541_0_9_comment'>
人物簡介
釋明鼎,字調(diào)梅,號粟庵,晚歲自稱恬退翁,姓馮氏,黃梅人。幼讀書,輒嗜禪味,企慕空門,父憐而成其志,髫齡入?yún)R源禮石白落發(fā)。年二十秉戒于萬杉大楚。深究本分,遍參宗匠,若金粟碧,若包山柯,皆有啟迪。復(fù)走浙之理安,參夢庵格。格問黃鶴樓公案,未及答,遽棒之,曰:“打破黃鶴樓。”當(dāng)下大悟,于時客塵觀盡,妙氣來宅。康熙丙戌,遂承記莂。明年夢庵方主京師柏林,專使持書至,隨之入燕。無何,夢庵入滅,鼎載柩南還,卜葬于吳之石林廬塔。五載壬辰,婁江士庶請主永寧。明年入京師,集云堂較刻《宗鑒法林錄》。憲廟在藩邸時,自拈佛祖公案相咨詢,機緣深契,留內(nèi)久之。夏禮臺山,回登白塔峰頂,跏趺而坐。時方陰霾,云漏日光,斜射殿頂,鼎舉頭一見,身世頓空,自此證到,宗旨徹通。甲午主磬山席,殫精七年,多所造就。庚子移居理安,歉歲辛劬,支持八載。世宗即位,宣取來京住柏林寺。嘗召見便殿,問答皆稱旨,賜紫衣、如意、轉(zhuǎn)輪藏等物,且諭之曰:“天然如意,常轉(zhuǎn)法輪。”寵遇之隆,嘆為希有。癸丑,柏林告退,翛然南邁,還守石林,若將終焉。乙卯刋修大藏,奉詔來京,命董厥事,校讎稽考,不辭勞勚。乾隆三年,藏經(jīng)告成,莊親王為奏請卓錫萬壽,并掌僧錄。辛未閏五月,示疾,命坐告眾說偈曰:“海上橫撐沒底船,神頭鬼面已多年。而今捩轉(zhuǎn)娘生鼻,一任諸方取次傳。”安趺而化,時乾隆十六年七月朔日也。壽七十二,臘五十四,塔于磬山。著有《四會語錄》十四卷及《詩偈別錄》。得法弟子二十馀人,實瑄述其行狀,莊親王為撰塔銘。
人物簡介
實道,字正宗,號無隱,岳陽人。七歲薙染,年十八參雪鑒,遂秉戒。后聞理安迦陵音,道風(fēng)藉甚,相隨十有一載。嘗以臨濟(jì)家舍途中公案詰之,疑情頓發(fā)。偶于香版下豁然開悟,懷香入室,為眾秉拂,授以大法。莊親王向其道范,令主京都大千佛寺,衲子歸之。復(fù)振錫廬山歸宗,已而繼席理安。以癸酉十月二十日示寂,亦塔于蓮花峰,壽六十三,臘四十五。
人物簡介
釋明幢,字果樹,蕪湖人也,而忘其姓氏。幼從薙染,康熙季年,始游京邑,參禮五臺,還至燕山,略事棲息,譚言玄妙,詞意藹然,名動公卿。雍正六年,以莊親王教居德勝庵。十年于武英殿行走,奉旨閱視藏經(jīng)。十二年正月,又以莊親王手教命住法源寺,四月八日皇戒壇畢,引見命留內(nèi)庭。十月,世宗恩賜紫衣四襲,并特賜永明禪師像三?,及硯、如意、缽、杖、紅磁盤、語錄、法書、緞袍、四時法服。十二月,奉恩命出住浙江凈慈寺。十三年二月十日永覺禪師南下,幢隨之行。時杭州織造,長白隆公奉旨送幢入院,至則重飭寺規(guī),親釐百務(wù),幾復(fù)舊觀。而六時宏唱,益暢宗風(fēng),江南鐘版之盛,道俗參學(xué)之眾,自此始也。
人物簡介
【生卒】:1714—1755 【介紹】: 清滿洲鑲藍(lán)旗人,字休如,號虛亭,西林覺羅氏,鄂爾泰長子。雍正十一年進(jìn)士。充軍機處章京。乾隆間歷編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撫、兩江總督。授參贊大臣,從征伊犁。會阿睦爾撒納叛,力戰(zhàn)不支,自盡,謚剛烈。工詩,有《鄂虛亭詩草》。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八
鄂容安,字休如,號虛亭,滿洲旗人。雍正癸丑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襲三等襄勤伯,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少傅。殉難,謚剛烈。有《鄂虛亭詩草》。維基
鄂容安(1714年—1755年),西林覺羅氏,字休如,鑲藍(lán)旗滿洲人,清朝大臣、將領(lǐng),大學(xué)士鄂爾泰長子,封爵三等襄勤伯,官至太子少傅、兩江總督,卒謚剛烈。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殿試位列第二甲第八名進(jìn)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帝命充任軍機章京。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行走。五年(1740年),升授詹事府詹事。父親鄂爾泰堅決辭退,乾隆帝表示:「鄂容安與張若靄(張廷玉子),是雍正帝命在軍機處行走,原本希望培養(yǎng)成材。朕因此擢升任用,鄂爾泰勿以自己意念而辭讓。」隨后又命鄂容安在上書房行走。七年(1742年)十二月,因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承認(rèn)鄂善受賄案密奏留中之事曾與鄂容安商議,鄂容安及仲永檀皆革職、下內(nèi)務(wù)府慎刑司監(jiān)獄,由莊親王,履親王,和親王,平郡王,大學(xué)士張廷玉、徐本,尚書訥親、來保、哈達(dá)哈審訊。鄂容安、仲永檀承認(rèn)在仲永檀未奏前共同謀劃,奏后又互相照會,諸王、大臣以泄漏機密事務(wù)律論罪,乾隆帝指責(zé)鄂容安、仲永檀是結(jié)黨營私,用律不合,命令王大臣會同三法司覆審。王大臣奏請對鄂容安、仲永檀刑訊,乾隆帝諭:鄂容安、仲永檀不必刑訊;仲永檀受特恩擢升,卻依附師門,參劾官員時預(yù)先與鄂容安商酌,暗結(jié)黨派為后援、排擠異己,罪責(zé)重大;鄂容安同樣罪無可逭,但應(yīng)當(dāng)較仲永檀稍微減輕,命王大臣定擬具奏。之后鄂容安被定罪應(yīng)流放,乾隆帝予以寬免。八年(1743年),乾隆帝命鄂容安仍在上書房行走,并授國子監(jiān)祭酒。十年(1745年),父鄂爾泰卒,鄂容安承襲三等伯爵。十二年(1747年),授兵部侍郎。十三年(1748年),外放為河南巡撫,賞戴花翎。十五年(1750年)加封號「襄勤」。十六年(1751年),調(diào)任山東巡撫。十七年(1752年),調(diào)任江西巡撫。十八年(1753年)正月,升授兩江總督。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少傅,隨后因第一次準(zhǔn)噶爾之役,攻打達(dá)瓦齊,乾隆帝以鄂容安年輕力盛、勇壯曉暢,召授參贊大臣。二十年(1755年),鄂容安隨同西路軍定西將軍永常出征。同年,達(dá)瓦齊被平定后,阿睦爾撒納在前往承德避暑山莊覲見途中反叛,鄂容安與班第力戰(zhàn)不支,突圍失敗,自剄身亡。乾隆親往清河迎靈,賜謚號剛烈,作《雙烈詩》。后被列入紫光閣,位列紫光閣五十功臣之一。著有《鄂剛烈詩》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