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梅鼎祚

相關(guān)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孫仲奇妹 朝代:孫吳

人物簡介

全三國文·卷七十五
仲奇妹未詳。
梅鼎祚以為吳時人,當(dāng)考。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二十四
綺,爵里未詳。
(梅鼎祚以為梁人。)
戴逵 朝代:

人物簡介

全隋文·卷十二
逵,濟(jì)北人。
(梅鼎祚云,嘗仕梁元帝,入周。
又云,據(jù)《藝文類聚》,則又入隋。
今案詒慧命書,有渚宮淪沒。
及家傳賜書,與及乎從仕之語,梅說良然。
《皇太子箴》,蓋誡太子勇也。
望文知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6—1262 【介紹】: 宋宣州寧國人,字毅夫,號履齋。寧宗嘉定十年進(jìn)士第一。歷官江東安撫留守、淮東總領(lǐng)、兵部尚書、浙東安撫使。理宗淳祐中簽書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又于淳祐十一年、開慶元年兩度入相。元兵渡江攻鄂州、廣西及湖南等地,以論丁大全等誤國,被劾貶建昌軍,屢徙循州,病卒。善詩詞,多感懷之作。有《履齋遺集》
全宋詩
吳潛(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據(jù)《許國公奏議》卷二《再論計畝納錢》“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親擢之恩”推定),字毅夫,號履齋,寧國(今屬安徽)人。
淵弟。
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jìn)士。
授鎮(zhèn)東軍節(jié)度簽判,改廣德軍。
召為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
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興府(《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權(quán)發(fā)遣府事。
五年,遷淮西總領(lǐng)(《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紀(jì)》一)。
歷知建康府、隆興府、太平州、慶元府、平江府、鎮(zhèn)江府、臨安府。
以言官論列,請致仕。
起為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侍讀,改簽書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
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徙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
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
十二年罷(《理宗本紀(jì)》三)。
寶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慶元府,移判寧國府。
開慶元年(一二五九)進(jìn)封許國公(《理宗本紀(jì)》四)。
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諫阻賈似道建儲之議,謫建昌軍,尋徙潮州。
二年,責(zé)循州安置。
三年卒于貶所(《理宗本紀(jì)》五)。
有《許國公奏議》四卷。
詩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輯遺文編為《履齋遺稿》四卷,但所輯面不廣。
事見《宋歷科狀元錄》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傳。
 吳潛詩,第一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履齋遺稿》及《兩宋名賢小集·四明吟稿》為底本,第二、三卷以《開慶四明續(xù)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為底本,散見他書之詩編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七七六五
吳潛(一一九六——一二六二),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安徽寧國)人。嘉定十年進(jìn)士第一,授承事郎、簽鎮(zhèn)東軍節(jié)度判官。紹定中,累官至太府卿兼權(quán)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東安撫。端平初,上章言時政九事,以直論忤時相,罷職奉祠。后歷知隆興、慶元、平江、鎮(zhèn)江、臨安、紹興諸府,在朝歷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淳祐十一年,入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后數(shù)年,授沿海制置大使,判慶元府,又判寧國府,拜特進(jìn)、左丞相,封許國公。以立太子事忤理宗意,復(fù)為人所劾,落職謫建昌軍,徙循州安置。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七。著有《履齋遺稿》、《許國公奏議》。見《宋史》卷四一八本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梅蕃祚,字子馬,安徽宣城人,是明朝著名文學(xué)家梅鼎祚的堂弟。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馬,鼎祚從弟。官寧鄉(xiāng)主簿,遷滋陽縣丞。有陟江草、王程草兩集。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
朱斗兒,號素娥,畫山水小景,陳魯南授以筆法,與魯南聯(lián)詩,有“芙蓉明玉沼,楊柳晴銀堤”之句。
魯南入史館,素娥聚平日往還手跡,封題還之。
鳳陽劉望岑,訪素娥,素娥不出,乃投一絕云:“曾是瓊樓第一仙,舊陪鶴駕禮諸天。
碧云縹緲剛風(fēng)惡,吹落紅塵四十年。
”素娥欣然見之。
相傳托所歡,買束腰詩,乃虞山女子季貞一之作也。
梅禹金《青泥蓮花》誤載題柳詩為角妓楊氏,今正之。
又《金陵瑣事》載,成化閒,林奴兒從良后,題畫柳詩云:“從今寫入丹青里,不許丹青再動搖。
”此采謝天香聯(lián)句詩也。
今亦削去。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號素娥吳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9—1582 【介紹】: 明寧國府宣城人,字君典,號少林。沈?qū)欁?。少有才名。萬歷五年進(jìn)士第一,授修撰。時首輔張居正父死,奪情任職。編修吳中行等上疏反對,皆遭杖責(zé)、謫戍。乃致書居正子張嗣修,又貽書工部尚書李幼滋,為吳中行等說情,皆不果。遂稱疾歸。卒謚文節(jié)。有《郊居遺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君典,宣城人。萬歷丁丑賜進(jìn)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追謚文節(jié)有郊居遺槁
維基
沈懋學(xué)(1539年—1582年),字君典,號少林,一號白云山樵,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萬歷丁丑狀元及第。
沈懋學(xué)少有才名。
萬歷五年(1577年)會試第八十一名,殿試一甲第一名進(jìn)士。
懋學(xué)少有才名,與梅鼎祚齊名。
張居正知道湯顯祖及沈懋學(xué)是當(dāng)時名士,希望自己的兒子張嗣修跟他們往來,湯顯祖拒絕,沈懋學(xué)則與張嗣修于萬歷五年(1577年)同榜登科,懋學(xué)為一甲第一名進(jìn)士(狀元),嗣修則為第二名(榜眼)。
授翰林院修撰。
引疾歸。
居數(shù)年卒。
安宗時,追謚文節(jié)。
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0—1616 【介紹】: 明撫州府臨川人,初字義少,改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yuǎn)道人、繭翁。
早有文名,不應(yīng)首輔張居正延攬,而四次落第。
萬歷十一年進(jìn)士。
官南京太常博士,遷禮部主事。
以疏劾大學(xué)士申時行,謫徐聞典史。
后遷遂昌知縣,不附權(quán)貴,被削職。
歸居玉茗堂,專心戲曲,卓然為大家。
與早期東林黨領(lǐng)袖顧憲成、高攀龍、鄒元標(biāo)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學(xué)、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
有《紫釵記》(《紫簫記》改本)、《還魂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或《臨川四夢》。
另有詩文集《紅泉逸草》、《問棘郵草》、《玉茗堂集》。
詞學(xué)圖錄
湯顯祖(1550-1616) 字義仍,號若干,又號海若、清運道人。祖籍臨川縣云山鄉(xiāng),后遷居撫州湯家山。劇作家、文學(xué)家。21歲中舉,34歲中進(jìn)士,后歷任太常博士、詹房事主簿、禮部祠祭司主事。有《紫釵記》、《南柯記》、《牡丹亭》、《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又有詩集《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一卷,《問棘棘郵草》二卷。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義仍,臨川人。萬歷間官祠部。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義仍,臨川人。萬歷癸未進(jìn)士,除南太常博士遷南禮部主事謫徐聞典史遷知遂昌縣有玉茗堂集
維基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晚號繭翁,別署清遠(yuǎn)道人,室名玉茗堂。江西臨川縣人。明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戲曲家、教育家。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jìn)士,歷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南京刑部主事、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謫廣東徐聞縣典史、浙江遂昌縣知縣。其戲曲非常知名,乃與莎士比亞同期及影響力相若的偉大劇作家。除了戲曲之外,又擅長八章文,與王鏊、唐順之、瞿景淳、歸有光等并稱明朝舉業(yè)八大家。湯顯祖出生于書香門第,祖父湯懋昭好老莊、喜談神仙,父親湯尚賢為人嚴(yán)正,從小便飽讀詩書,性格剛正不阿。隆慶四年(1570年)江西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萬歷五年(1577年)湯顯祖進(jìn)京趕考,因不肯接受首輔張居正的拉攏,結(jié)果兩次落第。萬歷八年(1580年)湯顯祖第四次往北京參加春試。張居正三子張懋修去看望湯顯祖,湯顯祖也曾回訪而不遇。直到萬歷十一年(1583年)他33歲時,即張居正死后次年,才考中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jìn)士。湯顯祖中了進(jìn)士后,仍不肯趨附新任首輔申時行,故僅能在南京任虛職。在職期間,與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黨人交往甚密。萬歷十九年(1591年)他又寫了《論輔臣科臣疏》,揭發(fā)時政積弊,抨擊朝廷,彈劾大臣,因而觸怒了明神宗。之后被謫遷廣東徐聞典史。后又調(diào)任浙江遂昌知縣。湯顯祖在地方為官清廉,體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終還是因不滿朝政腐敗,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棄官回鄉(xiāng),在臨川建了一座閑居,號玉茗堂,從此致力于戲劇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活動,終其一生。

人物簡介

維基
呂胤昌(1560年—?
),字玉繩,號姜山,浙江余姚人。
戲曲學(xué)家。
明萬歷十年(1582年)考中舉人。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登進(jìn)士。
曾任吏部主事、河南參議。
萬歷二十一年三月(1593年4月)癸巳京察,因東林黨爭,任吏部文選郎的呂胤昌被罷免。
其后專心研究戲曲。
與同時期湯顯祖、張鳳翼、沈璟、梅鼎祚等戲曲家交好,常通書信。。
梅朗中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宣城人,字朗三。
梅鼎祚孫。
諸生。
善詩古文,又工書畫,喜稱道才士,時稱三絕。
卒年不滿四十。
有《書帶園集》。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