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汝正,號龍超、后庵。崇禎貢生。師從高攀龍、錢一本,曾主東林講會。明亡,隱居不出,卒年八十四。有《三像精粹》、《春秋傳戴記纂疏》。
人物簡介
祝大舟,字濟之,浙江金華府蘭溪縣(今蘭溪市)人,民籍,官至監(jiān)察御史。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萬歷八年(1580年)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巡按江西。因御史錢一本參劾貪污,充軍。
人物簡介
【生卒】:1558—1629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參之,號園通。萬歷十七年進士。除刑部主事,改南京工部,榷稅蕪湖。萬歷四十年官南京太仆少卿,以疏劾湯賓尹之黨,被攻訐,乃自引歸。天啟四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次年到任,甫三月,以時政日非,謝病歸。與顧憲成等同稱“東林八君子”。人物簡介
維基葉茂才(1558-1629),字參之,號玄室,無錫(今江蘇無錫)人。1589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安希范、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并稱"東林八君子"。
葉茂才,字參之,號玄堂,江蘇無錫縣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成進士。吏部觀政,十月除刑部主事,以便養(yǎng)改南京工部,分司蕪湖鈔關。二十年調南(京)吏部,十月升郎中,二十一年癸巳養(yǎng)病。二十七年己亥調禮部郎中,養(yǎng)病。二十九年辛丑補尚寶司丞,三十四年丙午升太仆寺少卿,三十六年戊申升大理寺丞,養(yǎng)病。四十年壬子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己未養(yǎng)病。天啟二年壬戌起太仆寺少卿,三年升太常寺卿。四年擢南京工部右侍郎。明年抵官。甫三月,以時政日非,謝病歸。友人高攀龍被逮,赴水死,使者將逮其子,茂才力救免之。未幾卒。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與顧允成、高攀龍、安希范、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等重修東林書院。
人物簡介
【生卒】:1564—1621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歷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并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為民。在家鄉(xiāng)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維基
安希范(1564年—1621年),字小范,號我素,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屬江蘇省無錫市)人。明朝官員。萬歷丙戌進士,官至南京戶部主事。為“東林八君子”之一。安希范為如山次子,庶出。萬歷十四年中丙戌科(1586年)三甲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為養(yǎng)母方便,請改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因高攀龍事,上《糾輔臣明正邪》疏,為攀龍等辯解,忤輔臣王錫爵,觸怒神宗,被削籍為民。回鄉(xiāng)后,與顧憲成等重建東林書院,并主講席。與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合稱“東林八君子”。熹宗嗣位后,欲起用之,希范已然病逝。子廣譽、廣居伏闕上疏,表明其父遺忠。朝廷追贈希范光祿寺少卿,入祀鄉(xiāng)賢祠。《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639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若木。錢一本子。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征授御史,巡按湖廣,請給顧憲成恤典,爭以湖廣地為福王莊田,受神宗斥責。天啟間,魏忠賢黨劾春倚恃東林,削籍歸。崇禎九年起為通政使,累遷戶部尚書,疏請改折白糧,忤旨罷歸卒。有《湖湘五略》等。
錢春(?—1638年),字若木,號梅谷,直隸武進縣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歷官高陽縣、獻縣知縣。征監(jiān)察御史。太仆少卿徐兆魁攻訐李三才,藉機批判顧憲成。錢春上三疏,首發(fā)其憸邪。出按湖廣,申請給予禮部侍郎郭正域及光祿少卿顧憲成恤典。又請釋放咸寧知縣滿朝薦。因疏論首輔方從哲被責,出為福建右參議。不久父喪回籍。天啟初年,起故官。召為尚寶司少卿,歷遷光祿寺卿。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黨門克新劾錢春倚恃東林,「父作子述」,因此削籍歸。崇禎九年(1636年),召拜通政使。遷戶部右侍郎,加尚書,總督倉場。累官南京戶部尚書。累疏引疾不允。崇禎十一年(1638年),黃道周、劉同升等因諫楊嗣昌奪情,被貶。范景文等疏救,錢春亦署名。次年正月,范景文削籍,錢春未受追究。終于因上疏請改折白糧罷歸。同年卒。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生卒】:1581—1636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明卿,號芝臺。年十九,中萬歷二十五年舉人。嘗從武進錢一本學《易》,得其旨要。天啟二年進士。與文震孟同科。授編修,典誥敕。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為民。崇禎初召復故官,累遷南京國子祭酒。卒謚文莊。講求經(jīng)濟,有志天下事,性好學、喜著書。有《四書備考》、《經(jīng)濟八編類纂》、《重訂古周禮》等。
字明卿,長洲人。天啟壬戌賜進士第三,授翰林編修累遷南國子祭酒追謚文莊有無夢園集維基
陳仁錫(1581年—1636年),字明卿,號芝臺,直隸長洲人,天啟二年探花及第。官至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生于萬歷九年(1581年),性好學,喜著述,十九歲舉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鄉(xiāng)試,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因不肯幫魏忠賢在鐵券上撰文遭罷黜。崇禎初年(1628年)召復原官,累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卒于崇禎七年(1634年)。謚文莊。
人物簡介
【生卒】:1588—1648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汝立,號鳳超。華允誼弟。天啟二年進士。從高攀龍學,傳其主靜之學。崇禎時官兵部員外郎,疏言溫體仁等徇私亂政,被奪俸,尋歸養(yǎng)親。福王時起吏部員外郎,十余日即辭歸。明亡后,以不肯剃發(fā),被殺。有《春秋說》、《四書大全參補》。人物簡介
華允誠(1588-1648),字汝立,號風超,南直隸常州府無錫(今屬無錫)人。華允誼弟。天啟二年(1622)進士。從高攀龍學,傅其主靜之學。崇禎時官司兵部員外郎,疏言溫體仁等徇私亂政,被奪俸,尋歸養(yǎng)親。福王時起吏部員外郎,十余日即辭歸。明亡后,以不肯剃發(fā),被殺。有《春秋說》、《四書大全參補》。馬世奇與華允誠,龔廷祥并稱"錫山三忠"。維基
華允誠(1588年—1648年),字汝立,號鳳超,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員外郎。清初,因不肯剃發(fā)被殺。華允誠出生于無錫簪纓世家,曾祖父華舜欽,官瑞州府知府,祖父華啟直,官四川參政。有弟華允誼。華允誠少年師從錢一本,學《易經(jīng)》,長大后師從同鄉(xiāng)高攀龍,在首善書院講學。天啟元年(1612年),中式辛酉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捷壬戌科進士,天啟四年(1624年)從高攀龍入京,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因魏忠賢擅權,二人先后告歸。崇禎改元,華允誠復出,官工部營繕司主事,轉員外郎,后調兵部。曾彈劾溫體仁、閔洪學等徇私亂政,疏陳“三大可惜,四大可憂”,指出“次輔體仁與冢臣洪學,同邑朋比,惟異己之驅除,閣臣兼操吏部之權,吏部惟阿閣臣之意,造門請命,夜以為?!?。被奪俸半年,不久辭歸養(yǎng)親。弘光帝時,起為吏部員外郎,十馀日即辭歸,閉門讀易。永歷二年(即清順治五年,1648年),因不肯剃發(fā)被人告發(fā),斬于金陵。與馬世奇、龔廷祥并稱“錫山三忠”。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追謚節(jié)憫。《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