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庭蘭。永樂四年進士,除刑部員外郎,遷平陽知府,擢廣西按察使,政聲卓異。長于詩,好作奇語。有《蝸濡集》。甬上耆舊詩·卷四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字廷蘭,本蜀人,徙家于鄞。為人魁岸,性倜儻,嗜學。以進士出使粵中。經庾嶺見大木委道傍,因作悼木賦以見志。尚書夏公原吉覽而奇之,薦于朝,授刑部員外郎,遷郎中。持法平。出知平陽府。平陽俗尚武悍,先生戒其屬吏曰:治民在順其常性而已。能順之,則俗不擾而易安。由是所部帖然。尋丁外艱,方治歸,部民俱走闕下請留,上特報可。秩滿,遷廣西按察使,數辨冤獄,軍吏俱畏服之。年五十七,卒于官。先生所在奏治行第一,尤以詩文擅名。所著蝸濡集行世。郡守沈鳳峰先生愷序吾鄉(xiāng)詩曰:四明詩源,起自唐賀秘監(jiān),當時巳與李、杜并馳。循至宋元,攻尚互異,篇什不傳。及洪建以來,作者輩出。倡雅中朝則有鄭千之,繼以張白齋、金本清、楊文懿諸賢,后先凌競,彬彬以興。先輩戴南江序曰:四明詩人,萌芽秦漢,鳴盛于開元。宋元而下,其詩失傳。至洪建中,吾鄉(xiāng)詩學始盛,盡歸雅馴。嘗得名家數十人,若謝廷蘭、章文重、金本清、張白齋、魏云松,其杰然者,風雅之體,于是為備。余按兩家所述吾鄉(xiāng)詩源,一以鄭千之為舉首,一以謝廷蘭為舉首。鄭先生家學淵源,蔚然作者,余巳選其全集,錄冠此卷。及讀謝先生傳,意其負才氣,歷落自許,詞賦流傳,為當代巨公所重。而諸選家僅錄詩一首,意殊不滿。近始從范氏天一閣得讀其蝸濡集,于腐題爛句中,時作驚人語,老氣橫厲,方稱其人。若非先輩藏書,則風流盡矣。余既錄其七言七首,他若吉州曰:亂山過雨迷高下,斜路穿云入有無。秋云曰:晨度空林迷馬鬣,晚拖疏雨帶龍腥。樵唱曰:數聲去疾云生屨,一曲歸遲月在薪。金山寺曰:月轉天心山壓卵,塔橫燈影水吞虹。沙浦曰:青裙移棹腳雙赤,金鯉出波鱗半紅。幽居曰:新聲歌罷春生榻,老瓦盆乾月滿樓。并奇句也。
瑾字庭蘭,鄞人。永樂丙戌進士,出使粵中。以薦除刑部員外郎,遷郎中,出知平陽府,擢陜西按察使。有《蝸濡集》。 田按:庭蘭詩好作奇語。
人物簡介
【生卒】:1481—1567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時鳴,號南江。嘉靖二年進士。知番禺縣,官至福建左參議。有《四明文獻錄》、《閩廣集》、《東白樓稿》、《郡志征》、《四明風雅集》。甬上耆舊詩·卷十一
維基字時鳴。以進士知番禺縣,有治行。歷南京、工刑二曹。出為江西按察僉事。與勢家忤,謫判鄧州。歷官福建左參議,歸老于家。先生持操廉白,歷官三十年,惟馀薄田一頃。居家以孝友名,自先世伏臘祭器俱為增修。垂老好學,日坐東白樓,手一編不置。自成、化以后,郡志闕然未修。先生因續(xù)為蒐補,考諸先輩所言,述而不斷,名曰四明志徵。又從芝山楊公所見高士宋弘之所輯四明雅集,因增所未備,序而傳之,又合為四明文獻錄,俱有功學者。先生年八十七,體尚健,杖履所至,里巷聚觀。太守歲行鄉(xiāng)飲酒禮,必首請。先生在賓筵幾三十年,鄉(xiāng)論謂涇泉陳公后,先生一人而已。所著閩廣集、東白樓稿,俱藏于家。先生所續(xù)四明雅集,郡守沈鳳峰先生序之曰:少參南江戴公,號博洽,平居亢潔,不輕許與,故其所選甚精。張大司馬曰:吾友戴南江氏,早謝塵鞅,屏居寡營。愾日月之易邁,懼文獻之失徵。爰取郡中諸文人學士所著篇什,積歲月而詮次之。先生于里中先賢,亦已勤矣,而其詩絕不傳,諸家所選僅一二首,又不稱意,中深恨之。近始從其家得所鈔雅集一編,至卷末已附錄先生遺草一卷,俱雅健可喜,為其侄光選者所載,他本俱無之。即戴氏子孫盡不知也。余喜先生詩,沒而幸傳,故為詳記之。
戴鯨(1481年—1567年),字時霖,號南江,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學者,同進士出身。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與弟戴鱀同榜。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進士,任廣東番禺縣知縣。歷任工部、南京刑部員外郎。升南京刑部署郎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升江西按察司僉事。謫任鄧州通判,終福建布政司左參議。致仕歸鄉(xiāng)后致力于學術著述。
人物簡介
【生卒】:1483—1521 【介紹】: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為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陜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并稱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qū)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滄海遺珠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人,弘治十五(1502)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官至陜西提學副使。詩文與李夢陽齊名,著有《大復集》《雍大記》《大復論》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仲默,信陽人。弘治壬戌進士,由中書舍人轉吏部員外郎歷陜西提學副使有大復山人集明詩紀事·丁簽·卷一
維基景明字仲默,信陽人。弘治壬戌進士,授中書舍人。遷吏部員外,出為陜西提學副使。有《大復巢》三十八卷。(《四庫總目》:正、嘉之間,景明與李夢陽俱倡為復古之學,天下翕然從之,文體一變。然二人天分各殊,取徑稍異,故集中與夢陽論詩諸書,反覆詰難,龂龂然不相下。平心而論,摹擬蹊徑,二人之所短略同。至夢陽雄邁之氣,與景明諧雅之音,亦各有所長。正不坊離之雙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空同集》:大復詩徒知神情會處,下筆成章為高,而不知高而不法,其勢如搏巨蛇、駕風螭,步驟即奇,不足訓也。《國寶新編》:仲默弱冠入京,身不勝衣,馳才長賦,便淩作者。觀其與李氏論文,直取舍筏登岸為優(yōu),斯將盡棄法程,專崇質性。賦詠著述,互見短長,自古恒然,匪徒今日。若乃天才騰逸,咳唾成珠,實亦人倫之雋。《王氏家藏集》:大復欱騷儷《選》,挽視六朝,溫醇典雅,豐容色澤,靡不備舉。《升庵集》:仲默枕藉杜詩,不觀馀家,其于六朝、初唐末數數然也。與予及薛君采言及六朝、初唐,始恍然自失。《詩談》:何景明上追漢、魏,下薄初唐。大匠揮斤,群工斂手。沈愷《環(huán)溪詩話》:何仲默詩如玉工治玉,遇方成圭,遇圓成璧,得心應手。神授非人力也。《藝苑卮言》:伺仲默詩如朝霞點水,芙蕖試風。又如西施,毛嬙。毋論才藝,卻扇一顧,粉黛無色。仲默才秀于李氏,而不能如其大,故有弱調而無累句,詩體翩翩,俱在雁行。《四友齋叢說》:顧東橋語客曰:「何大復詩雖則稍俊,然終是空同多一臂力」。《詩藪》:李以氣骨勝,何以豐神勝。學何不至,不失雕龍;學李不成,終類畫虎。趙彥復《梁園風雅》:大復詩以清遠為趣,俊逸為宗,務在舍筏,而自見神情。與獻吉分鑣異軫,各臻其極。一以為霆驚電煜,駭日振心;一以為落日明霞,馀暉映遠。《國史唯疑》:何大復父為渭源驛丞,太守李紀聞丞有佳兒,召與其子同學。丞致仕歸,貧甚,具車馬集街官郊送之,舉酒酌丞曰:「吾老友。」酌大復曰:「吾小友。」前輩風流可慕。李開先《中麓閑居集》:大復病危,屬墓文必出空同手。時孟有涯、張昆侖并其侄某在側,相與私議曰:「自論詩失歡后絕交久矣,狀去空同文必不來。吾輩并樊少南、戴仲鹖亦可攢輳一空同。」 《四溟詩話》:何仲默詩曰:「元日王正月,傳呼殿晚班。千官齊鵠立,萬國侯龍顏。辨色旌旗入,沖星劍佩還。圣躬無乃倦,幾欲問當關。」李獻吉改為「不敢問當關」,曹仲禮曰:「吾舅所改未若仲默元句。」 《明詩選》:陳臥子曰:「仲默姿制羸秀,神氣和朗,發(fā)徽音,吐芳訊,令人有形穢之恥。」李舒章曰:「仲默才為風始,學擅雅宗。如長江春泛,草木魚龍咸懷鳧藻。古詩上睨子建,下拂土衡,清美合度,與李競爽。近體則初盛諸家無所常師,意之所寓,工麗即臻。惟七言律與獻吉同源而異流,婉佚勝之,高深不及,似稍有伯仲之分。王土禛《分甘馀話》:胡元瑞論明人歌行,既尊空同,而略于大復,不知何《聽琴》、《獵圖》、《送徐少參》、《津市》、《打魚》諸篇深得少陵之體,特以秀色掩之耳。胡專舉《明月》、《帝京》,陋矣!《東泉詩話》:信陽古體,佳句如《種麻篇》:「孤生易憔悴,獨立多憂患。」《搗衣》詩:「君子萬里身,賤妾萬里心。」《詠懷》詩:「浮云蔽江皋,白日忽已晚。」皆力摹六朝。田按,大復骨清神秀,龍鳳之姿。如虬髯公見太原公子,令人氣奪。與空同固是勁敵。)
何景明(1483年—1521年8月5日),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河南信陽人。明朝作家。明朝文學家前七子之一,官至陜西提學副使。何景明幼時聰慧,弘治十五年(1502年),20歲即中進士,授為中書舍人,但因向朝廷上書指控宦官劉瑾,被免官。正德六年(1511年)復職,十二年升為吏部員外郎,十三年遷陜西提學副使,正德十六年(1521年)病故,年僅三十九歲。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存禮,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別號南禺外史。豐熙子。嘉靖二年進士。除吏部主事,尋謫通州同知,免歸。居吳中,貧病以死。性狂誕,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學,下筆數千言立就。于十三經皆別為訓詁,鉤新索異。家有萬卷樓,藏書甚富。書法五體并能,尤善草書。工篆刻,善畫山水,不師古人,自成一家,亦寫花卉。有《萬卷樓遺集》等。甬上耆舊詩·卷十四
初名坊,字存禮,坐法竄吳中。更名道生,字人翁,以書法名。人稱豐考功書,亦稱南禺外史。人翁少負異才,中嘉靖癸未進士,授禮部主事。值世廟議崇興獻禮,人翁與父學士熙同哭諫,受杖闕下,改南考功主事,坐事謫同知通州,罷歸。學士既沒戍所,人翁復言其父前諫大禮,非出本意,因走京師上書請崇獻皇宜稱宗祀太廟。相嵩主其議,上從之,然人翁竟不得錄用。歸益自誕放,晚年卒于僧舍。所著經學諸書,持議詭僻,學者莫宗之。蓋人翁生平大略若此。石倉歷代詩選于人翁傳,后復載張大司馬考功集序曰:公質稟靈奇,才彰卓詭,論事則談鋒橫出,摛詞則藻撰立成。士林儗之鳳毛,藝苑方諸逸駟。然而性不諧俗,行或盭中,片語合意,輒出肺肝相啖;睚眥蒙瞋,立援戈矛相刺。亦或譽嫫母為嬋娟,斥蘭荃為薋菉,旁若無人,罕所顧忌。知者以為詭激,不知者以為窮奇也。由是雌黃間作,轉相詆諆,出有爭席之夫,居無式閭之敬。鶉衣藍縷,濕突不炊,僮仆絕粒而逋亡,賓客過門而不入,顑頷煢獨以終其身,不亦悲天。曹氏曰:人翁負俗,多累,蒙謗下流。司馬持論,瑕瑜不掩。使后人猶有撫卷嘆息者,人翁可以無憾于九京矣。弇州謂考功詩如沙苑馬,恣情馳驟,中多敗蹶,亦就其人定之耳。其實人翁詩于步驟極閒,深合古法,雖時寫牢騷,殊未盡其狂也。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存禮,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除禮部主事。免官家居,坐事竄吳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明詩紀事·丁簽·卷十一(下)
維基坊字存禮,鄞人。嘉靖癸未進士,除禮部主事。諫大禮受杖,改南吏部主事,謫通州判官,以吏議免。坐法竄吳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芝園定集》:南禺質桌靈奇,才彰卓詭,論事則談鋒橫出,搞詞則藻撰立成。九流百家,罔不涉其津涯;七步八叉,未足誇其捷麗。士林擬之鳳毛,藝苑方諸逸駟。然而性不諧俗,行或盭中。片語合意,輒出肺肝相啖;睚眥蒙嗔,即援矛戟交刺,亦或譬嫫母為嬋娟,斥蘭荃為資錄。旁若無人,罕所顧忌。知者以為激詭,不知者以為誕罔也。繇是雌黃間作,轉相詆譏。出有爭席之夫,居無式閭之敬。鶉衣藍縷,濕突不炊。童奴絕粒而逋亡,賓客遇門而不入。竟顑頷以終其身。悲夫!《藝苑卮言》:豐道生詩如沙苑馬,駑駿相半,恣情馳騁,中多敗蹶。《詹氏小辨》:南禺外史為人逸出法紀外,而書學極博,五體并能。諸家白魏、晉以及國朝,靡不兼通,規(guī)矩盡從手出,蓋工于執(zhí)筆者也。以故其書大有腕力,特神韻稍不足。《書史會要》:豐坊草書自晉、唐而來,無今人一筆態(tài)度。唯喜用枯筆、乏風韻耳。孫廣《書畫跋跋》:馀生平見南禺草書甚多,多精勁有古法,臨古帖尤妙,唐元卿稱為我朝第一,《列朝詩集》:存禮高才博學,下筆敷千言立就。于十三經皆別為訓詁,鉤新索累,每托名古本或外國木。今所傳《石經大學》,《子貢詩傳》皆共偽贊也。家藏古碑刻甚富,臨摹亂真。為人誤定法書,以真易贗,不可窮詰。為人狂誕傲僻,縱口狗意,所至人畏而惡之。常要邑子沈嘉則具盛巽,結忘年交,相得甚驥。或間之曰:「是嘗姍笑公詩。」即大怒,設醮上章詛之上帝所。姐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仇隙者,二等則布衣文士,嘉則為首;三等鼠、蠅、蚊、蚤、虱。其狂易可笑,皆此類也。甬上耆舊集:世廟議崇興獻禮,人翁輿父學士熙同哭諫,受杖闕下。學土既沒戍所,人翁復言其父前諫大禮非出本意。因走京師,上書請崇獻皇宜稱宗,祀太廟。相嵩主其議,上從之。然人翁竟不得錄用,歸益自誕放。詩深合古法,雖時寫牢騷,殊未盡其狂也。田按:南禺工書,于時人中惟文徵仲、祝枝山,陸子淵稍見許可,而于馬一龍、沈愷、王逢元、陳鶴:楊珂、沈仕皆痛詆丑擬,不遣馀力,其抨沈仕書,云 「如夏四倚主」。夏四乃時相貴溪斡仆,一時氣焰張甚。其滑稽玩世類此。馀謂南禺以議禮背父,附和時局,悖甚。然于永陵君也,以視嘗時之趨承賞溪、分宜者,不稍愈乎!持亦激宕淩屬,寫其牢騷不平之氯。才人不得志,大抵類此,不足怪也。)
豐坊(1492年—1563年),字存禮,又字人翁,號南禺外史,晚年更名道生。浙江寧波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明朝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榜眼豐熙之子。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式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二甲進士,任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吏議謫通州同知,免官歸里。豐坊博學工文,然而個性狂妄怪誕。其父豐熙在大禮議中堅守禮法,遭遣戍福建。豐坊居家貧困,欲效仿張璁、夏言等以片言求得顯貴。嘉靖十七年(1538年),他詣闕上書,請建明堂,又稱宜加獻皇帝廟號稱宗,以配上帝。世宗大喜,并采納實行。時人皆惡豐坊違背父志。次年,豐坊又進《卿云雅詩》一章,詔付史館。然而豐坊待命多時,最終沒有得到進擢,只得回鄉(xiāng)。晚年窮困潦倒,寄居于寺廟,病逝于僧舍。
人物簡介
【生卒】:1500—1577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yè)于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云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甬上耆舊詩·卷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先生字維靜。幼時就外傅,俱以常兒畜之。從子文定公年長,顧獨奇先生。先生師事之,遂成名。而先生亦年十七為人師。弟子數十曹俱年在先生上。二十舉于鄉(xiāng),中進士。歷官南曹郎。以副使督學江西。簡才汰不肖甚嚴,關說無所入。會宮廟災,嫉公者遂謂副使苛諸生所致。左遷備兵臨清。歷河南左布政使。晉都御史、巡撫四川。討白草番平之。會中蜚語罷歸。冉起撫江西,召為兵部右侍郎。時聶公豹為尚書。值楊公繼盛劾相嵩十惡,內有子孫冒邊功,事下兵部覆。聶公謂諸司曰,功俱實不虛,可具以覆。諸司俱曰,公今日當為萬世持公論,未易覆也。聶公怫然起。先生入謂聶公曰:諸司殊藉藉,公激之,則恐事生禍,且復延縉紳。公何不說嚴公,使自辭軍賞,則部曹可無覆,即公論亦得不廢也。聶公悟,卒如公言。時謂公善處事也。大將軍仇鸞怗寵焰如火,先生獨持不下。及鸞死,疏訟都御史商公大節(jié)冤。上怒,下詔切責,奪二俸。先生以此名益重。居憂,會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為南京兵部尚書。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將禦之,不克。相嵩從中批之,遂歸老。時年五十五,尚茂齒。既不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為詩古文詞及他說林家,言凡數十卷。輯洪、建以來大家名文為文范,別為文苑,撰郡志,續(xù)四明風雅。既以標格自持,益好士,數寵薦后輩諸君,凡經其門,后俱為名士大夫所執(zhí)。友義重死生。始為進士時,有騎馬來定交者,曰王激子揚,快士也。子揚死,為刻鶴山集。豐人翁以落魄死,為刻考功集。陳后岡先生早歿,既刻其集,復為勒石墓門。家有別墅,在東皋曰茂嶼草堂,在西皋曰武陵莊,時引上客共觴詠其間,即單門年少,一經品目,俱藉以揚聲。至先生歿后數十年,士有郁弗無所見者,尚愾然曰:吾恨不與張大司馬同時耳。蓋吾鄉(xiāng)士大夫壇墠于斯極盛,自后欲少衰矣。余嘗觀諸家論先生詩,當時若沈鳳峰謂名家易,大家難,惟先生足當大家。皇甫百泉謂以蘇、李為宗,而綜括三唐,體大兼美。楊升庵謂沖淡秾粹,沈郁雄壯,匠意鑄詞,色具體備。近時若陳大樽,謂樂府意調古質,近體宛倩麗佚,如層臺佚女,意帶煙霞。合諸公之論,可定其詩。使先生當軸,甄陶風雅,當是李文正一流。惜乎三黜而中止也。然吾鄉(xiāng)最稱東沙先生焉。
字唯靜,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歷官僉都御史巡撫四川江西累拜兵部尚書有芝園集明詩紀事·戊簽·卷七
時撤字唯靜,鄭人。嘉靖癸未進士,授甫兵部主事。改禮部,歷員外、郎中,出為江西提學副使。歷福建參政、云南按察使,山東、河南布政使,以僉都御史巡撫四川,改江西。入為南刑部侍郎,改兵部,進尚書。有《芝圓定集》五十卷。 (《明詩選》:陳臥子曰:「司馬樂府,頗有造構。近體宛倩麓逸,如層臺佚女,意帶云霞。」 《列朝詩集》:尚書詩,學殖富有,工力深重。樂府古詩標舉興會,時多創(chuàng)獲。七言今體塵坌蕪穢,若出兩手。楊用修評其詩云:「四言以至六言,沖澹秾粹,沈郁雄壯,匠意鑄詞,色具體備。七言之什,自鄶無譏?!褂眯蘅芍^能言矣。 《甬上耆舊集》:尚書歸老,時尚茂齒,精思著撰,為詩古文詞及他說林、家言凡數十卷。輯洪、建以來大家名文為文范,別為文苑,撰郡志,續(xù)四明風雅,既以標格自持,益好士,龍薦后輩。凡經其門,后俱為名士大夫。所執(zhí)友義重死生,始為進士時,有騎馬來定交者曰王散子揚,快士也。子揚死,為刻《鶴山集》。豐人翁以落魄死,為刻《考功集》。陳后岡早歿,既刻其集,復為勒石墓門。家有別墅,在柬皋曰茂嶼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壯,時引上客觴詠其間。即單門年少,一經品目,藉以揚聲。吾鄉(xiāng)士大夫壇埠,于斯極盛矣。 《靜志居詩話》:芝園樂府不規(guī)摹古人,較之清南覺勝。五律頗近初唐。 田按:芝圓詩自以樂府為勝,駢文亦是當家。所作《豐考功集序》,情文俱美,視貌襲秦、漢者,不可以道里計。)維基
張時徹(1500年—1577年),字惟靜,號東沙,浙江寧波府鄞縣(今屬浙江寧波市)人。明朝軍事人物,學者。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會試七十一名,廷試二甲六十三名進士第。授南京禮部精膳司主事,升員外郎、郎中。嘉靖十年(1531年)遷江西提學副使。調山東。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福建布政司參政,歷云南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湖廣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次年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調兵部右侍郎,轉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南京兵部尚書。曾參與抗擊倭寇。歸鄉(xiāng)后寄情詩酒,與范欽、屠大山主甬上文炳,合稱“東海三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