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溫純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3 首
光山之金。代有名人。至我光廟朝。有諱禮蒙。工曹判書。謚文敬公。德業(yè)文章。冠冕一時。世居漢城東興德里。與吾祖樗軒文康公家比鄰。暮年官閑杖屨來往。人望之如神仙。里中故老。至今猶能傳說。兩家子孫。各守舊業(yè)。遂為東村世交。蓋文敬公之父曰溯。成均司成。文敬之子曰性源。成均司藝。孫曰叔文。司饔奉事贈左承旨。曾孫曰綜。字理甫。即公。司憲府監(jiān)察贈吏曹參判。公沒之七十有五年。其胤子都正公。以大耋升拜同知敦寧府事。以公之狀謂余曰。先君之葬也。余年始六歲。而于今年八十。墓顏尚闕顯刻。余既蒙恩秩。視亞卿得推恩。贈先考及祖。榮幸矣。吾兩家世相好。愿得子一言以不朽吾父。不肖孤待此而瞑目。噫。公之世。余知之。公之行。里中皆言之。銘公墓不愧矣。公之妣光山盧氏。上護軍祉之女。領(lǐng)議政嵩之后。公生于弘治癸亥。卒于嘉靖辛亥。葬于楊州豐壤縣先塋下坤向原。始蔭補齋郎。例遷廣興奉事司導(dǎo)直長軍資主簿。由殿中出宰真寶。卒于官。公資良質(zhì)厚。敦倫嗜義。既早孤。事偏母盡誠孝。學(xué)于季父應(yīng)教公、從兄副學(xué)公。應(yīng)教諱乃文。燕山朝。直言顯名。副學(xué)諱絿。己卯正人。公擩染家庭。頗能法象其賢。居官祗慎其職。不失廉名。諸父群從。同居一闬。愛敬敦睦。各得歡心。性好音律。琴瑟不離于側(cè)??椭帘刂镁啤8韬魡鑶?。家故饒喜賑施。不問有無。前娶王子靈山君恮之女?;荻缱洹I慌荒?。女適慶源府使柳溶。男元祥。蔭補監(jiān)察。無子。以敦寧公之子大德為后。后娶慶州李氏。謁平之后。學(xué)生梁之女。良淑有懿行。事君子無違德。訓(xùn)子女御婢仆。咸有法度。撫愛前配出猶己出。至老不折(一作析)著。慈孝兩至。舉二子。長元福。行護軍。次元祿。即敦寧公。戊子。文科。護軍生一女一男。女適幼學(xué)李奇龍。男曰大任。中武科。生三男。益煥、益燧、益燦。敦寧生三男二女。女長適僉知申光立。男曰大成。文科成均典籍。生一男益鍊。曰大德。文科同知中樞。生三男。益堅、益重、益基。次女適縣監(jiān)洪茂績。生三男。九疇、九淵、九敘。曰大器。業(yè)儒。噫。公之行誼。不忝文敬家風(fēng)。而官不達。年又不長。為里人所嗟惜。而護軍公年八十有五。尚無??。敦寧公位顯列。世推耆德。而同樞君文行蔚有譽。不但能繼而已。語云源深者流遠(yuǎn)。吾于是徵。銘曰。
彼泮之東,碩人所居。
有培有溉,柯葉莞如。
乍窒于公,亦蘊其芳。
用雖不究,根則不戕。
維子暨孫,蟬聯(lián)金玉。
克光前美,茲惟世德。
有本者必蘩,蘩其未已。
以為不信,君其問諸興德里。
哭緘齋侄 其二 (癸亥) 清 · 趙翼
七言律詩
尚書家法儼條科(恭毅公),紉佩書紳服習(xí)多。
座有金人緘口戒(君謹(jǐn)于言,自號緘齋),庭無車子轉(zhuǎn)喉歌恭毅遺訓(xùn),門內(nèi)不許演戲,至今遵守)。
蹣跚見客憐盤辟(晚年不良于行),飲啖兼人笑活羅(二字見《金史·世紀(jì)》。君善飲啖)。
今日追思總陳跡,黃公爐畔渺山河。
楊滄白先生八旬冥誕紀(jì)念 現(xiàn)當(dāng)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阻嘉陵衣帶水,未接麈譚,誰知冥誕招魂,翻遣望京隔南斗;
列元佑黨人碑,永彰鴻烈,即論清吟拔俗,也應(yīng)名世繼東坡。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楊滄白(1881——1942),名庶堪,號邠齋、天隱閣,四川巴縣(今重慶巴南區(qū))人。在袁世凱竊權(quán)時,楊滄白在重慶組建“討袁軍”,失利后,于1913年底遠(yuǎn)走日本,旋覲見孫中山并為其器重而引為肱股。后全力協(xié)助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先后曾任四川省長、財政部長、大元帥府秘書長、廣東省長、北京政府司法總長等要職。抗戰(zhàn)爆發(fā)后,拒絕汪偽政權(quán)利誘,拋妻別子轉(zhuǎn)歸重慶參加抗戰(zhàn)。終因不滿蔣氏獨裁而歸隱。他在重慶辦新學(xué)、創(chuàng)新刊,傳播進步思想。楊學(xué)貫東西,其詩詞、文章、書法、文物鑒賞,均可自成一家。著有《天隱閣詩集》《邠齋文存》及英文著作《譯雅》。楊逝世后舉國哀悼,按國葬禮儀,張群等顯要乘舟泊木洞后親送其靈柩于重慶東泉安葬。1943年7月19日,國民政府在楊滄白事業(yè)發(fā)源之地重慶府中學(xué)堂舊址,建立了“楊滄白楊紀(jì)念堂”,并將其所在的炮臺街,改名為“滄白路”,以紀(jì)念這位辛亥革命的功臣。
嘉陵:嘉陵江,長江上游支流,因流經(jīng)陜西鳳縣東北嘉陵谷而得名。衣帶水:一衣帶水,出自《南史·陳后主紀(jì)》:“隋文帝謂仆射高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麈譚:執(zhí)麈尾而清談。亦泛指閑居談?wù)摗5涑觥稌x書》卷四十三〈王戎列傳·(從弟)王衍}。”
翻遣望京隔南斗:杜甫《秋興八首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此處反用,指南望故都。
元佑黨人碑:元佑黨籍碑,宋代摩崖石刻,現(xiàn)存二塊,均在廣西。一在今廣西桂林市東七星山瑤光峰下的龍隱巖。北宋徽宗時蔡京專權(quán),把元佑、元符間司馬光、文彥博、蘇軾、黃庭堅、秦觀等三百零九人列為奸黨,將姓名刻石頒布天下,后徽宗下詔毀其碑。現(xiàn)存碑刻為南宋慶元四年(1198)梁律據(jù)家藏舊本重刻。碑距地丈余,額有蔡京手書“元佑黨籍”四字。久經(jīng)風(fēng)雨侵蝕,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認(rèn)。另一塊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真仙巖,宋嘉定四年(1211)沈煒重刻。
鴻烈:大功業(yè)。《漢書·揚雄傳下》:“《典》《謨》之篇,《雅》《頌》之聲,不溫純深潤,則不足以揚鴻烈而章緝熙。”
名世: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保忉尀槊@于世。
箋:王闿運集杜句贈謝龍伯聯(lián):
獨共南山守中國;
每依北斗望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