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葉信

共 3 首
鰈域三韓國,蠻鄉(xiāng)百粵區(qū)。
風(fēng)從方土別,俗與語音殊。
浩蕩天連海,滄涼日出堣。
商舟開遠道,使蓋自高句。
逖矣當(dāng)麗季,欽哉揀宿儒。
圣朝臨御肅,文德舞干敷。
納款常懷附,乘機竊覬覦。
龍蛇當(dāng)運厄,蠆虺作邊虞。
窘甚離邠邑,聲言假虢途。
楚危陵寢辱,燕破耄倪俘。
貫槊殘如拓,投鞭眾若符。
金甌宜未缺,赤子竟何辜。
痛切宸庭吁,恩深絕世扶。
氛迷旋廓掃,惡極果殲誅。
源氏修鄰好,權(quán)宜出廟謨。
固知湯餉葛,休謂越忘吳。
鯨浪烽無警,銅盤血不渝。
冠裳通一紀,信義葉中孚
化已綏來者,時當(dāng)遣使乎。
毛錐元立見,趙璧即先沽。
妙歲重攀桂,清標(biāo)獨握瑜。
名將閱道似,詩欲倚樓符。
豈弟真君子,雍容上大夫。
端宜惟簡在,正合應(yīng)時須。
副價難其任,全才眾曰俞。
雄詞凌漢魏,真派慕濂洙。
司馬曾題柱,終軍早棄繻。
威棱生白簡,直節(jié)振青蒲。
拔擢朝廷潤,便蕃圣眷紆。
遇盤皆別器,經(jīng)綮可嘗軱。
忝竊追諸子,空疏愧殺吾。
文非草陳檄,智乏贊周諏。
豈有披沙寶,真如附驥駑。
此行從者盛,吾客待而俱。
李白(讀祝官李明彬)詩清逸,金生(寫字官金義信)筆勁癯。
鄭虔(寫字官鄭?。?/span>書亦絕,韓干(畫員韓時覺)畫堪摹。
敬奉綸音降,勤將禮幣輸。
檀香動芬苾,鱗石燦琨?。
彩錦兼皮幣,燈籠間瑟竽。
霜毛華岳隼,汗血渥洼駒。
紫極頒旌旆,青冥下鉞鈇。
拜辭猶怵惕,征邁暫踟躕。
密邇承天語,聯(lián)翩飽澤需。
殊私分算劑,異渥貺彤玈。
漢水傾朝餞,炎程盡日驅(qū)。
不遑言疾病,安得念妻孥。
為告親闈別,先催大領(lǐng)踰。
裾憐溫嶠絕,庭隔伯魚趨。
叵耐揮雙涕,非關(guān)愛寸軀。
朝陽看儏構(gòu),故國吊殘郛。
更會三星節(jié),同臨五月瀘。
銀鉤迓宸翰,?傘耀通衢。
卜吉投牲醞,祈靈理舳艫。
紅旗飄颯颯,畫角咽嗚嗚。
恍躡張騫跡,疑乘魯叟桴。
折梔風(fēng)作梗,浸板水難?。
舍達師浮滟,蒼黃劇濟滹。
扶持蒙造次,顛沛免須臾。
鱷浦簪因盍,蛇川路轉(zhuǎn)迂。
再生真夢寐,相見各驚吁。
住吉波如錦,天神峽似巫。
提呈聯(lián)桶榼,擁護接????。
次第牽舷纜,輝煌繞帳幮。
島夷迎傴僂,巖老坐跏趺。
水岸饒民戶,山房侈客廚。
盛筵花剪?,佳節(jié)草包糊。
月掛千家燭,風(fēng)凋一葉梧。
龍顏勞北望,鵬翼困南圖。
霧氣愁蛟蜃,秋聲感蟪蛄。
一岐帆正穩(wěn),千里日才晡。
躅訪藍關(guān)舊,魂憐竹血孤。
鐘崎同泗鼎,倉縣小番禺。
安德祠猶在,文城草已蕪。
關(guān)分疑白馬,渚別宛黃姑。
蔀屋知官瀨,松牌記室隅。
良宵觴水閣,明月鏡冰壺。
快若憑天柱,清如詠舞雩。
時時灘有恐,處處險齊瞿。
老渡添凋鬢,鐮洲異刈蔞。
磐臺巖上出,福寺世間無。
猿岳人垂淚,牛窗石化株。
棹從津館滯,燈向庫濱呼。
大坂雄仍麗,長洲淺更污。
樓舡欄又檻,汀草荻兼蘆。
雜貨分連隧,層城抱曲阇。
平酋開窟穴,此地萃逃逋。
桀鷔除仇敵,奸梟起隸奴。
鼠卑終變虎,狼狠且生貙。
種不遺噍類,殃應(yīng)反毒痡。
深讎尸可戮,遺恨骨先枯。
正屬登高節(jié),難成把酒娛。
空思采菊蕊,更憶押茱萸。
泊淀停艑舶,臨塘看轆轤。
人肩竹兜屋,馬背錦模糊。
簫鼓喧長野,威儀入大都。
山高名愛宕,寺壯大浮屠。
簇簇皆蠻獠,森森若蟻蛛。
極蕃嫌地窄,均育憾天幠。
立國雖悠邈,稱皇實矯誣。
傲如南粵尉,驕甚北單于。
祭典叨圜嶠,宮衣僭翟褕。
創(chuàng)從王狹野,衰自后醍醐。
子噲甘心與,蕭公苦口殂。
建元真可笑,鬻印一何愚。
作巧橋镕鐵,探奇觀揭珠。
東登安土嶺,下頫近江湖。
赴壑潮皆應(yīng),通渠地最腴。
陂長浮楚夢,藪密勝秦陓。
佐邑移苕霅,濃州埒莒邾。
梁浮編舴艦,路坦刬崎嶇。
古屋饒珍肆,河城列酒壚。
神峰稱富士,雄峙邁臨胊。
尚帶鴻濛雪,難消造化爐。
箱根馳鉅麓,嶺澤壓相模。
武野形連海,江關(guān)勢負嵎。
雍田兼冀賦,荊艷雜吳歈。
粲粲明羅縠,鱗鱗亙欂櫨。
屏開金孔雀,簾掛紫珊瑚。
緬想家康業(yè),猶稱膽氣粗。
才如資遠鷙,世作假威狐。
大任傳童子,稚年類匹雛。
操權(quán)逾指鹿,享富過專羭。
擇日催傳幣,除途盛執(zhí)戵。
酌擎枸醬碗,堂設(shè)罽賓毹。
對使寧箕踞,趨風(fēng)盡拜膜。
行將去黃屋,已自貢丹砮。
現(xiàn)廟燒香篆,光山訪苾芻。
奎章墨尚煥,堂構(gòu)雘初涂。
絕瀑懸明鏡,靈杉近白榆。
有峰皆玉立,無地不金鋪。
徐福身應(yīng)到,劉郎足必濡。
風(fēng)光雖信美,習(xí)俗是何惡。
大抵(此下。敘風(fēng)俗。)鋤髭發(fā),尋常露頂顱。
雕題言唯諾,挑達足徒跔。
順意能伺候,承顏好諂諛。
絲恩銘骨髓,毫怨報睢盱。
送死皮皆爛,輕生腹自刳。
斗爭紛剚刺,攘竊甚穿窬。
闕塾誰摛管,抽椎悉荷殳。
鳴丸飛火炮,試劍閃千鏤。
總隸牙廂籍,均分食邑租。
崇神多黷祀,佞佛寔繁徒。
煮海追吳濞,藏珠學(xué)賈胡。
遷財儲寶貝,射利競錙銖。
賀絹輕文繡,莊銀當(dāng)美玗。
燭廛標(biāo)白蠟,銅穴鑄青蚨。
別有蘆花町,中多漆齒姝。
淫奢遵鄭衛(wèi),妖冶笑鹽嫫。
賭價爭纏錦,提工肯辟纑。
居皆妝板壁(此下。敘宮室。),屋不用鏝圬。
栱桷雕仍繪,垣墻筑又救。
林庭鋪細礫,浴室貯圓杅。
士女俱斑服(此下。敘衣服。),輿臺亦綺襦。
極尊加帶帽,庸敬脫巾??。
短袖常穿著,長裈每曳婁。
繩纓謝綏飾,菅屨乏綦絇。
畫榼肴三疊(此下。敘飲食。),珍床飯一盂。
龍團茶幾沸,鴻練酒頻酤。
橘柚甘于蜜,蒲萄潤似酥。
黃鶯難見樹(此下。敘??別見。),白雉或離罦。
馬禿頭依釋,猿馴技學(xué)侏。
鲿鯊多設(shè)罶,鳣鮪入施罛。
芋葉交粳稌,棕枝間梓楰。
陸生今干事(此下。敘回路之景。),鐘子豈嬰拘。
理橐清如洗,乘槎快若鳧。
重來浮滉漭,倍覺渺秠稃。
事業(yè)違銅柱,天時變斗樞。
火多更鉆燧,灰已動葭莩。
屢遣歸舟縶,寧殊我馬瘏。
歌彈馮鋏蒯,語襲郝池娵。
密霰驅(qū)炎瘴,嚴風(fēng)落冷菰。
書稀蘇武雁,興晚季鷹鱸。
此役堪酸齒,何人說苦荼。
間關(guān)歸未半,倏忽歲云徂。
杳杳瞻予美,申申誦女媭。
憂深閭外望,色遠膝前愉。
樂爾懷荊布,依然見小菟。
竹林游彷佛,塘草夢飛揄。
此日誠堪惜,中宵獨自?。
不眠搜楚記,無意飲屠蘇。
常侍愁燈館,咸陽戲博蒲。
阿誰將進酒,知我屬懸弧。
強作杯觴樂,仍思父母劬。
平生追歷歷,今夜始呱呱。
夙志期揚顯,深恩受發(fā)膚。
百年歡舞?,馀力解操觚。
作賦慚鸚鵡,題詩愧鷓鴣。
虛名翻壓宋,浪跡卻朱盧。
桂苑收樗櫟,珠班廁珷玞。
蓬山榮賜暇,玉署寵頒酺。
感激當(dāng)橫草,飛騰豈系瓠。
長波看咫尺,異類視鼷鼯。
自是同夷險,無為只啜餔。
推誠待蠻貊,行敬服程朱。
進學(xué)休慵懦,當(dāng)言莫囁嚅。
三追曾子省,四絕仲尼毋。
路必通飛鹢,歸應(yīng)趁哺烏。
庶幾無辱命,從此可陳吁。
覓句憑言志,終朝費撚須。
新春遙獻賀,圣主萬年于。
宜喜達爾圖,賊之北門戶。
攻已一歲馀,曾未進數(shù)武。
所以豐升額,改圖易西路。
明亮進正地,復(fù)以遇險阻。
亦欲往西路,已謂議可許。
阿桂令其回,牽綴由宜喜葉信阿桂間明亮欲往西路之謂西路已無藉添兵應(yīng)籌牽綴之法使賊勢分而力弱乃飛札明亮令赴宜喜酌剿明亮軍次木池得阿桂札即馳往宜喜而綽斯甲布土司等亦誠懇明亮在彼統(tǒng)兵明亮因駕馭鼓勵土司共知奮勇自效然其地有鑒于上年之難進未能倍其為策之善也)。
昨接阿桂奏,攻碉進了口(葉了即日則口也)。
晴明望宜喜,賊碉毀弗睹。
但見我軍營,列據(jù)山梁處。
疑信尚未定,今朝奏囊剖(葉)。
分攻彼七碉,奮勇齊并舉。
一時皆即克,兼得格勒古
惟馀第四碉,勵眾期必取。
成功神且速,嘉勞(去聲)難盡語。
而實賴天佑,助順默相輔。
賊巢已逼近,螳臂應(yīng)難禦。
諸臣既同心,和則力共努。
定功膺茷褒,捷音日夜佇。
⑴ 葉賊違爾圖山梁為宜喜要隘人守禦極嚴昨歲豐升額統(tǒng)兵在彼同舒常攻打經(jīng)年未能寸進因移兵凱立葉亦無可進之路遂就阿桂軍營兩將軍并為一路
⑵ 明亮自絨布寨分兵七千移攻正地反遣人偵探黃草坪一路直進二十馀里不見賊蹤斯噶爾一路堅碉林立箐密山深難于急進且恐墮賊詭計亦請移赴凱立葉協(xié)剿或聽阿桂就近調(diào)取以所奏頗為近理遂嘉許之
⑶ 昨阿桂于日則了口軍營奏初六日清晨云開日出之后遙望達爾圖山梁賊碉俱已不見伹見官兵營盤七座知明亮已得手云云雖喜且盼未敢遽信也十八日早明亮奏達爾圖山梁橫亙數(shù)里其中節(jié)尤要賊于此連筑七硼非分攻不能得利因派奎林等攻第一第二兩碉和隆武等攻第三碉三保等攻第四碉珠爾格德等攻第五碉科瑪?shù)裙サ诹锔了嫉裙サ谄叩锩科饚П甙倜坏葟?fù)派馬彪舒景安都爾嘉等各帶兵策應(yīng)其俄坡格勒古則令都司崔文杰等帶領(lǐng)綽斯甲布土兵三千往攻初四日黎明前各將領(lǐng)分路并進維時大雨如注官兵冒雨直進勇氣百倍和隆武先攻得第三碉馀皆以次而克殪賊二百馀獻首級者廿一耳記三十七其俄坡格勒古亦俱攻得隨將所有碉卡拆毀安設(shè)營疊與阿桂所奏望見情形適相合矣
⑷ 明亮等通計得戰(zhàn)碉十五座平房廿六間大炮六鎗矛食物無算生擒大頭人一散番八惟馀東北山口第四碉未克然其勢已孤現(xiàn)今設(shè)法攻取一經(jīng)攻克即可乘席捲之勢與阿桂合兵搗擊以伸眾忿
⑸ 明亮奏至降旨交部優(yōu)敘在事出力兵丁各賞一月糧將軍等如此同心協(xié)力深所嘉許和能成事計日盼捷音之至
臨清歌(乾隆丙申) 清 · 弘歷
御舟經(jīng)臨清,因作臨清歌。
邇曾金川擬淮蔡,??鏟奚數(shù)(上聲)斯么么。
獨惜閭閻遭燹亂,誠有劫數(shù)難容過。
賑災(zāi)無待主爵尉,饑困原異潢池戈
縣令失察更未密,一死稍得贖愆差。
然猶賜恤寧從厚,謂烈則可忠則那。
突如其來據(jù)要地,新城終未失嵯峨(賊匪佔據(jù)臨清舊城復(fù)遣其黨于初七至十三連日攻犯新城之西南二門副將葉信參將烏大經(jīng)署知州秦震鈞嬰城固守百計抵禦發(fā)鎗炮殲賊甚多賊不得逞十九日賊復(fù)以火藥實車擁至欲焚燬闉扉城上偵知之?dāng)S石礙其車輪以火箭射其車藥然賊反自焚斃多人自是不敢復(fù)窺新城矣)
禮不下庶避則可,頗有明理志弗磨。
文武諸吏及士庶,盡節(jié)弗屈原堪嘉。
莠民剪滅示國法,良民旌恤恩加宜(葉)。
綠旗怯懦豈足恃,八旗選銳無須多
重臣習(xí)事命經(jīng)理,夾河布置為周遮。
滋事一月平六日,趙彥七月猶延俄。
策馬歷歷情形閱,萬姓安堵迎肩摩。
徒觀鋪戶復(fù)如昔,是因三倍商賈羅
汪家大宅付灰燼,首逆以此為巢窠。
此或居官欠良報,其后有識恩早加。
率亦置之弗深咎,大義詎必常人訶。
舟經(jīng)因作臨清歌,奚以致此慚如何。
⑴ 兩金川以服屬土司敢于負思抗拒削除本非奇績是以近作告成太學(xué)碑文比之唐時討平淮蔡而已若王倫系內(nèi)地奸民以邪教惑民作亂發(fā)兵??滅不過如尋常擒捕盜賊吏不足比數(shù)也
⑵ 逆匪倡立邪教以避劫數(shù)為詞煽惑愚眾良民為賊戕害及逆黨就殲伏誅者幾以萬計是則此一方之劫而非若逆匪所云也
⑶ 王倫滋擾時或有言災(zāi)民因饑餓所迫而亂者給事中李漱芳至形之章奏恐地方官果有其事因命大學(xué)士舒赫德于督兵之便細加訪察乃據(jù)實奏聞以壽張?zhí)靡仃柟鹊瓤h是年收成俱稔賊所至并未搶劫倉谷其非饑民可知王倫等實因邪教糾眾不法無識喜事之徙妄言惑聽固不足信耳
⑷ 壽張令沈齊義于王倫等倡立邪教未能早為察知擒治及聞其事乃于大堂僉差往捕而胥役入教者多遂至漏泄生變機事不密自貽之戚使其尚在當(dāng)律以不職失城之罪因已罵賊遇害特宥其過而仍予之邱
⑸ 沈齊義僨轅失城為賊所害止可謂之烈而不得謂之忠其女二姑于其父喪歸籍時投繯以殉亦止可謂之死義而不得謂之孝蓋圣人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未聞教子女以身殉父母為孝也昨浙撫三寶請旌章中乃謂忠孝聚于一家措詞失實矣因降旨宣諭敕部依全家殉難例旌之
⑹ 因綠旗兵怯懦無能特選派健銳火器兩營滿洲兵一千名馳赴山東??捕賊眾即就剪滅至逆匪初起侵擾諸縣時官民為賊所害者文職除沈齊義外則有署堂邑知縣陳枚反其弟武舉陳元梁陽敕縣丞劉希燾典史方光杞及其侄方義堂邑訓(xùn)導(dǎo)吳?及其侄吳文秀仆王忠武職則有署壽張游擊趕福莘縣把總楊兆立堂邑把總揚兆相襄城外委把總崔吉士又普洱總兵薩靈阿之妻時僦居臨清亦罵賊被殺壽張訓(xùn)導(dǎo)李昴妻戚氏聞賊至自經(jīng)其士民則壽張生員王鳴岡武生王廷柱臨清生員王政臨清州民黑耿光馬體恭馬體乾皆為賊害臨清生員李日孜監(jiān)生胡師忭及妻劉氏州民趙金階皆自經(jīng)死并敕部如例旌恤
⑺ 巡撫徐績等皆非練習(xí)軍務(wù)之人措置不能得要以大學(xué)士舒赫德曾經(jīng)西師之役嫻于用兵即命至山東董率調(diào)度進剿并命額駙拉旺多爾濟都御史阿思哈同行舒赫德至德州調(diào)集各處兵馬京兵一到即令阿思哈分領(lǐng)眾兵往會徐績等至臨清由南路進攻舒赫德拉旺多爾濟等統(tǒng)優(yōu)京兵由東面進攻復(fù)派侍衛(wèi)春寧率東三省善射手五十人亦至并命直??總督周元理統(tǒng)兵由故城一路恊??并于威縣平鄉(xiāng)分兵堵禦河南巡撫何煟在邱縣館陶一路統(tǒng)兵防守楊景素時為直??布政使駐兵河西因以拆橋事委之廿二日夜半楊景素瑪爾清阿率兵攻賊浮橋射殪燃炮之賊兵丁穆維踴上賊舟奪礙斷橋索勁兵數(shù)十人繼之?dāng)S炬焚橋艦頃刻而燼殲賊數(shù)百賊遂不得西逸廿三日京兵全至臨清于舊城四面環(huán)困賊窘迫率一二千人至塔灣復(fù)□春寧音濟圖等射殪五六百逆匪等復(fù)遁回舊城其馀竄逸之賊追殺殆盡賊有潛泗欲渡河西者悉為楊景素一路之兵射擊無遺越數(shù)日賊即??平錄其功績因擢楊景素為山東巡撫瑪爾清阿為兗州總兵穆維賞巴圖魯號擢千總并賞藍翎其在事出力大小員弁各錄敘升賞有差
⑻ 王倫自八月廿八日起事至九月廿九日渠魁自焚黨羽悉就擒獲檻解誅磔統(tǒng)計僅一月而八旗兵合??自九月廿四至廿九計凡六日而平以視明白蓮教徐鴻儒等擾亂前后二十年巡撫趙彥七月始討平遲速不啻百十倍
⑼ 臨清舊城為商賈聚集之所市塵密比賊殘破后近已修整漸復(fù)舊觀
⑽ 王倫至臨清佔居原任湖南巡撫汪灝舊宅其曾孫汪繼烈等預(yù)挈家徙避官兵至賊放火自焚意汪灝為巡撫時必有斂賄自肥之事故其居不能遺之曾元世守然使汪繼烈若明于大義當(dāng)避賊外出時先焚其室令賊無所棲事后上聞必嘉憫厚賜而錄用之茲雖無從賊之罪而室成灰燼賞亦無可施惜乎其智不及此也