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天球

相關(guān)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9—815 【介紹】: 唐僧。臨川人。俗姓饒。從南岳大圓大師納戒。德宗貞元初徙居豫章龍興寺,與姜公輔、顏真卿等友善。坐壇二十余年,卒于廬山東林寺,白居易為作《石塔銘》。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姓饒氏。
臨川南城人。
志學(xué)之年。
從舅氏出家。
日誦佛經(jīng)。
計千言。
逮壯從南岳大園師得戒。
而聽稟雖勤。
憚于遠(yuǎn)涉。
大歷中。
請隸景云寺。
以便侍養(yǎng)。
亟淹歲序。
脩習(xí)無虧。
尤于南山事鈔講貫通暢。
貞元初。
徙居預(yù)章龍興寺。
與廬阜法貞。
天臺靈祐。
荊門法裔。
興果神湊。
建昌慧琎。
友善。
又相國姜公輔。
魯公顏真卿。
楊馮韋丹。
四君子游故四分遷善滅罪之說。
所利益者多矣。
坐甘露壇二十許年。
剡浮震旦男女。
獲度者。
一萬五千馀人。
元和十年。
示微疾。
十月己亥。
化于廬山之東林寺。
葬全身于南岡石墳。
住世七十七年。
安居五十五夏。
門人等。
樹松柏。
太原白居易為石塔銘。
宋高僧傳·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上恒。姓饒氏。臨川南城人也。童而有知。志學(xué)之年發(fā)心舍家。從母黨在空門而求攝受。教誦佛典日計千言。壯齒從南岳大圓大師納戒。而聽涉精苦。大歷中不去父母之邦。請隸于景云寺修習(xí)無虧亟淹年序。南山事鈔講貫尤專。貞元初徙居豫章龍興寺。與廬阜法真天臺靈祐荊門法裔興果神湊建昌慧琎游也。塤篪合韻水乳相資。法付王臣。故與姜相國公輔顏魯公真卿楊憑韋丹四君友善。提振禁防。故講四分律。而遷善滅罪者無央數(shù)眾。坐甘露壇二十許年。十有八會。救拔群生。剡浮東震男女得度者一萬五千馀人。元和十年微云乖悆。十月己亥化于廬山東林寺歸全身于南岡石墳。住世七十七年。安居五十五夏。門人等樹松柏。太原白居易為石塔銘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賓光,一作賓先。宣宗大中時進(jìn)士,有《津陽門詩》,長一千四百言,記玄宗時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賓光。文宗開成中于長安驪山下石甕僧院讀書,曾游虢州,后乃作長詩《津陽門詩》。宣宗大中五年(851)進(jìn)士及第。生平事跡略見《唐詩紀(jì)事》卷六二、《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存詩1首,即《津陽門詩》?!度圃娡饩帯费a斷句1。
唐詩匯評
鄭嵎,生卒年里貫均未詳。開成中,下榻于驪山石甕寺,聞華清宮中舊事。大中三年,自虢州來,宿驪山下旅舍,主人復(fù)為言玄宗遺事,遂作《津陽門詩》。五年(851),登進(jìn)士第。后不知所終?!?a target='_blank'>全唐詩》僅存其《津陽門詩》。

作品評論

北夢瑣言
唐自大中后進(jìn)士尤盛,封定卿、丁茂圭場中頭角,舉子與其交者,必先登第……先是李都、崔雍、孫瑝、鄭嵎四君子,蒙其盼睞者,因是進(jìn)升。
故曰:“欲得命通,問瑝、嵎、都、雍?!?div id="chlp6uh" class='inline' id='people_20540_3_1_comment'>
唐才子傳
(嵎)有集一卷,名《津陽門詩》,津陽,即華清宮之外闕,詢求父老,為詩百韻,皆記明皇時事者也。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炳,字德先,義烏(今屬浙江)人。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jìn)士,調(diào)太平縣主簿。
與喻良能、喻良弼、何恪并稱烏傷四君子。
著有《易解注》五卷,《進(jìn)卷注》五卷,《巖堂雜稿》二十卷,均佚。
事見《金華先民傳》卷七。
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六
陳炳,字德先,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才華出眾,而與眾寡合。登乾道二年進(jìn)士,官太平縣主簿。著有《易解》、《巖堂雜稿》。見《敬鄉(xiāng)錄》卷一○,《金華先民傳》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9—1508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公實,號介庵。
景泰初以父張洪死土木之難,為國子生。
天順八年進(jìn)士。
成化元年,授兵部主事。
累遷為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與林瀚、林俊、章懋稱南都四君子。
正德間以左都御史論奏劉瑾,罷官。
有《介軒集》。
維基
張敷華(1439年—1508年7月20日),字公實,號介庵,江西吉安府安福縣(今江西省安??h)人,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景泰初年,進(jìn)入國學(xué)。
天順八年(1464年),登進(jìn)士,改庶吉士。
成化元年(1465年),與劉大夏從部事,授兵部主事,升任郎中。
成化十一年,出任浙江參議,居浙江十余年,歷任浙江布政使。
弘治初年,遷湖廣布政使。
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中途奔喪,除服后恢復(fù)原職。
在任期間處理糧運管理等。
改為陜西巡撫,制定婚喪禮儀等。
之后升南京兵部右侍郎。
弘治十二年(1499年),改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等府。
之后掌管南京都察院,與南京吏部尚書林瀚、僉都御史林俊、國子監(jiān)祭酒章懋共稱「南都四君子」,就遷南京刑部尚書。
正德元年(1506年),召為左都御史。
同年冬,大臣與言官請求驅(qū)逐劉瑾等宦官,內(nèi)閣力主此事。
武宗猶豫不決。
繼而朝廷風(fēng)氣大變,宦官勢力大增。
張敷華只能與楊守隨辭職,至徐州時乘坐小艇遇到洪水,觸石幾乎溺死。
劉瑾仍然忌恨,欲借湖廣倉儲浥爛事,連坐張敷華。
翰林院修撰康海對劉瑾說:「吾秦人愛張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
」劉瑾于是稍微解意,仍然連坐其與楊守隨罪。
次年六月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3—1531 【介紹】: 明湖廣嘉魚人,字立卿。弘治六年進(jìn)士。授太湖知縣,累遷南昌知府。正德六年,從都御史陳金鎮(zhèn)壓華林軍。超遷浙江按察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時邊備廢弛,城外數(shù)百里皆諸部射獵地。承勛疏請修筑。適世宗即位,發(fā)帑銀。承勛身負(fù)畚鍤先士卒,筑邊墻墩臺,招徠逋逃,廣開屯田。官至兵部尚書。
維基
李承勛(1473年—1531年),字立卿,湖廣嘉魚縣(今湖北)人,弘治癸丑進(jìn)士。
官至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父李田,官至順天巡撫。
弘治六年(1493年),李承勛登癸丑科進(jìn)士,由太湖縣知縣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歷任南京工部郎中、南昌府知府。
正德六年(1511年),贛州賊侵犯新淦,扣押參政趙士賢。
各地盜亂,李承勛率部進(jìn)攻,屢次有戰(zhàn)功。
都御史陳金檄李承勛討伐,并成功平定。
此后升任浙江按察使,歷任陜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巡撫遼東,在任期間防備嫣然。
累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書。
嘉靖六年(1527年),改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李承勛隨后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專督團(tuán)營,兼掌都察院。
因彈劾官吏而被給事中王準(zhǔn)等彈劾,下清法司。
兵部尚書胡世寧致仕后,世宗詔李承勛歸還兵部,并代任,仍然兼督團(tuán)營。
言官攻擊張璁、桂萼時,言語涉及李承勛,李承勛不得不辭職,世宗仍然溫旨挽留。
當(dāng)時大同有警報,朝議派大臣督軍,大家推舉都御史王憲,王憲不肯前行。
給事中夏言舉薦李承勛,李承勛也不自請。
于是給事中趙廷瑞一并彈劾,恰逢敵寇撤退,此事遂罷。
嘉靖十年(1531年),致仕回鄉(xiāng),不久病卒。
世宗哀悼,贈少保,謚康惠,特賜白金、?幣、米蔬等。
李承勛為官四十年,家無余產(chǎn)。
與胡世寧、魏校、余祐善等人并稱“南都四君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3—1543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子才。祖先本姓李。居蘇州葑門莊渠,因自號莊渠。弘治十八年進(jìn)士。歷南京刑部郎中,治事直行己意,不為守備太監(jiān)劉瑯?biāo)8谋坷芍?,移疾歸。嘉靖初起為廣東提學(xué)副使,官至太常寺卿,尋致仕。卒謚恭簡。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學(xué),主張理氣合一,而貫通諸儒之說,別擇尤精。有《大學(xué)指歸》、《六書精蘊》等。
維基
魏校(1483年—1543年),本姓李,字子才,一字子材,號莊渠,直隸昆山縣(今江蘇昆山市)人。
歸有光之師。
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聯(lián)捷乙丑科殿會試第七,殿試二甲第九名進(jìn)士。
正德初擔(dān)任南京刑部主事,后來升任為員外郎、郎中。
為免劉瑾逼害,轉(zhuǎn)為兵部職方郎,不久就因丁憂返回。
嘉靖初起家為廣東提學(xué)副使,丁父憂歸。
服闋,補江西兵備副使,改督河南學(xué)政,三月后轉(zhuǎn)任大理寺少卿,明年轉(zhuǎn)國子監(jiān)祭酒,充經(jīng)筵日講。
改太常寺少卿添注,八年,擔(dān)任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次年致仕歸鄉(xiāng)。
二十二年卒,贈禮部右侍郎,謚曰恭簡。
與胡世寧、李承勛、余祐善等人并稱“南都四君子”。
龔良傅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龔良傅(16世紀(jì)—16世紀(jì)),字起巖,湖廣武昌府蒲圻縣人。
龔良傅是天順八年進(jìn)士龔晟之孫,弘治十三年貢生、浙江僉事龔鍊之子,正德五年(1510年)中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成進(jìn)士,獲授工部都水司主事,興建南旺等閘,治理漕運有功,升為兵部武選司主事、挑選良將、淘汰冗兵,前往淮國冊封不接受饋贈。
之后升任浙江按察司僉事,判案公正,人稱「青天」,又嚴(yán)禁溺女風(fēng)俗,與萬云鵬、徐階、張岳合稱「四君子」,再升河南參議,在荒年捐俸煮粥,救活不少人民,改官山東按察司副使督兵海上,在任內(nèi)去世。
龔良傅長子龔乾中為嘉靖十七年貢生,次子龔乾瑞為嘉靖二十三年貢生,任霸州同知,三子龔乾曜則是隆慶六年貢生;孫子龔棻是嘉靖四十三年舉人、龔本則是萬歷四年舉人,任沔池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2—1568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字思誠,別號疏山。
嘉靖十一年進(jìn)士。
除樂安知縣,調(diào)宣城,征授御史。
諸生答策譏時政,被罰停試,悌為之求寬。
夏言、嚴(yán)嵩當(dāng)國,皆江西人,悌不隨眾譽言。
及嵩為首輔,引疾家居近二十年。
嚴(yán)氏敗,起故官,隆慶初官至刑部侍郎。
卒謚文莊。
悌學(xué)宗王守仁,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為多,學(xué)者稱疏山先生。
時稱悌與吳岳、胡松、毛愷為南都四君子。
維基
吳悌(1502年—1568年),字思誠,號疏山,江西撫州府金溪縣人。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零一名進(jìn)士。禮部觀政,除樂安知縣,調(diào)繁宣城。倜儻有才,討明學(xué)術(shù)。為政首重倫紀(jì)。有夫鬻妻者,必還妻而懲其夫。歲祲,出公帑令強干吏糶之封外,糶之封內(nèi),民以無饑。用介特忤當(dāng)事,遂借前令逋賦為悌罪。邑人懼失悌,爭為完逋,而悌亦怡然。升監(jiān)察御史。吳悌厭惡嚴(yán)嵩擅政,養(yǎng)病家居。二十年馀,起復(fù)監(jiān)察御史,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歷官南京太仆寺卿、南京大理寺卿。隆慶初年,官南京刑部右侍郎,不久卒。謚文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太平府繁昌人,字元獻(xiàn),號紫巖。
嘉靖二十年進(jìn)士。
由戶部郎中出知德安知府,以清廉不撓著名。
累官至戶部左侍郎。
與海瑞等并稱四君子。
有《省身日記》。
維基
徐貢元(1507年—1574年),字孔賜,直隸太平府繁昌縣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閏正月二十四日生。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三名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第二百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九名進(jìn)士。歷官德安府知府、浙江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萬歷二年甲戌(1574)卒。

人物簡介

維基
薛天華,字思素,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嘉靖庚戌進(jìn)士,官至廣東右布政使。
福建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進(jìn)士。
授南京刑部主事。
楊繼盛被嚴(yán)嵩害死,薛天華和楊豫孫、董傳策、朱天球捐款為其殯殮。
時稱“四君子”。
此后,薛天華出任四川重慶府知府,升云南提學(xué)副使,遷浙江參議,擢廣東按察使、晉廣東右布政使。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