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弘之,以經(jīng)術授里中子弟及門最盛。陸康僖公瑜,其最著者也。先生嘗憫郡中文獻失徵,因選天順成化以來,諸名士詩合為一集。冢宰碧川楊公見之,深善其意。因從鈔一本,以授子茂清,即知州芝山君也。其后參議南江戴公,更從芝山處得此集,因為增輯,序之曰:“余嘗慨想鄉(xiāng)賢篇什,思搜訪而不可得。一日,從芝山楊君所見四明雅集一編,乃詩人宋弘之先已纂輯。因取諸家近詩,增所未備,總得六十人集,成四卷。不惟吾名山之助,其文獻亦有足徵者,故樂為邦人道之。吾鄉(xiāng)有選詩本于此。教授鄭千之先生,家學淵源最久。其為四明文獻錄所集宋元先輩詩,僅四家。自其大父蒙隱先生、父以道先生外,一為奉川董秉彝,一為吾鄉(xiāng)蔣敬之。然則所錄里中詩只一人而已。余復盡讀宋元志乘所載,詩亦絕少。太守沈公愷序吾郡詩曰‘宋元間,攻尚互異篇什不傳。’在當時固巳如此,然亦由纂述無人致傳者益少也。至宋弘之先生始錄天順成化間名士詩二十人曰《四明雅集》。于是南江戴先生因所選為廣之得五十五人,仍其名。東沙張先生益廣之,得一百五十一人,更名曰《四明風雅》。至崇禎中,陳太仆、陸中翰諸君,復耑錄吾鄞詩得四百四十七人,名曰《甬東詩》,括蓋此邦文獻之傳。數(shù)百年間,得世有所徵,俱宋先生祖構之功也。南江謂先生詩格逼盛唐,其柏梁體最妙,調(diào)高而意遠。今所傳者絕少。余為錄存數(shù)章,使后來學者追述先民,得知其世系焉?!?div id="forewy6" class='inline' id='people_44935_0_24_comment'>
人物簡介
【生卒】:1481—1567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時鳴,號南江。嘉靖二年進士。知番禺縣,官至福建左參議。有《四明文獻錄》、《閩廣集》、《東白樓稿》、《郡志征》、《四明風雅集》。甬上耆舊詩·卷十一
維基字時鳴。以進士知番禺縣,有治行。歷南京、工刑二曹。出為江西按察僉事。與勢家忤,謫判鄧州。歷官福建左參議,歸老于家。先生持操廉白,歷官三十年,惟馀薄田一頃。居家以孝友名,自先世伏臘祭器俱為增修。垂老好學,日坐東白樓,手一編不置。自成、化以后,郡志闕然未修。先生因續(xù)為蒐補,考諸先輩所言,述而不斷,名曰四明志徵。又從芝山楊公所見高士宋弘之所輯四明雅集,因增所未備,序而傳之,又合為四明文獻錄,俱有功學者。先生年八十七,體尚健,杖履所至,里巷聚觀。太守歲行鄉(xiāng)飲酒禮,必首請。先生在賓筵幾三十年,鄉(xiāng)論謂涇泉陳公后,先生一人而已。所著閩廣集、東白樓稿,俱藏于家。先生所續(xù)四明雅集,郡守沈鳳峰先生序之曰:少參南江戴公,號博洽,平居亢潔,不輕許與,故其所選甚精。張大司馬曰:吾友戴南江氏,早謝塵鞅,屏居寡營。愾日月之易邁,懼文獻之失徵。爰取郡中諸文人學士所著篇什,積歲月而詮次之。先生于里中先賢,亦已勤矣,而其詩絕不傳,諸家所選僅一二首,又不稱意,中深恨之。近始從其家得所鈔雅集一編,至卷末已附錄先生遺草一卷,俱雅健可喜,為其侄光選者所載,他本俱無之。即戴氏子孫盡不知也。余喜先生詩,沒而幸傳,故為詳記之。
戴鯨(1481年—1567年),字時霖,號南江,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學者,同進士出身。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與弟戴鱀同榜。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進士,任廣東番禺縣知縣。歷任工部、南京刑部員外郎。升南京刑部署郎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升江西按察司僉事。謫任鄧州通判,終福建布政司左參議。致仕歸鄉(xiāng)后致力于學術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