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文祥字天瑞,麻城人。成化丁未進士,選庶吉士,以言事謫咸寧縣丞。旋用薦召為兵部主事,坐事下獄,貶興隆衛(wèi)經(jīng)歷,經(jīng)商城,渡冰陷死。有《儉齋遺稿》。(《堅瓠集》:成化中,萬安子翼登進士,官至侍郎。翼子宏璧成化丁未復幸雋,麻城李文祥為其同榜,負才名,將對大廷,安欲以宏璧托之,因許及第,使延別館,致款屬題畫鳩。文祥奮筆題詩,有「春來風雨尋常事,莫把天恩作已恩」句,安銜之。弘治初,有媒孽文祥者,謫興隆衛(wèi)經(jīng)歷。李西涯贈詩:「戒酒不從花底醉,愛舟多在水中居。」后文祥被酒過河,冰陷溺死,人以為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陜西長安人,字惟正。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弘治初與劉概、湯鼐等為文會,相友善。后以薦鼐可任巡按,坐朋黨削籍。維基
吉人(1452年—?),字惟正,陜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長安縣人,明朝官員、同進士出身。陜西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五十六名,三甲第六名進士,授中書舍人。四川饑荒時,孝宗派郎中江漢賑災,吉人稱其不能勝任,宜派遣四位使者分別賑災,并舉薦御史為巡按,其中舉薦給事中宋琮、陳矞、韓鼎,御史曹璘,郎中王沂、洪鐘,員外郎東思誠,評事王寅,理刑知縣韓福及壽州知州劉概可為使者,而以湯鼐擔任巡按。魏璋草疏,卻偽署御史陳景隆等名,稱吉人抵抗成命,私立朋黨。皇帝大怒,下吉人入詔獄,命自引其黨。吉人于是稱湯鼐、曹璘、東思誠、韓福以對。魏璋又對御史陳璧等言,真正黨羽是湯鼐、劉概、主事李文祥、庶吉士鄒智、知州董杰,并稱其受賄。數(shù)人下詔獄,欲處死。刑部尚書何喬新、侍郎彭韶等持之不準,而外廷官員亦認為不平。改為連坐妖言:湯鼐受賄戍肅州,吉人則因欺罔,削籍,其馀幾人均降職。
人物簡介
【生卒】:1455—1537 【介紹】: 明浙江天臺人,字德樹,號赤城。夏塤子。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初,上章忤旨下獄。獲釋,授南京大理評事,疏陳賦稅、馬政等弊。有《赤城集》。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德樹,天臺人。成化進士,官大理。有赤城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樹,天臺人。成化丁未進士,除南大理評事有赤城集明詩紀事·丙簽·卷九
維基鍭字德樹,天臺人。成化丁未進士。謁選入都,疏請復李文祥、鄒智官,罷劉吉,忤旨下獄。尋釋,除大理寺評事。有《赤城集》二十三卷。田按:德樹以讜論著,詩亦迥不猶人。
夏鍭(1455年—1537年),字德樹,號赤城,浙江臺州府天臺縣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進士。弘治四年(1491年),謁選入都,上書請復李文祥、鄒智等官,罷免大學士劉吉。隨后忤旨,下獄,釋放。之后授南京大理寺評事,論賦斂、徭役、馬政、鹽課利弊及宗藩、戚里侵漁等事。隨后念母親年老,乞侍養(yǎng),遂歸鄉(xiāng),家居三十馀年。不再出仕。
人物簡介
馮玘,字良玉,號醒庵居士,中都懷遠衛(wèi)軍籍,直隸常熟縣人。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舉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十一名進士。授河南泌陽縣知縣,以治行卓異,徵為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奉命巡視荊州倉儲。任巡城御史時,京師大雨,民屋毀壞無數(shù),馮玘上疏言執(zhí)政官員燮理失職,因而導致災害發(fā)生,又論時政數(shù)事,疏入不報。出按貴州,都勻獠民反叛,馮玘主張派兵征剿。主事李文祥因上言得罪權(quán)貴,被貶戍興隆衛(wèi)。馮玘上疏為文祥辯解,得以召還。復出按浙江,秉持儉約,浙江人歌頌道:“食無肉,馮良玉”。浙江杭州前衛(wèi)指揮僉事王楷誣蔑三個賣柴的百姓為盜賊,將其致死,被馮玘察知后彈劾,王楷也上疏彈劾馮玘向他索賄,案件上報后由巡按御史吳瀚審訊,王楷貪酷害民,逼死無辜,與妻子發(fā)邊衛(wèi)永遠充軍。不久馮玘升任福建按察司副使,后丁憂歸。弘治十六年(1503年)十月服闋,復除原職,致仕歸鄉(xiāng)。正德改元,進階亞中大夫從三品銜。
人物簡介
【生卒】:1462—1524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時升,號堇山。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有《正學類稿》、《四明文獻志》及《堇山集》。甬上耆舊詩·卷八
明詩紀事·丙簽·卷九公生時,父夢人抱兒從日湖陸司寇家來。及生果異,八歲日記數(shù)千言。每出語輒驚坐客。及冠,先輩洪石田先生字曰時升,為說以勵之。舉于鄉(xiāng)。坐南太學。與麻城李文祥俱以詩名。時稱為二李。中進士。授工部主事。監(jiān)稅蕪湖。中官宋昂指取御木困商人,其勢張甚。公至力尼之,寬商課,嚴立籍記。昂蟊獵無所,深銜之。自后中官遂不踵差。遷營繕郎中,值清寧宮災,為太皇太后寢所,上手詔營建,公請發(fā)內(nèi)帑,無徵民,以答天戒。眾議工費既定,公請減十之五,及告成,尚贏其十之三。詔進公二階,公三疏力辭,謂營繕乃臣本職,錢谷出入,尤士類名檢所關(guān),不敢膺殊典,以招物議。次年,重建禮部,脩闕里,俱取給前積,益為司空倚重。復奏省元宵燈火縻費,取回燒造窯器。內(nèi)臣痛抑寧藩濫請,及罷吉鄭諸府非時造作,公私賴之。遷應天府丞。會歲饑,盜賊蜂起相聚,公單騎諭以禍福,惟斬其首亂者,馀盡解散。當軸俱謂公可屬大事。應天鄉(xiāng)試,有賄通得舉者,公提調(diào),為奏黜三人。歷遷工部右侍郎,督修徐汴河。鎮(zhèn)守河南太監(jiān)廖堂與逆瑾表里,深嫉公,竟為所中。因力請疾歸里,詔許公乘傳。痊日,有司勸駕。乾清宮災,朝議起之,不果。公歸里十馀年,筑堇山草堂,著書其中。每云:吾自十五至三十,學為仕也,皆皮膚;自三十至五十,仕而學也,皆土苴;四十乞身,五十得請,冀由史而經(jīng),即事求道,辯疑衍義,以待后之人。所著有正學類編、四明文獻志、堇山全集,學者稱堇山先生。
堂字時升,鄞人。成化丁未進士,授工部主事。歷員外、郎中,遷應天府丞、南光祿寺卿,擢南左僉都御史。召為工部侍郎,總理河道,引疾歸。有《堇山集》十五卷。維基
李堂(1462年—1524年),字時升,號堇山。浙江寧波府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qū))人,學者。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十八名,二甲第九十名進士。與鄞縣楊氏聯(lián)姻,是楊守阯二女婿。李堂考中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授工部主事,調(diào)任蕪湖監(jiān)稅。不久后升遷任工部右侍郎,總督河漕,任上整治了汴河、徐河的水患。因病辭職回到故鄉(xiāng),閉門不出,專心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