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捷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0—1101 【介紹】: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歷二年進士。知江寧?;实v五年召試館閣???,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quán)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wèi)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wù)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后罷知揚州,徙河南。紹圣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jīng)》。
全宋詩
蘇頌(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屬福建)人,以父紳葬潤州丹陽(今屬江蘇)而徙居,遂占籍丹陽。
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蘇頌傳》)。
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試館閣???,同知太常禮院。
嘉祐四年(一○五九),遷集賢校理,充編定館閣書籍官。
六年,出知潁州。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為三司度支判官。
四年,出為淮南轉(zhuǎn)運使。
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誥。
二年,因奏事不當免。
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
七年,授秘書監(jiān)、知銀臺司,未幾,出知應(yīng)天府、杭州。
元豐元年(一○七八),權(quán)知開封府,坐治獄事貶知濠州,改滄州。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詔判吏部,尋充實錄館修撰兼侍讀。
四年,遷翰林學(xué)士承旨。
五年,除右光祿大夫、守尚書左丞。
七年,拜左光祿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八年,罷為觀文殿大學(xué)士、集禧觀使。
復(fù)知揚州。
紹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師致仕。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卒,年八十二。
有《蘇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詩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紹興九年(一一三九)編成,流傳至今。
事見本集卷五《感事述懷詩》自注、《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蘇丞相頌?zāi)怪俱憽贰?div id="zr1r5jn" class='inline' id='people_29870_1_21_comment'>
宋史》卷三四○有傳。
 蘇頌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蘇魏公文集》為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樓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道光間孫蘇廷玉刻本(簡稱道光本)、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簡稱鈔本)等。
丁本較底本多四首詩,依原次編入集中。
底本卷二八中的樂章、春帖子、口號及新輯集外詩一首,編為第十五卷。
全宋文·卷一三○八
蘇頌(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屬福建廈門)人,徙居丹陽(今江蘇丹陽)。紳子。慶歷二年進士,授宿州觀察推官,徙知江寧縣,調(diào)南京留守推官?;实v五年召試,除館閣???,歷集賢校理、同知太常禮院,編定集賢院書籍。出知潁州,遷度支判官,為淮南轉(zhuǎn)運使。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知審刑院。出知婺州,徙亳州。召歸,勾當三班院,出知應(yīng)天府。復(fù)知銀臺司,再出知杭州。元豐初,權(quán)知開封府,降知濠州,坐事罷。起知滄州,召判尚書吏部。元祐初。授刑部尚書,遷吏部,兼侍讀,改翰林學(xué)士承旨。五年三月,拜尚書左丞。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八年三月,罷為觀文殿大學(xué)士、集禧觀使,出知揚州。紹圣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卒,年八十二。贈司空、魏國公。南宋理宗時追謚正簡。嘗校訂《神農(nóng)本草》等醫(yī)書多種,主持研制水運儀象臺,著《新儀象法要》,為宋代杰出科學(xué)家。又編《華戎魯衛(wèi)信錄》二百卷。為文馴雅有體,有文集七十二卷。見曾肇《贈司空蘇公墓志銘》(《曲阜集》卷三),《宋史》卷三四○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