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璉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8—1239 【介紹】: 宋廣州增城人,字正子。光宗紹熙四年進士。歷潯州司法參軍、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知新城、通判邕州,俱有治績。擢廣西提點刑獄,獎廉劾貪,罷行利病,風(fēng)采凜然。寧宗嘉定中,權(quán)發(fā)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浚濠創(chuàng)砦,選將練兵,金人深入無功。知成都府,為本路安撫使,拊循將士,人心悅服。理宗端平初,授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二年召除參知政事,三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累上疏言政事之當(dāng)罷行與人才之當(dāng)用舍。嘉熙三年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奉祠。卒謚清獻。有《崔清獻公集》。
全宋詩
崔與之(一一五八~一二三九),字正子,號菊坡,增城(今屬廣東)人。
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
歷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知建昌縣,通判邕州,知賓州,提點廣西刑獄。
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為金部員外郎。
七年,知揚州兼淮東安撫使。
十二年,召除秘書監(jiān)兼太子侍講,權(quán)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兼四川安撫使。
十四年,除四川制置使。
十七年,召為禮部尚書,不拜,便道還廣。
理宗即位,提舉宮觀。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
尋拜參知政事、右丞相,皆辭。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提舉洞霄宮。
三年,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致仕,卒,年八十二,謚清獻。
有集傳世,系后人所編,存詩一卷。
事見本集詩文、李昴英《文溪集》卷一一《崔清獻公行狀》、陳子經(jīng)《續(xù)通鑒綱目》、陳璉《崔清獻公祠堂記》(《宋丞相崔清獻公全錄》卷一○),《宋史》卷四○六有傳。
 崔與之詩,以上海古籍書店影印據(jù)明嘉靖十三年刊本之抄本《宋丞相崔清獻公全錄》為底本,校以《嶺南遺書·崔清獻公集》(簡稱嶺南本)、《兩宋名賢小集·菊坡集》(簡稱菊坡集)。
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全粵詩·卷二九
崔與之(一一五八 — 一二三九),字正子,號菊坡,增城人。宋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補太學(xué)生。四年登進士。初授潯州司法參軍,調(diào)淮西提刑司檢法官,歷知建昌縣,通判邕州,知賓州,提點廣西刑獄。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為金部員外郎。七年,知揚州兼淮東安撫使。十二年,召除秘書監(jiān)兼太子侍講,權(quán)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兼四川安撫使。十四年,除四川制置使。十七年,召為禮部尚書,不拜,便道還廣。理宗即位,屢次授官皆辭。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尋拜參知政事、右丞相,皆力辭。嘉熙三年(一二三九),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致仕。卒年八十二。贈太師,謚清獻。有《宋丞相崔清獻公全錄》。乃后人所編,存詩一卷。事見集中所附李肖龍《崔清獻公言行錄》、李昴英《文溪集》卷一一《崔清獻公行狀》,《宋史》卷四○六有傳。
全宋文·卷六六七八
崔與之(一一五八——一二三九),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廣州增城(今廣東增城)人。紹熙四年自太學(xué)登進士第。歷知新城,通判邕州,提點廣西刑獄。嘉定七年,知揚州、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修浚城壕,創(chuàng)立五寨,組織忠義民兵抗金。擢秘書少監(jiān),兼太子侍講,權(quán)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進四川安撫制置使。整飭邊防,安撫將士,金人不敢來犯。蜀人以比張詠、趙抃,稱為「三賢」,立祠祀之。移知潭州、隆興府,辭不就,得奉祠。端平初,起為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除參知政事,又拜右丞相,皆以老病辭。嘉熙三年卒,年八十二。累封至南海郡公,謚清獻。《宋史》卷四○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為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瑯邪數(shù)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靜之,崇安人。有藍山集。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六
仁字靜之,崇安人。
明初徙濠,尋放還。
有《藍山集》六卷。
(杭世駿《榕陰詩話》:二藍集閩人無知者。
何氏《閩書》:藍仁有《藍山集》,藍智有《藍澗集》。
竹嘗輯入《詩綜》,以為十子之先。
閩中詩派實其昆友倡之,集本合刻。
吳明經(jīng)焯嘗于吳門買得《藍山集》,是洪武時刊,有蔣易、張矩二序,與竹言忽合。
而《藍澗集》究不可購。
徐惟和輯《晉安風(fēng)雅》時,二藍闕焉,則此集之亡久矣。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藍山詩集》六卷,明藍仁撰。
前有正統(tǒng)二年丁巳秋八月朔嘉議大夫禮部左侍郎陳璉序,洪武庚辰歲花辰日武夷文學(xué)西江吉水倪伯文序,云松樵者張矩序,橘山真逸蔣易序,計詩六百八十馀首。
《藍澗詩集》六卷,明藍智撰,題曰友生程嗣祖奇遠編。
集前有至正壬寅冬戊子進士戶部尚書西夏張昶序,張矩題,蔣易序,計詩五百馀首。
案兩集明正統(tǒng)以后無重刻本,故流傳甚少,乾隆中開四庫館,亦無人進呈,館臣從《永樂大典》抄出著于錄,《藍山集》得詩五百馀首,《藍澗集》得詩三百五十首。
此從明刻原本抄出,《藍山集》多得詩一百五十馀首,《藍澗集》多得詩一百五十馀首,較《大典》本約增三分之一。
近閩中郭兼秋主事重刻二集,不言所據(jù)為何本,前無原序。
核其詩與提要著錄之?dāng)?shù)相符,當(dāng)即《大典》傳抄本也。
藍山集》誤收藍澗詩五十馀首,《籃澗集》誤收藍山詩三十馀首。
永樂大典》本往往有此,此非館臣之誤,乃《永樂大典》纂修諸臣草率之故。
田按;竹稱《藍山》、《藍澗》二集選家誤有參錯,今依明初雕本刊正。
而陸氏《儀顧堂題跋》所謂郭氏新刻《藍山集》誤收藍澗詩五十馀首者,中如《秋山懷友》、《擬貧士》、《宿田家》、《望武夷山》、《宿橘山田家》、《懷蔣先生》、《暮宿田家》、《正月十四日》,《西山感興》、《風(fēng)雨不已簡我同志》、《暮秋懷鄭居貞》、《西山暮歸》、《暮歸山中》、《云峰秋齋圖》、《高彥敬畫楚江存曉圖》、《贈魏士達》諸詩,竹《詩綜》均錄作藍山詩,正與郭氏本一一相合。
大抵郭氏所據(jù)之《四庫》木與竹所見之本相同。
陸氏所得之本又與竹所謂選家誤有參錯之本相同,各據(jù)所見,紛如聚訟,今亦不能定為誰是誰非也。
惟陸氏本《藍山集》多有倪伯文序,《藍澗集》多有張昶序,又二集詩各多至百五十馀首,此亦足廣異聞耳。
藍山骨格老蒼,藍潤音節(jié)高亮。
二人才力各不相下。
余錄明人之兄弟稱詩者,當(dāng)以二藍為開先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字宗道,自號止齋。
少孤,勤學(xué)博覽,長于詩,善談?wù)?,恬退不仕?div id="gjrgea0" class='inline' id='people_55506_0_1_comment'>
性孝,嘗以父沒不及見,母存莫能報,筑思親、春暉二堂,永樂間,揚州知府陳璉撰記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